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肥胖型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单药治疗不理想者分别加用西格列汀与吡格列酮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单用二甲双胍治疗不理想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病人9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 2组,每组49例,A组加用西格列汀治疗,B组加用吡格列酮治疗,观察2组病人血糖、胰岛素、体质量指数(BMI)、血脂、胰岛素抵抗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病人血糖、胰岛素、BMI及血脂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同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P<0.05);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餐后2 h血糖及BMI水平均低于B组(P<0.05);A、B 2组病人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20%、1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二甲双胍分别联合西格列汀与吡格列酮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均可获得理想效果,且具有较高安全性,但西格列汀在餐后血糖及体质量控制方面效果优于吡格列酮。  相似文献   

2.
迮建成 《吉林医学》2015,(3):408-409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将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和吡格列酮组,治疗疗程为12周。结果:二甲双胍组和吡格列酮组在治疗后空腹和餐后C肽水平均较用药前有明显降低,IR稍有降低,β细胞功能明显改善,二甲双胍在降低餐后胰岛素、改善IR方面低于吡格列酮,两药治疗前后血游离脂肪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均有降低IR和改善β细胞功能,在降IR方面,二甲双胍低于吡格列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的不孕症患者接受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治疗对相关指标的调节作用.方法:共纳入84例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的不孕症患者,选择抽签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n=42)与试验组(给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n=42).连续治疗3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的性激素水平与糖...  相似文献   

4.
文章将14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72例采用二甲双胍治疗,B组72例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对比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糖尿病的疗效。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糖尿病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抗性,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行性,旨在为糖尿病患者探究最佳用药方式。方法:以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仅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血糖水平,同时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3个月后血糖水平下降明显,临床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两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予以吡格列酮结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糖、血脂水平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前的血糖、血脂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的血糖、血脂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NO、ET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的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ET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结合二甲双胍治疗可有效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降脂,改善体重指数的作用。方法:收治老年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48例,随机分组,观察组24例,用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24例,单用二甲双胍,疗程12周。治疗组血糖控制达标率88.5%,对照组达标率62.4%,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BMI、TG、TC、LDL-C均显著降低,而HDL-C明显升高。结论: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可以显著降低肥胖2型糖尿病血糖、血脂水平,降低BMI,联合应用于老年肥胖2型糖尿病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探讨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吡格列酮组64例与二甲双胍组64例,分别给予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2)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均具有良好的效果,且用药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来我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在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吡格列酮治疗及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4个月后,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患者的LDL-C、UAER、FBG、Fib、HbA1c、Cr、ALT、ISI、HDL-C、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变化明显优于吡格列酮治疗组。结论: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合并肾病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比较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分别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6个月因2型糖尿病入院患者84名,随机分为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42名(研究组),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42名(对照组),疗程12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胰岛素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糖值都显著降低(P0.05),胰岛素指标都有所改善(P0.05)。两组血脂指标都有所改善,但对照组改善程度高于研究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上都有较好的降血糖、改善胰岛素指标及调节血脂的作用,但二甲双胍在调节血脂方面优于吡格列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肥胖糖尿病(DM)大鼠胰岛β细胞的保护.方法 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0mg/kg,制成糖尿病动物模型.50只健康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给予等量蒸馏水,二甲双胍治疗组给予300mg·kg-1·d-1溶于蒸馏水中灌胃,吡格列酮治疗组给予10mg·kg-1·d-1溶于蒸馏水中灌胃,二甲双胍+吡格列酮治疗组给予二甲双胍300mg·kg-1·d-1和吡格列酮10mg·kg-1·d-1溶于蒸馏水中灌胃,干预12周.观察治疗后5组DM大鼠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空腹胰岛素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M对照组大鼠FPG,FINS,TC,TG,HbA1C及Homa-IR均明显升高(P<0.01),Homa-β明显下降(P<0.01);二甲双胍组与DM对照组比较,大鼠FPG,FINS,TC,HbA1C及Homa-IR均明显下降(P<0.01或P<0.01),Homa-β明显升高(P<0.01),而TG无明显降低(P>0.05);吡格列酮与DM对照组比较,大鼠FPG,FINS,TG,HbA1C及Homa-IR均明显下降(P<0.01),Homa-β明显升高(P<0.01),TC无明显降低(P>0.05);二甲双胍组和吡格列酮组FPG,HbA1C均较DM对照组明显降低,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吡格列酮组和二甲双胍组比较FINS,Homa-IR明显减低,Homa-β明显升高(P<0.01);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组与吡格列酮组比较,大鼠FPG,FINS,TC,HbA1C及Homa-IR均明显下降(P<0.05),Homa-β明显升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盐酸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的保护作用优于单用上述两种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优点.方法:将53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格列吡嗪联用二甲双胍组(A组)、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组(B组),进行6个月治疗,测定治疗前后BP、PG、BMI、HbA1c、Ins、血脂等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两组治疗均可使BP、PG、BMI、HbA1c、LDL-C下降(P<0.05,)但B组同时可使Ins水平下降(P<0.05)HOMA-IR降低(P<0.01).结论: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可改善T2DM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并降压、减重,同时改善IR.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复方制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糖脂代谢水平及妊娠情况.方法:选取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糖脂代谢水平及半年内妊娠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108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进行饮食和运动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治疗组给予二甲双胍和维格列汀。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水平,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FBG、BMI、2hPBG、GSP以及HbAlc水平均显著下降,其中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TC、TG和LDL-C水平显著降低,HDL-C、GLP-1显著上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15%(53/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19%(46/54)(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维格列汀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优于联合吡格列酮,可能通过增加GLP-1的释放而发挥更稳定的血糖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吡格列酮联合应用治疗新诊断肥胖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 选取71例新诊断肥胖T2DM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5例给予二甲双胍500mg、2次/d,吡格列酮30 mg、1次/d联合治疗;对照组包括二甲双胍组(M组)和吡格列酮组(P组),M组24例给予二甲双胍500mg、2次/d治疗;P组22例给予吡格列酮30mg、1次/d治疗患者.所有治疗疗程12周,观察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及餐后2 h胰岛素(P2hINS)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在治疗后FPG、2hPG、HbA1C、FINS、T2hINS均明显下降.M组和P组疗效相似;治疗组在减低患者胰岛素水平、改善糖代谢紊乱方面均优于M组和P组.结论 联合应用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治疗,可作为经过单一使用二甲双胍或吡格列酮治疗血糖控制仍然不良的肥胖T2DM患者选用的治疗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西格列汀与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在二甲双胍单药治疗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血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二甲双胍单药治疗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西格列汀+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疗程均为12周。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体重指数变化情况以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等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餐后2 h血糖下降程度明显大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空腹血糖下降程度和体重质量增加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西格列汀与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在二甲双胍单药治疗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血糖中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疗效显著,然而西格列汀在降低患者餐后2h血糖方面效果优于吡格列酮,吡格列酮在降低空腹血糖方面效果优于西格列汀。  相似文献   

17.
宁建霞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5):1107-1108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用盐酸吡格列酮治疗T2[)M的疗效及优点。方法将56例TzDM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联用盐酸吡格列酮组(A组)和二甲双胍联用格列齐特组(B组),进行6个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FPG、2hPG、HbA1c、Fins、血脂、BMI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FPG、2hPG、HbA1C、血脂、BMI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A组同时可使Fins水平下降(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用盐酸吡格列酮可改善T2DM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敏感性,其作用优于二甲双胍联用格列齐特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对初诊肥胖T2DM患者血清Visfatin水平的影响,探讨Visfatin与T2DM发病的关系和药物的治疗机制。方法80例T2DM患者在运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和二甲双胍组各40例,吡格列酮组每日口服盐酸吡格列酮片30mg,二甲双胍组每日早晚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500mg,疗程为16周。结果吡格列酮组治疗后空腹血清visfatin、IR、TG较用药前有明显降低(P分别为〈0.01,〈0.05,〈0.05),B细胞功能有改善(P〈0.05)。二甲双胍组血清Visfatin、TG无明显改变(P均〉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吡格列酮组的Visfatin、IR、TG降低明显,与二甲双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0.05),但二甲双胍组的BMI较吡格列酮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对初诊的肥胖T2DM患者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均能较好地控制血糖水平,而且吡格列酮在有效降糖同时还能明显降低血清Visfatin的水平,提示吡格列酮通过下调Visfatin水平而在T2DM的发病机理中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吡格列酮、格列齐特缓释片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随机均分为2组(n=90).治疗组给予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给予格列齐特缓释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密切观察2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的血糖及胰岛素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3个月的治疗,2组患者的胰岛素及血糖等指标的平均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糖及胰岛素等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使用药物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与格列齐特缓释片比较,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有效降低胰岛素和血糖的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磷酸西格列汀或吡格列酮2种药物方案治疗的近期疗效和经济学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长海医院15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对二甲双胍治疗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联合应用磷酸西格列汀、吡格列酮观察其疗效,并对药物的成本-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二甲双胍+吡格列酮组治疗后体重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收缩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值均<0.05)。二甲双胍+磷酸西格列汀组治疗后体重、FPG、HbA1c、TC、TG、HDL-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值均<0.05)。二甲双胍+磷酸西格列汀组治疗后体重较二甲双胍+吡格列酮组治疗后显著降低(P值均<0.05)。两组间FPG降低总有效率、HbA1c降低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二甲双胍+吡格列酮组的总成本为2064.3元,二甲双胍+磷酸西格列汀组为1577.1元。成本-效果分析显示:在降低FPG方面,二甲双胍+吡格列酮组与二甲双胍+磷酸西格列汀组的成本-效果比值(C/E)分别为25.0、21.0,增量成本-效果比值(△C/△E)为65.0;在降低HbA1c方面,二甲双胍+磷酸吡格列酮组与二甲双胍+磷酸西格列汀组C/E分别为22.9、18.9,△C/△E为72.7。敏感度分析显示:二甲双胍+吡格列酮组、二甲双胍+磷酸西格列汀组的成本分别调整为1930.5、1492.1元;在降低FPG方面,两组的C/E分别为23.4、22.7,△C/△E为58.5;在降低HbA1c方面,两组的C/E分别为21.5、17.9,△C/△E为65.4。结论吡西格列汀联合应用二甲双胍的成本-效果良好,是2型糖尿病适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