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胸膜间皮瘤是来自壁层脏层胸膜表面间皮细胞的一种少见原发性肿瘤.按细胞类型、范围、恶性程度等可分为良性局限性纤维间皮瘤和弥漫性恶性间皮瘤两种.恶性的临床分期:Ⅰ期局限于壁层胸膜,只累及同侧胸膜、肺、心包和纵隔;Ⅱ期侵犯胸壁或累及纵隔结构,即食管、心脏和对侧胸膜,淋巴结受累只在胸部(N2);Ⅲ期肿瘤穿过膈肌累及腹膜,侵犯对侧胸膜和双侧胸部,累及胸部外淋巴结;Ⅳ期远处血源性骨转移.  相似文献   

2.
<正> 胸膜间皮瘤系来源于胸膜间皮细胞的原发性胸膜肿瘤,比较少见,国内报道亦不多,易误诊为继发性胸膜肿瘤、胸膜结核、肺良性肿瘤及纵隔肿瘤等。现将我院16年中经病理证实的1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们用扫描电镜观察了5只小白鼠脏胸膜及不同部位壁胸膜的间皮,发现脏胸膜与壁胸膜间皮细胞在形态上有明显的区别。同时,我们还发现胸膜间皮细胞的表面有大量细微绒毛及形态各异的粗微绒毛、火山口样凹陷及圆形颗粒,在壁胸膜处可见细胞间孔。  相似文献   

4.
间皮瘤往往来源于浆膜系统的间皮细胞,以原发居多,几乎均为高度恶性肿瘤。我院遇到一例恶性间皮瘤,同时侵犯胸膜、心包、纵隔淋巴结、腹膜,比较罕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大鼠胸膜间皮细胞的培养方法.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培养大鼠胸膜间皮细胞,通过胸膜细胞形态学鉴定方法,对两种方法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组织块法培养大鼠胸膜间皮细胞获得成功.结论:组织块法培养大鼠胸膜间皮细胞成本低、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鼠壁胸膜的通透性,胸膜腔内物质的吸收途径。方法向大鼠胸膜腔内注射示踪剂,应用光镜、透射电镜方法观察壁胸膜的物质吸收途径以及壁胸膜间皮的形态变化。结果壁胸膜表面覆盖一层连续的间皮细胞,间皮细胞按形态可分为立方形和扁平形问皮细胞,立方形间皮细胞下的结缔组织内存在大量的毛细淋巴管。由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突起穿过间皮下结缔组织与问皮细胞相连接而形成的间皮孔,是物质吸收的主要途径。结论壁胸膜通过三种途径吸收物质:①间皮孔的吸收作用;②问皮细胞的吞噬作用;③通过问皮细胞间裂隙吸收。  相似文献   

7.
恶性胸膜间皮瘤是起源于胸膜间皮细胞的原发性胸膜肿瘤,随着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石棉的广泛应用,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恶性度极高,占胸膜肿瘤的5%,一般表现为发热、咳嗽、胸痛、胸闷、胸腔积液及胸膜肿块等,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故经常被误诊为胸膜炎、肺炎、肺癌、肺结核及纵隔肿瘤等。现将近期收治的1例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张华  刘瑞来 《疑难病杂志》2005,4(5):302-302
胸膜间皮瘤占整个胸膜肿瘤的5%.按肿瘤的生长方式和大体形态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前者来源胸膜下的结缔组织,多属良性或低度恶性;后者原发于胸膜间皮细胞,几乎均为高度恶性.现就我院近年来首治的7例弥漫性胸膜间皮瘤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胸膜间皮瘤是原发于胸膜间皮细胞的肿瘤,较为少见。我院两个附属医院先后收治恶性胸膜间皮瘤5例,其中3例在胸水中找到多量的恶性间皮细胞,另2例活检证实,兹报道如下。资料分析:5例均为女性,年龄34~56岁。病史中均无明显石棉接触史。就诊时诉患侧胸痛,症状已持续2~8月。开始呈钝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鼠壁胸膜间皮孔的形态结构,阐明胸膜腔内物质的吸收途径。方法 向大鼠胸膜腔内注射示踪剂,应用扫描电镜方法观察壁胸膜间皮的形态变化。结果 壁胸膜表面覆盖一层连续的间皮细胞,其按形态可分为立方形和扁平形两种,细胞表面覆盖大量的微绒毛,在立方形间皮区可见间皮孔。结论 壁胸膜间皮孔是胸膜腔内物质吸收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犬自体肋软骨膜构建的气管假体进行气管移植重建的可行性。方法:实验犬10条,以其自体肋软骨膜包绕特制的硅胶棒制成管状物,埋植到气管旁肌肉组织内,建立血运,4周后,除去硅胶棒制成气管假体进行气管移植重建。通过观察实验犬移植术后的存活情况,移植后8周的大体标本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评价假体置换的效果。结果:8条存活的实验犬移植术后呼吸道通畅,饮食活动与正常犬无差别;构建的气管假体与气管旁肌肉组织紧密愈合,血运丰富,吻合口处愈合良好,无肉芽组织及瘢痕形成;管腔内表面光滑,表面有一层白色的黏膜覆盖。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气管假体的吻合口两端及吻合口处有气管黏膜生长,其内表面被覆无明显纤毛存在的假复层柱状上皮;其外层为成纤维细胞和纤维组织,其间散在少量炎性细胞;在纤维膜下可见新生软骨细胞,数量较少,软骨细胞的胞浆着色较淡,表明软骨细胞为新生的;其外层可见横纹肌细胞,其间有大量的新生的直径不等的微血管和毛细血管,软骨细胞与肌细胞之间连接紧密。结论:应用犬自体肋软骨膜构建的气管假体进行犬气管的移植重建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球形肺炎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附3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球形肺炎的影像学特点,以便与其它球形病灶特别是周围型肺癌鉴别。方法:搜集32例经临床证实的球形肺炎患者的临床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球形肺炎的主要表现:(1)病变两侧缘垂直于胸膜呈刀切样平直边缘,病变呈方形,是球形肺炎的特征。(2)病变局部及周围胸膜肥厚;病变所属支气管非狭窄性均匀增厚;肺门侧血管增多、增粗、扭曲,但无僵直及牵拉;病变非胸膜侧浅淡小片状高密度等支持球形肺炎诊断。(3)抗炎治疗后病变疏散或明显缩小支持球形肺炎,提示可以继续抗炎治疗。(4)纵隔、肺门无明显淋巴结肿大,趋向支持肺炎诊断。(5)“晕征”、支气管充气征和病灶内“肺泡征”,不能过分强调其诊断价值。结论:CT检查是球形肺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1(AQP-1)在炎症性胸腔积液大鼠胸膜上的表达及其与胸水形成的关系。方法56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和胸膜炎组(48只)。采用角叉菜胶胸腔内注射复制炎症性胸腔积液大鼠模型。胸膜炎组根据注入角叉菜胶后处理时间再分为6、12、24、36、48和72h组,每组8只。测定各组大鼠胸腔积液量,对胸腔积液进行细胞计数和分类,采用HE染色观察脏、壁层胸膜的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AQP-1在大鼠胸膜上的分布,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脏、壁层胸膜AQP-1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胸膜炎各时相组胸水量分别为(2.10±0.22)mL、(4.10±0.15)mL、(4.40±0.36)mL、(3.20±0.27)mL、(2.60±0.18)mL和(0.12±0.02)mL。AQP-1主要表达在脏、壁层胸膜的间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胸膜炎各时相组脏、壁层胸膜AQP-1表达均增强。胸膜炎组AQP-1mRNA在壁层胸膜的表达于6h开始升高,24h达高峰;在脏层胸膜的表达于12h开始升高,24h达高峰。AQP-1蛋白表达的变化趋势与mRNA表达一致。12h和24h组壁层胸膜AQP-1表达与胸腔积液量呈正相关(r=0.857,r=0.846,P均〈0.01);24h脏层胸膜AQP-1表达与胸腔积液量呈正相关(r=0.725,P〈0.05)。结论胸膜炎胸腔积液时胸膜AQP-1表达增强,AQP-1可能参与炎症性胸腔积液的转运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纵隔胸膜在中上段食管癌中应用的意义。方法选择肿瘤外科手术切除中上段食管癌482例,分为A、B两组。A组230例:2006年8月以前未缝合纵隔胸膜组;B组252例:2006年8月以后缝合组。两组患者肿瘤均位于食管中上段,其临床病理分期如下:Ⅰ期107例,Ⅱa期148例,Ⅱb期143例,Ⅲ期84例。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无近期死亡。吻合口瘘A组13例,B组4例;胸闷不适A组37例,B组1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了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肺部感染、肺不张、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在本研究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上段食管癌,采用纵隔胸膜覆盖,明显减少吻合口瘘和胸闷不适的发生;而且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 Ad-SPK1 是否促进胃黏膜上皮细胞增殖和迁移。 方法:分离培养胎兔胃黏膜上皮细胞, 通过重组腺病毒介导鞘氨醇激酶在上皮细胞中的表达,western blot 及 SPK 酶活性检测其表达情况。 结果:体外 实验中,Western blot 和SPK 酶活性检测外源SPK1 在上皮细胞的表达情况。 用抗FLAG 的抗体在Ad-SPK1 感染 的上皮细胞检测到一条特异条带。 SPK 酶活性法检测不同MOI 为100 的Ad-SPK1 感染兔上皮细胞后SPK 的活 性最高。 结论:腺病毒介导的鞘氨醇激酶可促进实验兔胃溃疡黏膜上皮修复和溃疡面血管增生,加快溃疡愈合。 关键词:胃黏膜;鞘氨醇激酶;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尾静脉移植人脐血细胞对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择60只昆明小白鼠,随机抽取5只作为对照组,其余55只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制备糖尿病鼠模型.成模后将小鼠随机分成移植组(26只)和糖尿病组(12只).将分离的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于对数增长期用PKH26标记后,以2×106/ml经尾静脉注射入移植组小鼠体内.于注射后第4天和第14天观察3组小鼠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并用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观察PKH26标记的人脐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内的分布.结果 人脐血单个核细胞植入第4天,移植组小鼠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与糖尿病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第14天移植组小鼠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水平与糖尿病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检测发现移植第4天的糖尿病小鼠的胰、脾、肝、骨髓组织内均可见PKH26+细胞,而移植第14天上述各部位未发现PKH26+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上述部位的冷冻切片结果也支持这一结果.结论 将人脐血细胞移植到未用免疫抑制剂的糖尿病小鼠体内可存活,并可以在一定时间内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p2 1WAF1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腹膜间皮细胞在含糖13 8g/L和 38 6g/L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 2 4h后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 ,用RT PCR法测定p2 1WAF1的表达水平。【结果】经含糖 13 8g/L和 38 6g/L培养基培养 2 4h后腹膜间皮细胞大多出现细胞肥大和停滞于细胞周期的G1期 ,以 38 6g/L组明显。高浓度葡萄糖刺激p2 1WAF1mRNA表达 ,38 6g/L组表达明显增高 (P <0 0 5 ) ;无血清常规培养基组和甘露醇组几乎无表达。【结论】高糖可刺激间皮细胞p2 1WAF1的表达 ,且可能与高糖作用下细胞肥大及G1期阻滞有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26例纵隔淋巴瘤。20例获得病理诊断,何杰金氏病4例,非何杰金氏病16例。临床表现有三大症侯群:全身症状:发热、多汗、食欲下降、消瘦和乏力等;纵隔肿大淋巴结压迫或侵犯胸内组织引起的局部症状:咳嗽、胸闷、气急和胸痛等;及远处转移引起的相应症状。确诊方法:浅表淋巴结活检13例,占病理阳性的65%,此外有骨髓穿刺、胸水检查、胸膜活检、胸内肿块穿刺、扁桃体切除及脾切除等。最后讨论了纵隔淋巴瘤的诊断及白血病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