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2,MEN2)又称为Sipple综合征,其病理学特征为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或甲状腺C细胞增生,是一种有明显家族倾向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表现为在同一患者身上同时或先后出现2个或2个以上的内分泌腺腺瘤或增生而产生的一种以受累腺体功能亢进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可分为MEN2A、MEN2B、  相似文献   

2.
中耳气体是影响中耳功能的重要因素,其压力的增高或减低会导至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或前庭反应。以往的研究主要是在压力变动方面,但没有对N_2、O_2及CO_2各气体成分作出区分,几乎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到中耳气体成分可能的变化上,而这样的质的变化会在N_2O全麻、浆液性中耳炎及咽鼓管通气不良时遇到。在用N_2O全麻对中耳气体成分可能影响的研究中,形成了一种有效的微量法以测定中耳气体成分。现介绍如下: 取微量样本:在N_2O/O_2混合剂吸入或静注  相似文献   

3.
在临床上,致死性中线肉芽肿可分为三期。第一期或称前驱期。常有间歇性鼻阻塞;伴有水样或浆液血性分泌物,鼻中隔可出现肉芽肿或溃疡。第二期为活动期。鼻分泌物增多并带臭味;鼻内有特殊的灰色坏死区、腐烂成溃疡,发展迅速,为期约数月。第三期为病终期。病人呈衰竭;病变破坏区扩大;多因败血症及衰竭死亡。近年已从致死性中线肉芽肿分出不同的临束病理类型,虽然其基本表现相同,但其组织学类型不同,对治疗的反应及进展亦不同。据观察有以下三种不同的组织学类型:(1)Wegener氏肉芽肿;(2)恶性中线网细胞增多症,或称  相似文献   

4.
伴随局部缺氧的耳蜗微循环损伤被认为是噪声性听力损伤的一种形式,强声或噪声作用后,直接测定耳蜗内氧分压(PO_2)的报道却不多,并且结果也不一致。作者曾在以往的实验中发现,较长时间的强声作用后耳蜗内氧张力持续下降。作者采用了三种不同种类的氧敏感性电极测定麻醉状态下豚鼠外淋巴PO_2。实验选用42只杂色豚鼠,耳后径路暴露左侧耳蜗。以NiCr-Ni热电偶置于圆窗或经圆窗插入外淋巴  相似文献   

5.
冷冻疗法临床应用25年的回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73~ 1 997年我科应用液氮冷冻疗法 ,先后治疗各类疾病 1 2 1 55例。现对临床应用冷冻疗法的经验进行回顾性总结。报告如下。1 冷冻方法按照病变的不同部位和不同性质或同一病变的不同时期 ,单用或同时采用几种冷冻方法 :1棉扦蘸液氮直接冷冻法 :如用于雀斑、扁桃体手术后渗血、乳突术腔肉芽增生等。 2灌注法 :将液氮直接灌注到病变组织上 ,如对某些肿瘤、皮肤角质病变等。 3喷射法 :将液氮直接喷射到病变部位 ,如鼻炎、慢性咽炎、某些皮肤病及肿瘤等。 4加压冷冻 :将冷刀头直接加压于病变组织上 ,如肥厚性鼻炎、鼻中隔 Little区出血、…  相似文献   

6.
多原发癌是指同一宿主的不同器官同时或异时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发恶性肿瘤,临床上较少见,易于转移或复发癌混淆,现介绍甲状腺、卵巢多原发癌一例,希望提高临床对多原发癌的认识,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7.
重复癌又称多原发癌,指同一宿主在同一器官或成对器官,同一系统的不同部位以及不同器官,同时或先后发生的2个或2个以上的原发恶性肿瘤.按发生脏器数,可称为二重癌、三重癌.现阶段重复癌的发生越来越多,但多数都是二重癌、三重癌,四重癌的发生极为罕见,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四重癌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MPC)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发恶性肿瘤发生在一个患者的相同器官或不同器官,分为同时性多原发癌(多种恶性肿瘤同时发生或发生间隔≤6个月)和异时性多原发癌(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间隔>6个月)[1].在临床工作中,同时性多原发癌的发生易与转移癌相混淆,但其治疗方法和预后却截然不同.对于转移癌,属于恶性肿瘤的晚期病变,全身系统化疗是主要的姑息治疗方法,预后差,常短期内死亡.而同时性多原发癌则不同,正确诊断后通过积极的根治性综合治疗,部分患者可以得到良好的预后,达到长期存活.以往临床工作认为喉癌与下咽癌无同时性多原发癌,现仅有1篇文献报道喉癌与下咽癌异时性多原发癌3例[2],但近期我院先后发现2例喉癌与下咽癌同时性多原发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微波与三氯醋酸烧灼治疗黎氏区出血疗效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用微波与三氯醋酸治疗黎氏区出血90例,随访半年,结果提示2种疗法的适应证及疗效不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90例中男60例,女30例,患者均无血液病,系原发于黎氏区病变所致的鼻出血,9例有高血压.局部病变分为(1)黏膜病变型42例,出血处黏膜充血、糜烂、干燥或变薄;(2)血管病变型15例,局部血管扩张,呈网状或单条血管扩张破裂可见断端;(3)混合型33例,兼有黏膜、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10.
1引言 人工耳蜗(Cochlear Implant,CI)是一种听觉辅助设备,其作用是帮助重度至极重度耳聋患者恢复或重获一定的声音知觉[1]。目前,人工耳蜗设备已经帮助众多失聪患者部分恢复或重建了听觉,获得了良好的言语可懂度,但对音乐的感知效果并不理想。因此,研究者们针对如何提高人工耳蜗植入者的音乐感知能力进行了各项研究,从不同的角度提升人工耳蜗的性能[2]。  相似文献   

11.
最近15年内由于应用化学溶液和电味觉计测定味觉的阈值,味觉异常才得到了正确了解,并且得知味觉和嗅觉能受各种疾病的影响。味觉异常的症状学味觉异常可分为两大类:(1)量变:味觉可以完全缺失,或分别影响四种味觉类型中的任何1~2种。味觉过敏较少见,多为暂时性和选择性的。(2)质变(味觉倒错,paragesia),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病变。必须指出,大部分病人并未察觉到任何障碍,因为他们所说的味觉实际上是综合了两种不同的化学性感受,即味觉与嗅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搞清正常及病变耳蜗的声音编码,对内毛细胞和外毛细胞及此两种感受器间的关系必须澄清。为此目的,通常有二种研究途径,一是用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法;一是选择性感受器破坏法,例如使用噪声或耳毒性药物来破坏外毛细胞。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能使内毛细胞发生广泛的慢性病变的方法。本文报告一种试使外毛细胞无损而内毛细胞发生严重病变的方法。试验用28只小兔鼠在无麻醉下进行。将动物的一侧外耳道堵塞,免受噪声刺激,留作对照;将另一耳暴露于2~7千赫,115dB声压级的噪声15分钟或30分钟。实验发现,动物的外耳道共振特性为2千赫及4千赫。115dB声压级的噪声,经外耳道共振后,2千赫及4千赫各增加20dB声压级,相当于135dB声压级。另用7只动物10只耳分别以2、4、8及16千赫高声压级的纯音刺激,找出不同频率的纯音造成基底膜损害  相似文献   

13.
<正>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ncer, MPC)又称多重癌、重复癌,是指同一个体同时或先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可发生于同一系统或同一器官的不同部位,或发生于不同系统不同器官[1]。头颈部相较其他部位发生多原发癌的几率较高[2],因此提高对头颈部多原发癌的认识,尽早发现、合理诊疗是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的关键。本文对1例喉癌合并鼻咽癌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和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14.
甲状旁腺机能减退可表现为程度不同的各种症状,轻则人物性格改变重则肌肉强直。在甲状腺部分或全部切除术后5—28%的患者发生甲状旁腺机能减退。 Osborn等(1968)提出诊断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的几种方法:(1)游离钙饮食试验:甲状旁腺机能减退者经服游离钙饮食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化验数据也有所改变。(2)磷酸排洩系数(PEI)测定:用的是Nordin及Fraser法,其结果若低于0.9则有临床意义。(3)连续血清钙测定:取血时不用止血带,其结果若低于8.5mg%,则为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的一种标志。  相似文献   

15.
听力损失患儿的多频稳态反应测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多频稳态反应测试对听力损失患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 2 4 2例聋儿按听力损失程度分成 3组 ,应用Audix测试系统分别测试不同刺激频率、不同刺激强度时的多频稳态反应阈值及假反应的出现率 ,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初步评价。结果 在睡眠情况下每一强度刺激的叠加次数在 10~ 2 0次 ,即可得到确定的反应结果 ;当 4个频率同时最大刺激 ,只有个别频率出现反应时要注意排除假反应 ;大多数病例单频或多频同时刺激得到的反应结果差别不大 ,但在少数病例 ,两种测试方法的反应阈值相差可达 15dB ,这可能与听力损失在不同频率处差异程度有关。结论 多频稳态反应测试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可靠性 ,但在应用时有一些问题也应注意  相似文献   

16.
鼻内镜下鼻中隔修正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中隔矫正术失败而行鼻内镜下鼻中隔修正手术的技术方法。方法对1997年4月~2006年4月鼻中隔矫正术失败的39例患者在鼻内镜下根据患者鼻中隔偏曲的部位、程度、原有软骨及骨质的残留状况采用2种不同的手术径路:①对10例鼻中隔前下端偏曲,1例低位偏曲和14例高位偏曲的患者采用鼻中隔前端"C"形切口。②对12例鼻中隔后端偏曲和2例高位偏曲患者,在偏曲部位的前方作小弧形切口,必要时辅助电钻或骨锉进行手术。结果39例患者均获满意矫正,鼻中隔偏曲引起的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随访6~24个月,无1例出现鼻中隔穿孔、鞍鼻、鼻腔粘连等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修正手术针对不同的临床特点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可获满意效果,是一种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失败进行补救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对 4 6例 1~ 11岁 (6 8% <3岁 )的患儿 (均有复发性或持续性中耳炎和腺样体肥大或鼻窦炎的症状 )行鼓膜切开置管术和腺样体刮除术并行腺样体组织和中耳渗液培养。对 18例仅有腺样体肥大而无中耳或鼻窦疾病 ,因出现呼吸道阻塞症状的患儿行腺样体刮除术 ,并对刮除的腺样体组织作同样培养。研究发现 ,研究组 4 6例培养菌有 2 0例 (55% )均获得 3种菌中的 2种或 3种 ,而对照组中 8例患儿腺样体上发现的耐药菌或为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 ,或为莫拉氏球菌。56 %的研究组腺样体发现有耐药菌 ,其与对照组的 2 2 %进行比较 P值 <0 .0 2 ,同样 ,…  相似文献   

18.
喉科学     
仔细检查积极治疗,才能有效避免以后可能出现的喉关节固定,声门狭窄等后遗症。(雍康)洲1423喉构状软骨脱位:附2例报告/韩畅宇Z宁夏医学杂志一1仑94,16(2)一99 构状软骨脱位,为喉颈部外伤或内伤所致。医源性损伤多见。临床可见于构状软骨的向外后侧脱位,外前侧脱位等。本文所附2例报告即以上两种脱位形式,各占1例,而且均发生在左侧。2例经复位治愈。声嘶、喉痛或吞咽困难为其主要症状。一般发病多属单侧脱位,双侧极少见。左侧常见,诊断及治疗宜越早越好,治疗可据构状软骨不同的脱位方向,采取相应的复位措施。介绍了复位方法。提议构状软骨脱…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鼓膜穿孔对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s)的影响。用豚鼠做成不同大小和不同部位的鼓膜穿孔模型,有些模拟伴有外淋巴瘘或听骨链中断,以研究对DPOAEs的影响。用Grason-Stadler GS160系统测定最常用的2f1-f2 DPOAE。……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三种最常见的与喉麻痹有关的病变,在内腔镜下进行手术,恢复通气,取得疗效。一、单侧内收肌麻痹注射聚四氟乙烯,由于注射量过多或注射位置不当,引起不同程度气道阻塞。11个病例中有2例曾经气管切开,通过内腔镜下手术都取得成功。多数病例表现为声带向内突出,或注射侧声带掩盖对侧,或两者兼有。治疗分两组:第1组对向内突出者采用显微烧灼即能恢复;第2组患者则需切开阻塞处,取出注入物以疏通气道。二、双侧声带外展麻痹外移法:手术切除接近声韧带部分的甲杓肌纤维,向下至弹力圆锥的内侧和甲状软骨的外侧。手术操作并不困难,创面缝合,使声带外移。缝线系用2支自颈部穿入声韧带上下的皮下针引入,在内腔镜内用鳄鱼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