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馨  吴梓瑛 《吉林医学》2014,(13):2735-273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符合子宫瘢痕妊娠诊断标准的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3例CSP患者中有59例在治疗前经阴道彩超检查确诊,占93.7%;63例患者均行清宫术治疗,UAE后行清宫术、UAE+MTX后清宫术、单纯清宫术三种方法在停经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hCG下降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月经复潮,平均(32.2±9.8)d,无再次CSP发生。结论:彩超在CSP早期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UAE后行清宫术、UAE+MTX后清宫术均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袁爱云 《吉林医学》2014,(21):4673-4674
目的:观察分析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手术的临床风险。方法:对128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存在大量风险因素,如腹腔粘连(20例)、术后宫腔积血(3例)、不完全子宫破裂(3例)、胎盘低置(2例)等。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存在诸多并发症和风险因素,使手术难度增加,产科医生应对此提高重视,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适应证,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妇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早期胚胎着床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4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早期胚胎着床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患者中,2例用药物治疗有效,12例刮宫时出血多,行子宫切除。结论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早期胚胎着床是剖宫产远期并发症之一,如不能及时正确诊治常会发生子宫破裂和难以控制的出血,应在临床工作中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剖宫产术后发生子宫膜壁瘘较为罕见,一旦发生如不能及时发现则将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伤害或痛苦,大多须切除子宫。现将我院2000年收治的2例剖宫产术后子宫腹壁瘘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剖宫产术后的瘢痕位于子宫峡部,剖宫产瘢痕部妊娠即指此部位的妊娠。其危险性是早期妊娠人工流产因合并胎盘绒毛植入而发生术中大出血或子宫穿孔破裂的可能。据报道此类患者易因人工流产大出血行子宫切除而丧失生育能力。我院1998年7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此类病人5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新荣  艾尼白 《新疆医学》2006,36(2):134-135
剖宫产术后子宫峡部瘢痕妊娠是比较少见而且危险的情况,我院近期共收治4例患者,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江亚涛  陈宇清 《吉林医学》2013,(20):4001-400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8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介入子宫动脉栓塞术为主的治疗病例,治疗均成功;10例药物治疗的病例,2例因β-HCG持续升高而行开腹病灶切除术,余8例治疗成功。所有治疗病例中无子宫切除病例。药物为主要治疗方式组住院天数及β-HCG恢复正常天数明显大于介入综合治疗组。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处理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典型病例]患者,24岁,剖宫产术后1年,停经33天,下腹痛10小时于2008年10月27日入院。患者1年前于当地医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后恢复尚顺利。末次月经2008年9月24日,质、量、色均同以往。10小时前无诱因突发下腹痛,呈持续性胀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剖宫产的手术技巧,并对术后粘连的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分娩的64例瘢痕子宫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归纳分析,观察其手术方式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出现的情况。结果:64例产妇均顺利将胎儿娩出,其中2例产妇在手术过程中损伤膀胱,均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5例患者术后出现严重感染,经治疗均已痊愈。结论:瘢痕子宫再次行剖宫产时存在着较大的危险,这就要求术者充分评估患者,熟悉解剖学结构,提高术者手术技巧,有效降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传统剖宫产与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28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不同剖宫产手术方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了解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手术的风险,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网顾性分析289例再次剖宫产患者.其中对照组157例,前次手术为传统的腹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研究组132例,前次手术为新式剖宫产术.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前次剖宫产间隔时间、年龄、孕周、新生儿体重等方面;术中情况,包括:开腹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粘连状况;术后情况,包括:术后排气时间、产褥病率、切口感染、产后出血.结果 两组间一般情况各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中情况比较,研究组手术开腹时间、总手术时间、无粘连例数和重度粘连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前者分别为(8.33±2.65)min、(43.79±3.65)min、57例、15例,后者分别为(11.25±4.03)min、(51.95±4.55)min、47例、4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情况比较,术后排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式剖宫产再次手术因粘连发生率低、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有利于降低再次剖宫产的手术难度和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1.
赵惠杰 《当代医学》2013,(23):119-11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CSP)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收治的16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均有停经史、血HCG升高的表现1,0例患者伴有阴道出血。仅2例术前超声检查确诊,其余6例未做超声检查,8例无阳性发现。1例因合并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其余15例均行保守治疗。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要及时检查、对症治疗,尽量保留子宫。  相似文献   

12.
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子宫瘢痕妊娠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Rotas等[1]报道,剖宫产史患者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为6.1%,其中子宫瘢痕妊娠的发生率为0.15%.现报道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1例,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和恰当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仅2例人工流产前诊断明确。其余9例中有3例表现人工流产术中大出血,6例表现为术后阴道大出血。11例均经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其中8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加甲氨蝶呤(MTX)灌注化疗,栓塞术后7~10天行清宫术。无一例大出血发生,成功率100%。2例予MTX全身化疗后在B超引导下清宫,术中出血约400 ml。1例予米非司酮口服后清宫术中大出血而改行UAE。结论:超声检查特别是阴道超声检查,是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主要方法,UAE加MTX灌注化疗是首选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CSP)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1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1例患者均有剖宫产术后人工流产史,9例(81.8%)有妊娠早期阴道少量不规则出血,11例中8例行甲氨蝶呤全身或局部应用,配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2例行子宫动脉栓塞(UAE)配合药物治疗,1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结论:提高临床医生对CSP的认识,治疗用甲氨蝶呤全身或局部应用,配合米非司酮。  相似文献   

16.
17.
笔者分析3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病例的诊治过程,发现因接诊医师缺乏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知识、对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的远期并发症缺乏了解最终导致误诊。建议从严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确保子宫下段切口缝合的质量,尤其要使峡部内膜层保持连续,对有剖宫产史妇女再次妊娠应高度警惕CSP,进行阴道彩超检查。  相似文献   

18.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是指孕囊或胚胎着床于前次剖宫产瘢痕处的异位妊娠,由于孕卵着床该解剖部位特殊,常误诊为宫内孕行人流术引发致命性大出血,既往曾有文献报道子宫切除率高达100%[1]。我院去年收治了2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32岁,孕2产1,  相似文献   

19.
1病例介绍患者28岁,因停经56d,诊为“早孕”拟行人工流产术。术前行B超检查示宫内妊娠。3年前因“足月妊娠,臀位”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妇科检查:宫颈着色,无明显增粗,子宫前位,如孕50d大小,质软,活动好,双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常规行人工流产手术,术中探宫腔时有鲜血自宫腔流出,约300mL,立即停止手术操作,行彩超检查示:子宫前位,10.6cm×6.3cm×5.4cm,前壁下段肌层连续性中断,前壁峡部见一回声不均包块4.4cm×4.0cm,内部显示血流丰富。初步诊断“子宫瘢痕妊娠?”。患者持续阴道流血共约1500mL,遂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增大如妊娠…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以往罕见的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esarean section pregnancy,CSP)的发生率逐渐增多,其有巨大的潜在危险,如处理不当,可能发生大出血、子宫破裂甚至切除子宫。笔者自2003年1月~2007年1月分析了本院收治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表现、诊断与处理等方面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