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母婴同室产妇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现代医学模式与产妇产褥期自我护理及新生儿护理的需求,采取小组教育、书面材料以及一对一相结合的健康教育形式对母婴同室产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有针对性、并有评价的健康教育。通过对117例产妇健康教育前后产褥期及新生儿护理知识与技能两方面的比较,教育前后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均<0.001),证明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明显提高了产妇产褥期卫生保健及新生儿护理知识水平及护理技能,同时该研究也阐明了母婴同室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初产妇产后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开展初产妇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干预试验的研究方法,对初产妇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干预,比较健康教育前后产妇在自我护理、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干预,产妇在自我护理知识、母乳喂养知识和新生儿护理知识的知晓率都明显提高(P<0.05),产后检查及避孕知识知晓率由74.62%提高至93.33%,母乳喂养优点知晓率从80.06%提高至97.45%,新生儿常见生理现象知晓率从65.89%提高至92.12%.结论 对初产妇实施健康教育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新生儿的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健康教育对母婴同室产妇产后心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培琴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4):5297-529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母婴同室产妇产后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0年2月期间,该院母婴同室病房收治的住院分娩产妇82例,将产妇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产妇则在此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干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前后SAS和SDS评分等心理状况指标、相关知识掌握率、母乳喂养率、婴儿沐浴掌握率等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产妇分娩后SAS和SD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产妇SAS和SD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产妇相关知识掌握率、母乳喂养率和婴儿沐浴掌握率等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减轻母婴同室产妇的心理负担,提高产妇及其家属对分娩的信心,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为母婴同室产妇及新生儿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分娩的126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均实施母婴同室,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对新生儿喂养、更换尿布、沐浴、脐带及腿臀部护理等护理知识的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纯母乳喂养率93.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出院时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母婴同室产妇及新生儿行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产妇心理状态,提高其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且可促进纯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5.
李芳 《青春期健康》2014,(Z1):38-38
目的:探讨孕期新生儿护理技能培训在母婴床旁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按照是否进行孕期新生儿护理技能学习作为分组标准,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所分娩的2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产后均按照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进行,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健康知识掌握程度(92.36±4.15)分,新生儿护理技能评分(96.52±2.62)分,无新生儿疾病,护理的满意度(95.86±2.36)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孕期培训准妈妈参加新生儿护理技能学习,能提高产妇母婴健康知识掌握水平,提高新生儿护理技能,降低新生儿发病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海淀区某社区产后访视效果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社区产后访视效果评价,了解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方法 保健人员在产妇出院后3~7天、生后28~30天各访视1次,比较产妇出院后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结果 产后家庭访视后产妇掌握自我护理及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能明显提高,访视前后各项观察内容分别经χ2检验,均P<0.05,有显著性差异.访视后产妇母乳喂养率明显提高(χ2=12.840,P<0.05).结论 通过产后访视,对产妇及时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母乳喂养率,提高产妇保健意识,促进产妇和新生儿身体健康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健康教育的疗效和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对120例产妇进行分析比较,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的护理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并且分为产前、产后以及出院后护理三个阶段,而对照组则采用一般护理方式,从而达到观察两种护理方式差异的目的。结果经过健康教育之后的观察组产妇的产后满意度为优秀的80%(48/60),对照组为60%(36/60);观察组良好20%(12/60),对照组40%(24/60),两组均无中等评价,两组相比较对照组满意度明显较高,在母乳喂养、心理情况、婴儿护理知识等方面表现的较为成熟。结论通过本次研究,采取健康教育的产妇母乳喂养率高、情绪稳定、对母婴同室产妇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对产妇以及新生儿都能起到积极作用,适合进行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8.
李文娟 《现代养生》2013,(18):53-54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的新生儿的临床护理方法,总结临床经验,为今后母婴同室的新生儿的护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收入的200例分娩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对照组各100例分娩孕妇。对照组母婴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母婴采取母婴同室模式,比较两组新生儿分娩1周内的喂养和护理效果以及院内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新生儿在分娩1周内的喂养和护理效果较好,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新生儿,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新生儿发生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皮肤感染等院内感染的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心声而,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同室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比母婴分室的护理模式具有更好的喂养、护理效果,不仅能显著降低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概率,还能满足产妇的心理需求,提高产妇对育儿的信心,有效帮助产妇掌握护理知识,提高了护理的效果,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产妇及家属的影响,以指导产科护理工作。方法:将120对产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60对,对照组按传统护理模式护理,而实验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各项护理操作及健康教育由专科护士在床旁完成)。出院前统计两组产妇健康教育知识、护理技能掌握情况,调查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产妇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及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理工作质量,同时让产妇、家属掌握母婴保健知识与保健技能,提高了母婴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杨朝 《中国健康教育》2012,(11):972-973
目的通过社区产后访视进行健康教育,普及产褥期健康知识。方法产后访视人员在产妇出院后3—7天、生后15~20天各访视1次,比较产妇两次访视健康教育前后产褥期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产后访视进行健康教育前产妇掌握产褥期健康、新生儿护理知识、母乳喂养及产生性生活知识知晓率低于50%,按判定标准为不合格,健康教育后相关知识和技能明显提高,均超过90%,按判定标准为优秀。健康教育前后各项观察内容经x2检验,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产后访视进行健康教育,可普及产褥期健康知识,促进产妇和新生儿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南京市雨花台区居民健康素养基本情况,评价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对提高居民健康素养的效果,为进一步推进"健康素养促进活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开展综合性的健康促进创建活动、健康干预活动如主题巡讲、发放健康素养传播材料等措施,对雨花台区的15~69岁的常住居民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健康干预,并对干预结果做出评价。结果居民健康素养的持有率从18.1%上升到76.9%,其中基本知识与理念持有率提高了50.1%,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提高53.1%、健康技能提高53.4%,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干预对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效果显著,干预方法有待改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知识,更能引起居民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针对手术室的患者应用健康教育路径护理干预,对于健康知识及护理满意度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0月该院手术室行手术的84例患者,并随机均分成2组,分别包含42例。针对对照组的患者用传统方式进行护理,而观察组则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外加健康教育方法对围术期患者实施干预。手术后对所有患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掌握健康知识78.57%,对护理满意程度88.10%;而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95.24%,对护理满意程度是10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手术室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路径干预成效显著,不仅增加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认知度,还能促进医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建议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社区产后访视健康教育知识宣传让产妇和家属了解和接受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社区产后访视人员在产妇及新生儿出院后3天、28天各进行上门访视一次,先了解产妇及新生儿健康状况、母乳喂养知识了解程度和喂养技能掌握情况,再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给予纠正.对可能发生的问题给予预防措施指导.利用健康教育宣传母乳喂养知识,使产妇及家属了解和接受母乳喂养知识.结果:社区产后访视健康教育宣传指导使产妇及家属接受和正确实施母乳喂养,从而提高了母乳喂养率.结论:社区产后访视利用健康教育宣传和指导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对提高母乳喂养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崔志清 《职业与健康》2012,28(14):1752-1753
目的评价产前健康教育对于提高产妇母婴护理知识和技能的作用。方法对住院分娩的320例20~40岁的初产妇进行健康宣传教育,在产妇入院时和出院前1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入院时,完全了解产后饮食、产后活动、计划生育、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预防接种等母婴护理知识的产妇比例分别为30.0%、32.8%、45.3%、30.0%、23.1%和21.3%;接受健康教育以后,完全了解上述母婴护理知识的产妇比例分别增加到70.6%、73.4%、80.0%、72.5%、76.6%和74.4%。同时,能够完全掌握产后护理、新生儿沐浴、脐带护理和母乳喂养方法的产妇比例也分别从24.4%、20.3%、11.9%和26.3%增加到68.1%、61.3%、71.9%和85.0%。结论通过产前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提高产妇关于母婴护理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有助于优化产科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张艳清 《职业与健康》2014,(15):2156-2158
目的探讨护理健康教育对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影响,为高校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玉林师范学院基线调查发生原发性痛经学生514例为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该模式的干预方案,对照组只作一般健康指导。健康教育前后干预组和对照组均采用相同问卷进行测评。结果干预组通过健康教育后,对月经生理知识的知晓率由42.02%增加到75.09%,中度和重度痛经发生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护理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学生对原发性痛经相关因素的认知水平,促进她们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6.
赵莹颖  何朝 《职业与健康》2010,26(11):1243-1245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知识知晓情况,并探讨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该区农村地区2个行政村,采用北京市健康教育所统一的调查问卷进行入户调查。结果农村地区居民在干预之前(2008年)和干预后(2009年)的主要卫生知识知晓率由68.5%提高到77.6%、主要卫生行为形成率由57.9%提高到65.2%,主要卫生技能提高不明显。结论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居民主要卫生知识知晓率及主要卫生行为形成率,应针对提高健康相关技能方面探索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母乳喂养知识、改善母乳喂养行为、降低母乳喂养母亲情绪焦虑的促进作用。方法 选择202名纯母乳喂养婴幼儿的母亲作为调查对象,分别在婴儿满1、2、3、4月龄时,向母亲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母亲对母乳喂养知识、母乳喂养行为及自身焦虑情绪情况等相关资料,根据每位母亲问卷结果,对母亲进行面对面母乳喂养知识、喂养技巧、及情绪调节等相关宣教干预。结果 经过4次健康宣教干预及随访,婴幼儿母亲母乳喂养知识得分由8.43分提高到9.55分;母乳喂养时吸空一侧乳房后再吸另一侧的比例由73.3%提高到87.5%;母亲有焦虑情绪的比例由18.8%下降到1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母亲母乳喂养知识,改善母乳喂养技巧、降低母亲情绪焦虑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干预前后城市流动儿童家长免疫规划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为探索有效的基层免疫规划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个外来人口较为集中的社区,抽取暂住期在6个月以上的0~4周岁流动儿童家长234人,开展干预前调查,并在实施多形式干预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流动儿童家长免疫规划知识知晓率从43.47%提高到86.17%(χ2=1 028.87,P<0.01),具有免疫规划积极态度的比例从46.26%提高到85.15%(χ2=314.10,P<0.01),具有免疫规划积极行为的比例从42.95%提高到92.95%(χ2=268.61,P<0.01)。[结论]流动儿童家长的免疫规划知识知晓率、具有积极态度和行为的比例均偏低,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免疫规划的知信行,提高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在新人校大学生中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这一干预措施的教育效果,为今后更好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基线调查问卷》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效果调查问卷》,于2006年9~11月对200名人学新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基线调查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7.71%,效果调查总知晓率为87.88%(P〈0.001).干预前后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发放处方能有效地提高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在大学新生中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是一项经济、有效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