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眼下药店大量扩充新品类、拓宽商品线,意味着药店从专业化的经营思维变得更灵活多变,开始从专业化的零售"买卖"向多元化的零售"服务" 进化,在业态多元化、品类多元化、服务多元化等方面研究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意识.2010年这种趋势必将表现得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受疫情影响,"四类药品"销售受阻,在药店的销量下滑严重,为弥补损失,药店不得不从其他品类中挑选增长品类,近两年增长迅猛的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恰好符合药店的需求,药店将其视为核心品类进行重点培育. 目前药店维矿品类的增长面临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商品结构的调整,医保禁刷保健品政策日趋严格,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能够报销的维...  相似文献   

3.
品类管理需要连锁药店在了解和把握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把药品品类作为战略经营单位,通过分析POS传递的实点销售数据和市场数据,寻找到适合企业经营的个性化的商品经营方案。  相似文献   

4.
很多药店之所以在品类管理上没有突破,或者进行了品类管理但效果依然平平,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缺乏精准的品类定位。品类定位是解决"卖给谁"的问题。门店的产品主要卖给哪些人群?这些人群的消费特点又是什么样的?不同的客户群会有不同的需求,高档社区里的金领、写字楼里的白领、企业中的蓝领、  相似文献   

5.
药店不卖     
《中国药店》2013,(4):22-23
许多"顾客不买"的原因,其实是"药店不卖"。"药店不卖"通常体现为三方面:一、商品结构不合理,没有顾客想要的商品(采购拦截);二、药店陈列不合理,顾客找不到想买的商品(陈列拦截);三、导购拦截。采购拦截公司大库里的商品结构不合理,品种不齐全(齐全并不代表着品种多哦),有些品类的商品过多、价格带模糊,不能区分高中低三个层次,由于缺乏细致的商圈顾客调研,给每个门店的配货大体差不多,或者高价格带的商品过多,  相似文献   

6.
尚锋 《中国药店》2014,(10):42-43
要进行品类管理,必须明白其基本概念。笔者认为,品类是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需求的商品群,而品类管理则是指根据现有顾客群的显性需要和潜在需要,提供满足需要的商品群,并积极调动一切可用资源,实现双方之间的适配。提升形象对于药店来说,品类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点作用。  相似文献   

7.
当下零售药店经营面临着“严冬”,服务升级势在必行,药店经营向专业化转型已成当务之急,而服务升级说到底就是药店要做透消费细分的研究,从品类管理转向客类管理,满足消费者的大健康需求,包括身体健康需求和心理健康需求。那么药店如何快速提升器械营销专业度?笔者认为要强塑用户思维,以提高顾客疗效为中心。  相似文献   

8.
郝岚 《中国药店》2003,(3):32-33
《中国药店》:从零售业态上看,药店属于专业店,专业店的一般特点是什么? 李飞:专业店的特点:首先要专门经营某一类商品,这类商品的花色品种特别齐全;第二、专业商店必须要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比如咨询、送货上门、温馨的接待、一对一的服务等。 《中国药店》:一般说来,经营专业商品也可以采用一般超市的业态吗? 李飞:其实,现在的超级市场就是从最初的食品专业店发展而来的。过去的食品是专业化经营,买粮食的在粮店,买菜的在菜店,这些都叫业种店,即按照商品品种划分的店。超级市场最成功的赢利模式在于它是一种业态店,即不是按照商品品种而是按照消费者需求、目标顾客来划分的零售业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宗像守 《中国药店》2013,(23):86-88
在新品类的开发过程中,要细分市场,重新构筑品类和商品;要增加新的功能和服务及关联性;要从顾客的视点出发、以满足顾客为中心做出计划,邀请顾客实际参加。在上期的专栏文章中,笔者抛出了“超级药店需要创造专营商品”的理念,本期将聚焦于方法论,为大家介绍新型品类/商品开发的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10.
抓住女人心     
对零售业来说,女性一贯是消费的主力军,药店也不例外。特别是近年来药店开展多元化经营,向化妆品、个人护理用品、日用消费品等品类拓展,更使药店的女性顾客比例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1.
商品结构管理是连锁药店产生和提高经营业绩的核心手段之一,是连锁药店面临的重要课题.对大部分的中小型连锁药店而言,商品品类结构的缺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首先是病种缺失,第二是品牌药、常用药缺失,第三是价格带缺失.因为大部分中小连锁药店的基层店员不重视非提成商品的缺货,大部分的中小型连锁采购也没有商品分析技术及能力去实施商品品类管理.  相似文献   

12.
黄俊龙 《中国药店》2014,(18):33-34
做好药食同源品类有三个关键点:选品种、员工培训、消费者教育。 选品种 谈到品类策略,首先要解决的是产品的选择问题,选什么样的品种,与每个地区的饮食习惯都有关系,需要参考几个方面:当地饮食习惯;当地超市经营的药食同源品种;同行药店的经营品种;网上相关信息,有些可能当地没有经营过的商品根据产品特点也是可以考虑经营的,例如玛咖,卫生部2011年第13号公告批准玛咖粉作为新资源食品,但是很多药店在2013甚至2014年才开始销售该产品,其给出的理由是“我们以前没有听说过”、“这边人不知道吃不吃”等等。  相似文献   

13.
刘燕 《中国药店》2011,(2):84-85
尽管目前行业对经营模式、转型方向还处于集体迷茫中,但也不缺乏从小规模实验中形成的更精细化的品类专项管理思维。品类在延伸、品种数持续增加、顾客需求变得多元,药品零售业正迎接的两大趋势是:门店数不断增多,跨行业、业态、区域融合发展。药店经营的精细化随着市场环境及自身发展的变化,显得迫切异常。  相似文献   

14.
保文 《中国药店》2012,(6):98-99
"品类管理是不是过时了?听说有的单位搞了半天品类管理,也没发现带来什么好处!" 笔者在向众多连锁药店老总推广"用数据说话,按流程办事"的理念时,有时候会听到这样的声音. "关键看他们是不是取到了品类管理的真经!品类管理非常有效,很多客户的案例证明了这一点!"我往往会这样回复疑问者. 品类管理的真经是什么呢? 其实,只有一条,那就是"以消费者为中心!" "这条真经好像很简单啊?" 真的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各地零售药店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就淮安市金湖县来说,30多万人口的苏北小县60多个零售药店遍布城乡。药店遍地开花到底好不好?受益者是谁?笔者带着这些热点问题作了相关调查。 药品价格虚高现象缓解。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许多药店纷纷打"价格战",以低价位吸引顾客,不少药店老板抱怨:"不降价,生意清淡,通过降价让利,吸引消费者,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相似文献   

16.
《中国药店》2014,(18):44-44
商界有句话:良好的陈列是无言的促销师。丰盈动感的陈列能够刺激消费者产生冲动购买行为,更能提高销售机会。多数顾客在进入药店或卖场后本来没有事先决定要购买商品,但是药店生动美观的商品陈列却能够激发顾客的购物欲望,能让消费者以逛卖场为乐趣。药店陈列负面观有些商品陈列违背了满陈列原则,整个货架陈列的空位太多,使货架显得很空旷。哪怕有断货现象出  相似文献   

17.
尚锋 《中国药店》2013,(18):32-33
在摆脱物质匮乏的同状之后,曾经的"药店一开、客流熙攘"的时代也随之远去.如今的药店"堆积"、多过米店,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让顾客认知、认可,将之作为不二的购买选择,不强化药店在周边顾客心目中的专业印象,是万万不能的. 要建立药店的专业形象,需要公司层面的统筹规划,更离不开每个具体药店的自身努力,灭的专业痕迹. 笔者认为,作为直接接触顾客或潜在顾客的药店一线人员,在打造药店专业形象方面需要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8.
余欣 《中国药店》2023,(12):86-87
<正>对于门诊统筹药店来说,药店品类必然要做延展,而慢病品类是深度增量,同时应深耕慢病服务领域。门诊统筹政策下,零售药店的商品品类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调整商品结构、优化商品组合,药店的品类策略将更加注重政策趋势和客群标签。顺势而为,布局品类成效显著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旨在提升参保人员购药的便利性和可及性,减轻购药负担。因此,  相似文献   

19.
<正>经此一“疫”,顾客的健康认识普遍提升、消费习惯已养成。巧借这一东风,做大器械品类,是否会成为药店的增量新机遇?虽时隔半年,但谁也不会忘记去年年底疫情放开初期,药店制氧机、血氧仪等医疗器械品类卖断货的场景,很多药店因准备不足或以往对该品类不重视而错失了机会。但经此一“疫”,顾客的健康认识普遍提升、消费习惯已养成,很多新产品如氢氧机等开始走入药店。巧借这一东风,做大器械品类,这是否会成为药店的增量新机遇呢?  相似文献   

20.
赵振基 《中国药店》2010,(9):44-44,46,47
从顾客需求而言,药店经营技术的同质性、品类深度狭窄、医疗环境不支持药店专科用药的深化,使得药店丧失了细化客层的本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