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研究妥泰单药治疗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癫痫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性。方法:对34例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患者予以妥泰单药治疗24周,以治疗前3月的平均每月癫痫发作频率与单药治疗后9~24周平均每月癫痫发作频率进行比较,并观察脑电图的改变和药物耐受性。结果:单药治疗24周后有 20例(58.9%)癫痫发作频率较治疗前减少 75%以上,其中 9例(26.5%)现察期间停止发作,8例(23.5%)发作频率减少74~50%,总有效率为82.4%;治疗后脑电图有明显改善者占56.5%,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无明显不良反应。结果:妥泰单药治疗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的总有效率与丙戊酸、苯妥英钠相近,治疗后脑电图有显著性改善,有良好耐受性。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单药治疗的有效治疗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小剂量拉莫三嗪(LTG)与丙戊酸(VPA)联合治疗新诊断癫痫转为LTG单药治疗后的血药浓度变化。方法:选取经小剂量LTG与VPA联合治疗6个月后发作完全控制的癫痫患者35例,逐渐减掉VPA,采用LTG单药治疗,随访6个月。记录患者的癫痫发作频率、不良反应及LTG血药浓度。结果:35例患者中有2例失访,33例完成半年随访,其中转LTG单药治疗后出现癫痫发作2例(6.1%),无发作31例(93.9%);药物转换期LTG血药浓度较转单药治疗前LTG血药浓度增高(P0.05),停用VPA1周时、单药治疗6个月时的LTG血药浓度与单药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例复发患者发作时血药浓度与无发作患者血药浓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TG与VPA联用能使LTG的血药浓度加倍且临床疗效显著增强,小剂量LTG与VPA联合治疗新诊断癫痫转为LTG单药治疗时应将LTG剂量加倍。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应用托吡酯单药治疗各类型癫痫的疗效。方法 :采用开放性试验对 30例部分性发作及全面性发作的癫痫病人使用托吡酯单药治疗。本研究包括 8周的加量期 ,8周的稳定观察期。在加药期 ,成人剂量为托吡酯 2 5mg/d起 ;儿童加量期为服用托吡酯 1mg·kg-1·d-1起 ,直到目标剂量 (成人 2 0 0mg/d ,儿童 4~ 8mg·kg-1·d-1)或癫痫发作得到控制 ;其后为 8周维持稳定观察期。结果 :经 16周的观察显示 :总计有效率 ,癫痫发作减少≥5 0 %者为 2 7例 ( 90 % ) ,≥ 75 %者为 2 4例 ( 80 % ) ,完全控制率达 5 6 67%。就发作类型而言 ,单纯性部分性发作、复杂性部分性发作癫痫及全身强直 -阵挛性发作及失神发作癫痫的发作频率显著下降 ,发作频率减少≥ 5 0 %分别为88 89%、10 0 %、93 75 %、5 0 0 % ,副作用主要有胃纳差、体重减轻、无汗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结论 :托吡酯是一疗效高 ,安全性好的广谱的抗癫痫药 ,不但适用于难治性癫痫的加药治疗 ,且也适用于各种癫痫的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妥泰单药治疗成人癫痫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妥泰单药治疗成人癫痫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把35例成人癫痫患者分为A、B两 组,A组为未经任何抗癫痫药物治疗的患者,共20例。B组均经过多种抗癫痫药物单用或合用治疗,仍不能控制发 作,共15例。两组应用妥泰单药治疗至少20周,于治疗前观察并记录基础发作频率,剂量从25~50mg/d开始,每 周增加25mg,达有效剂量或100~200mg/d后维持治疗,并观察癫痫发作频率变化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A组患 者中控制13例(65%)、显效3例(15%)、有效1例(5%)、无效3例(15%),总有效率85%。B组患者中控制4例 (27%)、显效3例(19%)、有效4例(27%)、无效4例(27%),总有效率73%。两组总有效率80%。病程短者、基础 发作频率少者治疗效果较好。首次接受抗癫痫药物治疗者发作完全控制比例明显高于经治过的病人。治疗过程 中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妥泰单药治疗对控制各种类型癫痫均有良好的效果,且耐受性、安全性好,可作为新诊 断癫痫患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托吡酯单药或添加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方法:对28例癫痫患儿进行观察,其中全身性发作10例,部分性继发全身性发作4例,复杂部分性发作8例,简单部分性发作4例,婴儿痉挛症2例;应用托吡酯单药或添加治疗,进行自身对照的开放性研究,观察持续治疗6个月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4例(85.7%)发作频率减少≥50%,19例(67.8%)发作减少≥75%,12例(42.8%)发作控制。最常见不良反应为中枢神经系统表现。结论: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安全、有效、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国成人万古霉素每日2g给药方案,能否达到10--20mg/L的目标血药浓度。方法回顾性分析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使用万古霉素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122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给药剂量、年龄、性别、体重、合并用药等与血药谷浓度的相关性。结果按说明书给药的患者中,62.1%血药谷浓度低于目标血药谷浓度。年龄是患者用药后血药浓度是否能够达到目标值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符合说明书剂量给药的患者,年龄〈60岁者中70.0%低于目标血药浓度;年龄≥60岁者中,62.5%达到或高于目标血药浓度。结论临床医师和药师需审慎地评估患者的给药剂量,尤其应该考虑年龄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奥卡西平单药与添加治疗部分性癫患者的疗效、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对在同济医院癫诊疗中心就诊的67名部分性癫患者应用奥卡西平后进行临床随访观察,分为单药治疗组和添加治疗组,用药的前3个月及后3个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发作频率减少的平均百分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2)。单药治疗组与添加治疗组相比,前者用药前3个月发作完全控制的百分率、用药后3个月发作频率减少50%的百分率和发作完全控制的百分率(P=0.02,0.017,0.019)均明显低于后者。单药治疗组或添加治疗组自身用药的3个月及后3个月发作减少50%的百分率、发作减少75%的百分率、发作完全控制百分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40%(13/67),主要出现于用药的前3月。结论:奥卡西平是治疗部分性癫的一线药物,可用于新诊断或其他药物无法耐受和疗效不佳患者的单药或添加治疗。  相似文献   

8.
黄守坚  陈汝筑  黎明涛 《新医学》2004,35(5):307-308
苯妥英(phenytoin)为抗癫痫药,主要用于癫痫的大发作和精神性发作的预防,偶也用于治疗强心苷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口服常用的剂量为200~400mg/d,治疗剂量的苯妥英在体内按零级动力学消除,多次给药时,稳态血药浓度和剂量不成线性关系,剂量轻微的改变可导致血药浓度大幅度增加,其消除率的个体差异大,容易发生有临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探讨药物治疗小儿癫痫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所有病例均在门诊按发作类型给予不同的抗癫痫药物治疗,并进行前瞻性随访。发作得以完全控制或发作频率减少75%以上为显效,发作频率减少50%以下视为无效。结果本组达到显著疗效者101例,显效率为79.53%。单药治疗者显效率81.90%,联合用药治疗者显效率68.18%。药物副作用发生率较低,为9.45%,且程度较轻微。除婴儿痉挛症、限局性精神性发作外,丙戊酸钠对各种类型疗效都较满意。结论只要采取合理规范的治疗方法,绝大多数患儿的癫痫发作是能够有效地得到控制的,药物严重副作用是可以避免的。丙戊酸钠对大多数发作类型的癫痫疗效满意,可作为治疗癫痫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卡马西平血药浓度测定及提供个体化给药方案。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结果:256例卡马西平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症状未控制者占总人数的39.25%;症状控制但无中毒者占总人数的51.40%;有中毒症状者占总人数的9.35%。结论:用药不能只凭经验,必须根据血药浓度个体化用药,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在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托吡酯单药或添加治疗小儿癫癎的疗效.方法:对28例癫癎患儿进行观察,其中全身性发作10例,部分性继发全身性发作4例,复杂部分性发作8例,简单部分性发作4例,婴儿痉挛症2例;应用托吡酯单药或添加治疗,进行自身对照的开放性研究,观察持续治疗6个月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4例(85.7%)发作频率减少≥50%,19例(67.8%)发作减少≥75%,12例(42.8%)发作控制.最常见不良反应为中枢神经系统表现.结论: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癎安全、有效、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前认为氨茶减个体化给药最为合理。我们对20例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儿童哮喘18例,婴幼儿哮喘2例)全部采用个体化给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制定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及药物动力学参数设计给药方案,使患儿的血药浓度保持在有效治疗范围之内而不引起中毒反应。按照这个原则我们应用两种方法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一是静脉注射一次氨茶碱后,在不同的时间取血测血药浓度并求出氨茶碱的动力学参数,再用微机(电子计算机)计算出最适血药浓度(10~20μg/ml)时的口服用药  相似文献   

13.
育龄妇女的抗癫痫治疗对临床医生是一个挑战,必须考虑很多问题。癫痫女性(WWE)怀孕期间终止甚或改变抗癫痫药(AEDs)方案很危险,可能导致母亲和胎儿的损害或死亡;少数情况下,中断AEDs似乎合理,但多数在孕期需要继续使用AEDs。怀孕期间AEDs的代谢可能发生很大变化,对WWE后代的风险包括特定AED的不良反应风险以及癫痫发作本身的风险,很多AEDs有众所周知的致畸作用,还有产科并发症、新生儿预后不良、先天性畸形,甚至对孩子随后的认知功能有风险。必须告知其相关风险,适当地指导其治疗,孕前优化癫痫治疗、选择最有效的AEDs以控制癫痫,尽可能用单药治疗且用最小有效量,避免多药治疗和丙戊酸,补充叶酸,最大限度地控制癫痫发作并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14.
药物血清浓度测定在癫痫治疗中的应用已日渐广泛。为能恰当掌握药物血清浓度测定的指证,并丰富临床治疗经验,现对经血药浓度监测跟踪4年以上的123例癫痫病人作一总结。1临床资料1.1对象选择:根据1989年修订癫痫国际分类法选取癫痫发作类型为:全身性大发作(强直性、阵挛性、强直—阵挛性发作);部分运动性发作(部分性、部分发作至全身泛化)。每例均符合以下条件:(1)3个月内发作至少1次以上;(2)以单药治疗;(3)定期随访4年以上;(4)肝肾功能正常;(5)除部分病人有不同程度智能迟缓外,无神经系统其他疾患;(6)每年复查…  相似文献   

15.
自1912年苯巴比妥问世后,相继出现了十多种抗癫痫药,这些药物都具有治疗作用和毒副作用,如苯妥英钠可以控制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和部分性发作,但当血药浓度持续过高时反而引起神经系统损害,使患者发生共济失调、认知障碍或精神异常。每个患者均有适合于自己的剂量和血药浓度,未开展血药浓度监测之前,医生应用抗癫痫药多为经验性和程序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活动性癫痫患者丙戊酸钠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5年12月口服丙戊酸钠单药治疗且均随访满1年的195例活动性癫痫患者,观察随访1年癫痫发作与否,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丙戊酸钠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癫痫发作组与癫痫未发作患者在病程(10与≥10年)、入组前1年癫痫发作频率(≥1次/日、≥1次/月且1次/日与1次/月)、患者依从性(好与差)、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低于有效浓度、有效浓度与中毒浓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影响丙戊酸钠治疗效果独立因子包括病程、入组前癫痫发作频率、依从性及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结论:护理干预实施过程中需注意提高癫痫患者依从性,加强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同时重点关注病程长、入组前癫痫发作较频繁患者。  相似文献   

17.
临床上口服药物的常规给药时间多安排在白天,每日两次为8-4(或8-6),每日三次为8-12-4(或8-12-6)。此种给药时间对要求血药浓度恒定的药物,常可影响疗效。因此,为了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需按一定间隔时间给药。我科对一例应用丙戊酸钠治疗的癫痫患者,根据血药浓度对服药时间进行调整,收效较好。现报道如下。病例介绍患者男,11岁。因外伤后发作性四肢抽搐三年,诊断外伤性癫痫入院。给予苯妥因钠0.1每日三次,疗效不佳。后改用丙戊酸钠治疗,服药后同时监测血药浓度。开始给予丙戊酸钠0.2口服,每日二次,患者间隔2~3日仍有四肢小抽搐,测血药浓度为20μg/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维拉帕米作为添加剂,采用剂量递增法治疗难治性癫痫部分性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48例难治性部分性发作患者(男28例,女20例,年龄14~56岁)进行维拉帕米添加治疗的开放性自身对照研究,原服用的抗癫痫药种类和剂量不变。维拉帕米剂量递增给药方法为:第1周120mg/d,第2周240mg/d,第3周360mg/d,第4周420mg/d,分2次口服,连续观察半年。结果 43例完成维拉帕米剂量递增添加治疗。总有效率为65%,其中单纯部分性发作(SPS)有效率为78%,复杂部分性发作(CPS)为65%,继发性全身性发作(SGS)为54%。同添加治疗前比较,总的发作频率减少为68%,其中SPS为72%,CPS为65%,SGS为59%。脑电图呈中度或重度异常的患者比例由74%下降到45%。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心电图及肝、肾、血、尿等化验检查均无明显变化。抗癫痫药血药浓度除卡马西平升高外(P〈0.05),其余未见明显变化。7例患者出现轻度副反应,但未影响治疗。结论 维拉帕米作为添加剂,用剂量递增法治疗难治性癫痫部分性发作,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左乙拉西坦单药与添加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本院门诊就诊的70例儿童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研究组在其它抗癫痫药物的基础上给予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发作控制、脑电图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经过治疗及1年的随访,对照组与研究组临床发作控制有效率分别为42.8%、71.4%,脑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0.0%、65.7%,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儿童癫痫疗效优于单药治疗,可以提高发作控制有效率及脑电图改善率,且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血药浓度监测常用抗癫痫药在临床应用中血药浓度与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关系,以防止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对325例服用抗癫痫药物的患者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并对结果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癫痫发作控制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少.结论:癫痫患者应重视血药浓度监测,选择抗癫痫药物的类型不当和药物剂量过低是造成疗效不满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