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术室医用耗材品种繁多、量大,是医院开展日常医疗、护理工作的物质基础;加强器械及耗材管理是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疗部门的效益成本核算日益细化,手术室医用耗材废物利用可节约医疗资源,降低医疗成本。为最大限度地节约医疗耗材、保持手术质量,降低手术成本,积极探索节约医用耗材方法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总结国内手术室医用高值耗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医院手术室医用高值耗材基于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及应用现状,总结各管理模式的优缺点,为已进行医用高值耗材信息化的手术室提供完善依据及准备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手术室提供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6S管理模式在手术室低中高值耗材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6月—12月本院手术室医用耗材使用传统管理模式,2019年1月—6月本院手术室医用耗材使用6S管理模式,对比两种管理模式下手术室耗材使用及时情况、过期发生情况、遗失发生情况、医生使用满意度。结果采用6S管理模式下的手术室耗材按有效期先后发放、术前准备耗材到位,手术时供应及时,过期、遗失发生情况大幅度下降,医生使用满意度增高(P0.05)。结论对手术室耗材实施6S管理,可以使手术室医用耗材使用一目了然,有效期管理避免了耗材的过期发生,降低了耗材缺陷发生,满足了手术医师手术需求,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朱学明 《当代护士》2013,(11):146-147
总结了过程控制管理方法在手术室医用高值耗材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医用耗材专人管理、有计划请领入库、储存使用中实施"手术室二级库房"和"手术间分库房"管理、全面监测耗材信息和质量.认为此方法可确保耗材质优价廉,保持入库量、出库量、库存量的一致性,为科室成本核算提供了真实的数据,既降低了成本,又直接服务于临床,使高值耗材使用流通达到优化高效.  相似文献   

5.
薄金华  刘春英 《天津护理》2010,18(4):231-232
手术室医用耗材管理是手术室管理的重点工作,通过利用高值医用物品清点单规范手术室高值物品管理,促进了手术室高值医用物品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化,医生不再携带医用物品进手术室,保证了医疗安全;各种物品取用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及时查对,保证了收费的准确性;同时增强了手术室护士人人参与管理的意识。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本院手术室高值医用耗材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运作情况、管理流程,及对手术室管理所起的作用。认为通过对手术室高值医用耗材信息化系统管理,能加快和规范手术室整体工作流程,减少了工作环节,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并达到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工作流程,体现人性化服务,保存完整资料,共享信息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手术室的高值耗材的使用正确率,规范管理流程。方法通过风险评估的方式发掘医用高值耗材在使用过程中的各类风险问题,将信息化技术流程的优化、专业培训等方式融入高值耗材的日常管理流程,比较风险评估前后耗材使用正确率。结果与2013年1月~6月相比,2014年5月~10月高值耗材使用正确率明显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信息化管理来提高对术中医用高值耗材使用的准确性;降低手术室显性耗材成本,避免过度库存造成浪费;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对高值耗材的熟知度,加强安全使用意识;规范术中使用物品的记帐流程,使高值耗材的管理更加精确、规范、透明;避免错误收费为患者和医院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8.
医用高值耗材流程再造在手术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值医用耗材的使用贯穿医疗的各个环节,是现代化医疗水平的标志之一。传统的材料管理存在流程繁复、信息不及时、工作效率低等弊端,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改造材料管理流程,提高手术室管理水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在手术室如何进行全方位一体化高值医用耗材的管理流程改造及其相对于改造前流程所具有的优点,具备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医用耗材层出不穷,手术用耗材不断更新,为外科手术治疗的创新进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1]。手术耗材品种多、规格多、用量大、出库量大、管理难度大,如何系统化、规范化和智能化地对手术室耗材进行有效管理,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是手术室管理者面对的重要课题[2-3]。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各种高值医用耗材在各专科手术中被大量使用,对高难度手术的开展和提高手术的安全系数带来很多便利,但同时也给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1]。由于各种新型医用高值耗材其规格、结构越来越复杂,且价格昂贵。2010年12月~2011年8月,我院手术室设立专人专职管理医用高值耗材工作,建立医用高值耗材出入库登记制度,杜绝了取用混乱的现象,既保证了手术的需要,又加强了手术费用登记的准确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陈远芳  郝淑芹 《现代护理》2006,12(18):1740-1741
为对供应室设备管理由现行的固定资产卡片和医疗器械、卫生材料由账目管理模式及质量控制由人工纪录模式改为微机管理,2004年设计了适合实际情况的供应室设备、医疗器械、卫生材料、质量控制微机管理模块,方使了设备的查找、核对,严格了供应室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和质量管理,节约了资源,从整体上提高了供应室工作质量及效率,保障了医院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全国医院手术室医疗设备管理的现状,为改进和完善手术室医疗设备管理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全国513所医院的手术室设备相关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及手术室设备管理现状两部分内容。 结果 调查的513所医院中,269所(52.44%)医院无设备效益评价,220所(42.88%)医院对闲置设备无管理制度;162所(31.58%)医院手术室护士未参加新设备使用前的培训,400所(77.97%)医院尚存在厂家跟台指导;205所(39.96%)医院设备超出说明书使用寿命,161所(31.38%)医院设备使用过程无记录,192所(37.43%)医院无日常定期维护专职人员;仅50所(9.75%)医院全部实现设备信息化管理;273所(53.22%)医院无设备追溯管理。不同医院级别对手术室医疗设备的购置管理、效益评价管理、使用过程管理、信息化管理、维护管理、追溯管理6个维度均有影响(P<0.05)。手术室规模对手术室医疗设备的购置管理、效益评价管理、信息化管理、维护管理4个维度有影响(P<0.05)。结论 各医院对手术室医疗设备的购置管理、效益评价管理、信息化管理及追溯管理不完善,缺乏设备使用的专业培训及预防性维护,各医院需结合不同医疗需求,分层次、有计划地开展手术室医疗设备的管理,确保手术过程顺利及手术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提升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及手术室运行效率,构建手术室信息平台,探讨手术室全流程闭环式信息化全质量管理方案。方法 围绕以手术患者安全为主体,结合流程再造、精细化管理、全质量管理的方法,通过对手术患者围术期无缝隙闭环式信息化转运交接、手术医师医疗权限控制、手术室消毒包/器械的信息化全流程追溯、术中离体组织标本的信息化全流程管理、手术室耗材、物资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手术室仪器设备使用全生命周期化管理等六个维度,探讨对手术室人、财、物等实施闭环式、全质量的管理。结果 两组患者的首台手术准时划皮率、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时间、手术患者PDA转运交接有效实施率、手术连台时间均有所提高(P<0.05);实施前后患者信息识别率、手术患者高危风险评估率、非计划再次手术率、手术部位标识规范执行率、安全核查正确执行率等都得到了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99.33%优于对照组92.30% (P<0.05),观察组医护对手术室运行效率总满意度99.54%优于对照组93.97%,(P<0.05)。结论 全质量管理体系下手术室信息平台的构建与实施促进手术室向高质、高效、低耗方向发展,做到手术围术期的全过程、全质量信息化控制,持续改善了手术患者安全管理效率和手术室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对医疗器械管理相关法规的认知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9名手术室护士进行医疗器械相关法规认知调查。结果:目前手术室护士掌握医疗器械相关法规状况不容乐观,在13个被调查问题中,回答正确率平均不到一半(46.88%);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对医疗器械相关法规知识掌握情况比较:主管护师以上人员与护师、护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与护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疗机构应当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对手术室护士进行医疗器械相关法规的知识培训,重视护士参与医疗器械质量追踪和对护士进行不良事件主动报告的教育引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野战条件下帐篷手术室的展开与管理方法。方法因地制宜,选择距抢救现场较近、地势平坦开阔、靠近水源与电源的地点展开帐篷手术室,并制订相关制度进行人员与物品和环境管理。结果实施856例手术,均恢复良好,未发生术后感染。结论合理的地势选择、严密的组织与科学的管理是野战帐篷手术室顺利展开与有效运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改进管理方式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方法分析影响手术效率的原因,制订相应措施,完善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手术人员、用物及环境管理:结果手术周转速度加快,每个手术间日均完成手术量增加,手术间利用率增加,超时工作时数减少。结论手术室规范化管理能提高手术间利用率和手术室工作效率,减少超时工作时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手术室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普通外科手术室护理情况以及78名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实施常规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模式,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常规模式基础上实施FMEA,比较FMEA实施前后手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工作质量情况。结果FMEA实施后体位相关并发症、手术感染、锐器损伤、手术用物清点数目不符、外科手消毒不规范、医护患沟通不足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FMEA实施后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工作质量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FMEA在手术室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手术室护士职业性损伤的认知及防护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手术室最常见的职业性损伤及护士对损伤的认知程度和防护行为。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7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手术室护士对接触输液器、输血器等一次性物品、医疗仪器引起的辐射、吸入高频电刀使用时所产生的气味、接触环氧乙烷消毒的物品、接触纱布纤维以及接触残余吸入性麻醉药物及废气等潜在的职业性损伤认知程度相对较弱。其中,使用含有聚氯乙烯(PVC)成分的一次性物品的认知和防护行为得分均较低,两者呈正相关(r=0.26,P〈0.05)。结论随着医学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手术室职业性损伤的危险性有所增加,护士对新出现的职业性损伤认知程度较低,与之相应的防护行为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手术护理管理或流程中的漏洞、欠缺往往是导致手术室出现安全隐患的首要因素,如果有充分的术前准备、规范的术中操作、积极的术后护理,可明显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降低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传统的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领域,通常是由相关组织或专家团队制定相关管理标准。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FMEA)是一种系统的、前瞻性的基于团队的风险管理方法,发达国家已将其广泛用于医疗风险管理中,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本文综述了FMEA在国内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并总结了相关研究的意义及不足,以期为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方法的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手术感染的影响因素,探析手术全程无菌管理预防无菌手术感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行无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2014年度手术感染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据此制定并完善手术室全程无菌管理方案,于2015年1月实施并分析效果。结果术前住院时间、抗菌药物应用不规范、参观人数(≥3人)、手术类型、切口类型、手术植入物、手术时间、手术室空气含菌量、接台手术、手卫生不达标、侵入性操作不规范、手术器械和手术室物品清洁不达标、无菌操作不严格、手术室温度和湿度不适宜、一次性医疗用品处理不合理等均为手术感染的影响因素( P<0.05);2015年1月至10月手术感染率明显低于2014年1月至12月(χ2=36.1912,P=0.0000)。结论手术全程无菌管理后无菌手术术后感染率明显降低,预防效果良好,可在手术室管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