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探讨妄想性抑郁症与非妄想性抑郁症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2006年至2010年149例抑郁症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其中妄想性抑郁症患者有50例,非妄想症患者有99例,分2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妄想性抑郁症焦虑、激越、自责自罪、绝望、自杀行为的出现频率较高。结论妄想性抑郁症与非妄想性抑郁症在症状学及治疗学方面存在差异。妄想性抑郁症以联合用药为主,非妄想性抑郁症以单一用药为主,妄想性抑郁症自杀率较高,有社会心理因素者较多,治疗显效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妄想性抑郁症与非妄想性抑郁症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2006年至2010年149例抑郁症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其中妄想性抑郁症患者有50例,非妄想症患者有99例,分2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妄想性抑郁症焦虑、激越、自责自罪、绝望、自杀行为的出现频率较高。结论妄想性抑郁症与非妄想性抑郁症在症状学及治疗学方面存在差异。妄想性抑郁症以联合用药为主,非妄想性抑郁症以单一用药为主,妄想性抑郁症自杀率较高,有社会心理因素者较多,治疗显效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3.
对40例妄想性抑郁症与109例非妄想性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妄想性抑郁症阳性家族史、临床症状中的“自杀”、“食欲不振”与非妄想性抑郁症有显著不同。妄想性抑郁症的妄想类型研究中发现:被害妄想最多,其次是关系、罪恶、疑病妄想,虚无妄想少见,着魔妄想偶见。  相似文献   

4.
对75例男女两性妄想性抑郁症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表明:男性病前性格内向者居多,焦虑激越症状出现率较高,绝大多数需要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5.
甘景梨  谢昌峰 《河北精神卫生》1995,8(4):217-218,220
对71例妄想性抑郁症患者和132例非妄想性抑郁症患者的自杀行为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与156例伴有妄想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自杀行为的对照比较。结果表明:妄想性抑郁症患者与非妄想性抑郁症患者的自杀行为比值比为1.99倍;妄想性抑郁症和非妄想性抑郁症患者与伴有妄想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的自杀行为比值比分别为9.45和4.76。说明自杀行为与妄想和抑郁均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舒必利治疗36例妄想性抑郁症,同时与治疗妄想性抑郁症效果较好的阿米替林+奋乃静在疗效、副作用等方面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显示舒必利显效率为64%,总有效率为86%,因而认为舒必利是一安全有效的治疗妄想性抑郁症药物。  相似文献   

7.
抑郁症自杀未遂42例临床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2例有自杀未遂的抑郁症与105例无自杀行为的抑郁症病人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表明:抑郁症自杀未遂者多为急性起病,有明显的心理社会因素;焦虑激越、幻听、被害妄想、自责自罪、绝望等症状出现率较高;自杀与妄想性抑郁症密切相关,往往需要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谢林珠 《职业与健康》2001,17(3):105-106
目的:探讨有、无幻觉、妄想的躁狂症的临床特征差异。方法:对72例有幻觉、妄想的躁狂症与120例无幻觉、妄想的躁狂症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有幻觉、妄想的躁狂症的精神疾病家族史、情感反应不协调、冲动破坏行为、治疗等方面与无幻觉、妄想的躁狂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有幻觉、妄想的躁狂症可能是躁狂症的一种独特亚型,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回汉两族精神分裂症患的妄想内容。方法:对同期首次住院的回族45例和汉族136例精神分裂症患的妄想内容进行跨化比较。结果:关系妄想出现率汉族组显高于回族组(P<0.05),嫉妒妄想回族组显高于汉族组(P<0.05)。在夸大妄想和影响妄想内容上两组有明显的不同。结论:回汉两族精神分裂症妄想内容上的差异,与民族社会化背景、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作调查90例存在被害妄想的精神分裂症患发现:妄想对象在整个病程中相对保持恒定(52.2%),部分对象发生泛化(20%);妄想对象为具体人14.4%,经卡方检验,病程越短,特指性就越强,受患的化程度影响不大。在被害妄想支配下患采取明显暴力行为40%,而被袭击对象中特指的人占50%。指出存在被害妄想的患应该进行严格监控,尤其被特指的人更应该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1.
对172例抑郁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女性精神病性和非精神病性抑郁症均高于男性,男性精神病性抑郁症的年龄及病程高于非精神病性抑郁症。精神病性抑郁症中的入睡困难、昼夜节律、食欲下降、性欲下降、思维迟缓、情绪低落、注意狭窄及自杀倾向高于非精神病性抑郁症;非精神病性抑郁症中的早醒及易激惹高于精神病性抑郁症,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提示精神病性与非精神病性抑郁症间存在着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氮平联合舍曲林治疗“复发性抑郁症,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增效作用。方法将30例无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舍曲林组和舍曲林联合小剂量米氮平组,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2、4周末分别应用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联合小剂量米氮平组疗效显著好于单用舍曲林组。联合组治疗各周HAMD评分下降指数比单用组更为明显。结论联合小剂量米氮平治疗抑郁症可提高疗效,且改善睡眠。  相似文献   

13.
赵劲 《药物与人》2014,(5):89-89
目的:分析舒肝解郁胶囊联合文拉法辛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92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通过数字分配法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予以舒肝解郁胶囊联合文拉法辛治疗,对照组予以文法拉辛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治疗组HAMD评分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对照组为15.2%,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联合文法拉辛治疗老年抑郁症效果明确,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抑郁症是精神科的一种常见病,轻性抑郁症更多。这些病人多由社会心理因素所引起,具有潜在的自杀危险。怎样早期识别轻性抑郁症呢?以下3种特征可供参考: (1)轻性抑郁症缺乏重性抑郁症的幻视、幻听、幻触、妄想和严重的失眠,也无食欲、体重和性欲的明显降低,抑郁症状无晨重晚轻的规律;情绪波动多在傍晚恶化而非清晨;缺乏明显的沮丧、悲观绝望、无用感、孤独等,但可见闷闷不乐、消沉,遇事易激惹,小的刺激可出现大的反应,敏感多疑、固执,不体谅他人,甚至待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治疗方法。方法:对53例糖尿病患者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收治的53例患者,13例死亡,其中5例死于合并脑血管疾病。结论: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雷泳震  刘媛 《中国保健》2009,(17):733-733
目的:评价美罗华与CHOP联合治疗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8例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例用CHOP方案联合关罗华治疗,对照组9例单用CHOP方案。所有病例21d为1个治疗周期,4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达66.7%,总有效率88.9%;对照组完全缓解率为33.3%,总有效率为55.6%,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CD20^+的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显著,不良反应与单纯化疗相似,可作为该病目前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7.
陈梅  李桂玲  李旭 《现代保健》2009,(15):69-70
目的观察奥氮平与舒必利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后妄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急性脑血管疾病后妄想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奥氮平组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60±11)岁,给予奥氮平2.5mg/d逐渐加至5~10mg/d,PO×4周;舒必利组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62±13)岁,给予舒必利0.3g/d逐渐加至0.4~0.6g/d、PO×4周。结果奥氮平组和舒必利组经过4周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8%和83%(P〉0.05),两组在2周末有效率分别为78%和26%(P〈0.05)。结论奥氮平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后妄想综合征比舒必利显效早、药物不良反应少且轻。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克拉霉素与加替沙星和热淋清胶囊治疗非淋性尿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经门诊确诊的85例非淋性尿道炎(NGU)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43例,口服克拉霉素片及加替换沙星和热淋清胶囊。对照组42例口服克拉霉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5%,对照组总有效率75.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拉霉素联合加中替沙星和热淋清胶囊治疗非淋性尿道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抑郁性神经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抑郁性神经症简称抑郁症。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临床上常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可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联用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西酞普兰联用小量阿立哌唑及单用西酞普兰治疗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疗程共8周。治疗前及治疗1、2、4、8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并根据HAMD量表减分率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显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西酞普兰联用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临床疗效肯定,副反应轻,临床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