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1 毫秒
1.
Aβ1~40诱导大鼠海马突触体素和突触数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淀粉样β蛋白(β-amyloid vprotein,AB1-40)诱导大鼠海马突触体素和突触数量的变化,以探讨其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的关联性。方法于雄性SD大鼠双侧海马注射Aβ1-40,模拟AD脑内AB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判定AD模型成功后,取脑行冻切片,采用小鼠抗人重组突触体素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积分吸光度分析法检测突触体素免疫阳性产物表达的变化,并应用透射电镜对海马突触进行观察计数。结果假手术组突触体素免疫组化染色海马呈层状结构,突触体素免疫阳性产物密度较高。与假手术组比较。AD模型组突触体素免疫阳性产物密度明显下降,海马CA2突触体素免疫阳性产物的积分吸光度值显著降低(P〈0.05)。溶酶体组突触体素免疫组化染色与假手术组相似;电镜观察,假手术组海马神经元树突、轴突较密集,突触小泡多,突触结构清晰、数量多;AD模型组海马神经元突触小泡体积变小、变少,突触结构不完整、数量明显减少(P〈0.05),溶酶体组神经元和突触结构与假手术组相似。结论淀粉样β蛋白可诱导大鼠海马突触体素和突触数量表达减少,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之一,是引起学习记忆减退和认知障碍的途径之一。其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记忆行为改变与突触结构参数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研究大鼠在慢性脑灌注不足状态下的记忆行为改变以及大脑皮层和海马的突触结构参数改变,探讨记忆行为改变和突触结构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老年大鼠持久双侧颈总动脉结扎造成慢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2月组,缺血4月组,电脑控制穿梭箱系统观察大鼠记忆行为改变,电镜下观察突触超微结构改变,应用体视学方法和图像分析,对突触结构参数(突触数密度,突触活性带长度,圆盘面积、表面密度)进行分析,并分析两者关系,结果:电脑控制穿梭箱系统观察大鼠主动回避反应(AAR)及被动回避反应(PAR)在缺血2月及4月组均下降,皮层及海马在缺血2月组,缺血4月组突触数密度(Nv)均明显下降,海马在缺血2月组,缺血4月组突触活性带长度(L),突触连接带圆面积(S)及突触表面密度(Sv)均下降,皮层在缺血2月组,缺血4月组未见明显改变。结论:在慢性脑灌注不足状态下的突触数密度下降,突触活性长度减小与记忆行为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损伤后脑超微结构和在青春期对主动回避反应的影响.方法 出生7 d的Wistar大鼠制作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压氧治疗组和未治疗组,并设正常对照组,采用穿梭箱主动回避行为模型进行主动回避反应(AAR)及被动回避反应(PAR)测试,并观察各组幼鼠海马超微结构.结果 高压氧治疗1次后24 h的幼鼠脑重量较缺血缺氧后不治疗组脑重明显轻.缺氧缺血后海马超微结构变化明显,经高压氧治疗后,海马神经元和突触无明显异常.高压氧治疗组无论是主动回避反应还是被动回避反应均比未治疗组成功率高,两组比较AAR及PAR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 高压氧治疗可减轻缺氧所致脑损伤,有利于受损幼鼠认知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APP/PS1/Tau三转基因(3×Tg)模型小鼠,观察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ornel iridoid glycoside,CIG)对小鼠脑内多种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16月龄3×Tg模型小鼠灌胃给予100或200 mg·kg-1·d-1 CIG至18月龄。采用刚果红染色法观察3×Tg小鼠海马中老年斑沉积情况;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Tau蛋白在Thr212及Thr217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小鼠海马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和分布;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各组小鼠BDNF转录水平变化;应用尼氏染色法观察小鼠海马中尼氏小体的变化。结果 18月龄模型组小鼠与对照组相比,Aβ淀粉样斑块沉积明显增加,而给予CIG 100或200 mg·kg-1·d-1均能不同程度降低脑内斑块负荷;模型组小鼠Tau蛋白在Thr217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而在Thr212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升高,CIG治疗组能明显拮抗Tau蛋白在Thr217位点的过度磷酸化。模型组小鼠海马BDNF蛋白及mRNA的水平均降低,CIG能够明显恢复BDNF蛋白及mRNA的含量;模型组小鼠海马内尼氏小体数量减少、染色变浅、排列散乱,CIG有增高尼氏体数量的趋势。结论 CIG能够减少Aβ在脑内的沉积,Tau蛋白异常过度磷酸化,恢复BDNF在脑内的表达,并且保护神经元。  相似文献   

5.
中药地黄饮子对老龄大鼠海马 SYP、ERK 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地黄饮子对老龄大鼠海马突触泡膜素(synaptophysin,SYP)、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ERK)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提高学习记忆、延缓脑老化的功效及机制。方法将老龄大鼠分为对照组、低、中和高剂量组每天灌服地黄饮子(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连续30d。在此基础上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海马SYP、ERK的表达。结果给药各组与对照组比较,Morris水迷宫中寻找到平台的逃避潜伏期显著降低(P<0.01),平台所在象限区域游泳的时间及距离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低剂量组P<0.05,中、高剂量组P<0.01)。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海马SYP、ERK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均有明显增加。结论中药地黄饮子能够提高老龄大鼠的学习记忆、延缓脑老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SYP、ERK蛋白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6.
杜果 《西部医学》2017,29(6):758-762
【摘要】 目的 观察丝切蛋白棒状结构在慢性脑低灌注大鼠海马区的表达,探讨其在慢性脑低灌注大鼠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5只SD健康成年雄性大鼠分成慢性脑低灌注组(15只)和假手术组(10只)。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方法制备慢性脑低灌注模型组。假手术组方法同前,但是只分离双侧颈总动脉而不结扎。两组大鼠于造模后第4周做水迷宫测试。水迷宫测试完后第2天处死大鼠并取其海马组织制成冰冻切片。运用免疫荧光双重标记大鼠海马区丝切蛋白和突触素。结果 慢性低灌注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较假手术组明显受损(P<0.05)。慢性低灌注组大鼠海马区丝切蛋白棒状结构形成。慢性低灌注组突触素较假手术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慢性脑低灌注大鼠海马丝切蛋白棒状结构导致突触丢失,这可能是慢性脑低灌注所致学习记忆受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李明  李玺  权乾坤  袁海峰  徐阳 《西部医学》2018,30(4):485-488
【摘要】 目的 通过冈田酸(OA)诱导大鼠脑片老年痴呆模型,观察用人参皂苷Rg1干预后对大鼠脑片中突触素(SYN)表达的影响,以探究中药人参皂苷Rg1抗老年痴呆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冈田酸作用于SD大鼠脑片,构建老年痴呆病理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人参皂苷Rg1低、中、高药物干预组,每组10张脑片。脑片置人工脑脊液中培养,干预结束后固定切片处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像分析技术等方法,检测皮层和海马SYN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皮层和海马内SYN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人参皂苷Rg1各浓度组SYN的蛋白表达量增加(P<0.05),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人参皂苷Rg1可能通过影响突触素的活性表达,发挥抗老年痴呆神经退行性变的作用,减缓大脑的老化过程,从而起到保护大脑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海马缺锌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以大鼠穿梭箱主动回避反应(AAR)的习得为学习记忆指标,采用了行为观察和脑内电活动记录的方法,通过低锌(ZD)、常锌(ZN)大鼠模型,研究了海马内锌在学习记忆中的作用。结果为:ZD组体重增长值、饲料效价、血清锌、海马锌、AAR习得率及海马CA1区的长时程突触增强效应明显低于ZN组,提示海马内锌可增强海马突触的传导,促进学习记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海马CA3区θ~γ神经振荡模拟交替刺激对大鼠空间认知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依据迷宫电击回避实验结果将实验大鼠分为快回避反应组和普通回避反应组;利用在体脑深部刺激方法,模拟快回避反应组内生θ~γ神经振荡刺激普通回避反应大鼠海马CA3区,即为模拟刺激组。利用Y迷宫电击回避实验检测模拟刺激对大鼠空间认知能力的影响;利用小波包提取方法分析模拟刺激后大鼠海马CA3区θ~γ神经振荡相位-幅度耦合情况;利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NR2B)亚型、突触后致密区95(PSD-95)的表达。结果:与普通回避反应组比较,模拟刺激组电击回避训练达标所需时间、达标所需测试次数、正确反应时间、错误反应次数均明显减少,正确反应率明显提高(均P<0.01);同时,模拟刺激组海马CA3区θ~γ神经振荡多个频段(3~5?Hz与30~34、38~42、44~48 Hz;5~7?Hz与42~46、44~48、54~58?Hz)耦合度明显高于普通回避反应组(均P<0.05);另外,模拟刺激组海马NR2B亚型及PSD-95表达量显著增加(均P<0.05)。结论:大鼠海马内生θ~γ神经振荡模拟交替刺激明显提高了普通回避反应大鼠空间认知能力,而这种空间认知能力的提高可能是由PSD-95调控的NR2B亚型介导的突触可塑性增强引起。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观察对照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APP1 7肽治疗组小鼠脑内Tau蛋白的分布 ,以探讨APP1 7肽对糖尿病小鼠脑神经元Tau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用Tau 1单染 ,正常小鼠脑及APP1 7肽治疗的糖尿病小鼠脑压后颗粒皮质及海马阳性反应神经元数目多。糖尿病小鼠只有用蛋白磷酸酯酶 (PP 2B)脱磷酸后阳性反应神经元数目及染色程度才与正常组接近。提示 :糖尿病小鼠脑内正常Tau蛋白表达障碍 ,有过度磷酸化 ,而APP1 7肽可改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  相似文献   

11.
大鼠不同类型学习记忆的发育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发育过程中不同类型学习记忆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主动回避反应(AAR)、被动回避反应(PAR)、空间分辨记忆(SDM)和味觉厌恶条件反射(CTA)四种模式对学习和记忆过程进行系统研究。结果2月龄(2m)大鼠在AAR、PAR两种模式中,学习和记忆成绩最好,1m大鼠成绩最差;在SDM测试中,2m、6m大鼠的训练和测试成绩都强于1m大鼠;以足电震为非条件刺激的CTA模式中,年龄越小建立越快。结论大鼠发育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学习记忆有独特的时间出现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特点。方法用MK801建立精神分裂症的动物模型。将动物分成正常组和模型组。采用主动回避反应(AAR),一次性被动回避反应(OPAR),空间分辨记忆(SDM)3种模式对学习记忆过程进行系统研究。结果在大鼠AAR实验中,对照组大鼠AAR习得率明显高于模型组,并且消退也慢于模型组;在大鼠OPAR实验中,大鼠电击24h后,模型组大鼠STL较短;在大鼠SDM实验中,模型大鼠操作错误的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训练时不吃的次数亦多于对照组,对照组完成一次训练的总时间需要216s左右,而模型组大鼠需要306s左右。结论精神分裂症的动物模型伴有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并与神经系统的谷氨酸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血管性痴呆大鼠脑中生长抑素和乙酰胆碱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和乙酰胆碱含量在血管性痴呆中的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建立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应用AAR比率作为判断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指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大鼠不同脑区生长抑素和乙酰胆碱含量,并用胆碱酯酶抑制剂石杉碱甲进行干预.结果血管性痴呆大鼠脑中生长抑素和乙酰胆碱含量明显降低,应用石杉碱甲可改善这一现象.结论血管性痴呆的发生与脑缺血后生长抑素含量的降低有关,生长抑素可能通过与乙酰胆碱的相互调节作用参与血管性痴呆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
氯胺酮对新生大鼠认知功能和海马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新生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以及对海马突触素的影响。方法:1周龄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给予与氯胺酮组相同体积的等渗盐水;氯胺酮100 mg组和50 mg组麻醉诱导时分别腹腔注射氯胺酮100和50mg/kg,以后每小时追加首次剂量的1/2,维持麻醉6h。麻醉后21d进行旷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后取海马标本行突触素免疫组化染色,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采集图像,用Image J图像处理软件分析荧光半定量A值。结果:氯胺酮可导致大鼠的认知功能的降低,海马突触素表达增加(P<0.05),氯胺酮100 mg组和50 mg组之间海马突触素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胺酮可降低新生大鼠的认知功能,并上调海马突触素表达。  相似文献   

15.
反义c-jun寡核苷酸对大鼠学习记忆和LT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反义c-jun寡核苷酸对大鼠学习记忆和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的影响。方法 采用脑内微量注射,主动回避反应训练(AAR),LTP记录等技术。结果 反义c-jun寡核苷酸双侧海马(5mol/L)或脑室注射(8mol/L),大鼠AAR的习得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反义c-jun S-ODN使大鼠LTP诱出率明显减少,串刺激后PS幅度和fEPSP斜率的增幅降低。结论 反义c-jun寡核苷酸显著损害大鼠学习记忆和LTP能力。  相似文献   

16.
牛磺酸对仔鼠脑发育及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牛磺酸对仔鼠脑发育及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 大鼠分为对照组和牛磺酸组,自受孕开始喂实验饲料,母鼠生育后继续食用该组饲料。仔鼠随其母鼠分为对照组和牛磺酸组,测量仔鼠在生后 14d、28d脑及海马的重量,透射电镜观察仔鼠海马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生后 14d、28d牛磺酸组仔鼠脑和海马的重量比对照组仔鼠重;电子显微镜下牛磺酸组仔鼠海马神经元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核糖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线粒体嵴清晰可见。结论 牛磺酸影响仔鼠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缺乏可妨碍脑的发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抗癫痫药丙戊酸钠(VPA)、奥卡西平(OXC)、左乙拉西坦(LEV)对大鼠认知、海马谷氨酸受体2(GluR2)和突触体素(Syn)表达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60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VPA组、LEV组、OXC组、LEV+VPA组、LEV+OXC组,每组10只,灌胃给药,90d后行Moriss水迷宫和穿梭箱实验测试,比较各组大鼠的空间和条件性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海马GluR2和Syn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VPA组水迷宫测试逃避潜伏期、正确率、运行时间及穿梭箱实验主动回避次数、主动回避潜伏期、被动回避潜伏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免疫组化检测显示,VPA组GluR2和Syn的表达及LEV+VPA组的GluR2表达显著下降(P均<0.05)。结论 LEV、OXC、LEV+OXC、LEV+VPA不影响认知功能,VPA影响认知功能可能与其使GluR2和Syn的表达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国家超声重点实验室研制的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对新生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的突触素(Synaptophysin,SYP)的影响.方法:选取7d龄SD大鼠192只,随机分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