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黑木耳提取物对脓毒血症大鼠肝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抽取10只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使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法制备脓毒血症动物模型,分为CLP组、黑木耳粗提物组及黑木耳多糖组,术前3 d分别给予预防性灌胃,造模12 h后,下腔静脉采血检测肝功能指标(ALT和AST)、内毒素(E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取肝标本做病理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肝组织NF-κB的表达。结果:应用黑木耳粗提物及黑木耳多糖干预后,大鼠血清中ALT、AST、ET、TNF-α、IL-1β和IL-6水平均显著低于CLP组(P<005);肝组织病理改变减轻。CLP组肝细胞NF-κB强阳性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黑木耳粗提物组和黑木耳多糖组肝细胞NF-κB弱阳性表达。结论: 黑木耳粗提物及黑木耳多糖在有效降低脓毒血症大鼠血清ET的基础上,同时降低TNF-α、IL-1β和IL-6含量,抑制脓毒血症大鼠肝组织细胞NF-κB的表达,对脓毒血症大鼠肝脏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清铁蛋白浓度,建立一种新的鉴别诊断标准。方法:随机选择35名急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急性肾衰)患者,和35名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患者分成两组,急性肾衰A组和慢性肾衰B组,并选30名正常人为C组和20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为D组作为对照,测定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和血清铁(SI)水平。结果:A组SF水平明显高于B、C组(P<0.01),B组与C组SF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铁蛋白增高,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铁蛋白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
急性脊髓挫伤后内皮素-1 mRNA表达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SCI)后内皮素-1(ET-1)mRNA表达的解剖和空间以及含量变化规律。方法:改良Allen's法(50 g-cm)制备急性大鼠脊髓挫伤模型。原位杂交检测SCI前后脊髓组织中ET-1 mRNA。图像分析半定量测定伤区邻近段ET-1 mRNA含量。结果:SCI后损伤邻近段脊髓组织中ET-1 mRNA阳性表达的神经元、胶质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数量多于及信号强于对照组,以神经元表达改变为主。除48 h组,伤后各时点脊髓灰质ET-1 mRNA阳性染色的阳性单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伤区脊髓中ET-1 mRNA阳性染色神经元随时间逐渐减少,而胶质细胞阳性表达增加。结论:SCI后脊髓组织中ET-1 mRNA表达上调,提示ET-1参与SCI后病理生理改变。神经元是SCI后脊髓组织中ET-1升高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硫氢化钠(NaHS)对大鼠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中内皮素-1(ET-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分流组(n=8)、分流+NaHS组(n=8)、假手术组(n=8)和假手术+NaHS组(n=8)。对分流组和分流+NaHS组大鼠行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穿刺建立高肺血流动物模型。分流11周后,分别测定大鼠肺动脉收缩压(SPAP)、血浆ET-1含量、肺组织硫化氢(H2S)含量、肺组织ET-1mRNA的表达及肺动脉CTGF蛋白的表达。结果:分流11周,大鼠SPAP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分流组大鼠肺组织ET-1mRNA表达、血浆ET-1含量以及肺腺泡肌型动脉CTGF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肺组织H2S含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应用NaHS干预11周,分流+NaHS组大鼠H2S含量明显高于、而SPAP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分流+NaHS组大鼠血浆ET-1含量及肺组织ET-1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分流组(P<0.05);分流+NaHS组大鼠肺动脉CTGF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分流组(P<0.05)。结论: NaHS可能通过降低血管活性肽ET-1 及CTGF在肺组织的表达参与调节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核因子κB(NF-κB)在造影剂肾病(CIN)模型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CIN发病中是否存在炎症反应机制。方法:将9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2组:模型组(n=48)和对照组(n=48),分别从尾静脉注射碘造影剂和生理盐水10 mL/kg。在注射后6 h、12 h、24 h、48 h、72 h、5 d、10 d和15 d各处死6只大鼠,留取血液和肾组织,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和RT-PCR法分别检测肾损伤分子1(KIM-1)、NF-κB、TNF-α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对照组血清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各时点变化不大(P>0.05),模型组各时点(除15 d外)SCr和BU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对照组各时点肾小管无明显损伤,病理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的肾小管损伤评分显著高于同一时点的对照组(P<0.05);(3)各因子在造膜后6 h后开始大量表达,KIM-1蛋白及mRNA在24 h达高峰,NF-κB、TNF-α蛋白及mRNA在48 h达高峰,且与对照组对应时点(除15 d外)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4)模型组肾小管损伤评分与NF-κB、TNF-α蛋白及mRNA表达呈正相关(r=0.843、0.758、0.743和0.707,P<0.05);模型组肾组织的NF-κB、TNF-α蛋白及mRNA表达与KIM-1蛋白及mRNA表达呈正相关(r=0.863、0.807、0.839和0.855,均P<0.05)。结论:NF-κB和TNF-α在CIN大鼠肾脏中的表达上调,其表达水平与肾小管损伤程度相关。CIN的发生发展中存在炎症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枳椇皮提取物对泌尿结石大鼠肾功能及c-jun 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及其 机制。方法: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泌尿结石模型组( 模型组)、枳椇皮提取物不同剂量治疗组( 治疗组)、 排石颗粒药物对照组( 排石组)。H-E 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组织学形态;比色法检测血尿素氮(BUN)和肌酸酐(Cr) 水平;TUNEL 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组织p-JNK、JNK蛋白表达;黄嘌呤氧化酶法 检测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TBA法检测肾组织丙二醛(MDA)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尿液中的 草酸钙结晶排出明显较少,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与排石组草酸钙结晶排出量均较模型组高,且以高剂量组效果最 佳。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组织内有炎症细胞浸润,管内充满草酸钙结晶,肾小球被挤压,肾小管内有炎 性渗出物及坏死。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排石组较模型组均有所减轻。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BUN、Cr、p-JNK、 JNK、MDA、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升高,SOD 降低。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BUN、Cr、p-JNK、JNK、MDA、 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降低,SOD 升高。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与排石组BUN、Cr、p-JNK、JNK、MDA、 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降低,SOD 升高。高剂量组与排石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枳椇皮提取物通过降 低JNK水平,减少了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降低氧化损伤,从而改善泌尿结石大鼠肾功能,起到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药四毒清抑制LPS性肾脏损伤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四毒清防治内毒素性肾功能衰竭的作用机制。 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LPS组、四毒清防治组和四毒清组,用水(0.2 mL/10 g BW)或四毒清(1 000 g/L, 0.2 mL/10 g BW)灌胃3 d,每天2次, 第3 d灌胃后2 h,腹腔注射LPS(30 mg/kg,0.2 mL/10 g BW)或生理盐水(0.2 mL/10 g BW),腹腔注射后2 h,再用水或四毒清(0.2 mL/10 g)灌胃1次。测定各组小鼠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氮(BUN)的含量,观察肾脏超微结构,肾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 并用半定量RT-PCR方法测定肾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 mRNA的表达。 结果: LPS引起小鼠血清Cr和BUN含量明显升高,肾脏近曲小管出现明显病理改变。四毒清有效降低LPS攻击小鼠血清Cr和BUN的含量,明显减轻近曲小管的损伤。LPS组小鼠肾组织MDA含量和ICAM-1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四毒清防治组肾组织MDA含量和ICAM-1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LPS组,四毒清处理能显著升高肾组织SOD的活性。 结论: 中药四毒清防治内毒素性肾功能衰竭的作用机制与其升高肾组织SOD的活性、减轻肾组织氧化损伤并抑制肾脏ICAM-1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并比较缬沙坦及苯那普利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左室肥厚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30只,通过5/6肾切除法复制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术后2周随机分为模型组、缬沙坦组及苯那普利组,并设假手术组作为对照。术后第6周末各组大鼠进行血压及肾功能(Scr、BUN)的测定;处死大鼠,取出心脏进行病理组织形态学观察,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结果:模型组术后第6周收缩压、左室重量指数(LVMI)及室间隔厚度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缬沙坦及苯那普利组收缩压、LVMI及室间隔厚度均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缬沙坦组及苯那普利组大鼠心肌TGF-β1、FN表达均较模型组减少(P<0.01)。结论:缬沙坦及苯那普利能减轻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左室肥厚,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心肌TGF-β1、FN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内皮素-1(ET-1)在烫(烧)伤大鼠脑血管损伤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应用组织学方法观察8只烫伤大鼠脑基底动脉组织结构的变化;应用RT-PCR测定48只烫伤大鼠脑基底动脉ET-1 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48只烫伤大鼠脑基底动脉ET-1的表达;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48只烫伤大鼠脑基底动脉ET-1 水平的变化。结果 烫伤大鼠脑基底动脉呈现病理学组织结构变化;烫伤后3h大鼠脑基底动脉ET-1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开始升高,6h 达高峰;烫伤后6h大鼠脑基底动脉ET-1 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强,12h 达高峰;烫伤后各组大鼠脑基底动脉ET-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6h 达高峰。结论 烫(烧)伤可诱发大鼠脑血管ET-1表达增加,增加表达的ET-1可能与烫(烧)伤大鼠脑血管损伤的病理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窦内皮细胞(SECs)损伤和表型改变与大鼠肝硬化门脉高压的关系。 方法: 采用二甲基亚硝胺(DMN)4周12次腹腔注射复制大鼠肝硬化模型,分别于造模后1 d、2 d、3 d、1周、2周、4周、6周、8周作动态观察;肠系膜前静脉分支插管法测门脉压力(Ppv);透射电镜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免疫组化观察肝窦壁CD44和Ⅷ因子相关抗原(vWF)表达;Northern blot检测肝组织内皮素-1(ET-1) mRNA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mRNA 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eNOS表达;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和肝组织ET-1含量。 结果: DMN造模1 d后CD44染色明显弱于正常对照组(P<0.05),SECs窗孔减少,血清H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DMN造模2 d后vWF阳性染色明显强于正常对照组(P<0.05);DMN大鼠的Ppv与肝窦壁vWF表达量和血清H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造模2 d和3 d时ET-1 mRNA表达强于正常对照组,ET-1含量轻度高于正常对照组;造模1 d、2 d和3 d时eNOS mRNA表达强于正常对照组,而eNOS一直呈低水平状态。 结论:SECs损伤和表型改变是DMN大鼠肝硬化门脉高压形成的病理基础之一;ET-1和NO产生的平衡失调,使肝内血流阻力增加,在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时血清肌酸激酶(CK)和心型同工酶(CK—MB),脑型同工酶(CK—BB),肾功能(BUN,Cr)及血糖动态变化的意义。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的66例HIE患儿和50例正常新生儿分别在24h内,第7天采集股静脉血,测血清血中总CK,CK—MB,CK—BB,BUN及Cr,血糖采用末梢血。结果(1)HIE组血清CK,CK—MB,CK—BB,BUN,C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均随病情加重而升高,生后24h均达到峰值。(2)中,重度组血清CK,CK—MB,CK—BB,BUN,Cr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3)入院即刻,12h,24h测血糖,重度HIE组与轻、中度HIE在血糖异常种类上有明显差异(P〈0.01)。第7日查血糖各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HIE血清中CK,CK—MB,CK—BB,BUN及Cr水平与HIE程度有密切相关性。(2)血清BUN及Cr则是肾损伤的可靠指标。(3)轻,中度H1E以低血糖为主,重度HIE以高血糖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抑制miR-200c表达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SD大鼠肾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方法 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腹腔注射诱导建立SD大鼠DN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0只DN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观察组,每组15只,同时取15只正常健康的SD大鼠作为对照组,造模成功后每7 d给予观察组大鼠尾静脉注射antagomir-200c(30 mg/kg),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尾静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8周后,检测大鼠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和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肾组织中miR-200c的表达,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活性氧簇(ROS)和丙二醛(MDA)试剂盒检测肾组织中ROS和MD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连蛋白(fibronectin)的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组织miR-200c表达、血清中BUN、Cr水平、24 h尿蛋白定量、肾间质损伤评分、ROS、MDA水平及TGF-β1、fibronectin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观察组大鼠以上指标均降低(P<0.05)。 结论 miR-200c在STZ诱导的DN大鼠肾组织中表达升高,抑制miR-200c能够对DN大鼠的肾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可能与降低肾组织的氧化应激水平和对TGF-β1信号通路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探究Klotho在草酸钙肾结石大鼠模型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将30只6~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结石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结石组采用乙二醇和氯化铵诱导法构建草酸钙肾结石模型.28 d造模完成后采集大鼠24 h尿液、血清标本,比较两组血肌酐(Cr)、尿素氮(BUN)、血Ca2+、24 h尿Ca2+及草酸(Ox)指标;采集肾组织标本,HE染色比较各组肾脏病理改变及草酸钙结晶的沉积情况,荧光定量PCR、Western印迹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两组肾组织中Klotho mRNA及蛋白表达,并对肾脏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进行测定.结果:结石组在光学显微镜观察下可见草酸钙结石晶体沉积并有伴肾小管病理性改变,血清Cr,BUN,24 h尿Ca2+及Ox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Ca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组Klotho mRNA及蛋白表达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脏氧化应激相关指标中,结石组T-AOC,CAT较对照组降低,MDA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草酸钙肾结石的形成与Klotho表达异常及氧化应激反应有关;Klotho可能通过调控Ca2+代谢和氧化应激反应参与草酸钙肾结石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经肾动脉灌注移植兔自体骨髓干细胞,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缺血再灌注(I/R)后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功能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8只日本大耳白兔采集骨髓,分离自体骨髓干细胞,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uridine, BrdU)标记。全部实验兔建立肾脏I/R后随机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移植组于肾血流恢复后经肾动脉灌注自体骨髓干细胞悬液,对照组同样方法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I/R前和I/R后第1、3、5、7、14、21、28 d静脉采血,检测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相同时点取肾组织行普通病理及BrdU免疫组化观察。结果:I/R后第1 d和第3 d 2组动物SCr、BUN均达到最高水平,以后逐渐下降;第7 d后移植组SCr及BUN水平逐渐低于对照组,到实验观察结束时的第28 d,对照组SCr和BUN分别为(135.6±32.5)μmol/L和(10.9±2.5)mmol/L,移植组SCr和BUN分别为(90.1±11.1)μmol/L和(8.0±1.5)mmol/L,2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普通病理观察,I/R后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甚至脱落, BrdU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移植组于细胞移植后第5、7 d肾小管BrdU阳性染色并持续至实验结束,对照组阴性。结论:骨髓干细胞移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急性肾小管坏死后肾功能修复,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是1种加速急性肾小管坏死后修复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维拉帕米对缺血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以维拉帕米灌注切除右肾的成年雄性SD大鼠之左肾,5min后夹闭左肾动脉45min,对照组则灌注生理盐水。再灌注24h后,观察左肾血流量(LRBF),尿量(UV),血尿素氮(BUN),血肌酐,肌酐清除率(CCr),左/右肾重量之比,肾脏组织学评分HSK,尿中N_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丙氨酸氨基肽酶(AAP)活性的变化。结果:与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尿蛋白、血肌酐,以及血清和肾皮质辅脂酶浓度及辛伐他汀治疗后的影响,探讨辅脂酶在高脂血症大鼠肾损害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血症模型组和辛伐他汀(10mg·kg-1d-1)治疗组,每组10只,12周后检测三组大鼠的血脂、血肌酐、24h尿蛋白水平以及血清和肾皮质辅脂酶浓度。结果高脂血症组尿蛋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肾组织辅脂酶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辛伐他汀治疗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4h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高脂血症组(P〈0.01),血清及肾组织colipase含量高于高脂血症组。结论辅脂酶可能参与了高脂血症肾损害的发生,辛伐他汀可能通过调节辅脂酶水平来保护高脂血症肾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动脉钙化对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糖尿病肾病组(DN组)及DN合并肾动脉血管钙化组(DN+VC组)。DN组和DN+VC组大鼠在高脂高糖饮食基础上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Z)制备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DN+VC组肌注维生素D3及尼古丁灌胃,分别于实验第8、12和16周末处死大鼠,用Von Kossa染色观察大鼠肾动脉钙盐沉积,Ca2+试剂盒检测肾动脉钙含量,免疫荧光双染观察肾动脉α-SMA/BMP2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肾动脉BMP2 mRNA水平等判断肾动脉钙化程度。检测大鼠血清尿素氮、肌酐、胱抑素C及24 h尿蛋白水平,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DN组及DN+VC组肾动脉的钙盐沉积及钙含量、BMP2蛋白及基因表达均较同时间点CON组明显增加,DN+VC组较DN组增加更明显(P0.05)。DN组和DN+VC组大鼠血清尿素氮、肌酐、胱抑素C及24 h尿蛋白随时间进展逐渐升高,且明显高于同时间点CON组(P0.05)。与DN组相比,DN+VC组大鼠仅胱抑素C水平明显升高(P0.05),24 h尿蛋白量在第16周时明显增加(P0.05)。DN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损伤呈进行性加重,DN+VC组大鼠的病理改变较DN组明显加重。肾动脉钙含量与血清尿素氮、肌酐、胱抑素C、24 h尿蛋白以及BMP2 mRNA呈正相关(P0.01)。结论肾动脉钙化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可能参与和促进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