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骨髓和骨骼显像对血液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99mTC-硫胶体和甲基二磷酸盐由肘静脉注入后,用SPECT行全身骨髓和骨骼显像。结果 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纤维化、淋巴瘤等骨髓和骨骼显像呈复杂的表现形式,各自又有其一定的规律性。结论 上述方法能够全面观察骨髓造血情况、髓外器官显像变化及骨骼破坏情况,对血液病的诊断特别是疑难血液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可提供有力的辅助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血液病骨髓诊断分析(附27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月玲  黄明清 《医学综述》1995,1(8):374-375
本文针对老年人血液病骨髓象进行综合分析。1 对象与方法本文收集了我院从1985年1月~1993年上半年60岁以上老年人血液病骨髓细胞学检查共270例,全部病例均经临床资料及血象和骨髓象综合分析而确诊。其中急性白血病诊断根据1986年天津会议制定的标准进行分型,并常规结合过氧化酶、硷性磷酸酶、糖原染色、以及酯酶氟化钠抑制试验、热盐水溶解试验与墨汁吞噬试验等检查进行诊断。2 结果2.1 性别比例 本组270例老年血液病患者中,男性190例,女性80例,男∶女=2.38∶1。这与柴静媛等报道[1]老年组血液病男女之比2∶1比较相似。在白血病103例中…  相似文献   

3.
骨髓穿刺涂片(涂片法)检查是血液病诊断的基本方法.塑料包埋的骨髓活体组织检查(BMB)为国内外近期开展的一项新技术,能显示骨髓内造血组织与基质间的构形变化,从而能对处于自身局部解剖自然状态下的血细胞进行观察.为评价BMB对常见血液病的诊断价值,对我院1997~1999年诊治的137 例各类常见血液病同时进行涂片和BMB检查,分析比较两者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常见血液病骨髓活检与涂片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与涂片诊断常见血液病的意义。方法分析88例血液病患者的骨髓活检和涂片资料、部分结合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在骨髓纤维化(MF)、骨髓转移瘤(MCBM)诊断.白血病的预后及微小残留、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及转归等方面,活检优于涂片,对于白血病及MDS的FAB分型、巨幼细胞性贫血(M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等的诊断,涂片优于活检。结论血液病的诊断骨髓活检结合涂片可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5.
50年代末 ,骨髓活检开始应用于临床 [1 ] ,80年代后国外多数血液病机构均常规进行骨髓活检与涂片标本的二重检查以诊断血液病 [2 ] 。而骨髓瘤细胞 (MMC)的检出是诊断多发性骨髓瘤 (MM)的主要诊断依据之一。我院 1996年 1月至 1998年 10月对 18例 MM在瘤细胞的检出率及细胞定性方面 ,进行骨髓切片与涂片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按美国西南肿瘤组诊断标准 [3 ] ,诊为 MM的初治病例 18例 ,其中男 11例 ,女 7例 ,年龄 46~ 5 8岁 ,平均年龄 5 1岁 ,病程最短 2个月 ,最长 36个月 ,平均 16个月。1.2 检测方法 :…  相似文献   

6.
侯发林 《吉林医学》2014,(24):5331-5332
目的:运用骨髓涂片检验方法和血液中血小板的相关参数两种方法联合进行检验的诊断效果,从而为临床血液病诊断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方法:分析接受诊治的42例血液病患者,采取双盲试验,对比两种方法联合诊断效果。结果:两种检测方法联合使用后血液病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以及阳性预测值均显著提高(P<0.05),同时不同血液疾病的血小板分析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结论:通过结合骨髓涂片和血小板相关参数,能够明显提高血液病诊断准确性,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彭贤贵  陈幸华  孔佩艳  刘红  张曦  高蕾  刘思恒  王平  王庆余 《重庆医学》2007,36(17):1718-1719,1727
目的 研究骨髓切片组织病理检查对血液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骨髓活组织病理学、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方法.结果 300例血液病患者中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与骨髓活检结果完全吻合者215例(占71.67%),骨髓形态学不能肯定诊断而经骨髓活检结果确诊的病例30例(占10%),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与骨髓活检结果不相吻合的有55例(占18.33%).结论 骨髓活检病理诊断是对骨髓形态学检查的补充和修正,二者合用能提高血液病诊断的正确率.在MDS、AA、MF的诊断上,骨髓活检病理检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对转移性肿瘤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是否合并骨髓纤维化的诊断也具有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8.
骨髓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在血液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骨髓病理组织学检查对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一些血液病具有独立的诊断价值,并与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互为补充,提高了血液病的诊断水平。自80年代以来,由于采用塑料包埋薄切片新技术,以及固定、染色方法的改进,使镜下骨髓组织层次分明,色度丰富,造血细胞形态清晰易辨,较原石蜡切片明显提高了其诊断鉴别价值。我们对60例血液病同时进行了骨髓活检塑料包埋病理组织学和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在此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病例数共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18~62岁,平均25.6岁。其中急性再障2例,慢…  相似文献   

9.
以往血液病诊断单纯依靠外周血和骨髓穿刺物涂片,对某些疾病的确诊及判断增生程度往往不够,采用骨髓活检能够全面了解骨髓增生程度、细胞密度及其布局,还能观察骨小梁、血管、脂肪及结缔组织基质间的解剖关系,尤其是在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纤维化(MF)及判断骨髓增生程度方面优于骨髓穿刺涂片[1].我们选择了230例不同血液病病例对骨髓活检诊断价值及其局限性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二重检查在血液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211例血液病患者的骨髓活检塑料包埋切片与涂片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骨髓活检取材成功率高,失败率仅占3.39%,而穿刺失败率为11.72%。②骨髓活检对诊断再障、贫血、淋巴瘤、骨纤、转移瘤、MDS、骨髓增殖性疾病等的阳性率较穿刺高,P均<0.01。结论骨髓活检能较完整地提供骨髓组织结构,对正确判定骨髓增生度有一定优越性。骨髓塑料包埋切片与涂片检查起互补作用,诊断血液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分析,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徐恩英  张克俊 《中原医刊》2006,33(17):33-34
目的探讨骨髓快速浓缩制片法对提高血液病诊断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5例骨髓稀释标本进行浓缩处理,观察浓缩前后和复查标本涂片,并对其增生程度和髓内主要有核细胞进行比较,以确定快速浓缩制片法在血液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浓缩前、后涂片和复查涂片增生程度与复查涂片的吻合率分别是20%和92%,诊断结论的吻合率分别是8%和92%。显示复查涂片与浓缩处理后的涂片结果较一致,与浓缩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骨髓浓缩处理,有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和骨髓涂片同步观察在血液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52例血液病患者,采用骨髓抽吸-活检一步法取材,同时观察其骨髓涂片和活检塑料包埋切片。结果:在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转移癌、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方面,骨髓活检优于涂片;而对于白血病的诊断及FAB分型,骨髓涂片优于活检。结论:骨髓活检和涂片同步观察能有效提高血液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儿童血液病骨髓诊断分析佟力,孔晋星,肖敏,付荣明,吴燕玲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血液科,昆明650031)关键词血液病,骨髓,儿童中图分类号R55随着对血液病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儿童血液疾病的诊治和预防已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42...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髓组织活检联合骨髓涂片在恶性血液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102例血液病患者,采用骨髓抽吸-活检一步法取材,同时观察其骨髓涂片和活检塑料包埋切片。结果:骨髓活检对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骨髓转移癌具有较高诊断符合率,而骨髓活检结合涂片在急性髓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中有较大的优势。结果:骨髓活检联合骨髓涂片能有效提高恶性血液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5.
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是血液病诊断的主要方法,但其由于细胞增生程度常受细胞间吸附力、细胞与间质黏着力、有无纤维化等因素的影响,而不能客观反映造血全貌,造成骨髓涂片形态诊断与骨髓印片、切片诊断上的差异[1]。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骨髓小粒中幼稚细胞簇的出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1例MDS和50例其他血液病以及5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小粒中幼稚细胞簇的阳性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MDS患者骨髓小粒中幼稚细胞簇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血液病患者(P〈0.01),但是低于急性白血病患者(P〈0.05)。结论 骨髓小 中幼稚细胞簇的检查对MDS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经骨髓活检,同时做骨髓涂片检查诊断的血液病215例。活检与涂片阳性诊断率的比较结果显示活检对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骨髓坏死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对骨髓转移癌,与骨髓涂片同时应用能提高诊断率。但骨髓活检对白血病的分型尤为困难;对恶性组织细胞病的诊断的阳性率明显低于骨髓涂片。  相似文献   

18.
骨髓活检在恶性血液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骨髓活检和涂片相结合,对8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骨髓进行骨髓切片和涂片结果的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形态学诊断及预后判断.方法 收集恶性血液病病例82例,一步法抽吸骨髓,常规方法涂片染色,塑料包埋法制作组织切片;恶性血液病的诊断参照2001年WHO分型标准.结果 骨髓活检和涂片相结合,在诊断骨髓纤维化、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活检诊断符合率高于骨髓涂片.对于淋巴瘤骨髓受累的病例,骨髓活检更容易找到特征性的淋巴瘤细胞;对多发性骨髓瘤,活检切片是体内肿瘤负荷更敏感的指标;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判断急变及急性白血病判断缓解后复发,骨髓活检常能进行较好的监测.结论 骨髓活检和穿刺涂片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恶性血液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分析骨髓细胞形态学结果,以提高诊断质量.方法 对223例骨髓取材合格的标本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检出多种血液病及血液病相关疾病,细胞形态学描述能为临床提供诊断方向和线索.结论 综合分析、全面总结骨髓细胞形态学结果仍是诊断与鉴别诊断血液病及相关疾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骨髓活检在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森强 《广西医学》2001,23(6):1494-1496
骨髓穿刺涂片细胞学检查是血液病及相关疾病诊断的重要措施 ,但有时不能完全反映骨髓造血的全貌及骨髓有形成分 ,使其在某些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受到限制。为此 ,我们对 6 1例病人同时进行骨髓穿刺涂片和活检 ,将两者结果相比较 ,旨在评价骨髓活检的诊断价值。1 对象、方法与结果1 1 对象 :6 1例患者 ,为 1997年 2月~ 2 0 0 0年 8月在我院住院病人 ,临床表现有长期发热、消瘦、消耗多汗、骨痛、感染、皮肤出血、牙龈和鼻出血、浅表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肝脾肿大、骨骼压痛、贫血等。1 2 方法 :除常规血像 ,有关生化、影像学检查外 ,均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