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铌 《家庭中医药》2005,12(10):23-23
所谓肠中风是急性缺血性肠病的俗称。老年人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的,不仅在心脏及脑血管发生.就是在腹腔内,动脉血管也在潜移默化地硬化着。尤其是腹腔内的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这两根血管是供给肠道血液的重要命脉。如果这两根血管因硬化严重被血栓阻塞,导致肠道血液流灌不足.就会使某段肠道因缺血而发生溃烂、坏死、出血,在临床上表现为缺血性结肠炎。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肠病8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缺血性肠病系指因小肠或结肠供血不足而引起的肠道损害,可分为急性肠系膜缺血、慢性肠系膜缺血、结肠缺血(缺血性结肠炎)。我们自1990~1996年以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80例,并分析了患者血液流变学与缺血性肠病的发病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8...  相似文献   

3.
说起中风,人们往往都会联想到由脑溢血等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脑中风",鲜有人知道肠道也会"中风".其实,中风不仅会发生在心脏及脑血管,人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可能发生溢血或栓塞,表现在眼睛上会是"眼中风",即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而表现在消化道就是"肠中风",医学上称为肠系膜动脉阻塞.  相似文献   

4.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为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多因肠道血液缺失或回流障碍引起肠壁缺血缺氧致黏膜坏死及溃疡形成的一种缺血性肠病[1].以腹痛、腹泻、便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多见于5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群,且大多数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凡是能引发全身血流动力学异常的疾病或肠系膜血...  相似文献   

5.
当供应大脑血液的脑动脉血管被血栓阻塞,大脑细胞因供血中断出现不可逆转的坏死,临床上称为:缺血性中风。得了缺血性中风,有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率极高的特点,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一大杀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坏死性肠炎是由于支配肠道的血管本身结构改变(闭塞)或功能异常(挛缩),或者全身血流动力学变化(低灌注)导致肠道血流减少,引起肠壁器质性损害及肠功能障碍,是缺血性肠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也是导致中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它是常见的消化科急症。随着人口老龄化及随之出现的动脉硬化相关疾病的增多,缺血性肠病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好发于中老年人。缺血性肠病的常见病因:(1)先天血管畸形;(2)动脉狭窄或梗死;(3)血管低灌注;(4)肠管因素;(5)药物相关因素;(6)医源性因素;(7)某些免疫性疾病;(8)高凝状态和血小板活化。缺血性坏死性肠炎目前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其诊断依据临床病史、影像学表现、血管造影、内镜检查及活检组织病理检查综合考虑,并排除其他结肠炎病因,综合诊断。因其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并发症繁多,早期诊断困难,故临床误诊率、病死率极高,因此,在临床中做到早期诊断及规范治疗对患者的病情及预后至关重要。文章报道1例2021年3月甘肃省中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便秘并肠系膜下动脉狭窄致(乙状结肠)急性缺血性坏死性肠炎患者,并对急性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常见病因、临床诊断及合理治疗进行...  相似文献   

7.
中风是老年人易发的重病,多因高血压等疾病所致。临床上,往往由于用药不当,致使本不该中风的老年人发生了中风。 止血药 在应用安络血、止血敏、立止血、仙鹤草素等止血药物时,会因血液凝固性增  相似文献   

8.
腹中风是腹腔内血管自发性破裂而导致腹腔内或腹膜后大出血的一种急腹症。无论国内外,其发病率都呈上升趋势。由于腹腔内布满了许多大大小小的血管,不同部位的血管破裂具有不同的临床症状。较大的血管发生破裂,患者腹痛剧烈,大量血液涌向腹腔,如不及时抢救会有生命危险;小血管发生破裂,则出血比较慢,病程长,腹痛腹胀等症状也比较轻。因此,腹中风的临床症状变幻难测,误诊率相当高。因此掌  相似文献   

9.
1、中风中风是老年人易发的重病,多因高血压等疾病引起。临床上,往往由于用药不当,致使本不该中风的老年人发生了中风。止血药在应用安络血、止血敏、立止血、仙鹤草素等止血药物时,会因血液凝固性增加而促使血栓形成,以致发生脑中风。所以,患高血压的老人使用止血药时,应掌握好剂量。  相似文献   

10.
中药灌肠治疗炎性肠病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性肠病的发病原因很多,可概括二大类。一类是原因不明的非特异性炎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局限性结肠炎。另一类是病因已明确的肠道病如阿米巴性结肠炎、结肠贺氏病、缺血性肠病等。临床治疗颇为棘  相似文献   

11.
杨锋 《家庭中医药》2007,14(3):33-34
腔隙性脑梗塞(简称腔梗),属于“中风”病中的一种类型,约占中风的19%。它是由于脑部深处微小动脉因硬化发生闭塞,导致缺血性微梗死,进而引起深部脑组织点状缺血、坏死、液化,并由吞噬细胞移走而形成一个或多个小孔隙。受累的脑动脉一般直径多在3~4毫米,CT片上可见有小低密度影  相似文献   

12.
缺血性中风是指多种原因引起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不可逆的损伤,近年来其患病率持续上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来研究发现缺血性中风的发生发展与脑肠轴的异常变化相关,脑肠轴在脑系疾病的防治研究中的作用逐步受到重视。文章通过对脑肠轴通路中各个调控环节的研究现状、脑肠轴理论与中医理论二者之契合点以及中医药对缺血性中风防治的临床实验研究进行论述。当前中医药对脑缺血防治已取得很好的疗效,目前研究发现中药组方、中药单体、中药有效成分份和针灸治疗能有效调控脑肠轴通路,介导脑肠肽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的调节,有效维持肠道微生物群的生态平衡和保护脑肠屏障,从而对缺血性中风后的神经缺损、胃肠功能障碍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并能减轻脑梗死体积、改善脑功能。中医认为脾胃失调,酝酿痰瘀,痰瘀互结而气血运行不畅是中风的病机,从藏象学说、经络走行、经方等多个角度均认为脑和胃肠之间存在相关通路,中风发生时改善胃肠脏腑气机升降以达醒神通窍之效,这也遵循上病下治的治则,符合脑肠轴理论。脑肠轴理论和中医理论二者结合为将来脑缺血的治疗方案研究提供有效的方向和理论参考。现将研究现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唐红涛 《中医杂志》2011,(Z1):72-73
缺血性脑梗死多发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脑动脉逐渐出现血管粥样硬化,血管壁表面越来越粗糙,血管弹性也随之下降;另外,很多老年人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伴随着这些疾病,脑动脉损伤处极易形成血栓。我科应用脉平片口服治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近年来肠道黏膜免疫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性研究,阐述肠道黏膜免疫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密切相关,提出“肠道伏风”引起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外风引动内风伏于肠道,伏风招引外风,引动内风,与湿热相合袭扰肠络,论述肠道伏风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重要因素。基于肠道伏风理论,提出逆流挽舟法、清营凉血法两种治疗思路,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新的治疗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缺血性结肠炎的病因和诊治方法。方法:对18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者的基本病因是肠壁血流减少或缺乏,基础疾病分别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9例,脑血管硬化6例,冠心痛1例,风心病并房颤、硬皮病各1例。年龄35-82岁,平均56岁。都以突然腹痛、便血为特点。除1例需急诊手术外,其余17例均作常规肠镜检查,显示17例患者病变肠段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网模糊,8例出血、糜烂,3例溃肠和狭窄。经内科保守治疗,痊愈14例(83.3%),好转3例(16.7%)。结论:缺血性结肠炎是由各种原田引起的缺血性肠病,50岁以上易发,经内科保守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发现的粥样斑块情况与缺血性中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2007年我院77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梗死组)、83例非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及正常体检者(对照组)行颈部血管超声和血液生化检查,比较两组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数量、性质、颈动脉内径及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间的差异。结果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左右颈总动脉内径间差并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位于颈总动脉最多(78.0%),其次是颈总动脉分叉处(15.8%),颈内动脉颅外段最少(6.2%)。斑块部位与缺血性脑卒中部位有显著同侧相关性(P〈0.05)。两组年龄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有密切关系,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粥样斑块对早期预测及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炎性肠病性关节炎(arthritis with inflammatorybowel disease)主要指的是由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两种炎性肠道疾病所引起的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常一起统称为炎性肠病。因两者均与免疫有关,具有许多共性,如病因和发病  相似文献   

18.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脑卒中己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主要杀手。笔者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和文献调研,就我国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临床常见风痰阻络型缺血性中风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及其发病预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缺血性中风是我国居民致残的首要病因,治疗选择仍然有限。通腑法在缺血性中风治疗中已被证明具有显著疗效,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随着脑肠互动研究的进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脑肠互动在缺血性中风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以“脑肠互动”为理论基础探讨了通腑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理,从肠道菌群、脑肠肽、肠道代谢产物、肠道粘膜屏障等多个方面进行讨论阐述,总结出通腑法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脑肠肽含量、肠道代谢产物含量及修护肠道粘膜屏障等治疗缺血性中风,以期为阐明通腑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提供更多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及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调脾法”在《外科正宗》应用极为广泛,对于溃疡性结肠炎(UC)这种病因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来说,通过调理脾胃达到调理肠道菌群丰富度的目的,从而干预溃疡性结肠炎疾病发生发展。在治疗过程中按照UC发病机制判定肠道菌群失调的病因病机,总结近年来根据《外科正宗》应用健脾、燥湿、清热等一系列“调脾法”对UC肠道菌群失调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将中医中药广泛应用到炎症肠病临床中去,利用中医药优势在防治UC的医学研究道路上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