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五禽戏"是中国古代导引养生功法,与传统文化哲学理念、中医学原理有着深厚的渊源和紧密的关系."五脏一体"、"神形一体"、"身心同治"的整体论是中医学辨证施治的基本观念,因此功法练习过程应该是一种内涵丰富的"心"的历程,印心理活动定向性地集中活跃过程,结合逾6年的练功及教学实践体会,本人拟以心理活动层面对"五禽法"功法练习的方法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肾主骨生髓"与肾脏的内分泌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学"肾主骨生髓"理论与肾脏内分泌功能.方法:运用中医学理论,结合现代医学进行研究.结论:中医"肾主骨生髓"理论与肾脏内分泌功能之间有密切联系.1α-羟化酶、EPO可能是该理论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方证相关"逻辑命题及其意义   总被引:54,自引:3,他引:51  
1 命题的提出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中的核心内容.长期以来,"辨证论治"一直被认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最具特色的学术精髓,而且作为一种原则、一种技术规范几乎支配着中医临床实践的全过程.不仅如此,辨证论治所蕴涵的"证同治同"、"证异治异"等还是中西医结合或中医药现代研究中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究竟是"理论医学"还是"经验医学"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基本问题,因为它触及到了中医学在一般认识链条中所处的阶段与层次,因为不同的定位最终都必然显化为不同的行为,从课题、研究方法的选择直至决策等。在回顾中医学的"经验医学"论与"理论医学"论之争的基础上,进一步汇要分析"经验医学"论的四大依据,指出"经验医学"论难以成立,并运用科学理论形成过程的相关研究成果论证了中医学属于"理论医学"。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大量的"隐"证面前,传统中医学辨"证"将很难下手,必须由单一的辨证施治发展为既能辨证又能辨"隐"施治,才能使中医学开辟出另一片河山,发展到一个新的境界.因此,笔者提出了辨"隐"施治的全新概念[1].  相似文献   

6.
1对肺心病的认识 1.1中医学似肺心病临床分析要点肺心病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简称,<素问·咳论>云:"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金匮要略>又述:"隔日之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熏黑…".这些论述皆近似现代医学所说的气急、紫绀、面色灰暗、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腹水等右心衰竭的体征,根据上面分析足以说明祖国医学对本病早已有认识.根据肺心病表现,按祖国医学"咳"、"喘"、"痰"、"饮"论述.  相似文献   

7.
时间在本质上标志着事物整体的运动变化,而整体观和恒动观是中医学的重要特征.因此,时间在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文献的角度分析古人对时间的认识,阐释时间与整体性运动变化的关系,讨论中医学"重时"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8.
续前文主要从审证求机论、知常达变论、药随证转论、风火同气论、出血热"三毒论"、病毒感染性高热"到气就可气营两清"论、厥脱理气活血论、疑难杂病十纲辨治论等方面对当代著名中医学家用仲瑛教授的学术思想进行了阐述.突出中医病机理论的创新,并强调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为周仲瑛教授一生学术成就的结晶.  相似文献   

9.
"神"是中医学一个有显著特色的重要概念.中医学认为,"神"是人的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它包括精神意识、知觉、运动等,内容丰富多彩,方法独特显著,涉及到现代医学之心理学、精神学、行为学等领域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严世芸教授认为"和"是中医学的核心准则之一,且在中医学基础理论中有重要意义.以"和"为基础,形成了兼收并蓄观、阴阳观、气血观、五脏观等独特的诊治观,并在临证中得以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1.
"金元五大家"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宋金元时期是"新学肇兴"与中医理论深入探索的重要阶段[1],著名医家刘完素、张元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各自提出新的学术见解与主张,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后世多将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朱震亨誉为 "金元四大家".当代著名医家丁光迪认为"中医学上‘金元四大家'之称,犹如文学上的‘唐宋八大家'这种提法,具有突出时代成就的历史意义"[2].笔者认为 "金元四大家" 之说不能完全突出金元时代的医学发展成就,应以金元五大家为宜.本文根据张元素的学术成就及其对金元医学与后世的影响,旨在说明张元素的学术地位当与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并举.  相似文献   

12.
"致中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世界万物存在的理想状态,"和"指的是各个方面的谐调共处,融汇为一体,这是事物发展的极致阶段,最佳状态,和谐是万物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这种思想理念深深地影响着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结合<黄帝内经>原文对"和"与生命、健康、疾病、治疗的相关论述作了分析,阐述了"和"的理念对中医学的影响,提出"和"是中医学术之本的观点.中医学吸收了"致中和"的思想理念,并运用到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观察和研究之中,创立了不同于西方医学的中医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中医学是中国的传统医学,是中华文化的产物,它由几千年的医疗实践与古代哲学思想结合而形成的.其理论起源于先秦诸子百家.先秦、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当时农业、手工业和科学技术有了快速的发展而社会又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于是各个学派的思想先后诞生,造成"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大好学术形势.重要的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兵家、阴阳五行家等.由此看来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是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都来源于先秦的学说,本文仅对中医学的"阴阳"学说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胆在人体精神情志活动和气机调节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六经辨证中胆的重要地位的理论阐述.探讨了<素问·六节藏象论篇>中提出的"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这句话的准确、合理的涵义,认为此言与人们惯常认识的"心为君主之官","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经义是不相矛盾的,"凡十一脏取决于胆"所指的"胆"是对应于中医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中的情志、功能、位置而言,体现中医学理论注重整体观念,既强调了胆的重要生理功能及作用,又体现了与整体的联系,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证辨析中医学"正气"源流.方法:采用文献学研究方法.结果:"正气"属中医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其内涵十分丰富.结论:经考察,<内经>中"正气"多指代"神气"、"真气"、"精气".质世在此基础上扩大了"正气"的内涵,多指代"正风"、"胃气"以及"与人体相和之气"等:"正气"多与"邪气"作为对应的一组概念出现,存临床四诊中处处体现"正气"指导晒床实践的重要作用.另外还引申为"刚正之气",体现了一股强大的生命力,是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  相似文献   

16.
舌诊,又称望舌.是中医诊治某些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通过用现代医学理论,分析论证中医学理论中"舌诊"这一诊疗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此推动中医学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的触合,促进医学科学的全面发展.证实了其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藏象"本质特征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内经》在《素问·六节藏象论》中首先提出了“藏象”的概念,其内涵包括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各脏腑与组织器官的联系及与四时阴阳的关系等。中医学“藏象”与西医学“脏器”的概念有所不同,因而有中医学重功能、气化,西医学重实体、形质的说法。随着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对中医学“藏象”的本质,已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我们认为,中医学“藏象”的本质应该是功能与实体的统一体,其特征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罢极"一词,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该篇分述人体五脏之功能.在论肝时云:"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对其"罢极"二字,历代医家多以"疲劳"为注.然联系该篇上下文,则觉"疲劳"为注不妥.其一,因<六节藏象论>所论各脏之"本",均为其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而肝的主要功能并非"劳"或"疲".其二,<六节藏象论>,在此处是在谈各个脏的生理功能,而并非在谈病理.但"疲劳"一词,显然属于病理范畴,并不属于生理功能.若以病理意义来理解,则与上下文对其他脏的论述不一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气论哲学基本成熟后与当时日益发展的医学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学理论体系.气论哲学作为自然观基础渗透型了中医学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医学建构理论体系的基石,并指导着中医的诊治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标本"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标本理论也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标本之说始于《内经》,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夫标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标与本,易而勿损;察本与标,气可令调,明知胜复,为万民式,天之道毕矣。"《素问.移精变气论》云:"逆从倒行,标本不得,亡神失国。"皆极言标本之重要意义。不仅如此,《内经》还列出《素问.标本病传论》及《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