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助孕技术患者及其配偶的心理状况及相互适应情况。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17年8—11月,在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选择接受IVF-ET辅助生殖技术的13例女性患者及13名配偶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深入的半结构式个体化访谈,以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IVF-ET患者及其配偶心理压力普遍存在,并相互影响,可分别提取为4个主题,患者方面:(1)对IVF-ET和婚姻状况的担心;(2)承担来自家庭、社会及自身的压力;(3)生活方式与夫妻关系的改变;(4)应对压力与调节方式单一。配偶方面:(1)对IVF-ET及妻子身体状况的担心;(2)承担来自家庭、社会、工作、经济的压力;(3)生活方式与夫妻关系的改变;(4)应对压力与调节方式的缺乏。结论临床中应重视IVF-ET患者及其配偶的心理压力和相互作用,配偶支持与应对方式对IVF-ET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并采取专业措施对夫妻双方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心理干预,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规范化健康教育在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中其行为改变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进行大众化的健康指导,没有规定时间可自由参加健康教育;干预组则按照糖尿病“五驾马车”的治疗方法,通过每周二次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使病人及家属系统地了解健康减少的相关知识,通过规范的健康教育来干预并改变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促进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生活行为方式,使他们的行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结果 通过干预前后对比,患者在对糖尿病的疾病了解,生活行为方式如,控制饮食、戒烟限酒、坚持运动、低血糖管理、控制体重、自我检查等方面,干预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而糖尿病足护理与胰岛素计量调节无明显差异。结论 规范化的健康教育能改变患者的行为,促进糖尿病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配偶和抑郁情况,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0名维持血液透析3次及以上患者配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8.3%患者配偶存在焦虑情绪,16.7%存在抑郁情绪,其均值均高于常模(P<0.01);配偶焦虑得分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配偶年龄呈正相关(P<0.01、P<0.05);患者配偶抑郁得分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女性焦虑抑郁得分均高于男性(P<0.01);患者配偶希望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关于血液透析方案、不良反应表现、预防及处理等相关信息.结论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配偶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应结合其需求,及时关注血液透析期间配偶的心理波动,并对其身心健康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4.
癌症患者配偶的心理体验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描述和理解癌症患者配偶在患者患病过程中的真实心理感受。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的访谈法,对17例癌症患者的配偶进行深入访谈,将获得的资料分析整理,提炼出主题。结果癌症患者配偶在患者患病过程中情绪变化和应对方式有性别差异。他们的心理体验主要有3个方面:①确诊初期有恐惧、悲伤、沮丧、不知所措和获得信息的强烈愿望,经短期的治疗和适应后心情逐渐平稳;②患者治疗过程中他们感到巨大的压力,包括对疾病的不确定感、经济压力、精力和体力不支、被当作发泄的对象等。③社会适应能力改变。结论需要对癌症患者配偶提供医疗性、信息性、情感性支持和经济援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 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乳腺癌患者配偶的照顾体验进行回顾,为居家延续性护理、整体性护理提供相应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Science Direct、Springer、EBSCO、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筛选有关乳腺癌患者配偶照顾体验的质性研究的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开始至2019年6月。利用Endnote X8版对文献进行筛选分析,按照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Meta整合方式对研究结果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9篇文献,从各研究中提取出73个清晰明确的结果,将相似研究结果进行整理汇编后形成13个新类别,3个整合结果。整合结果1:疾病扰乱了生活,包括7项类别情绪变化、角色改变、婚姻关系变化、性生活影响、经历艰难的工作处境、经济问题以及生活方式改变;整合结果2:寻求支持,包括3项类别内源性支持、外源性支持以及希望补充必要的信息支持;整合结果3:维持家庭稳定,包括3项类别明确希望的意义、找寻并建立希望和继续前行。结论 乳腺癌给患者及配偶的生活带来一系列正、负性体验,医务工作人员需深入配偶真实生活,了解其情感体验及相应需求,采取积极有效方式对配偶进行支持性干预,改善配偶不良情绪,加强正性体验,提高乳腺癌夫妻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配偶心理体验的访谈及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深入了解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配偶在照护患者期间的心理体验及需求,以探索促进其身心健康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护理人员促进患者配偶身心健康,提高患者及其配偶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法.对2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配偶进行了深度访谈,现场录音和笔录,采用Hyper TRANSCRIBE 1.0软件处理音频原始资料并运用Colaizzi的分析程序进行分析、整理,提炼出主题.结果 通过分析,寻找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配偶在陪伴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心理体验主要有3个方面:确诊初期心理反应;剧烈心理冲击后的适应;照护体验及社会功能转变.结论 在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同时,也需关注其配偶的身心健康,提供医疗、信息、情感支持,提供经济援助,共同提高患者及其配偶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乳腺癌患者配偶照顾负担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243例乳腺癌患者配偶照顾者采用照顾负担量表(ZBI)、社会支持量表(SSRS)进行调查,对患者采用安德森症状量表(MDSAI-C)进行调查.结果 配偶照顾负担总分为(33.99±14.28)分,为中度负担水平.影响因素为配偶生活应激事件、主观支持、睡眠时间、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和肿瘤分期、家庭人均月收入.结论 乳腺癌患者配偶存在中度照顾负担,护理人员应通过同步评估患者与配偶,了解配偶的照顾负担,主动给予配偶照顾者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从而减轻其照顾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住院乳腺癌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2年3-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西安市和芜湖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偶(各243名)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问卷(the medicaloutcomes study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对乳腺癌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采用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M.D 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MDASI)对乳腺癌患者进行症状严重程度的调查,并分析乳腺癌患者配偶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乳腺癌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总分均值为(65.74±17.64)分,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得分分别为(71.52±18.59)、(59.96±20.08)分。乳腺癌患者症状严重程度总分为(109.00±38.17)分,干扰程度总分为(57.00±19.95)分。乳腺癌患者配偶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慢性疾病、每天睡眠时间、生活应激事件、照顾其他家人、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等。结论乳腺癌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较差,应加强干预,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乙型肝炎患者配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68例乙型肝炎患者的配偶进行心理干预,并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乙型肝炎患者配偶进行调查.结果 心理干预前乙型肝炎患者配偶SCL-90得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和恐怖7项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心理干预后乙型肝炎患者配偶各因子分(除抑郁外)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理干预前从事医疗工作的患者配偶的强迫、人际关系因子分高于从事非医疗工作的患者配偶.患者配偶中女性躯体化、抑郁、焦虑、人际关系4项因子分均高于男性;心理干预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总体评价维度得分高于心理干预前.结论 对乙型肝炎患者的配偶及时给予心理干预可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乳腺癌患者配偶生活质量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06例乳腺癌患者的配偶作为研究对象,将一般资料问卷、Zarit照顾负担量表与癌症患者照料者生活质量调查表(CQOL)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乳腺癌患者配偶生活质量总分为(161.56±23.06)分,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身体状况、社会状况、精神状况、心理状况。照顾负担、配偶学历、有无慢性疾病、照顾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否在职、家庭收入情况及患者肿瘤分期是显著影响配偶生活质量的因素。结论:乳腺癌患者配偶的总体生活质量水平较低,应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深入了解输卵管妊娠患者配偶的真实心理体验,以期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4-9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收治的15名输卵管妊娠患者的配偶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根据Colaizzi的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提炼主题。结果输卵管妊娠患者配偶的的心理感受可归纳为3个类属10个主题,类属一:患者最初确诊阶段配偶的心理体验,即恐惧、悲伤,焦虑、紧张,茫然失措感,获得疾病相关信息的需求,绝望;类属二:配偶调整适应期的照护心理体验,即委屈、重压感及逐渐适应;类属三:配偶社会适应能力的改变及角色转换体验,即不确定感和丧失感、社会适应能力的改变及角色转换。结论输卵管妊娠患者配偶需要有效的医疗、信息、情感支持,医护人员应关注和帮助缓解输卵管妊娠患者配偶的心理压力,以提高患者及其配偶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配偶的照顾疲劳感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疲劳量表、照顾者压力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240名宫颈癌患者配偶进行调查。结果 宫颈癌患者配偶照顾疲劳总分为(8.92±1.64)分,85.00%的宫颈癌患者配偶处于中度、重度疲劳;与癌症患者配偶相比,躯体疲劳、心理疲劳及疲劳总分均高于癌症患者配偶且有统计学意义。其疲劳感受照顾时间、应对方式、身体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交经济状况的影响。结论 宫颈癌患者配偶照顾疲劳感发生率高,临床医护人员应针对配偶照顾疲劳感的影响因素,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和干预措施,以减轻宫颈癌患者配偶照顾疲劳感,提高其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进而提高对患者的照顾质量,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家庭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人组条件的11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两组患者均维持原抗精神病(折合氯丙嗪剂量≤300mg/d)治疗,同时对观察组患者配偶实施每月1次的家庭教育,为期1年.对照组不实施家庭教育.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CQOU)对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分别于家庭教育前及结束时各评定1次.结果 家庭教育结束时,观察组患者配偶的GQOLI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3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家庭教育能有效地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鲁萍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6,12(25):2359-2361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以便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患者配偶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提高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方法 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118例脑卒中患者配偶及56名已婚正常对照者进行评定.结果 脑卒中患者配偶的总体生活质量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均较正常者差,其中以心理健康和躯体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最大.结论 脑卒中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较正常对照组差,并涉及到心身健康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以期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患者配偶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提高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方法: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11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及52名已婚正常对照者进行评定.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的总体生活质量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均较正常对照者差,其中以心理健康和躯体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最大.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较正常对照者差,并涉及到心身健康的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配偶的应对方式,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Jalowiec的应对量表(JCS),对4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配偶应对方式的采用及其效果进行调查。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配偶最常采用的应对方式是勇敢面对,应对效果最好的方式是支持,最常采用的应对措施是试图一步一步处理问题,效果最好的应对措施是与专业人士讨论相关问题,如医师、护士。结论:护理人员应协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配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缓解其心理应激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卒中病房护士在脑卒中一级预防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科脑卒中患者的配偶和/或子女50名,年龄40~60岁,由责任护士对患者及其配偶和/或子女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干预3个月后对干预前后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糖、饮食、运动、吸烟、饮酒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50名接受干预的脑卒中患者配偶和/或子女能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不吸烟、少饮酒或不饮酒,干预前后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的变化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卒中病房护士能干预脑卒中患者配偶和/或子女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和危险因素,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从而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宫颈癌患者由于其发病部位特殊,疾病本身以及手术,放、化疗等引起生殖器官结构改变、性功能变化和多种躯体不适,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巨大危机.笔者从宫颈癌治疗对性功能的影响提出治疗后医护人员应常规对宫颈癌患者及其配偶进行必要的性教育及性生活指导,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人的生活和工作,从而保持心情愉快,使患者术后尽可能建立较高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疼痛无论是对患者本人还是对其配偶都产生重大影响.近来人们愈加认识到,既关注患者又关注配偶的心理社会疗法具有重要价值.因而,在临床实践中以配偶为基础的疼痛疗法得到广泛应用.另外,与配偶支持有关的因素对治疗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所以通过改变这些影响因素可能会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恶性血液病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提高其生活质量,以更好地配合患者治疗。方法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对8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配偶及正常对照组人群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恶性血液病患者配偶的GQOLI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维度得分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或P<0.05),其中女性配偶GQOLI总分及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维度得分较男性配偶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较正常人群下降,其中女性配偶生活质量下降更明显,需要积极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