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十年代出现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引起了屈光性角膜手术领域的一场革命,准分子激光手术不同于传统的角膜手术。由于准分子激光属于紫外激光,为单个光子且能量高,可直接打开组织中的共价键而无热效应,对周围组织几乎无损伤,在计算机控制下对角膜进行切削,切削精度之高是金属刀和钻石刀所不能比拟的,准分子激光屈光角膜手术的准确性是以往任何一种屈光手术所不能媲美的。 相似文献
2.
眼镜可谓是大多数近视患者的必备之物,许多人不仅配戴框架眼镜,甚至还要准备一副隐形眼镜。然而,镜片起雾、鼻梁酸痛、对隐形眼镜过敏、眼睛刺痛、久而久之眼眶凹陷、破坏脸型、求职受限、运动不便等等一系列不适反应可以说是眼镜一族挥之不去的麻烦。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近视患者既能摘掉眼镜又能清晰地看清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呢?2004年10月27日,著名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经过慎重考虑,在北京大学眼科中心接受了一种称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准分子激光手术,就成功地摘掉了眼镜。许多不喜欢戴眼镜的朋友们得知此情况非常感兴趣,他们想知道邓亚萍的手术情况,同时也想了解准分子激光手术是否会有危险?什么样的人适合接受这种手术?手术之后视力是不是真的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其实,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许多近视患者和邓亚萍一样通过这种手术成功地摘掉了眼镜,重获良好的视力。 相似文献
3.
4.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患的健康教育的要点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对740例采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患进行健康教育。护士对来院就诊且有意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的近视患进行认真、全面、系统地介绍使用的仪器设备情况,手术医师的经验及技巧,手术治疗近视的原理、过程、效果,要求患术前、术中、术后的配合要点,介绍术后按时用药、定期复诊的必要性,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结果 740例患手术进行顺利,术后能按时用药,及时复诊。进行两次随访分别为6个月和1年,术后视力提高,疗效巩固,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患进行认真、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使其配合手术。术后按时用药,定期复查是确保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近期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20例(430眼)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屈光度数将其分为三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术后随访观察三组患者视力、术后屈光度数改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20例患者术后视力裸眼视力明显提升,手术前后患者视力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随访半年发现A组、B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C组(P〈0.05)。术后A组、B组患者残余屈光度分布情况明显优于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30眼术后5眼主诉眩光,1眼欠矫-1.00 D,2眼过矫+1.50 D,3眼角膜瓣移,4眼高压眼,1眼视网膜脱落,8眼感染急性结膜炎,并未发生其他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对近视患者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具有显著的近期疗效,尤其是12.00 D以下近视患者,有效性与安全性均有保障,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可以作为近视临床治疗的选择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6.
7.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LASIK)术后常出现治疗欠矫情况 ,欠矫后通过再次手术容易得到矫正 ,且手术效果同样满意[1,2 ] 。现将我院从 1998年 4月~2 0 0 0年 12月期间对LASIK术后欠矫的患眼再次行瓣下基质内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切削术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接受再次治疗的 2 2例患者 36只眼 ,男性 10例 (16只眼 ) ;女性 12例 (2 0只眼 ) ;年龄 19~ 4 6岁 ,平均 2 8 5岁 ,本组患眼第一次手术前屈光度数为- 4 5 0~ - 18 5 0D ,平均 - (10 2 5± 3 14 )D。最佳矫正视力在 0 6~ 1 2 ,LASIK术后欠矫… 相似文献
8.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因其术后视力恢复快屈光状态稳定矫正范围大术后疼痛小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矫正屈光不正的手术方式。但是对于近视度数较高而角膜相对偏薄的患者LASIK术后有可能出现医源性圆锥角膜。这种并发症表现为进行性的角膜中央膨出。可能的诱发因素有患者的年龄、术前眼内压、角膜厚度、切削深度、切削区直径的人小、矫正的屈光度及手术保留的瓣下角膜厚度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切削后剩余瓣下角膜厚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巩固手术效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09年10月共587例进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有针对性的在术前、术中、术后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心态稳定,避免了许多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与多光区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M-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120只高度近视眼分别行LASEK及多光区LASIK并随访1年,分析其术后裸眼视力、屈光度变化及1年后的最佳矫正视力。结果M-LASIK组在术后初期(1个月时)裸眼视力优于LASEK组(p<0·05),在3、6个月时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1年时LASEK组平均裸眼视力优于M-LASIK组(p<0·05)。两者在1年时裸眼视力均低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p<0·05)。两组屈光状态均呈由远视向近视回退的趋势,其中M-LASIK组要明显于LASEK组。术后1年两组最佳矫正视力无显著差异。结论LASEK与M-LASIK在矫正高度近视薄角膜患者方面均是安全有效的,两者均具有节省角膜组织的优点。LASEK组的远期裸眼视力及屈光回退要优于M-LASIK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IASIK)治疗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和IASIK术后屈光回退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结果表明,LASIK是治疗RK、PRK和LASIK术后屈光回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进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患者实行手术前后的个体化护理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3576例(共7076只眼接受LASEK手术)患者采取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观察患者术中的配合,术后的心理反应以及疗效。结果术前充分准备,术中配合度好,加强自我护理的能力,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加快了术后恢复,所有患者的裸眼视力均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6~1.5。结论实施健康教育,能使病人减少心理应激反应,增强对手术的信心,使患者术中更好地配合,掌握自我保健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手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PRK)和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近几年得到迅速发展。这两种手术治疗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故颇具吸引力。但术后仍可出现某些并发症 ,应引起眼科医生和学校医疗保健人员的注意。我院是一所军事指挥学院 ,近年来 ,从地方录取的做过PRK和LASIK的学员逐年增多。现将 1997至 1998年学员术后并发症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1.1.1 PRK后 15 1只眼。年龄 18~ 2 0岁 ,平均 19岁 ,均男性。治疗的屈光范围 ,①近视度数 (-1.5 0D~ -10 .0 0D)。②近视散光度… 相似文献
14.
《社区医学杂志》2016,(18)
目的研究飞秒激光微切口透镜取出术与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镶术对近视患者的矫正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118例近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采取飞秒激光微切口透镜取出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在UCVA、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时间角膜后表面顶点高度变化[(2.13±3.38)、(2.43±3.57)、(2.47±3.79)、(2.33±0.7)μm]与[(2.28±3.16)、(2.58±3.94)、(2.66±3.17)(2.41±3.25)μ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86%)显著低于对照组(27.1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飞秒激光微切口透镜取出术与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均能有效治疗近视,但飞秒激光微切口透镜取出术不良反应小,总体效果优于原位角膜磨镶术。 相似文献
15.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是当前眼科屈光治疗的主流,它具有的安全性高、可预测性强等特点,使越来越多的人对其加以关注。本文将从工程技术角度介绍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治疗系统中各功能的实现原理,以使更多的人了解这一技术。1.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的治疗原理1.1理论基础人的角膜分五层,其中Stroma层占厚度的95%,此层具有不可再生特性。众所周知,近视、远视、散光这些屈光不正的产生,是由于眼的折光系统折光特性发生改变。因此,可以对Stroma层进行特定的切削,使其产生的折光改变恰好与原屈光不正相抵消,从而矫正屈光不正。利用准分… 相似文献
16.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简称LASIK),这是目前的主流术式。特点是拓宽了近视度数的矫治范围,术中术后无疼痛,视力恢复快,角膜不遗留斑翳。 相似文献
17.
18.
据估计,全球近视眼患者至少有十亿多,对近视眼的研究已有数百年。近年来对近视眼治疗争议最大的要数角膜激光手术。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由于担心患者的长期安全,政府医疗监督部门正在阻止国家医疗服务系统进行眼部激光手术。而美国的《眼科学》杂志也指出此类眼部手术的失败率是10%,手术还可能引起并发症,致使病人必须做眼角膜移植手术。这些消息在我国也引发了火热讨论。一些医疗工作者出来反驳国外研究部门的说法,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安全性。那么,近视眼激光手术到底是怎么回事?其成功率和安全性如何?远期效果怎样?到底该不该做这种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的屈光稳定性及屈光回退与屈光度的相关性。方法对2002年7月至2005年4月在濮阳市眼科医院近视激光中心行LASIK手术者中25例(36眼)屈光回退者进行随访观察,将所有病例分为3组:Ⅰ组<-6.00D 6眼,占16。7%;Ⅱ组-6.00D~-10.00D18眼,占50%;Ⅲ组>-10.00D12眼,占33.3%,观察各组术后1月、3月、6月、1年的屈光度。结果Ⅰ组术后1月、3月、6月1年的平均等效球镜度为:-0.605、-0.938、-1.313、-1.335;Ⅱ组为-1.014、-1.243、-1.57、-1.848;Ⅲ组为:-1.146、-1.813、-1.938、-2.563.讨论Ⅰ组(中、低度近视)术后6月内屈光回退度数稳定,Ⅱ组和Ⅲ组(高度、超高度近视)术后1年屈光回退仍在继续,对此组患者行二次补矫手术可延长至一年以后,LASIK手术治疗高度近视的长期稳定性尚待提高。 相似文献
20.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excimer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是在角膜磨镶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屈光性角膜手术 ,是自动板层角膜成形术(automatedlamellarkeratoplasty ,ALK)与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的有效结合。该手术的优点是术后反应轻 ,视力恢复快 ,屈光状态稳定 ,无雾状混浊 ,无明显疼痛等 ,是目前治疗近视的主要方法。我院眼科激光中心从 1999~ 2 0 0 1年共收治屈光不正患者 75 6例 ,经临床观察 ,效果良好 ,现将有关护理工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 2 4 5例 (4 6 2眼 ) ,随访 6个月资料完整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