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应用离心泵和滚压泵的体外循环(CPB)手术患者术中和术后的肺功能,探讨二者对CPB术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准备行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在手术时分别应用离心泵和滚压泵作为主泵。在麻醉气管插管后手术开始前、CPB结束后1小时和即将停用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之前三个时点分别抽取桡动脉血立即行血气分析,根据PaO2和PaCO2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结果两组的AaDO2在三个时点分别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组内比较,后两个时点与第一时点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应用离心泵和滚压泵的CPB手术患者术中和术后早期的肺换气功能较术前均有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呼吸改变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1997年10月至2002年10月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284例的临床表现与呼吸管理的关系。结果 术后并发急性肺水肿8例,肺不张3例,灌注肺3例,死亡5例。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维护良好的呼吸功能与应用膜式氧合器,正确应用机械通气,输入血浆或蛋白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心脏瓣膜转换术后患者住院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患心脏瓣膜转换术后住院期死亡的原因和相关因素,方法:全组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CPB)下行瓣膜置换术。结果:患总死亡率9.9%,死亡原因:(1)低心输出量综合征是本组首位并发症和死因(2.6%),它与术前心功能(IV组),LXEDD>8.0cm,LVEF<0.4,CTR>80%。急诊手术,心肌保护差,主动脉阻断时间长等密切相关;(2)术后室速,室颤是本组第二位死因(1%),表现为突然发生,反复发作,十分顽固;(3)呼吸衰竭;(4)术后出血致心包埋塞,休克。(5)术后移植瓣感染和脑部并发症。结论:严格选择病例,改进手术操作,加强围术期监测,抢救,有望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孟凡敏  冯跃荣 《山东医药》2008,48(44):60-60
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心肺功能损伤,术后呼吸道分泌物明显增多;由于术后早期呼吸与循环功能尚不稳定,需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其造成的肺部感染也会产生大量呼吸道分泌物。2004年1月~2005年12月,我们对160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加强围术期呼吸道管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患者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早期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早期脑损伤的情况。方法 随机选择行瓣膜置换术的糖尿病患者 16例为实验组 ,非糖尿病患者 2 0例为对照组。在体外循环结束后 5小时抽血 ,采用 EL ISA法检测血清 S10 0 B蛋白浓度 ,以判断脑损伤的发生。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术后早期脑损伤发生率分别为 94 %和6 5 %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糖尿病患者在体外循环术后脑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为减少糖尿病患者术后脑损伤的发生 ,术前必须严格控制血糖 ,术中严密观察血糖变化 ,术中和术后及时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6.
贾宾  蔡兵  王天龙 《山东医药》2011,51(36):49-50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与非CPB下冠脉搭桥术患者术中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差异。方法择期行冠脉搭桥手术患者50例,其中CPB组18例,非CPB组32例,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后即刻(术前)和术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肺动脉平均压(PAMP)、肺毛细血管嵌压(PAWP)、中心静脉压(CVP)、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心搏指数(SV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左室作功指数(LVSWI)。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CO、CI升高(P〈0.05);HR、MAP、PAMP、PAWP、CVP无明显变化;LVSWI提高,且两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非CPB组术后SVI升高,SVRI、PVRI降低(P〈0.05)。CPB组术后SVI、SVRI、PVRI等与术前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与CPB组比较,非CPB组术后SVRI、PVRI水平下降(P〈0.05)。结论行CPB与非CPB下冠脉搭桥术的患者术后心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但与CPB组相比,非CPB组在改善心功能及降低体、肺循环阻力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96年7月~1998年12月共作冠脉搭桥术160例,术后病人均带气管插管返回监护病房(ICU)。其中6例病人常规拔除气管插管后,因某种原因行第2次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占冠脉搭桥术病人的2.5%。现将第2次插管原因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共6例,男3例,女3例,年龄41~71岁。病人的一般情况、手术名称、体外循环停机情况、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的应用见表1。表1 病人一般情况、手术名称、术中情况年龄性别 手 术 名 称体外循环停机情况IABP辅助41男CABG×4 TMLR×36停机顺利无65男CABG×5 TMLR×22停机困难转机三次有…  相似文献   

8.
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呼吸道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防止和减少呼吸道并发症的对策.方法 收集我院2004年12月-2006年12月收住的65例先心病患儿,对体外循环术后的资料进行分析,从术前、术后及带气管插管的护理、拔管时及拔管后呼吸道的护理等方面探讨呼吸道管理的方法和经验.结果 全组65例患儿,呼吸道并发症5例,其中肺不张2例.呼吸道梗阻1例,因呼吸衰竭死亡2例,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 通过加强婴幼儿先心病的术后监护,合理地使用呼吸机,术后注意呼吸道的管理,积极预防肺部并发症,对婴幼儿心内直视术后的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焦守凤  范秀英 《山东医药》2003,43(11):68-68
瓣膜置换术术后的观察与护理与手术成功关系密切。1995~1996年我院为12例患者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经精心护理均康复出院,平均住院17天。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CABG)应用于老年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相关指标和心脏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以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采用非体外循环CABG治疗的3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观察组)为研究对象,观察围术期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和临床指标,以及心脏功能的变化;同时,回顾性分析同期进行体外循环CABG治疗的3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两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两组患者围术期血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术后有轻度升高,术后24 h达到最高峰,术后168 h恢复到手术前水平。与体外循环组相比,非体外循环组cTnI及CK-MB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2)术后即刻、术后2、12 h观察组患者的心脏指数(CI)、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做功指数(LVSWI)以及右室做功指数(RVSW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者与未采用IABP者术后CI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IABP放置后,CI逐步下降,平均动脉压上升,尿量增多,血管活性药物用量逐渐减少。结论非体外循环CABG对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和心脏功能不良影响小,与体外循环手术相比,结合IABP更可提高其手术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辉  陈敏  陈绍洋  熊利泽  巩固 《心脏杂志》2003,15(1):28-30,33
目的 :总结 2 8例非体外循环下多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管理。方法 :术前依据患者心脏功能及全身状况 ,给予营养心肌、扩冠、降压、利尿等治疗。采用静吸复合麻醉 ,气管插管控制呼吸 ,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结果 :手术期间 4例血压过低 ,2例 ST段显著抬高伴室性心律失常 ,改为体外循环辅助下手术 ,余 2 2例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毕非体外循环组 2 2例 6~ 8h内拔管 ,明显少于体外循环组 (10~ 16h)。 2 8例预后良好 ,无麻醉并发症。结论 :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和心肌氧供需平衡 ,是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麻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157例术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7月-2007年7月,我们共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157例,效果良好。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对高龄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冠脉搭桥术高龄患者(>70岁)30例,其中14例行常规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16例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测定两组手术前后不同时点呼吸功能指标动脉血氧含量(CaO2)和术后氧合指数(OI),呼吸机支持时间,气管插管拔除后24h内自主呼吸频率和呼吸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各时点CaO2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OI相应时点较术前显著增高。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组术后各时点CaO2明显高于常规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组(P<0.05),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组术后各时点的OI值均显著低于常规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组(P<0.05),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组呼吸机支持时间较短(P<0.05),气管插管拔除后自主呼吸频率较平稳(P<0.05)。结论大于70岁患者行冠脉搭桥术其呼吸功能均受影响,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对呼吸功能影响较小,优点较多,更适合高龄患者。  相似文献   

14.
梅沛琴 《山东医药》2007,47(36):35-35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缺血性脑损伤是一严重并发症,重者甚至危及生命。2005年2月-2007年2月,我们共收治16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已有研究证实,对于高危患者,接受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较选择传统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CCAB)后所伴有的大脑功能障碍风险相对较低。本文拟就老年高危患者选用OPCAB或CCAB后相关认知功能变化间差异进行了对照分析。对象方法120例高危老人,年龄均>65岁,平均76±4.5岁。基线  相似文献   

16.
体外循环技术的出现使各类心脏直视手术成为可能。然而,由于体外循环过程中血液与人工心肺机的非生理性表面接触、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内毒素的释放等因素,引起炎性因子激活以及剧烈的全身炎症反应,可导致心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升高以及死亡率增加。糖皮质激素具有明确和强大的抗炎作用,近年来已有多项基础和临床研究证实了其对体外循环术后炎性反应的控制效果和作用机制。该文对近年来糖皮质激素应用于体外循环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  相似文献   

17.
报告86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替换术的心肌保护及体外循环情况。认为除了注间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方法的改进及术后管理外,还应强调术前、术中的心肌保护。  相似文献   

18.
陈涛  潘铁成  李军  潘友民  魏翔 《山东医药》2008,48(39):47-48
对38例术前无肾脏疾病史的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体外循环组18例,均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冠脉)搭桥手术;非体外循环组20例,均在常温不停跳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手术。对两组围术期(术前、术毕及术后3、8、24 h)血BUN、Cr、血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C)及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内生肌酐清除率和血、尿游离血红蛋白浓度及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水平进行动态监测。体外循环组患者术毕及术后3、8、24 h血BUN、Cr及尿NAG活性升高程度明显高于非体外循环组(P〈0.05);体外循环组术后血、尿游离血红蛋白浓度明显升高,而非体外循环组则基本正常(P〈0.01);体外循环组术毕及术后3、8、24 h血TNF-α明显高于非体外循环组,血IL-10明显低于非体外循环组(P均〈0.05)。认为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可减轻患者术后肾功能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体外循环术后肺损伤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外循环术后肺功能障碍一直是心脏外科最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之一,体外循环引起的系统性炎症反应认为是导致体外不术后肺损伤的首要因素,各种旨在降低系统性炎症反应的肺保护措施也层出不穷,本文就近来有关体外循环术后肺损伤发生的分子生物制和防治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体外循环术后病人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是人体内超氧自由基等活性氧的清除剂之一。通过催化消除氧自由基 ,起到阻碍活性氧的产生 ,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 ,从而保护细胞正常功能。内原性SOD活力改变时 ,常与某些疾病有关。本文对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前后 ,患者的红细胞SOD活力及其变化等问题 ,进行比较和分析。临床资料 患者为接受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的病人 ,抗凝血于手术前、术后 (停体外循环后 )、术后 4h、术后 2 4h、术后 3d、术后 7d分别抽取。患者血样由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提供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