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锻炼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影响。方法选择登封市妇幼保健院产科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盆底筛查,观察组患者接受盆底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盆底肌力及盆腔器官脱垂程度优于对照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盆底康复锻炼应用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盆底肌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方法:对55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实施盆底肌肉锻炼、盆底生物反馈、阴道锤体练习等盆底康复训练及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后,有26例转为Ⅰ度脱垂、24例恢复正常、1例粪失禁康复、32例可正常排尿、18例尿失禁情况明显好转.结论:盆底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陈关芳  刘卫珍 《广西医学》2013,(11):1552-1554
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对31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行盆底重建术,给予全程围术期护理和出院后门诊定期随访指导。结果31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均康复出院。结论系统的全程围术期护理,有利于女性盆底重建手术的顺利进行,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定期门诊随访指导,有助于巩固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近期疗效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对全部患者均采取盆底肌康复仪进行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比分析尿失禁和盆底脱垂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力情况。结果:单纯尿失禁组患者治疗后的Ⅴ级肌力患者所占比例(59.09%)明显高于治疗前患者(9.10%),轻度盆腔脱垂组患者治疗后Ⅴ级肌力患者所占比例(49.99%)明显高于治疗前患者(9.10%),统计学均有意义(P<0.05)。结论: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近期治疗效果显著,明显改善了患者盆底肌力,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全面开放,经产妇的人数明显增多,而初产妇与经产妇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情况各不相同.本文通过对初产妇与经产妇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现状、疾病认知和康复治疗等相关研究进行比较、分析和总结,为初产妇和经产妇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相关治疗与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豫平 《黑龙江医学》2017,(12):1173-1175
目的讨论分析产后盆底肌康复治疗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价值。方法在南阳市中医院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中选取132例设为本次分析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6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患者通过阴道哑铃锻炼,观察组在进行阴道哑铃锻炼的同时给予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盆底收缩压、持续收缩压、维持时间、快速收缩压和收缩数量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腰骶疼痛、阴道松弛、阴道干涩和尿频尿急症状发生率均高于讨论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的防治过程中,盆底肌功能锻炼和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表现出良好疗效,可作为首选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模型的康复护理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功能恢复及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2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信息-动机-行为模型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功能恢复情况与锻炼依从性.结果:...  相似文献   

8.
韩丽琼 《中外医疗》2013,32(21):159-16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中老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该院妇科门诊诊治的1000例中老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进行分组,常规护理组500例和心理护理组500例。结果心理护理组对于疾病认知能力情况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在中老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应用可以提高患者对于疾病认知程度,改善心理情绪,使患者配合治疗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吴瑾  招艳  万忠艳  李先锋 《吉林医学》2011,(11):2171-2173
目的:了解产前孕妇及家属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方面的认识水平及薄弱环节,为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拟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问卷涉及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表现、影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因素、基本治疗方法及费用、预防措施。结果:孕妇及家属对盆底功能障碍的表现总体认知程度较高,文化程度越高认知程度越高,干部较其他职业认知程度高。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妇产科因素中阴道分娩及次数认知率高。结论:人们的认知与学科的发展之间有一定的差距,有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和盆底功能康复知识是人们认知的薄弱环节,应加大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和盆底功能康复方法的宣传力度,人们也应该自觉汲取有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方面的各种始发因素和促进因素方面的知识,自觉执行自我盆底功能锻炼,并定期做盆底功能筛查,有效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治疗及护理体会。方法抽取60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女性患者进行探讨,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开展传统护理干预,研究组开展康复治疗与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经过分析临床效果,研究组远远强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女性患者开展康复治疗与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盆底功能,改善肌力,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产妇早日康复,具有显著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5):63-69
目的分析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采用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7年1月期间接诊的92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将其按不同治疗方案分组,即治疗组(盆底肌肉训练+盆底重建术)、对照组(盆底肌肉训练+腹腔镜下高位骶韧带悬吊术),每组46例,比较两组患者PDF-Q分度、PFDI-20评分、盆底肌力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PDF-Q分度情况改善更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PFDI-20评分和盆低肌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FDI-20评分和盆低肌力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采用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治疗,可促进患者恢复盆底肌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等。其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聚丙烯补片的研制和应用,盆底修补及重建手术有了很大进展。盆底康复治疗等非手术治疗方法也非常有效,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就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治疗现状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治疗仪结合盆底肌肉锻炼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PFD)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PFD病人124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联合组与单纯训练组,各62例,联合组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仪结合盆腔肌肉锻炼治疗,单纯训练组仅应用盆腔肌肉康复锻炼治疗,疗程为4周.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治疗后病人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联合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训练组 (P<0.01).治疗前2组病人盆底肌电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联合组病人盆底肌电位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1),且联合组病人盆底肌电位升高程度显著高于单纯训练组 (P<0.01).治疗后联合组病人的躯体强迫、人际关系、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评分均较单纯训练组显著降低 (P<0.01).结论:盆底康复治疗仪结合盆腔肌肉锻炼治疗PFD能有效改善病人的预后及盆底电生理特性,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盆底悬吊术与传统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在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被确诊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行盆底悬吊术治疗,对照组48例行传统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治愈率均为100%,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2.1%,对照组为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6个月,观察组PFR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盆底悬吊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效果好,操作简单,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保留了患者的子宫,明显改善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低频脉冲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功能康复训练对预防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188例足月阴道分娩产妇回顾性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4例。对照组予以产后盆底功能康复训练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频脉冲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后6个月时盆底肌力分级、性功能[女性性功能评分量表(FSFI)]评估结果及尿动力学指标[最大尿流率(Qmax)、尿流时间(VT)、最大尿道压(MUP)]检测结果差异,记录其产后6个月内盆底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尿失禁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中途失联2例,对照组产妇中途失联4例(P>0.05)。产后6个月时,研究组产妇盆底肌力分级正常率、Qmax、MUP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SFI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88.7±5.3)分vs(72.8±4.8)分,P<0.05],VT水平及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尿失禁等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产后予以低频脉冲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功能康复训练干预,对促进产妇盆底功能、性功能及泌尿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比较康复治疗前后的产后妇女控尿能力、盆底肌肉收缩力强度的变化,探讨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00例产妇,按照数字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4组,每组50例,A组为剖宫产联合为期3个月的盆底康复训练治疗;B组为剖宫产联合产后常规性护理;C组经阴道分娩联合为期3个月的盆底康复训练治疗;D组为经阴道分娩联合产后常规性护理,观察各组经过康复训练治疗后的产妇尿失禁(SUI)及盆腔脏器脱垂(POP)发生率、盆底肌力强度的变化情况。结果选择性剖宫产组(A组+B组)和经阴道顺产组(C组+D组)治疗前相比,SUI、SUI合并POP(S+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选择性剖宫产A组与B组相比,SUI、SUI合并POP(S+P)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阴道顺产C组与D组相比,SUI、SUI合并POP(S+P)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选择性剖宫产A组与经阴道顺产C组相比,SUI、SUI合并POP(S+P)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选择性剖宫产A组的手测盆底肌力评分高于B组,Ⅰ、Ⅱ类肌纤维疲劳度低于B组,肌纤维肌电压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经阴道顺产C组的手测盆底肌力评分高于D组,Ⅰ、Ⅱ类肌纤维疲劳度低于D组,肌纤维肌电压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康复治疗,选择性剖宫产A组与经阴道顺产C组相比较,手测盆底肌力评分,Ⅰ、Ⅱ类肌纤维疲劳度以及肌纤维肌电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顺产确实会增加各种PFD症状的发生率,但经过盆底康复训练后,各种PFD症状改善明显,盆底康复训练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具有防治作用,经过康复治疗后,经阴道顺产PFD的发生率与选择性剖宫产PFD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1):160-163
目的探讨盆底肌训练结合护理对产妇盆底肌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月我院自然分娩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盆底肌生理功能锻炼运动及神经肌肉电刺激。经治疗2个月后对比两组产妇盆底肌力变化及排尿评分、尿失禁评级结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产妇盆底肌力为(4.03±0.83)级,对照组为(3.10±0.83)级,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CI-Q-SF评分为(8.20±2.82)分,对照组为(10.72±3.25)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排尿评分为(1.83±0.59)分,对照组为(2.12±0.60)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训练结合护理可明显改善产妇的盆底功能,增强盆底肌力,治疗尿失禁,从而帮助恢复排尿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Prolift盆底重建术与传统手术(阴式子宫全切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术后盆底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34例行Prolift盆底重建术的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OP-QⅢ和Ⅵ度)患者(研究组),与同期19例传统手术的重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围手术期情况、POP-Q指示点分值等,利用法国杉山公司的PHNIX USB 8盆底功能诊断治疗仪对2组患者盆底功能进行生物电生理评估。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但术后保留导尿时间、住院天数2组相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2组自身POP-Q指示点术前、术后测量值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术后各指示点数值相比较,仅TV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盆底肌肌电位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盆底肌力、肌张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rolift盆底重建术纠正子宫脱垂解剖恢复率高,更好地恢复盆底肌肉功能,优于传统手术。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the entire pelvic floor reconstruction (Prolift) with uterus reserved in the treatment of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diseases.Methods From March 2008...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四维盆底超声对产后女性盆底障碍与针灸治疗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金华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2019年1—5月收治的80例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与同期产后无盆底功能障碍的80例妇女开展前瞻性研究,分别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对2组妇女进行四维盆底超声检查,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肛提肌裂孔情况。将观察组患者分为2组,各40例,比较2组的四维盆底超声检测指标、盆底肌力评分、阴道最大收缩压。 结果 在静息状态、缩肛状态,观察组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左右径、面积均大于对照组,其肛提肌厚度小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2组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左右径、面积均小于观察1组(均P<0.05),其肛提肌厚度大于观察1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2组的盆底肌力评分、阴道最大收缩压均高于观察1组(均P<0.05)。 结论 四维盆底超声可清晰、直观地显示盆底功能障碍女性患者盆底结构的形态学特点,还可客观评估针灸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可将四维盆底超声作为盆底功能障碍的辅助诊断手段和疗效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