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0):3823-3825
探讨氯吡格雷弱代谢患者更换为替格瑞洛抗血小板聚集效果。本研究入选了112例经测序检测为CYP2C19弱代谢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被分为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所有患者接受替格瑞诺(90mg,2次/d)或氯吡格雷(150mg,1次/d),并联合阿司匹林(100mg,1次/d)治疗。治疗3天后检查血小板聚集率。评价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抗血小板聚集达标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情况。对于氯吡格雷弱代谢患者,治疗3d后,替格瑞洛组复查血小板聚集率较基线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替格瑞洛组未出现任何严重出血事件。PCI术前有必要对患者进行CYP2C19基因检测以确认患者是否为弱代谢型。存在氯吡格雷弱代谢患者而言,替格瑞洛是安全、有效并且可以信赖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武汉地区冠心病介入患者氯吡格雷代谢相关基因CYP2C19多态性的分布。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进行介入治疗(PCI)的31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基因芯片法检测氯吡格雷代谢相关的CYP2C19*1,*2,*3基因,并将患者按CYP2C19基因型别分为不同代谢类型:强代谢型(*1/*1),中间代谢型(*1/*2,*1/*3),弱代谢型(*2/*2,*3/*3,*2/*3)。结果 根据CYP2C19基因多态性位点功能代谢分型,携带CYP2C19*1的强代谢型(*1/*1)占43.4%,携带CYP2C19*2或*3的中间代谢型(*1/*2和*1/*3)及弱代谢型(*2/*2,*2/*3和*3/*3)分别占42.4%,14.2%。不同性别在CYP2C19基因分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武汉地区冠心病介入患者中分布有较多的CYP2C19氯吡格雷代谢功能缺失基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影响及替代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0例,采用PCR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患者CYP2C19基因型分布,散射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率;将氯吡格雷抵抗(CR)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双倍剂量组(150mg/d,1个月后减量为75mg/d)和替格瑞洛组(90mg/d,每日2次),观察两组治疗后血小板抑制率和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90例患者中,CYP2C19~*1/~*1患者28例,CYP2C19~*1/~*2患者48例,CYP2C19~*2/~*2患者8例,CYP2C19~*2/~*3患者6例;野生型组CR发生比例为21.43%,明显低于非野生型组的66.13%(P0.05);替格瑞洛组术后12个月血小板抑制率为(55.03±9.10)%,明显高于氯吡格雷双倍剂量组(P0.05);替格瑞洛组术后12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0.00%,明显低于氯吡格雷双倍剂量组的24.00%,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有关;氯吡格雷抵抗患者应用替格瑞洛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沈阳地区冠心病患者细胞色素P4502C19(CYP2C19)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进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术(PCI)的冠心病患者2 60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微阵列基因芯片法检测氯吡格雷代谢相关的酶CYP2C19*1,*2,*3等位基因,其中CYP2C19*1编码正常酶活性。根据患者携带的CYP2C19等位基因不同,将患者分为不同氯吡格雷代谢型,其中快代谢型为(*1/*1)、中代谢型为(*1/*2、*1/*3),慢代谢型(*2/*2、*3/*3、*2/*3)。结果沈阳地区冠心病患者CYP2C19基因型分布由多到少分别为*1/*2、*1/*1、*2/*2、*1/*3、*2/*3及*3/*3,分别占患者总数的40.0%、39.1%、9.8%、7.4%、3.6%和0.1%;不同性别在CYP2C19基因型上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718,P=0.335);氯吡格雷快、中、慢代谢型分别占39.1%、47.4%和13.6%,不同代谢型中性别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10,P=0.315);不同年龄段患者氯吡格雷代谢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543,P=0.317)。结论沈阳地区冠心病拟行PCI患者中约60%携带CYP2C19*2、*3功能缺失基因,但与性别无关,建议PCI术后个体化使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的相关性及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在氯吡格雷基因多态性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2017年武警重庆总队医院住院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及拟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患者160例,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后第5天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同时采用MALDI-TOF MS技术检测CYP2C19*2*、CYP2C19*3、CYP2C19*4、CYP2C19*5、CYP2C19*17和ABCBI、PON1、CES1基因多态性。结果根据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将研究对象分为氯吡格雷抵抗(CR)组(n=75)和非氯吡格雷抵抗(NCR)组(n=85)。160份样本等位基因检出率为100%,两组均未发现CYP2C19*4、CYP2C19*5、CYP2C19*17突变;携带CYP2C19*2等位基因A及CYP2C19*1/*2、CYP2C19*1/*3、CYP2C19*2/*2、CYP2C19*2/*3代谢型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风险较高,携带ABCB1等位基因A的GA、AA代谢型发生氯吡格雷抵抗风险较高,携带PON1等位基因T的CT、TT代谢型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风险较高,携带CES1等位基因T的CT、TT代谢型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风险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CYP2C19*3等位基因A发生氯吡格雷抵抗风险较高,CYP2C19*3/*3型发生氯吡格雷的风险较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P2C19*2、ABCBI、PON1基因突变增加氯吡格雷抵抗的风险,CES1基因突变降低氯吡格雷抵抗风险;MALDI-TOF MS具有准确性高、检测通量大、速度快、成本低等特点,适用于氯吡格雷基因多态性检测,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和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CI)患者血小板聚集率、C反应蛋白(CRP)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差异。方法:将64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n=34)与氯吡格雷组(n=30)。在行PCI术前,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分别口服180mg替格瑞洛和600mg氯吡格雷,然后行PCI治疗,术后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分别口服维持剂量的替格瑞洛90mg(2次/d)和氯吡格雷75mg(1次/d)。测定2组患者PCI术前及术后2h、24h及7d时血小板聚集率和术前及术后24h、7dCRP值变化,观察2组患者术后30d内MACE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2组PCI术后2h、24h及7d血小板聚集率较术前均显著下降,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替格瑞洛组术后各时间点血小板聚集率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PCI后24h及7dCRP值较术前均显著下降,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替格瑞洛组术后各时间点CRP值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替格瑞洛组30d内MACE(包括心源性猝死、非致死性急性再梗、靶血管血运重建)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住院期间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STEMI患者行PCI术前及术后应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能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冠状动脉血管内炎症反应,显著降低30d内MACE的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武汉地区部分脑卒中患者氯吡格雷代谢相关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92例,采用光比浊法检测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计算其血小板抑制率;采用基因芯片法测定患者的CYP2C19基因(*1,*2和*3),并将患者按照基因检测结果分为不同代谢类型:快代谢型(*1/*1),中间代谢型(*1/*2和*1/*3)及慢代谢型(*2/*2,*2/*3和*3/*3)。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CYP2C19不同代谢类型患者血小板抑制率的差异。结果:根据CYP2C19基因多态性位点进行代谢分型,快代谢型占37.33%,中间代谢型占46.92%,慢代谢型占15.75%。3种代谢类型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前后的血小板抑制率分别为(54.39±18.93)%,(30.02±21.53)%及(10.34±3.83)%,3种代谢型患者之间血小板抑制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快代谢型患者显著高于中间代谢型和慢代谢型患者(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中CYP2C19*2、*3基因变异者使用氯吡格雷抗凝的疗效较差,测定CYP2C19基因型对于脑卒中患者使用氯吡格雷治疗可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心病患者的CYP2C19基因型结果、临床相关危险因素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氯吡格雷抵抗的关系,探讨影响氯吡格雷抵抗发生、发展的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并进行过基因检测的346例冠心病患者资料,分析其CYP2C19基因型和代谢型分布特征,筛选出251例使用氯吡格雷的PCI术后冠心病患者,进行血小板聚集功能试验检测,根据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分为氯吡格雷敏感组(MAR<50%)和氯吡格雷抵抗组(MAR≥50%)。利用荧光PCR法进行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根据基因型结果分为快代谢型(*1/*1)、中代谢型(*1/*2、*1/*3)和慢代谢型(*2/*2、*2/*3、*3/*3)。比较氯吡格雷抵抗组与氯吡格雷敏感组不同代谢型的患者比例、相关危险因素情况及临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慢代谢型患者的MAR较中代谢型、快代谢型患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的251例患者中,氯吡格雷抵抗组CYP2C19代谢型分别为快代谢型38例(34.5%)、中代谢型57例(51.8%)、慢代谢型15例(13.6%),氯吡格雷抵抗组与氯吡格雷敏感组在快代谢型中的患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抵抗组的高血压患者比例(91.8%)与氯吡格雷敏感组(6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抵抗组临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94.5%)高于氯吡格雷敏感组(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YP2C19基因突变和高血压可能是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并且氯吡格雷抵抗增加了PCI术后冠心病患者临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YP2C19、PON1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小板抑制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该院ACS行PCI患者636例,按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分为氯吡格雷组(491例)和替格瑞洛组(145例)。采用荧光检测仪检测CYP2C19*2、CYP2C19*3、CYP2C19*17、ABCB1、PON1基因;血栓弹力图仪(TEG)检测服药24h后血小板抑制功能,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各组血小板抑制率的差异,逻辑回归分析基因型与抗血小板反应性的关联。结果基因型分析显示CYP2C19功能缺失型等位基因*2、*3至少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突变率分别为55.6%和7.2%,功能增强型等位基因*17的突变率为0.6%。ABCB1与PON1基因位点突变率基本相同,分别为60.5%和59.4%。TEG检测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替格瑞洛组较氯吡格雷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5,P0.05),其中比较两组快代谢型ADP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2,P0.05),而中间代谢型与慢代谢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6,P0.05;t=2.03,P0.05)。逻辑回归分析患者基本临床信息与替格瑞洛组基因多态性对药物ADP诱导血小板反应性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氯吡格雷组携带1个CYP2C19功能缺失型等位基因与ABCB1基因对反应性的影响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两个CYP2C19功能缺失型等位基因或至少携带1个PON1突变基因对预测低反应性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6.622,95%CI:2.283~19.210,P0.05;OR:2.620,95%CI:1.074~6.393,P=0.034;OR:3.503,95%CI:1.104~11.113,P=0.033)。结论对于ACS行PCI的患者,检测CYP2C19功能缺失型等位基因与PON1基因对预测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低反应性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沈阳地区汉族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细胞色素P450 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原沈阳军区总医院)入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 748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微阵列芯片杂交方法检测患者氯吡格雷代谢相关的CYP2C19基因型。根据性别、年龄因素对患者进行分组。采用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R×C表资料的χ~2检验比较各组间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代谢相关的CYP2C19*1,*2,*3基因型,*2,*3等位基因频率,及氯吡格雷代谢型的分布差异。结果沈阳地区汉族冠心病患者CYP2C19*1/*1,CYP2C19*1/*2,CYP2C19*1/*3,CYP2C19*2/*2,CYP2C19*3/*3和CYP2C19*2/*3发生率分别为41.7%,39.3%,5.8%,9.8%,0.4%和3.0%;CYP2C19*2,CYP2C19*3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1.0%和4.8%;氯吡格雷快代谢型(EM),氯吡格雷中间代谢型(IM),氯吡格雷慢代谢型(PM)发生率分别为41.7%,45.1%和13.2%。根据性别分组,患者CYP2C19*2,*3等位基因,氯吡格雷代谢型,CYP2C19的6种基因型在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中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32~9.205,均P0.05)。根据年龄分组45岁,45~59岁,60~75岁,75岁,患者CYP2C19*2,*3等位基因,CYP2C19的6种基因型在不同年龄冠心病患者中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718~48.772,均P≤0.001),氯吡格雷代谢型在不同年龄冠心病患者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442,P=0.617)。结论沈阳地区汉族冠心病患者CYP2C19的6种基因型,CYP2C19*2,*3等位基因分布与沈阳地区汉族冠心病患者性别差异无关,与年龄分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