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断流术与完全腹腔镜脾切除断流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2月我院行腹腔镜脾切除断流术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断流术手术时间短(平均185min),术中出血量较多(平均860ml)。完全腹腔镜脾切除断流术手术时间长(245min),术中出血量较少(550ml)。结论: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断流术操作较方便,适用于脾脏体积较大,脾门血管处理困难者。完全腹腔镜脾切除断流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适用于脾脏体积小,胰尾细长,脾门血管易处理者。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手术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1年Delaitre完成世界首例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后,LS成为最常用的腹腔镜实体脏器切除术之一.LS与开腹脾切除术相比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此手术是经典的腹腔镜手术,要求腹腔镜医师掌握脾脏及周围组织的精细解剖,掌握较高的腹腔镜技术.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脾切除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1991年Delaitre首先完成了首例成人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以后,1993年Tulman又完成了首例儿童腹腔镜脾切除术。此后,各种有关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报道及其与开腹脾切除手术的对比研究文章大量发表,国内也陆续开展了此项技术。临床资料表明腹腔镜脾切除术是安全可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下脾囊肿的保脾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脾囊肿保脾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应用腹腔镜微创器械和镜下单人双手操作缝合技术为8例脾囊肿施行保脾手术,根据囊肿所处的部位、大小、性质,采用囊肿完整剥除4例,脾部分切除2例,囊肿去顶开窗引流2例。结果8例脾囊肿都成功地完成了腹腔镜下去除囊肿和脾脏的保留,手术时间60~120min,平均100min;术中出血量60~120ml,平均80ml。术后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4~6d出院。8例术后随访1~72个月,平均38个月,恢复良好,无复发。结论腹腔镜下去除囊肿而保存脾脏的术式可行。  相似文献   

5.
手助的腹腔镜脾切除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手助的腹腔镜脾切除术手术技术。方法用手助技术完成5例腹腔镜脾切除术,其中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例,血吸虫性肝硬化、脾肿大及脾功能亢进伴胆囊结石2例。3例行手助的腹腔镜脾切除术,2例同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手助腹腔镜巨脾切除。结果 2~5h完成手术,术中出血少。病人术后恢复顺利。结论 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操作安全、手术时间缩短,并使腹腔镜切除较大脾脏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脾、胆囊联合切除治疗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及胆囊结石的可行性。 方法 应用腹腔镜对 8例溶血性贫血及胆囊结石进行脾及胆囊联合切除。 结果  8例手术成功 ,平均住院 7 5天。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 腹腔镜下脾、胆囊联合切除治疗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及胆囊结石病切实可行 ,该手术方法具有病人痛苦少和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脾切除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徐大华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5):969-971
1991年Delaitre等首先完成了首例腹腔镜脾切除术以后,有关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报道及其与开腹脾切除手术的对比研究论文大量发表,国内也陆续开展了此项技术。目前腹腔镜脾切除术已经成为腹部外科最常见的腹腔镜实质脏器手术。一般认为,需要掌握高级腹腔镜手术技巧的外科医生才能胜任这种手术。随着技术的成熟和经验的积累,针对不同疾病的各种腹腔镜脾脏手术陆续开展,如脾囊肿开窗术、外伤性脾破裂修补及脾血管结扎止血术、部分脾切除术、腹腔镜副脾切除术及手助腹腔镜巨脾切除术治疗门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症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二级脾蒂离断及自制取脾袋在三孔法腹腔镜脾脏切除中的应用.方法 2007年6月至2009年4月间,对11例病人行完全腹腔镜下三孔法二级脾蒂离断法处理脾蒂切除脾脏.结果 全组11例手术过程均顺利,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无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 在三孔法完全腹腔镜脾切除术中,应用二级脾蒂离断法不仅安全可行,而且节省费用,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脾切除及门奇静脉断流术10例报告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和门奇静脉断流术的手术方法、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从2000年1月至2005年7月为1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继发性脾功能亢进和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了完全腹腔下脾切除和门奇静脉断流术,其中2例加做上腹小切口、管形吻合器食管下段横断和吻合术.结果本组10例腹腔镜脾切除和门奇静脉断流术全部完成,无1例需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4.5~5.5 h,出血量100~400ml,术后住院8~15 d.结论腹腔镜脾切除和门奇静脉断流术在技术上是切实可行的,对机体创伤小、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10.
��ǻ��Ƣ�г���43������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和腹腔镜辅助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splenectomy,LAS)的优缺点。方法1994~2003年共实施脾切除术43例,其中采用LAS行脾切除术13例,完全在腹腔镜下行脾切除术30例,切除副牌6例,4例同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LS术后切口感染1例,并发DIC 1例,平均手术时间160min,术中失血平均120mL,术后平均住院5.4d。LAS平均手术时间132min,术中平均失血90mL,术后平均住院8.6d。结论LS和LAS均安全可行,LAS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但病人住院时间长。LS费时费事,术中出血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改良的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技巧和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至2012年12月施行的34例改良的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手术获成功,其中6例患者合并胆囊结石,术中加行胆囊切除术,应用旋切器进行旋切取脾。2例因术中出血中转开腹。术后无出血,平均手术时间(232±59)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03±180)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0.5±2.2)d。结论 改良的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无需扩大腹壁切口,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的特点。丰富的经验与娴熟的手术操作技术是该类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巨脾切除加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门脉高压)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10月至2010年1月12例行腹腔镜巨脾切除加断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完全腹腔镜手术成功,4例中转开腹.12例患者手术时间190~470 min,平均350 min,术中出血200~2200 ml,平均1300ml.8例成功腹腔镜手术时间190~410 min,平均313 min,术中出血200~1700ml,平均700ml,术后排气时间3~5 d,术后10~20 d出院.结论 腹腔镜下巨脾切除加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在条件充分的情况下是可行的,可作为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一种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改良手助腹腔镜下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共对47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改良手助腹腔镜下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先在手助腹腔镜下完成脾切除术,再改为完全腹腔镜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结果 全组患者均完成改良手助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 154±32)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15±73)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2±1.6)d.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胸腔积液3例,腹水4例,胰漏1例,伤口裂开1例.无围手术死亡.结论 改良手助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安全性好,操作方便,术中出血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对30例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与30例开腹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优于开腹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结论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适应证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对4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亢患者采用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中36例顺利完成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4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224±54)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96±209)ml,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门静脉高压脾亢患者选择性地采用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方法、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2003年1~6月共进行5例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结果 5例未行手助术式,全部镜下完成,手术时间3.0~4.0 h,平均3.5 h.术中出血量250~450 ml,平均350 ml.无手术并发症. 结论对于脾体积正常至中度肿大的病人进行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安全、微创、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7.
完全腹腔镜脾切除加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脾切除加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12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上消化道出血(呕血或黑便史)患者的临床资料,12例均施行完全腹腔镜脾切除加门奇静脉断流术。结果:12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10min,术中平均出血340ml,平均住院12d,术后随访3~36个月。无一例发生再出血。结论:完全腹腔镜脾切除加门奇静脉断流术安全可行,疗效确切,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ǻ����������Ƣ����7������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介绍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脾囊肿的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自1994年1月至2003年6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7例脾囊肿。囊肿位于脾下极3例,脾体中间部2例,脾上极2例。行囊肿去顶引流3例,脾切除4例。结果手术均成功,3例囊肿开窗引流术手术时间分别为25min、30min及55min;4例行脾切除者手术时间分别为45min、55min、55min及80min。囊肿开窗引流术术中几乎无出血;脾切除术术中出血量均不超过50mL。所有病人术后第1天均可恢复饮食并下床活动。行开窗引流者术后2~3d出院,脾切除者术后住院4~5d。3例开窗引流者分别随访8年、7年、1年,未见囊肿复发。结论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脾囊肿,具有术后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有望成为脾囊肿外科治疗的首选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完全腹腔镜技术在脾肿瘤切除术中的优缺点和安全性。方法将2008年7月至2015年11月之间收治的58例脾肿瘤,随机分成完全腹腔镜组和开腹组予以手术治疗,观察各项临床指标,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完全腹腔镜组住院时间为(9.2±1.2)d,术中出血量为(129.7±38.0)ml,手术切口长度为(8.3±1.1)cm,术后病人疼痛评分为(2.7±0.7)分;开腹组住院时间为(10.6±1.2)d,术中出血量为(155.9±59.0)ml,手术切口长度为(17.2±1.5)cm,术后病人疼痛评分为(4.3±0.8)分。完全腹腔镜组以上指标上均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指标上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脾肿瘤手术治疗中,完全腹腔镜下脾肿瘤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外科观念的改变和腹腔镜技术的成熟与完善,腹腔镜脾脏切除术已逐渐成为外科常规治疗术式。因门脉高压症巨脾、脾功能亢进造成全血减少,脾周围血管增粗、扭曲、数量增多,同时巨脾造成了手术视野狭窄,手术风险明显增加,在腹腔镜下手术操作较困难。因此,常被视为腹腔镜脾切除术相对禁忌证。我院2009年3月~2010年7月成功开展完全腹腔镜巨脾切除术9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