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肺复苏机在心肺脑复苏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德胤  庞建国  刘汉青  袁逾喆 《临床荟萃》2006,21(23):1723-1724
心肺复苏(CPR)是对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给予呼吸和循环支持。基于胸泵理论和心泵理论,通过挤压胸腔建立人工循环和呼吸,为患者提供基础生命支持,从而为心肺脑复苏创造条件。徒手胸外按压,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按压的位置、频率、深度等都直接影响着CPR的效果,心肺复苏机采用机械按压,克服了人工按压的不足。本研究中我们应用心肺复苏机或徒手胸外按压治疗心搏骤停患者,旨在观察心肺复苏机对心搏骤停患者复苏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全球每年约有500万人发生心脏猝死~([1]),心肺复苏(CPR)是目前最有效、最直接的抢救方法。医护人员是心肺复苏的主要实施者,其娴熟的操作、默契的配合往往决定着CPR的成败,对提高复苏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单荣芳~([2])认为,护理人员多是临床上发现心跳、呼吸骤停的第一目击者,实施胸外按压的概率较高。《Circulation》期刊刊载的2010年版心肺复苏指南中,对胸外心脏按  相似文献   

3.
夏燕亮 《临床荟萃》2006,21(9):654-656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抢救呼吸心跳骤停惟一有效的方法.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心电除颤,气管插管或气囊面罩,机械通气,心脏复苏药物应用等一系列抢救措施.现将18例小儿呼吸心跳骤停复苏成功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发生在病房中的高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心肺复苏的程序,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选择2002-05/2007-12在老年病房心肺复苏成功的11例患者。在科内即刻行CPR,同时给予静脉注射肾上腺素等复苏药物。结果:11例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按上述程序复苏,取得了成功。结论: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与心跳骤停时能否及时电除颤、胸外按压的有效性和肾上腺素的正确、足量使用密切有关,此外复苏患者的最终痊愈还和后期并发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 ODS)救治之间有关。  相似文献   

5.
<正>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呼吸、心跳骤停的急症危重患者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心跳骤停后即刻建立人工循环是心肺脑复苏成功的重要环节。据统计,我国心脏猝死的发生率为41.84/10万,每年发生心脏猝死的总人数达54.4万人[1]。分析表明,院外和院内心脏停搏患者的总生存率分别为6.4%和17.6%[2]。提高CPR的成功率,尤其是脑复苏成功率,进而提高复苏成功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急症医学和危重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2010心肺复苏指南》《2010年美国心脏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实施心肺复苏流程再造,提高院内就诊及住院到医技科室检查过程中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院内就诊及住院到医技科室检查过程中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36例为观察组,应用新流程实施团队形式心肺复苏;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院内就诊及住院到医技科室检查过程中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转至急诊科行心肺复苏。比较两组患者总抢救时间、首次除颤时间、胸外按压中断时间、人工气道建立时间、开始监护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肾上腺素使用时间,复苏是否成功。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抢救时间、首次除颤时间、胸外按压中断时间、人工气道建立时间、开始监护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肾上腺素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复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心肺复苏流程再造,提高了院内心肺复苏时效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心肺复苏(CPR)是抢救心跳骤停的重要措施。心肺复苏成败的关键,往往取决于护士能否早期、迅速、准确的判断及配合医生抢救的能力。通过近2年来我科在抢救心跳骤停40例患者的经验中得出:护士及早的观察判断、准确熟练配合医生抢救、加强危重病人的监护及护理,使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护理并发症减少,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细化心肺复苏( CPR)流程,对CPR的除颤期及气管插管期胸外按压中断时间的影响。方法依据2010 CPR指南,制定细化CPR的除颤期及气管插管期的CPR流程,缩短CPR过程中胸外按压中断时间。选择2012-08~2013-11间124例心脏骤停患者为试验组,实施细化的除颤期及气管插管期CPR流程。选择2011-04~2012-07间122例心脏骤停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CPR流程。对两组患者CPR胸外按压中断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时间、自主循环恢复率、72 h生存率及28 d生存率、28 d神经功能预后CPC评分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CPR的除颤期胸外按压中断时间及气管插管期胸外按压中断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时间、自主循环恢复率、28 d生存率及28 d神经功能预后CPC评分各项指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72 h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化CPR流程,可缩短CPR的除颤期及气管插管期胸外按压中断时间,有效提高CPR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CPR)初期持续胸外按压与即刻气管插管对CPR患者预后的影响差异。方法:选取166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根据CPR电除颤前或药物复苏前对患者所采取的不同措施将其分为早期持续胸外按压组和即刻气管插管组。即刻气管插管组患者先行气管插管,用时≤4min,插管成功后再行胸外按压;持续胸外按压组患者早期持续胸外按压,然后实施气管插管,用时平均6~10min;2组其余措施均按CPR常规处理。结果:即刻气管插管组64例,复苏成功24例,成功率为37.5%;出院存活15例,出院率为23.4%。早期持续胸外按压组102例,复苏成功61例,成功率为59.8%;出院存活49例,出院率为48.0%;2组复苏成功率和出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R,早期持续胸外按压较即刻气管插管相比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是对心搏呼吸骤停患者采用的最初急救处理,包括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及体外除颤三大基本要素.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虽然CPR对心搏呼吸骤停的临床救治提供了帮助,但迄今为止,大量报道表明,院外复苏成功率仍<2%.导致其不理想的主要因素有:复苏过程中胸外按压有效时间短、旁观者操作心肺复苏率低、指南所指基础生命支持过于复杂以及室颤延迟后对最初除颤无反应等[1].  相似文献   

11.
呼吸心跳骤停是指人的呼吸和循环功能停止,不一定就是死亡。采用急救医学的方法来恢复已经中断了的呼吸循环功能称之为心肺复苏。50年代推广了口对口人工呼吸以及开胸直接心脏按压、抢救成功多半是正在手术中的少数病例。60年代成功地应用胸外心脏按压、脑部降温、高压氧仓、心脏电去颤以及起搏器等各种辅助装置,大大提高了心肺复苏的成功率。70年代对脑复苏进行了研究,应用了巴比妥  相似文献   

12.
正心跳骤停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心跳骤停后心肺复苏(CPR)初期自主循环恢复成功的病人存活率低,病死率高。研究表明自主循环恢复患者中,约66.7%的院外心跳骤停患者和22.9%院内心跳骤停患者死于脑损伤,存活患者中40%-50%出现永久性的认知功能障碍[1]。因此,心肺脑复苏领域的研究任重而道远。近年来调节线粒体功能作  相似文献   

13.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抢救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的有效措施,除及时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人工通气和电除颤外,药物复苏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维持生命器官的灌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本院在标准CPR的基础上,同时使用血管加压素及胺碘酮联合应用救治心跳骤停患者,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抢救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的有效措施,除及时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人工通气和电除颤外,药物复苏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维持生命器官的灌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院在标准CPR的基础上,同时使用血管加压素及胺碘酮联合应用救治心跳骤停患者,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心肺复苏( CPR)是研究心跳呼吸骤停后,由于缺血缺氧所造成的机体组织细胞和器官衰竭的发生机制及其阻断并逆转其发展过程的方法。目的在于保护脑、心、肺等重要脏器不致达到不可逆的损伤程度,并尽快恢复自主呼吸和循环功能。 CPR方法是在20世纪50~6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从1956除颤器的应用,1958年口对口人工呼吸及1960年胸外按压的应用,到70年代被广泛采用。随着CPR知识的普及与急救技术的培训,复苏成功率不断提高。2010年出版的《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简称指南)以专家综述的科学证据为基础,用循证医学使医学证据和临床技术得到有效整合,较2005版指南有相应调整。现将指南中CPR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妊娠妇女心跳骤停后心肺复苏的抢救护理配合。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例妊娠妇女心跳骤停患者的抢救与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妊娠妇女心跳骤停患者经迅速评估后正确安置体位、畅通气道、有效胸外心脏按压、生命支持、产科PMCS施行、纠正大脑缺氧等抢救,成功复苏7例,占77.78%。结论动作迅速、技术过硬、措施到位、多学科团队合作是妊娠妇女心跳骤停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专家们更加意识到胸外按压的质量问题是提高心肺复苏(CPR)成功率的关健,<2005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强调了胸外按压的质量问题,强调用力按压,快速按压,使胸廓充分回弹和尽量减少中断按压的时间[1].  相似文献   

18.
126例心跳骤停心肺复苏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急诊抢救心跳骤停的程序及方法,以便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在急诊抢救心跳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抢救程序及方法对心肺复苏的影响。结果:126例患者中31例复苏成功,63例复苏有效,32例复苏无效。结论:心肺复苏抢救成功与开始抢救时间、胸外按压方法、抢救药物及仪器的合理应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心跳呼吸骤停采取的一系列人工呼吸循环支持措施,包括胸外按压、除颤、人工辅助通气等.这些必要的、可能挽救生命的紧急措施也存在给患者造成医源性损伤的风险.现有研究显示,心肺复苏相关性损伤的总发生率在21%~65%之间[1],多位于颈胸部[2].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蓝仕威克HLR R-301心肺复苏机对心跳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时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4月~2012年2月抢救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61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蓝仕威克心肺复苏机行胸外按压,对照组患者采用徒手胸外按压,两组患者均同时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电除颤及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复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肺复苏机能明显提高复苏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应用效果好于徒手心肺复苏,在急救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