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卒中后患者以及脊髓损伤患者均为康复科住院患者中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高危人群。DVT的发生不仅影响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严重者还可引起肺栓塞,危及生命。静脉血栓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但各种治疗均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限制。无创性新技术以及新型抗凝溶栓药的开发显得格外重要。近年超声治疗学的发展,推动了体外超声治疗对于血栓性疾病作用的研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栓预防治疗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2.
卒中后患者以及脊髓损伤患者均是康复科住院患者中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高危人群。DVT 的发生不仅影响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严重者还可引起肺栓塞,危及生命。静脉血栓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但各种治疗均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限制。无创性新技术以及新型抗凝溶栓药的开发显得格外重要。近年超声治疗学的发展,推动了体外超声治疗对于血栓性疾病作用的研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栓预防治疗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3.
血栓性疾病患者蛋白质Z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蛋白质Z含量变化在血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 法检测135例血栓性疾病患者和50例非血栓性疾病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蛋白质Z的含量.结果 血栓性疾病组蛋白质Z水平均明显低于非血栓性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0.01);同患两种血栓性疾病患者的蛋白质Z水平明显低于单一血栓疾病患者;非血栓性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间蛋白质Z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水平蛋白质Z可能是血栓性疾病新的危险因素之一,蛋白质Z可作为血栓性疾病标志物,检测血浆中蛋白质Z的含量将有助于血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4.
血栓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组循环系统疾病,其特征是血栓形成后阻塞局部血流或者脱落成栓子堵塞下游血流,从而造成器官组织缺血、坏死。血栓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抗栓、溶栓、介入疗法及手术治疗,其中抗栓治疗包括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它作为血栓性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基石备受关注。不同类型的血栓性疾病要采用不同的抗栓治疗方案,并且兼顾出血的风险[1]。1抗血小板药物作用机制、治疗方法及进展  相似文献   

5.
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前状态的实验室诊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血栓栓塞性疾病是一组以血管内血栓形成或者栓子脱落栓塞到某处血管所引起的疾病。包括血栓性疾病与栓塞性疾病两大类。根据其形成部位可分为:动脉血栓(包括冠状动脉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动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如上肢、下肢、门静脉、盆腔等和浅静脉血栓形成);局部微血管血栓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导致血栓栓塞的根本原因是血液的高凝状态,血管内形成血栓。据统计心脑血管疾病病死率逐年增高,为在血管事件发生前及早发现,提出了血栓前状态的定义及概念和血栓前诊断的问题。1 血栓前状态的定义血栓前状态(pr…  相似文献   

6.
vWF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血栓性疾病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最近发现,不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减少会造成血管性血友病,而且vWF水平增加也会造成各种血栓性疾病。vWF水平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不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基因型的人群对疾病的易感性不尽相同;不同血型的个体vWF表达水平也不同。环境因素也可影响血浆vWF水平。了解vWF基因的启动子、外显子和内含子区域多态性与血栓性疾病的关系有助于临床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本综述讨论vWF基因的启动子、外显子和内合子区域SNP与血栓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血栓性疾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Ⅵ基因T13254C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我国汉族人群中血小板膜糖蛋白Ⅵ(GP Ⅵ)基因T13254C多态性分布特征及其与动脉血栓性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研究我国4个小同地区314名汉族健康人和274例动脉血栓性疾病患者GP Ⅵ基因T13254C多态性分布特点,并分析该多态性位点与血栓性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我国部分汉族健康人群中GP Ⅵ基因13254位T和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9809和0.0191,实际杂合率为0.0319,与两方人群该位点多态性分布特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动脉血栓性疾病患者该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与健康对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PⅥ基因T13254C多态性改变在我国部分汉族人群中发生率较低,与动脉血栓性疾病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通过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形成高凝状态,改变血流变学以及促使血小板激活等多种途径引起血栓及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糖尿病合并血栓及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诊断是在已经诊断糖尿病的基础上通过血栓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诊断。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首先强调血栓预防的重要性,动脉血栓的预防以抗血小板为主,静脉血栓的预防以抗凝为主,而血栓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抗凝、溶栓以及手术取栓治疗等。本文就糖尿病合并血栓及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血栓性疾病患者抗β2糖蛋白1(β2-GP1)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ACA)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老年病房收治的年龄≥60岁的老年血栓性疾病患者53例作为研究组,其中急性脑梗死20例,深静脉血栓26例,急性心肌梗死7例。选取该院体检中心年龄≥60岁的健康体检者5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外周血抗β2-GP1抗体、ACA水平。比较两组抗β2-GP1抗体、ACA的水平及阳性率;比较不同类型血栓性疾病患者抗β2-GP1抗体、ACA的水平及阳性率;分析抗β2-GP1抗体、ACA对老年血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抗β2-GP1抗体、ACA的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同类型血栓性疾病患者抗β2-GP1抗体、ACA的水平及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抗β2-GP1抗体、ACA诊断老年血栓性疾病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7和0.861。结论抗β2-GP1抗体、ACA与老年血栓性疾病的发生有关,对老年血栓性疾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小剂量阿司匹林防治血栓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司匹林防治心脑血管的血栓性疾病是众所周知的.其用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最初剂量在300~3600mg/天,称为大剂量治疗;以后证实可用小剂量(约100~300mg/天),治疗效果不变,副作用减少;近年许多人主张更小的剂量(<100mg/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