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椎伤痛治疗中应用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的一临床疗效。方法对169例2000~2007年间采用颈椎前路减压、取髂骨植骨融合、前路自锁钢板内固定治疗治疗的颈椎骨折脱位、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脊髓型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和颈椎椎体结核等伤病病例进行回顾总结。结果本组手术时间90—180min(平均130min),出血量200~3000ml(平均400ml),无术中并发症,96例获得随访的合并脊髓损伤的病例,除42例A级者,未见神经功能改善外,其余54例均有1~3级改善,平均改善1.6级。结论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是治疗颈椎伤病的确切、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前路颈椎带锁钢板内固定手术12例护理体会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410011)李晓吉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医院朱培红由美国SpineTech公司生产的“前路颈椎带锁钢板”是一种新型的脊柱内固定手术器械,我院骨科于1996年6月至1997年6月率先将这种钢...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分析20例经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采用前路手术减压、植骨融合及颈椎前路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3~24个月,定期复查X线片,以Frankel分级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颈椎即刻获得稳定,脊柱正常序列、曲度及椎体高度获得恢复,平均12周获得骨性融合,无骨块移位及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除1例术后死亡神经功能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后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可充分减压、复位、获得良好内固定,可有效改善脊髓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并总结应用颈前路植骨融合加带锁钢板内固定手术 ,对 2 4例单节段创伤性下颈椎失稳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带锁钢板内固定对 2 4例单节段创伤性下颈椎失稳征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病程 2~ 5 2个月 ,平均 10 .3个月。平均随访 14个月 ,依据Odom评分标准及截瘫指数ASLA评分进行手术效果评价。结果 应用Orion钢板 7例 ,Zephir钢板 9例 ,AO钢板 2例 ,Codman钢板 6例。 2 4例均获得骨性融合 ,术后椎间高度维持良好。总有效率 91.7% ,优良率 83.3%。结论 经颈前路减压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手术可获得即刻稳定 ,恢复并有效维持颈椎生理序列及椎间高度 ,各种颈前路带锁钢板治疗单节段创伤性下颈椎失稳征均可获得较高的移植骨融合率 ,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唐文英 《现代保健》2010,(17):108-109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自锁钢板内固定患者的观察指标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32例颈椎病、颈椎骨折脱位行颈椎前路自锁钢板内固定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术前观察与护理、术后主要并发症的早期观察及护理和术后康复指导进行总结.结果 1 例于术后4 d死于呼吸肌麻痹,1例并发喉返神经损伤出现声音嘶哑,其余30例均按时出院,出院后3个月回访,喉返神经损伤者发音正常,喉镜下无声带麻痹,31例未发现手术后并发症.结论 细致的术前观察与护理,正确的护理措施及康复指导对颈椎前路自锁钢板内固定患者的治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后入路联合I期手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颈椎前路钢板和后路侧块及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I期手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5例,手术均在全麻下进行,先后路减压复位,植入后路侧块钉棒内固定系统,再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及钢板内固定。结果:5例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植骨全部牢固融合,损伤节段稳定,颈椎间隙高度及生理曲度均获得良好的重建和维持,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松动及脱出,无血管、神经及食道损伤并发症。结论:颈椎前后路联合I期手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减压充分,损伤节段稳定,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颈前路手术中应用Orion锁定型颈前路钢板系统(ACLPS)治疗颈椎疾病的方法,并评估其疗效。结果表明,在颈前路手术中植骨时保留上、下椎体的骨性终板,颈前路钢板固定能更好维持融合节段高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下颈椎骨折脱位采用前路手术减压、自体骨植骨及颈椎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情况,以ASIA评分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颈椎恢复脊柱正常序列、曲度及椎体高度,植骨在3~6个月融合,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神经功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选择前路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下颈椎骨折脱位采用前路手术减压、自体骨植骨及颈椎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情况,以ASIA评分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颈椎恢复脊柱正常序列、曲度及椎体高度,植骨在3~6个月融合,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神经功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选择前路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颈椎创伤后颈椎不稳定及项椎前路减压术后植骨块移位、融合率低和后突畸形等问题,近20年来发展了颈椎前路钢板固定技术.  相似文献   

11.
颈部解剖关系复杂,重要组织多,手术要求高。我院自2003年10月-2006年2月共施行经皮颈椎间盘穿刺手术16例,认真进行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术前准备包括心理护理,床上肢体功能锻炼,术前二便训练,气管食管推移训练。术后护理包括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减少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卧床发生压疮,积极预防脊髓反应性水肿。文章对如何早期预防并发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Aim: This study identified predictors of cervical dysplasia and assessed the prevalence of risk factors for cervical cancer among women of different socioeconomic classes in Ogun State, Nigeria. Method: In a two‐phase study, self‐reported information on cervical cancer awareness, risk factors and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practices was obtained from 278 randomly selected working women. A random subset was screened for dysplasia using visual inspection with acetic acid (VIA). Results: Of the 278 women, 126 (45.3%) were semi‐skilled while 152 (54.7%) were skilled and professional workers. Median age at first sexual intercourse was 19 years (range 13–29) and lower than the median age at first marriage (25 years). Gonorrhoea and genital warts were the commonest reported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Only 12.2% of the women used male condoms as their primary method of birth control and 4.7% of the women had ever had a Papanicolaou smear, a practice tha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mong the professional/skilled compared with semi‐skilled workers (P = 0.031). Of the 125 screened, 20 (16%) had positive VIA. Young age at first sex (17 years) (OR = 3.7 (95% CI, 1.07–12.8)) and early first marriage (<25 years) (3.3 (1.00–10.9)) were associated with a positive VIA. Women with lower parity (0–3) had borderlin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risk of having a positive VIA (3.1 (0.9–10.6)). Women currently over 34 years and those without a history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had lower risk of positive VIA (P > 0.05). Conclusions: Acceptable screening services and cervical cancer awareness campaigns that address modifiable risk factors are urgently needed in this community.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人群大样本子宫颈癌筛查中宫颈涂片质量控制的方法,提高涂片质量和细胞学检查灵敏度。方法概率比随机抽样,常规加跟踪质量控制,肉眼加镜下观察。观察指标:涂片膜厚度、涂片膜面积、血液成分、鳞状上皮细胞数、有无颈管细胞。结果①2008年项目点的后期涂片质量好于前期。肉眼观察涂片膜厚度、血液成分过多、涂片膜面积<40%3项指标后期较前期分别下降0.25%、4.33%、1.51%;镜下观察鳞状上皮细胞数、血细胞过多2项指标分别下降11.79%、11.95%,未见颈管柱状细胞或化生细胞上升3.51%。②2009年项目点涂片质量高于2008年。肉眼观察血液成分过多、涂片膜面积<40%2项指标分别下降0.55%、0.43%,涂片膜厚上升0.58%;镜下观察鳞状上皮细胞数、未见颈管柱状细胞或化生细胞、血细胞过多3项指标分别下降9.61%、4.71%、1.01%。结论建立简便、易行、科学的质量控制方法,能全面监控宫颈癌筛查的涂片质量,及时发现问题提高宫颈涂片质量。  相似文献   

14.
宋林蓝 《工企医刊》2014,(3):745-746
目的分析宫颈DNA异倍体检测与宫颈组织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抽取进行健康体检的已婚妇女1500例,在其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采用宫颈DNA异倍体检测方法排除宫颈病变,共发现异常者72例(占4.8%),以活检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与该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72例倍体异常者中,经活检病理组织学诊断为宫颈慢性炎性病变者6例(占8.3%),宫颈上皮瘤样变(CIN)者55例(占76.4%),宫颈癌者11例,(占15.3%)。结论采用宫颈DNA异倍体检测作为病理活检确诊宫颈病变的参考指标,不仅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还能为肿瘤的诊断提供细胞学依据及为肿瘤发展级别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5.
朱海丽 《中国校医》2022,36(1):41-44
目的 探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准确性及其漏诊宫颈癌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经病理学诊断为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160例,分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准确性及对宫颈癌的漏诊原因.结果 127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  相似文献   

16.
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宫颈癌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早期诊断及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该文综述近年来宫颈细胞学检查、HPVDNA检测、阴道镜检查及宫颈锥形切除等技术的发展 ,和其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紧急宫颈环扎术联合阿托西班在治疗宫颈机能不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因宫颈机能不全行紧急宫颈环扎手术,并使用阿托西班保胎的2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紧急宫颈环扎术联合阿托西班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疗效、妊娠结局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应用紧急宫颈环扎术联合阿托西班延长孕周(8.6±5.4)周,分娩孕周为(31.8±4.7)周,成功率为74.1%(20/27),应用阿托西班后抑制宫缩的有效率为62.9%(17/27)。仅有3例患者出现短时间轻微恶心、呕吐症状,1例出现轻微头痛,未出现因不良反应停止阿托西班治疗的情况。结论:紧急宫颈环扎术联合阿托西班能明显延长妊娠时间,妊娠结局良好,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女性宫颈病变状况,探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与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为早期检测、预防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2012年1-6月在我院健康体检的893例妇女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进行宫颈癌筛查.对初筛阳性病例进一步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宫颈病变程度与HPV感染呈正相关(χ2=20.87,P<0.01),宫颈病变程度和HPV感染率城乡女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TCT检测结果和HPV阳性率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 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资料表明,HPV感染能够引起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子宫颈癌的发生,因此,定期对40~60岁宫颈病变高发感染期进行细胞学和病毒检测,采取相应的干预、治疗措施,才能更有效地早期发现和阻断宫颈病变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阴道镜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道镜是目前临床诊断宫颈病变最常用的方法。阴道镜检查技术诊断宫颈疾病结果准确可靠,有敏感性高、阴性预测值高的优点.特别对CIN的筛查及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但也有假阳性和漏诊。着重综述了近年来阴道镜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20.
宫颈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宫颈液基细胞学涂片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1月对在我院门诊检查的妇女通过宫颈液基细胞学涂片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进行筛查,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宫颈液基细胞学涂片检查385例,行阴道镜检406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涂片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符合率为70.75,阴道镜检对CIN的诊断符合率为80.7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宫颈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下病理检查对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