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复方白芷痛风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复方白芷痛风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簿层色谱法对复方白芷痛风颗粒中黄芪、木香、防风进行定性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君药白芷中的欧前胡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复方白芷痛风颗粒中的黄芪、木香、防风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药材)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欧前胡素在2.25ug/mL~90μg/mL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97%(n=9),RSD为1.04%(n=9),稳定性试验RSD为1.13%(n=5),重复性试验RSD为0.96%(n=5),精密度试验RSD为0.73%(n=5)。结论:所建立的鉴别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商、重现性好,是控制复方白芷痛风颗粒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复方黄芩肺炎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黄芩肺炎颗粒中柴胡、金银花、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君药黄芩中的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复方黄芩肺炎颗粒中的柴胡、金银花、甘草薄层色谱图中,在与对照药材(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黄芩苷在25.04μg/m L~125.2μg/m L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稳定性试验RSD为0.98%(n=5),平均回收率为100.06%(n=9),RSD为1.49%(n=6),重复性试验RSD为0.43%(n=5),精密度试验RSD为0.74%(n=5)。结论所建立的鉴别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是控制复方黄芩肺炎颗粒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复方通淋栓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通淋栓中紫草、红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君药雪莲中的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复方通淋栓中的紫草、红花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品(对照药材)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绿原酸在1.44μg/mL~12.96μg/mL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67%(n=9),RSD为1.02%(n=9),稳定性试验RSD为0.68%(n=5),重复性试验RSD为0.83%(n=5),精密度试验RSD为0.67%(n=5)。结论:所建立的鉴别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是控制复方通淋栓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复方芍归乳痛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芍归乳痛胶囊中当归、柴胡、首乌藤进行定性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君药赤芍中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复方芍归乳痛胶囊中的当归、柴胡、首乌藤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药材)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芍药苷在0.212μg~0.636μg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0.1%(n=9),RSD为0.87%(n=9),稳定性试验RSD为0.79%(n=5),重复性试验RSD为1.13%(n=5),精密度试验RSD为0.89%(n=5)。结论:所建立的鉴别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是控制复方芍归乳痛胶囊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参芪脑清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刘安球  李建祥 《中成药》2003,25(5):360-362
目的:建立参芪脑清颗粒(黄芪、人参、当归、首乌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参芪脑清颗粒中的黄芪、人参、当归、首乌等药材有效成分鉴别分析,用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黄芪、人参、当归、首乌等味药材;黄芪甲苷在0.50—5.0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8),平均回收率为97.10%,RSD为1.34%,薄层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该法可以有效控制参芪脑清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复方丹黄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丹黄颗粒中丹参、黄芪、黄精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君药丹参中的丹酚酸B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复方丹黄颗粒中的丹参、黄芪、黄精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丹酚酸B在14.0μg/mL-70.0μg/L乙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53,稳定性试验RSD为1.35%(n=5),平均回收率为98.52%(n=9),RSD为1.12%(n=9),重复性试验RSD为0.91%(n=5),精密度试验RSD为0.92%(n=5)。结论:所建立的鉴别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是控制复方丹黄颗粒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复方蒲黄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蒲黄颗粒中陈皮、黄芪、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君药蒲黄中的异鼠李素-3—0-新橙皮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复方蒲黄颗粒中的陈皮、黄芪、甘草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异鼠李素-3—0-新橙皮苷在3.56μg·mL^-1-26.70μg·m:L^-1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稳定性试验RSD为1.30%(n=5),平均回收率为99.04%(n=9),RSD为1.98%(n=9),重复性试验RSD为0.84%(n=5),精密度RSD为1.30%(n=5)。结论:所建立的鉴别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是控制复方蒲黄颗粒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复方刺五加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菲  王伟明  姚琳  孙妍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11):2571-2573,2599
目的:建立复方刺五加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的西洋参、麦冬、黄芪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法测定方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效果较好,且阴性无干扰;黄芪甲苷在0.56~5.6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13%,RSD为0.56%(n=5)。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刺五加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芩桑消痤颗粒中黄芩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色谱柱为Shjm-pack ODS (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45:55),检测波长280nm,流速为1.00mL·min-1,柱温为35℃.结果:黄芩苷在12.2μg·mL-1~61.0μg·mL-1同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n=5),平均回收率为100.3%(n=9),RSD为1.98%(n=9),稳定性试验RSD为0.91%(n=5),重复性试验RSD为1.89%(n=5),精密度试验RSD为1.03(n=5).结论:建立的定量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是控制复方芩桑消痤颗粒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复方前列宁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前列宁胶囊中石菖蒲、乌药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君药甘草中的甘草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复方前列宁胶囊中的石菖蒲、乌药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对照晶)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甘草酸在0.0174mg/mL~0.2179mg/mL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γ=0.9996,稳定性试验RSD为1.23%(n=5),平均回收率为99.33%(n=9),RSD为1.72%(n=9),重复性试验RSD为0.66%(n=5),精密度试验RSD为1.23%(n=5)。结论:所建立的鉴别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是控制复方前列宁胶囊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康媛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黄芪、白芍、枸杞子和干草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芍药苷的含量,采用AichromBond-AQ-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水-乙腈(85∶15),检测波长为230nm,柱温30℃,流速1mL/min。结果薄层色谱专属性强;芍药苷的线性范围为0.0545~0.545μg,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0%,RSD=1.06%(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康媛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益气活血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翁燕  陆超  蔡云珊  刘志辉 《中国现代中药》2017,19(11):1625-1630
目的:建立益气活血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对照药材为对照,选用薄层色谱法(TLC)定性鉴别制剂中黄芪/炙黄芪、五味子、牡丹皮、莪术、丹参;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和高效液相-紫外检测器(HPLC-UV)法对益气活血颗粒中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苷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处方中5味药材均能通过薄层色谱法检出,且斑点清晰,分离良好。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苷分别在进样量为2.32~37.04μg、19.62~314 ng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1.25%、93.59%,RSD分别为2.27%(n=6)、1.90%(n=6)。结论:研究建立的方法可有效用于益气活血颗粒的定性、定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前列通窍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黄芪、水蛭、肉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ELSD)对样品中的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法能对黄芪、水蛭、肉桂进行专属性鉴别;HPLC-ELSD法测定黄芪甲苷含量时,进样量在1.49~7.44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1(n=5),平均回收率为100.55%,RSD为1.59%(n=6).结论:定性、定量方法简单可行,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芪术颗粒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该药的黄芪、白术、丹参、柴胡、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测定该药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薄层色谱条件为:波长λs=530nm,λR=650nm。结果该药薄层层析斑点清晰集中,含量测定黄芪甲苷在1.01~5.03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6.07%,RSD=0.89%(n=5)。结论该方法准确、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作为芪术颗粒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黄芩肺炎颗粒中黄芩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色谱柱:Shim-packODS (150×4.6mm,5μm);检测波长:280nm;流动相:甲醇-0.4%磷酸(45:55);流速;1.00mL·min-1;柱温:40℃。结果:黄芩苷进样量与色谱峰面积在20.2μg·mL-1-101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 RSD为1.1(n=9),精密度试验RSD为0.81(n=5),重复性试验RSD为0.97(n=5),稳定性试验RSD为1.1(n=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是控制复方黄芩肺炎颗粒内在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舒冠颗粒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舒冠颗粒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方法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A lltim a,5μm,4.6 mm×250 mm);流动相:甲醇-水(32∶68),检测波长320 nm。结果二苯乙烯苷进样量在0.165~1.65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6%(n=6);精密度RSD=0.95%(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郎氏扶正颗粒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水提醇沉工艺制备郎氏扶正颗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芪甲苷和斯皮诺素进行含量测定;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黄芪和白术进行定性鉴别。结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黄芪甲苷和斯皮诺素的含量:黄芪甲苷和斯皮诺素分别在0.4767.616μg(r=0.9994)、0.07717.616μg(r=0.9994)、0.07711.2339μg(r=0.9999)的线性范围良好,加样回收试率分别为97.45%(n=6)、101.93%(n=5)。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黄芪和白术的薄层色谱进行定性鉴别,特征性强,重现性好。结论:本制剂制备方法合理、简便、可行,所建立的质量标准可为郎氏扶正颗粒的临床应用疗效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定心胶囊质量工艺测定的研究方法。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人参皂苷Rg1在中药益气养阴复方定心胶囊中的含量并通过薄层色谱鉴别法对处方中的丹参,黄芪和酸枣仁三位药材进行检测鉴别。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丹参,黄芪和酸枣仁的特征斑点。人参皂苷Rg1在2.156~10.07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精密度RSD=1.90%(n=5),重复性试验RSD=1.29%(n=5),其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37%(RSD=1.90%,n=5)。结论:该方法准确性高,便于重复,易于操作,适合用于定心胶囊的质量检测。  相似文献   

19.
三棱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筠  毛春芹  苏丹  唐德才  陆兔林 《中成药》2007,29(5):707-710
目的:建立控制三棱颗粒(黄芪,三棱,莪术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三棱颗粒中黄芪、三棱、莪术、芫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对三棱颗粒中黄芪甲苷进行定量分析。色谱柱为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9∶21),流速0.8 mL/m in,ELSD参数中漂移管温度为90℃,气体流速为2.2 L/m in。结果:薄层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芪甲苷对照品在1.018μg~10.18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6%,RSD=1.33%(n=6)。结论:方法简便可行,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本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中药复方制剂茯黄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茯苓皮、黄芪、桑白皮、酒山萸肉进行鉴别,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茯黄颗粒中马钱苷和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强,分离度好;黄芪甲苷在3.295 05~32.950 5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2,加样回收率为98.24%,RSD=1.94%;马钱苷在64.876 8~648.768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加样回收率为99.93%,RSD=0.41%。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可用于茯黄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