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在我国流行广泛,胎儿及免疫力低下的婴儿易受侵害。肝脏是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主要靶器官。此外,巨细胞病毒还可侵犯呼吸、神经、血液系统,严重者导致胎儿畸形,甚至危及患儿生命。巨细胞病毒感染在健康人群中多表现为亚临床不显性感染和潜伏感染。而孕期和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较为严重,是引起出生缺陷和各种不可逆损伤的重要因素。因此巨细胞病毒感染早期诊治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对巨细胞病毒的诊断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观察临产孕妇中乙型肝炎病毒 ( hapntitis Bvirus,HBV)的流行病学特征 ,为防治 HBV总结经验。现将兰州市妇幼保健院 2 0 0 2年 3月~ 6月间 2 0 5位临产妇HBV检测情况分析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 :2 0 5例均为临产孕妇 ,年龄最小 2 1岁 ,最大 4 0岁 ,平均 2 7.5岁。2 .方法 :空腹静脉采血 2 ml,提取血清 ,用酶免疫测定法 ( enzym e- imunum oassay,EIA)检测 HBV的 HBs Ag、HBs Ab、HBe Ag、HBe Ab、HBc Ab(试剂盒由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操作均按说明要求进行 )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 AL T)和麝香草酚…  相似文献   

3.
肾移植受者巨细胞病毒感染及免疫抑制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率及免疫抑制剂对其的影响。方法  2 14例肾移植受者术后静滴甲泼尼龙 (Mp)、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AL G)作为诱导期免疫抑制治疗 ;基础免疫抑制剂治疗为环孢素 A、泼尼松和硫唑嘌呤 ;急性排斥反应时静滴 Mp治疗 ,无效时给予 AL G或 OKT;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外周血白细胞 CMV- PP6 5抗原 ,术后头 3个月每周 1次。结果  2 14例肾移植受者中 ,12 6例 (6 1.7%)术后发生 CMV感染 ;70例 (32 .7%)发生急性排斥反应 ,其中 5 2例 (74 .3%)发生 CMV感染 ,明显高于无急性排斥反应患者的5 1.4 %(P<0 .0 1) ;在 12 6例 CMV感染和 88例无 CMV感染的肾移植受者中 ,诱导期免疫抑制剂 AL G平均剂量分别为 (14 .1± 1.3)支和 (13.2± 0 .9)支 (P>0 .0 5 ) ,平均疗程分别为 (4.7± 1.3) d和 (4.4± 0 .9) d(P>0 .0 5 ) ,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4 2 .3%和 2 0 .5 %(P<0 .0 1)。结论 肾移植受者术后 CMV感染率高 ;术后短期的AL G诱导治疗可能不增加 CMV感染发生率 ;急性排斥反应后免疫抑制剂尤其是 AL G或 OKT3的使用与 CMV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医学免疫检验对临床医学免疫检验准确性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到2016年10月接受治疗患者的血清样本100份,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质控处理,观察组则使用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对二者的检验准确率以及各种变异指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变异指数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样本的检验准确率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强化医学免疫检验对临床医学免疫检验准确性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能引起人皮肤、黏膜良性增生性病变乃至官颈癌等恶性肿瘤。HPV不仅可以刺激宿主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并产生一定的免疫应答,还可以通过多种免疫逃逸机制逃避宿主免疫应答而致持续感染。HPV与宿主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HPV感染后的临床表现和疾病转归。此文对HPV感染后宿主的免疫应答及可能的免疫逃逸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临床免疫检验中采取强化免疫检验治疗管理对免疫检验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时间2021年2月至2021年5月份我院患者100份血液样本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分为两份,每份50例样本,强化组样本50例采取强化免疫检验,参照组样本50例实施常规免疫检验,对比两组样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强化组50例样本在Hbs A...  相似文献   

7.
我国卫生检验事业的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长豪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1992,11(6):321-324,F003
卫生检验学包括卫生化学检验和微生物检验,是预防医学中一个重要的学科,近年来发展很快,现已有6所医学院校建立了卫生检验专业,有5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和1个博士点。全国卫生检验学会成立以来,已建立了19个省级学会和3个学组,创办了《中国卫生检验杂志》,广泛开展了学术交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卫生检验技术也取得许多新的进展。微波炉消化、低温灰化、顶空分析、吹蒸法、固相萃取、免疫亲和柱等分离技术逐渐应用在检验工作上。在化学检验的方法上,正向着准确、精密、灵敏、简便快速、仪器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原子吸收、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法得到广泛的应用,荧光、示波极谱、电位溶出、生物传感器、离子色谱、流动注射分析及色谱-质谱等仪器联用分析亦有不少进展。应用分子生物学、物理化学和免疫标记技术于微生物检验方面也得到迅速的发展,使检测方法更加灵敏、特异、快速。今后我国的卫生检验技术,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检测方法,更新仪器设备,加速人材培养、提高卫生检验人员的素质,加强质量保证,使我国的卫生检验事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和分析控制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方法和重要性。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取其检验血样,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份,观察组给予质量控制,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检验方式。结果:实施质量控制后,观察组血样AFP、Cal25、C-肽、Cal99、Cal25、CEA等和指标变异指数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控制质量手段运用于临床免疫检验中,可以有效提高免疫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免疫学检验可以为临床疾病的诊疗提供有利的条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临床诊疗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为例,从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分析中的质量控制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质量控制的方法,以期为日常工作中保证免疫分析仪检验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自动化检验的不断完善也进一步促进了临床医学对实验室安全与检验结果可溯源的要求。临床中应用自动免疫检验后,充分减轻了检验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也减少了人工操作容易发生生物危害的问题。可以预见:自动免疫检验在医疗检验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而现代自动化免疫技术也由单一检测分析,进入了多基因分析与微量通化道路的时代,检验的精确度进一步提升,不仅在医学领域,在其他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次研究针对自动化检验的研究情况做出了梳理,针对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做出了针对性分析,以期为促进免疫自动化检验技术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米建萍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0):1303-1307
流动注射分析(Flow injection analysis,FIA)是1975年由丹麦的Ruzicka和Hansen首先提出并取得专利。它是一种新技术,摆脱了溶液化学分析平衡理论的束缚,可在物理和化学不平衡状态下进行测定,是一种建立在非均匀平衡状态下实现重现检测的溶液处理技术和分析手段。它应用范围广,包括一些高灵敏度、高选择性但不稳定的反应、动力学反应以及化学发光和生物发光反应,因而它能够得到均匀与平衡体系无法提供的广泛的信息。1979年为IUPAC(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and Appued Chemistry,国际理论和应用化学联合会)所承认。20多年来,已在临床、医药、生物、环保、工业、食品、冶金、地质和科研等各领域广泛应用,被认为是现代分析和通用的溶液处理技术,有关FIA研究的论文和专著的数量随时问呈指数增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临床免疫的角度,通过实例分析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效果,并就影响免疫检验的因素进行简要的研究和探讨。方法回顾我院进3年来我院血清样本检验的结果,分析采取质量控制前和质量控制后数据的差异情况。以标准质控血清为对照与所采集的血清样本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平均变异指数(VIS)。结合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方法做进一步探讨。结果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计算得出采取质量控制前后各项免疫检测数据的平均差异指数如下:AFP(41.4±5.2,28.3±2.1);C-P(65.2±3.1,23±2.4);β-HCG(54.7±7.3,35.2±2.4);甲功(54.8±4.2,35.2±2.1);I NS(54.2±4.3,31.3±2.9)。从中可以看出,实行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可以有效地减低检验结果的平均变异指数。结论通过分析3年来血清样本检验的数据我们发现,实行质量控制对于检验结果的变异指数(VIS)的减低有明显的贡献。因此进行免疫检验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使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对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肽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肽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血清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IgG)、IgA、IgM及IgE水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7月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巨细胞病毒感染(Cytomegalovirus,CMV)新生儿113例,其中潜伏性CMV感染患儿75例作为潜伏组,活动性CMV感染患儿38例作为活动组,另选择同期健康新生儿5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新生儿肝功能指标TBIL、ALT、AST、GGT变化情况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4~+、CD_8~+、CD_4~+/CD_8~+)变化结果活动组患儿肝功能指标TBIL、ALT、AST、GGT分别为(23.81±5.62)μmol/L、(58.37±17.23)U/L、(79.68±21.87)U/L、(22.14±6.38)U/L均高于潜伏组(9.12±2.26)μmol/L、(22.05±6.10)U/L、(46.17±12.56)U/L、(17.95±4.11)U/L和对照组(P<0.05),其中潜伏组患儿肝功能各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新生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Ig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活动组患儿外周血CD_4~+、CD_4~+/CD_8~+水平分别为(37.84±10.63)%、(1.20±0.28)低于潜伏组(45.27±7.22)%、(1.64±0.40)和对照组(P<0.05),而活动组CD_8~+水平高于潜伏组和对照组(P<0.05),且潜伏组CD_4~+、CD_4~+/CD_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潜伏组CD_8~+水平为(27.14±1.95)%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新生儿自然杀伤(NK)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2)。结论巨细胞病毒感染可引发新生儿肝功能损害及抑制细胞免疫功能,而对机体体液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其中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对机体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
郑瑶 《现代养生》2014,(22):92-92
目的:探析临床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12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分为40例甲状腺肿瘤组,40例甲亢组,40例其他甲状腺相关疾病组,对照组为40例健康人员。采用放射免疫分析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对患者的甲状腺球蛋白进行检测,比较4组结果。结果:对于甲状腺球蛋白浓度的测定,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明显优于放射免疫分析法(P<0.05);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甲亢组的特异性与灵敏度为100%,相较于放射免疫分析法差异较小(P>0.05);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甲状腺肿瘤组和其他疾病组特异性与灵敏度均比放射免疫分析法高(P<0.05)。结论:甲状腺疾病原因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准确可靠,安全有效,操作便捷,值得临床检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临床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12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分为40例甲状腺肿瘤组,40例甲亢组,40例其他甲状腺相关疾病组,对照组为40例健康人员。采用放射免疫分析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对患者的甲状腺球蛋白进行检测,比较4组结果。结果:对于甲状腺球蛋白浓度的测定,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明显优于放射免疫分析法(P<0.05);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甲亢组的特异性与灵敏度为100%,相较于放射免疫分析法差异较小(P>0.05);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甲状腺肿瘤组和其他疾病组特异性与灵敏度均比放射免疫分析法高(P<0.05)。结论:甲状腺疾病原因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准确可靠,安全有效,操作便捷,值得临床检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效果。方法本院自2006年起实施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从标本的采集、仪器设备的使用以及影响检验的因素等方面对检验标本质量进行控制,用市卫生局提供的质控血清为标准,将血清样本检验与质控血清结果进行比对,比较质量控制前后5年内,免疫检验结果质量的差异,用平均变异指数(VIS)表示,分析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效果。结果质控后的各检测项目的平均变异指数均明显低于质控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的采集、仪器设备的使用以及影响检验的因素等可对临床免疫检验的结果产生影响,进行质量控制可以显著提高免疫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19.
临床免疫检验的分析前质量控制是指从标本的采集到加样前的整个过程的质量控制,是免疫试验质最控制中的其中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常易被人们所忽视,而无论其中的哪个环节出现偏差,都会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检验医学是现代实验室技术与临床诊断、治疗的高层次结合,是一门学科交叉、相互渗透的新兴学科.随着检验医学的飞速发展,许多先进的检测技术不断应用于临床检骏,优质的检验质量、检验结果的及时性和可靠性成为医院临床科室的迫切需要,特别是在当今循证医学时代,临床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越来越依赖实验室检查,检验质量直接影响着临床的诊断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