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型颅脑外伤后肠外肠内营养序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合理应用胃肠内、外营养支持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2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肠外肠内营养序贯治疗)和对照组(完全肠外营养),每组36例,治疗后对其并发症的发生和预后情况及相关指标进行评估与检测。结果观察组在疗效与并发症减少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外伤中肠外肠内营养序贯治疗是一条科学的有效治疗方案,可达到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申林  郑平  张春晖 《吉林医学》2013,(36):7632-7632
目的:分析和研究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重症脑卒中患者5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早期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辅以肠外营养支持。将两组患者治疗21 d后的营养状态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营养指标检测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于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及预后,降低感染并发症发生机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肠外、肠内营养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血浆蛋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早期开始给予肠外和肠内联合营养;对照组给予鼻饲匀浆饮食.对比营养支持后两组患者的血浆蛋白指标,同期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红蛋白、总蛋白、转铁蛋白、血清清蛋白及前清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高血糖、肺部感染及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外与肠内联合营养支持治疗可显著改善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序贯性肠内营养在重症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重症脑出血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研究组采用序贯性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营养指标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生症...  相似文献   

5.
陈世明 《河北医学》2012,18(7):893-895
目的:研究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予肠内营养支持,B组予肠外营养支持,C组予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比较3组患者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患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升高较单纯肠内营养支持及肠外营养支持明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5.00%明显低于单纯肠内营养组25.00%及肠外营养组50.00%,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5,p<0.05).结论: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能有效改善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降低患者感染及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肠外和肠内贯序营养支持对急性脑出血早期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向鸣  胡常林  陈阳美 《重庆医学》2004,33(9):1368-1369
目的探讨肠外和肠内贯序营养支持对急性脑出血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出血量为40~70ml,GCS评分<7分的急性脑出血50例随机分为A组( 肠内和肠外贯序营养方法),B组(肠外营养).从起病48h后开始给予营养支持,观察营养支持治疗2周后的住院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意识状态(GCS评分)、运动功能(FMA)和运动能力(MBI)的变化.结果肠外和肠内贯序营养在病死率和意识程度改善、多脏器功能衰竭和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上明显优于单纯肠外营养.结论肠外和肠内贯序营养是根据机体代谢变化采用的阶段性合理安全的营养支持方法,对改善急性脑出血的早期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接受营养支持治疗对并发症及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重症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91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46例和肠外营养组45例,进行对照研究,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入住ICU时间、死亡患者的生存时间、住院费用及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 肠内营养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8%(22/46);肠外营养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3%(42/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在入住ICU的时间、住院费用、死亡患者的生存时间方面与肠外营养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肠内营养组的清蛋白水平明显增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血糖水平明显降低,与肠外营养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重症脑卒中患者机体的营养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入住ICU时间,延长死亡患者的生存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8.
张辉 《吉林医学》2013,(36):7608-7609
目的:对比脑卒中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支持疗法的效果。方法:选择重症脑卒中患者92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每组46例,肠内营养组采用鼻胃管给予瑞高或瑞代(2型糖尿病患者用),肠外营养组根据基础能量消耗计算患者每天所需的热量供应,检测两组患者在营养支持前、营养支持后1周和2周三个时间点的肝、肾功能、白蛋白、电解质等理化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肠内营养组患者治疗后白蛋白指标显著高于肠外营养组患者(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糖指标显著低于肠外营养组患者(P<0.05),肾功能及血清离子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7.83%、78.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肠内营养组患者入住ICU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肠外营养组患者(P<0.05)。结论: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入住ICU的时间,建议重症脑卒中患者应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9.
常岚 《实用全科医学》2010,8(7):927-928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分析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NICU收治的103例颅脑重症患者,术后48h给予早期序贯性肠外-肠内营养。观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并给予护理干预。结果 103例患者营养状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有效率达100%。结论患者术后早期给予序贯性肠外-肠内营养不仅能改善患者营养,增加存活率,改善预后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及肠外、肠内序贯营养支持对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 93例肺心病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A组 (单纯肠内营养组 ,EN组 ) ;B组 (单纯肠外营养组 ,TPN组 ) ;C组 (肠外、肠内序贯营养组 ) ,每组 31例。观察患者各营养支持 1周后的血清白蛋白 (ALB)、总蛋白 (TP)和血红蛋白 (HB)的变化。结果 C组在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等营养状态指标上优于A、B组 (P <0 .0 5 )。结论 肠外、肠内序贯营养支持较单纯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支持更为合理 ,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1.
姚雄 《中外医疗》2016,(4):29-31
目的:研究分析肠内外序贯营养支持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黏膜屏障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采用肠内外序贯营养支持,比较分析两组营养支持前后谷氨酰胺、白蛋白水平、甘露醇/乳果糖(L/M﹚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营养支持10 d后谷氨酰胺和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营养支持10 d后L/M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黏膜屏障给予肠内外序贯营养支持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机体营养,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结合肠外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观察组采用肠内结合肠外营养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腹胀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肠内结合场外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显著,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序贯性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精神科重症患者应用的有效性。方法:将67例精神科重症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营养治疗第1 d和治疗20 d后,分别进行营养指标的比较,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的程度。结果:经20 d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营养指标好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药物不良反应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精神科重症患者急性期,早期应用序贯性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方式,可以改善患者机体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药物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应用两种营养支持方法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0月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152例,分为肠内营养组和序贯治疗组,每组各76例。序贯治疗组于受伤后或术后24 h首先行肠外营养治疗,于伤后第3天开始肠内营养经鼻饲管胃肠道输注肠内营养混悬液。肠内营养组则于伤后24 h开始,经鼻饲管滴注肠内营养混悬液。对比两组患者第1、7、14天血清总蛋白、血浆清蛋白、24 h排出氮、转铁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等生化指标,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在序贯治疗组内第7、14天总淋巴细胞计数、血浆清蛋白、24 h排出氮等指标计数均优于第1天(P<0.05);序贯治疗组转铁蛋白在第14天高于第1天(P<0.05);序贯治疗组在第7、14天的总淋巴细胞计数、血浆清蛋白、24 h排出氮等指标计数也均优于肠内营养组(P<0.05);序贯治疗组在第14天转铁蛋白水平高于肠内营养组(P<0.05)。2序贯治疗组并发症例数均低于肠内营养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序贯治疗组GCS评分高于肠内营养组(P<0.05)。结论 肠外营养+肠内营养的序贯疗法有助于改善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和临床预后,且并发症少,是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一种比较理想的营养支持方案。  相似文献   

15.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永新  李军  覃晓洁 《广西医学》2008,30(12):1863-1864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否改善急性重症脑卒中的近期预后.方法 将86例急性重症卒中伴吞咽障碍病人分为2组,实验组43例给予早期鼻管肠内营养,辅以肠外营养;对照组43例给予肠外营养.观察:(1)入院1 d、7 d、14 d时两组营养状态;(2)14 d时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结果 (1)住院14 d,实验组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淋巴细胞计数(TLC)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病死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干预能够改善急性重症脑卒中营养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改善病人近期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以肠外营养治疗,研究组予以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血清指标水平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APACHE II评分、住院时间均高于研究组,而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优于肠外营养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早期肠内及肠外营养治疗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7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肠内营养组)和对照组(肠外营养组)均38例,两组患者在予禁食、水,抗休克,纠正和维持电解质平衡,胃肠减压或鼻胆管引流、抗感染、制酸、抑制胰液分泌等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血清白蛋白均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相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肠外、肠内联合营养支持疗法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血浆蛋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联合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我院自制的鼻饲匀浆饮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总蛋白、转铁蛋白、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含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各种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种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除腹泻外,观察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外、肠内营养联合治疗可以改善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影响. 方法:将本院收治的5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和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治疗后疗效. 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腹痛缓解、血清淀粉酶复常、白细胞复常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化道出血、感染及MODS发生率均低于肠外营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肠内营养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清胰汤和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治疗组21例)及对照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肠外营养治疗,治疗组采用清胰汤和肠内营养序贯治疗。观察2组患者腹部症状及体征,记录肠功能恢复时间,观察胰周脓肿/假性囊肿发生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分别于入院24 h内及治疗后7 d、14 d,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评分、血清白蛋白水平检测,并行上腹部CT检查,评定CT严重度指数。结果:治疗组肠功能恢复时间、血常规WBC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7 d、14 d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评分和CT严重度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且血清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胰汤和肠内营养序贯治疗,明显促进病情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