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弓形虫呈世界性分布。大约有25%~50%的人受到感染。虽多为隐性感染,但孕妇感染后,后果严重,可导致胎儿先天性感染,发生畸胎、死胎等。因此,弓形虫病已成为人类先天性感染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为了解益阳市育龄妇女弓形虫感染情况,于2001~2003年对城郊部分接受婚检和孕期检查的妇女进行了血清弓形虫抗体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目的 探讨螺旋霉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孕期弓形虫感染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方法 应用ELISA方法检测孕妇血清 特异性弓形虫IgG和IgM抗体, 并采用PCR方法检测羊水中弓形虫感染情况; 选取其中3例弓形虫IgM抗体阳性孕妇作为 治疗对象, 应用螺旋霉素联合阿奇霉素进行综合治疗, 通过血清学特异性抗体检测和PCR检测结果初步判断其疗效。结 结 果 果 经ELISA检测, 孕期妇女血清特异性弓形虫IgG和IgM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5.97% (17/285) 和1.05% (3/285), 对3例血 清IgM抗体阳性孕妇的羊水进行PCR检测特异性弓形虫基因, 有2例呈阳性。经过2种药物的联合治疗, 这2例孕妇血清 特异性弓形虫IgM抗体滴度阴转, PCR检测产妇脐带血中弓形虫基因为阴性。结论 结论 螺旋霉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孕期弓 形虫感染安全、 有效。  相似文献   

3.
弓形虫病 (Toxoplasmosis)是人畜共患的传染性寄生虫病 ,人群中感染普遍 ,血清特异抗体阳性率平均为 2 5 %~ 5 0 % ,孕妇弓形虫感染率高达 6 .2 5 %~ 32 .9% [1 ] ,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孕期感染弓形虫后绝大多数表现为无症状隐性感染 ,但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感染均可经胎盘传染给胎儿 ,造成流产、死胎和先天性弓形虫病[2 ] 。为调查孕妇弓形虫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 38例孕妇弓形体感染者的感染因素进行了分析 ,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病例组为本院妇产科 2 0 0 1~ 2 0 0 2年收治的 ,经微量间接血…  相似文献   

4.
在机体抵抗弓形虫感染过程中 ,血液细胞因子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探讨白介素 12 (IL 12 )和白介素 18(IL 18)在孕妇弓形虫感染孕妇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相互关系 ,了解患者免疫功能状态 ,以便为弓形虫感染孕妇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对弓形虫感染孕妇血清中IL 12和IL 18的含量变化进行了检测。1 对象和方法1.1 检测对象 孕妇弓形虫感染组 :3 6例 ,年龄 2 0~ 3 3岁 ,为在我院就诊及进行孕期检查和住院分娩的妇女 ,经血清学试验(弓形虫IgM抗体 )证实为弓形虫感染 ,同时排除其它疾病 ;正常对照组 :3 0例 ,均为来院进行健…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无锡地区不良妊娠结局妇女弓形虫感染情况及弓形虫病相关知识知晓率。 方法 以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无锡市217例不良妊娠结局妇女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以250例正常妊娠妇女作为对照。采用ELISA法检测并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抗弓形虫抗体阳性率。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弓形虫病相关知识知晓率。 结果 试验组妇女血清抗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30.88%,显著高于正常妊娠妇女的8.80%([χ2]= 36.70,P < 0.01);抗弓形虫IgG和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0.74%和10.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和2.80%([χ2]= 22.53和10.74,P 均 < 0.01)。此外,以胎停、自然流产、早产和出生缺陷为妊娠结局的妇女血清抗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及血清抗弓形虫IgG和IgM抗体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妇女(P均< 0.05)。试验组妇女对“你听说过弓形虫或弓形虫病吗?” (P < 0.01)、“你知道养宠物猫和犬会感染弓形虫吗?”(P < 0.05)和“你知道孕期需要进行弓形虫感染检查吗?”(P < 0.01)等3道问题的知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两组妇女对“你知道吃火锅会感染弓形虫吗?”、“你知道家中砧板生熟不分可能会导致弓形虫感染吗?”、“你知道孕妇感染弓形虫会传给胎儿吗?”、“你知道孕期弓形虫感染会导致流产、死胎、胎儿畸形等不良妊娠结局吗?”和“你知道孕妇感染弓形虫需要治疗吗?”等问题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 0.05)。结论 无锡市地区不良妊娠妇女弓形虫感染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妇女。考虑到孕妇感染弓形虫的危害以及孕妇对弓形虫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的现状,应进一步加大弓形虫病相关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力度,特别是对备孕妇女开展有针对性的弓形虫病健康教育,以降低孕妇弓形虫感染率、提高优生优育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出生缺陷与弓形虫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弓形虫间接血球凝集试验(IHA)和弓形虫膜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00例先天性出生缺陷儿童血清弓形虫抗体,并以35例因后天获得性外伤或车祸致残儿童作为对照。结果300例先天性出生缺陷儿童弓形虫抗体阳性66例,阳性率为22.00%;显著高于后天获得性外伤或车祸致残儿童的弓形虫抗体阳性率8.57%(χ2=3.54,P<0.05)。同时在66例弓形虫抗体阳性的先天性出生缺陷儿童家庭中,其父母至少有一方弓形虫抗体阳性的家庭达38户,占弓形虫抗体阳性的先天性出生缺陷儿童家庭的57.58%。结论弓形虫感染是儿童出生缺陷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优生优育夫妇积极开展弓形虫感染的血清学监测,将对提高人口素质、控制先天性弓形虫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弓形虫病是一种广泛分布的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病。由于人类感染弓形虫后大多数呈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状态 ,其对人类的危害一直未被人们重视。近年 ,许多报道显示 ,弓形虫的感染不但影响胎儿 ,造成多种先天畸形、缺陷、疾病或死亡 ,且可使孕妇出现流产、死产、早产或增加妊娠合并症 ,是围产期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寄生虫病。为了解无锡郊区育龄妇女弓形虫的感染情况 ,我院在做好妇女孕期保健的同时 ,开展了孕早期妇女血清弓形虫抗体的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检测血清 采自本院计划生育门诊的孕早期妇女 ,共计 2 91人。1.2 …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福建地区新生儿刚地弓形虫感染血清学阳性率,为制定先天性弓形虫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7—2018年福建地区出生的1 045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早产儿387例、足月儿658例。采集新生儿脐带血,检测并比较早产儿和足月儿血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收集早产儿和足月儿母亲肘静脉血,检测并比较早产儿和足月儿母亲血清抗弓形虫Ig G抗体阳性率。结果福建地区1 045例新生儿血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为9.38%。387例早产儿血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为18.35%,男婴和女婴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69%vs. 18.75%,χ~2=0.07,P 0.05)。658例足月儿血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为4.10%,男婴和女婴血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4%vs. 4.08%,χ~2=0,P 0.05)。早产儿血清抗弓形虫Ig G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足月儿(χ~2=58.17,P 0.01)。1 045例新生儿母亲血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为15.02%,早产儿母亲血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足月儿母亲(20.93%vs. 11.55%,χ~2=16.79,P 0.01)。结论福建地区早产儿及其母亲弓形虫感染血清学阳性率显著高于足月儿及其母亲;应加强孕前弓形虫感染检测和弓形虫病防护知识健康教育,从而有效降低先天性弓形虫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目的 了解孕妇感染弓形虫感染后的妊娠结局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 方法 2010-2013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对在涿州市妇幼保健院行孕前检查的2 740例孕期妇女进行弓形虫IgM和IgG抗体检测并追踪随访, 观察其妊娠 结局; 采用问卷调查孕妇弓形虫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 结果 2 740例被调查的孕期妇女中, 弓形虫抗体检测阳性195例, 抗体 阳性率为7.12%, 其中IgM抗体阳性44例 (占22.56%), IgG抗体阳性151例 (占77.44%)。随访结果表明, 195例感染弓形虫 的孕妇中41例出现不良妊娠结局 (占21.02%), 包括32例IgM抗体阳性孕妇 (占78.05%) 和9例IgG抗体阳性 (占21.95%); 未感染弓形虫孕妇6例出现不良妊娠结局 (占2.86%),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问卷调查表明, 与动物密切接 触、 喜吃生肉、 喜吃火锅或烧烤、 品尝生肉馅等是孕妇感染弓形虫的重要危险因素 (与未感染组比较, P <0.01)。 结论 结论 孕 妇感染弓形虫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目的 了解河北省廊坊市育龄期妇女及孕妇弓形虫感染状况。方法 方法 以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在廊坊四院 就诊的276例孕妇和462名育龄期妇女为调查对象, 采用ELISA法进行血清学检测, 以了解弓形虫感染状况。结果 结果 孕 妇弓形虫IgG、 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11.59% (32/276) 和5.43% (15/276); 育龄期妇女弓形虫IgG、 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8.87% (41/462) 和0.87% (4/462)。孕妇IgM抗体阳性率高于育龄期妇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14.32, P<0.01)。适龄 孕妇 (≤ 35岁) 和高龄孕妇 (>35岁) 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9% (22/218) 和25.86% (15/5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9.81, P<0.01)。有、 无宠物密切接触史者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8.67% (14/75) 和10.26% (68/663), 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χ2 = 4.82, P<0.05)。结论 结论 廊坊市育龄期妇女与孕妇弓形虫抗体阳性率较高, 多为隐形感染; 孕妇新近感染 率高于育龄期妇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弓形虫膜抗原ELISA检测抗弓形虫IgA抗体的方法,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确定ELISA的最适反应条件。应用该法检测36例先天性、32例近期和30例慢性弓形虫感染者及15例连续观察的弓形虫病人治疗前后的血清IgA抗体。结果36例先天性、32例近期和30例慢性感染血清的IgA抗体检出数分别为26例、21例和0例。15例连续观察对象有8例在治后2月,6例在治后4月、1例在治后6月,其IgA抗体全部阴转。结论弓形虫膜抗原ELISA检测IgA抗体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可重复性。IgA抗体的检测可应用于先天性和近期获得性弓形虫感染的早期诊断,且尚具有良好的疗效考核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既往感染者孕期内弓形虫的活动情况及对胎儿的影响。方法对68例抗弓形虫抗体IgG阳性、IgM阴性孕妇的血清、脐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弓形虫抗体IgG、IgM、弓形虫循环抗原(CAg),PCR法检测虫体DNA;胎盘样本采用直接涂片、匀浆涂片及PCR法观察弓形虫感染情况。结果68例弓形虫抗体IgG阳性孕妇中脐血弓形虫抗体IgG阳性28例,IgG胎盘垂直传播率41.2%;脐血弓形虫DNA阳性6例,宫内感染发生率8.8%;胎盘组织中虫体DNA阳性9例,宫内感染发生率13.2%。结论既往弓形虫感染孕期内仍可导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13.
反复自发流产患者ATAb血清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复自发流产(Recurrentspontaneousabortion,RSA)是妊娠妇女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发生率可达15%~20%[1],其病因十分复杂。为探讨弓形虫感染与RSA的关系,我们应用ELISA方法检测了186例RSA患者血清抗弓形虫抗体(ATAb),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 检测对象1.1 流产组 来自本市各医院就诊的自然流产妇女186例,年龄22~40岁,流产次数2~6次,其中流产2次者98例,流产3次者54例,流产4次以上者34例,孕期以流产抗体检测时当次的孕期计算。1.2 对…  相似文献   

14.
英国弓形虫病的产前普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妇女妊娠期弓形虫感染可能导致新生儿严重疾患。一般认为,只有孕期发生初次感染,胎儿才有被染可能。1976年法国确定了国家普查计划以减少先天性弓形虫病患儿数。规定自妊娠第一次就医就检测血清抗弓形虫IgG,如果阳性再检测特异性IgM,以确定是否为近期感染;IgG试验为阴性者则孕期逐月复查一次。确诊为急性感染的孕妇,建议进  相似文献   

15.
新疆弓形虫病1996~2000年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引起的人兽共患病 ,新疆自 1989年〔1〕发现弓形虫病以来 ,已陆续开展了一些研究 ,我们于1996年起对新疆各地的不同人群进行弓形虫抗体水平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检测对象  1996~ 2 0 0 0年在新疆地方病研究所门诊弓形虫感染检查者 ,及赴全疆各地采集的重点人群 (孕妇、婚检、学龄前儿童、精神病人、毛纺业、畜牧业女工、石油女工 )共计 2 30 9人。1 2 样本采集 按项目预先设计的调查表 ,对调查对象造册登记 ,肘静脉处消毒后取静脉血 2ml,静置或离心 ,分离血清后 ,置 4℃冰箱备用。1 3 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弓形虫感染与弱智儿童等神经系统发育迟钝儿童之间的关系,笔者在对市某社会福利院及本市某小学智力欠佳的儿童进行了弓形虫血清学的检测与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部分病例分别在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采用乙酰螺旋霉素等药物治疗,用同样的方法检测弓形虫抗体进行对照性观察。方法选择弱智儿童18人在接受用乙酰螺旋霉素治疗后的3个月和6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法进行弓形虫特异性Ab的检测。结果弱智儿童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和6个月以后的弓形虫抗体平均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6.67%,3/18(ELISA);11.11%,2/18(IHA)和5.56%,1/18,(ELISA)/5.56%,1/18,(IHA),低于弱智儿童未治疗组的平均阳性检出率(20.69%,6/29,ELISA;21.14%,7/29,IHA)。但高于正常对照组1.96%,1/51(ELISA);1.96%,1/51(IHA)。弱智儿童治疗6个月治疗组和弱智儿童未治疗组两组差异显著(X2=1.54,ELISA;X2=2.01,IHA。P<0.05)。结论儿童的弓形虫感染与其母亲在孕期或本人与动物的密切接触有关。因弓形虫能损害大脑和神经系统,严重影响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成为优生优育的一大隐患。因此,防止母子间垂直传播和避免妇女(特别在孕期)与动物接触是预防儿童弓形虫感染的主要关键。提示临床上弱智儿童首先应及时进行弓形虫抗体的检测;其次应及时应用抗弓形虫的药物治疗。有利于弱智儿童智力的尽可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甘肃省特殊人群弓形虫感染状况,为科学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兰州市、平凉市、临夏州3地区的9类特殊人群为观察组,1∶1同比选取一般人群设立对照组。采集调查对象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弓形虫IgG抗体,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检测人群4040人,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平均为8.49%;观察组和对照组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71%、8.27%;动物饲养员、屠宰工人、肉摊商贩、献血员、免疫功能低下者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对照人群,观察组中以屠宰工人感染率最高,孕妇最低;特殊人群感染率男女无差异;感染率随调查人群文化程度增高而降低,随年龄增大而升高。结论甘肃3地区人群弓形虫感染较高,应加强动物密切接触者和育龄妇女弓形虫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促进自我防护,降低感染;应加强对献血人群的检测,防止健康人因受血而感染。  相似文献   

18.
日照市孕妇弓形虫感染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我市孕妇弓形虫的感染状况 ,我们于1998年 6月至 1999年 8月采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 ,对 2 0 0 0例不同孕期孕妇的血液进行了弓形虫循环抗原 (CAg)、抗弓形虫抗体IgM和IgG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检测对象  2 0 0 0例我市妊娠妇女 ,年龄 2 2~32岁 ,平均 2 5岁 ,经孕期检查在 2 1周以上 ,未发生过流产、死胎等情况 ,其中城镇居民 1367例 ,郊区农民 1633例。1 2 方法 常规抽取孕妇静脉血 5ml,分离血清后于 - 2 0℃保存。由专人负责 ,严格按说明书的操作要求用ELISA法进行CAg、IgM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杭州市孕妇弓形虫和弓首线虫感染情况,为降低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以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在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接受产前诊断的235例孕妇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在该院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且年龄相仿的235例健康未怀孕女性作为对照组,通过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收集两组病历资料。采集两组研究对象血液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抗弓形虫和抗弓首线虫IgG抗体,比较两组抗体检出情况。结果 观察组年龄23~31岁,平均年龄(26.5 ± 4.3)岁,孕龄10~27周;对照组年龄20~30岁,平均年龄(26.1 ± 5.7)岁。观察组血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28.51% vs. 4.68%;[χ2] = 34.85,P < 0.01)、抗弓首线虫IgG抗体阳性率(24.26% vs. 5.11%;[χ2] = 25.77,P < 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抗弓形虫和抗弓首线虫IgG抗体双阳性检出率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3.19% vs. 2.13;[χ2] = 17.49,P < 0.01)。结论 杭州市孕妇弓形虫、弓首线虫感染血清学阳性率及两者合并感染率均较高,应加强孕期弓形虫和弓首线虫感染筛查。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先天性畸形儿母婴弓形虫感染进行了血清学研究.82例先天性畸形儿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32.89%,抗原阳性率为60.61%.79例畸胎儿产妇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25.21%,抗原阳性率为40.63%.两者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77例病理组织诊断阳性的畸胎儿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41.56%,抗原阳性率为60.38%;其产妇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25. 81%,抗原阳性率为41.37%.弓形虫抗体阳性的畸形儿,其母血清抗体阳性率高达62.50%,而弓形虫抗体阴性的畸形儿其母亲血清阳性率只有18.20%,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提示:弓形虫感染可能是造成先天性畸形的重要病因之一;母婴垂直传播是弓形虫先天性感染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