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声门下癌并不常见,约占喉癌的1~8%,声门癌伴有声门下扩展的发生率约占11~22%。声门下癌早期常不出现声嘶,且症状出现前肿瘤早已从声门下区扩展到邻近区域,半数可经弹力圆锥纤维扩展,侵害甲杓肌导致声带固定,出现气急和喘鸣。病理证实喉肌系统和软骨及其周围均受侵犯,并经环甲膜向喉外扩散和气管旁淋巴结转移。作者对1965~1979年15年间的原来分期为T_1N_0-M_0的571例声带鳞癌经根治性放射治疗后复发者再行手术切除的喉器官切片进行研究,计有9例声门下原发性鳞癌误认为T_1声门癌,均为男性,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57岁。临床表现为声嘶,症状持续6周至16个月,间接喉镜和直接喉镜检查显示肿瘤起自声带,未扩展至喉上或喉下。声带活动正常。 7例系在放疗后8个月内癌肿复发,2例分别于27个月及48个月后复发,均未扪及颈部淋巴结;直接喉镜  相似文献   

2.
喉咽癌有50~80%经颈淋巴途径转移,这种转移多见于梨状窝和其它部位浸润性生长的肿瘤。当首次就诊时有60~75%喉咽癌已有颈淋巴转移,摘除的淋巴结病理学检查时38~50%病例确诊为无临床症状的转移。而颈部转移的数量、部位和性质对预后有直接关系。为此作者对340例原发性和继发性癌进行观察,其中男318,女性22,不到50岁的112例,50岁以上者228侧。按TNM分级病变范围如下:109例为T_3N_(0-1)M_0(Ⅲ期),231例为T_(3-4)N_(0-3)M_0(Ⅳ期),241例原发性肿瘤确诊为角化型鳞状细胞癌,87例为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余12例为未分化癌。  相似文献   

3.
声门癌的组织病理学研究—附62例连续切片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声门癌的发病特点,生长方式及向外扩展特点,声带固定的意义,术式选择与肿瘤复发率生和生存率的关系。方法:62例中,T_1 37例,T_2 9例,T_3 16例。仅1例为T_3N_1M_0,均为喉鳞癌。手术方法:喉全切除术16例,喉垂直部分切除术25例,声带切除术21例,N_1者行同侧颈廓清术。单纯声带切除标本采用石蜡包埋技术,其余采用火棉胶包埋技术,进行连续切片观察。结果:声门癌的生长方式与病理分期有一定关系。临床TNM分期与病理分期不符率为27.4%,估计过低是对喉骨架侵犯估计不足,过高是对肿瘤周围炎性浸润误为肿瘤范围。Reinke's层、弹力圆锥、声门旁间隙、喉室、甲状软骨都有一定的“屏障”作用,前联合受侵应考虑喉骨架可能受侵。术后局部复发率为12.8%,复发时间为3个月~8年,复发病例中以T_2为多。颈淋巴结转移率为4.8%,术后3年生存率98.4%,5年生存率95.2%。结论:声门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低,术后复发率低,生存率高。同侧上下扩展多见,晚期才向对侧扩展。前联合腱是肿瘤向对侧声带、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侵犯的通道。声门癌侵及前联合者应考虑喉骨架可能受侵。声带固定不是喉部分切除禁忌证,而是扩大手术范围的指征。  相似文献   

4.
1991年~1997年应用胸大肌皮瓣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缺损6例,均为男性,年龄24~68岁。其中下咽鳞癌T_4N_2M_0、T_4N_1M_0各1例;口底鳞癌T_3N_0M_01例;下牙龈鳞癌T_4N_(2b)M_01例;腮腺混合瘤恶变T_3N_1M_01例;舌根横纹肌肉瘤T_4N_0M_01例。下咽癌2例均已侵及食管入口,腮腺癌侵犯皮肤引起皮肤红肿溃烂。下咽癌2例及下牙龈癌1例术后辅以放疗。6例均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其中2例下咽癌均行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粘膜、皮肤缺损行同侧胸大肌皮瓣转移修复,根据缺损大小设计皮瓣面积大小,最大者为10×14cm,小者6×8cm,供皮区皮肤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头颈部鳞癌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和规律。方法 对111例头颈部鳞癌N_0M_0患者的颈淋巴结清扫标本进行切片观察。结果 隐匿性转移总体发生率为26.12%(29/111)。其中口腔癌18.75%(15/80),口咽癌25.00%(1/4),下咽癌54.54%(6/11),喉癌43.75%(7/16)。原发癌临床分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是影响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重要因素。111例N_0M_0患者5年生存率为66.7%,其中pN~-为74.39%(61/82),pN~ 为44.82%(13/29)。结论 对临床T_3和T_4期、癌组织分化程度低和深度浸润的cN_0头颈部鳞癌应行选择性颈清扫术以治疗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声门上水平喉切除术是治疗喉声门上癌典型的保守手术。1938年Huet首次施行。作者们介绍了1972~1980年间,用三种术式治疗43例的经验。其中男41例,女2例。年龄为30~80岁,其中51~70岁30例,约占70%。组织学分类:低至中分化癌24例,高分化癌18例,乳头状癌1例。分期为:T_(1a)N_0M_024例,T_(1b)N_0M_013例,T_(1b)N_(1-2)M_02例,T_4N_0M_04例。声带无病变是行声门上喉切除术绝对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报告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治疗81例喉癌的结果。其中T261例,T_320例,No77例,N_14例;均为男性,平均56岁。3例为声带切除后复发者。病变部位:38例为一侧声带,7例一侧声带扩展到前联合,16例假声带,20例一侧声带和喉室有或无扩展到假声带。全部病例术前均行直接喉镜检查多部位取活检,组织学检查均为鳞癌。所有病例均切除病变侧声带、喉室、假声带和甲状软骨。12例还切除了杓突,15例切除了杓状软骨,11例行额侧垂直部分喉切除,9例切除了部分会厌根,3例切除了部分环状软骨,N_1者作了根治性颈廓清。术后5例因  相似文献   

8.
作者证实上呼吸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较健康人明显增高。共观察110例患者(喉癌80,喉咽癌10,口咽癌7,筛窦癌3,鼻咽癌10;属 T_2N_0M_09,T_3N_0M_066,T_3N_1M_01,T_3N_2M_010,T_3N_3M_09,T_4N_0M_012,T_4N_2M_01,T_4N_3M_02)以每次2Gy 放疗,每周5次。原发灶总量达40Gy,于治前、治中及治毕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发现其含量随肿瘤增大而增高。如 T_2N_0_0为2.8±0.21,T_3N_0M_0为3.3±0.11,T_3N_(1~3)M_0及 T_4N_(0~3)M_0为4.1±0.18,后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正常献血员33名,正常值为2.4±0.11);动态观察58例经治疗后肿瘤完全消退者,其含量下降至正常  相似文献   

9.
1984年法国头颈研究小组对伴有颈淋巴结受累的313例T_1或T_2期的喉咽癌进行了多中心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男312例,女1例,平均年龄58岁(35~85岁),梨状窝癌181例,喉上(epilarynx)癌(指肿瘤侵及喉边缘)132例,58例N_1,179例N2(102N_(2a)、52N_(2b)、25N_(2c)),76例N_3,颈上部淋巴结受累者占55%,颈中部占28%,颈下部占17%。各治疗中心采用了三种治疗方案:P_1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后对原发灶和颈部进行放疗,65例;P_2根治性颈清扫及功能性部分喉咽切除术后放疗,53例;  相似文献   

10.
喉癌的放疗     
作者根据WHO新的肿瘤疗效评估法(全效—肿瘤完全消失4周以上;部份有效—肿瘤缩小50%或更多至少4周;无效—肿瘤缩小50%以下或增大25%以下,无新的肿瘤灶;恶化—肿瘤增大25%以上,出现新肿瘤灶)对543例喉癌(男510,女33)的放疗效果进行分析。肿瘤部位:喉前庭175例,喉中份111例,中上份183例,中下份31例,全喉43例。分期:T_129例,T_2130例,T_3333例,T_451例。颈淋巴结转移:N_0492例,N_129例,N_215例,N_37例。生长性质:外生性生长256例,内生性生长121例,混合性生长166例。分化程度:分化良好伴角化者259例,分化良好非角化者179例,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进一步探讨喉及下咽鳞癌颈淋巴结转移规律 ,为喉及下咽鳞癌颈淋巴结清扫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 1997年 5月~ 1999年 7月 4 0例临床颈淋巴结阴性 ( c N0 )的喉及下咽鳞癌患者改良根治性颈清扫术所得标本 ,且术前未经任何治疗者为研究病例。对颈清扫淋巴结 (共 2 2 19枚 )进行常规 HE及免疫组化法检查。全部病例随访 1年以上。结果 :喉及下咽鳞癌出现颈淋巴结转移 14例 ( 3 5 % ) ,共 3 1枚 ( 1.4 % )淋巴结 ,其中声门上癌 6例 ( 6/2 0 ) ,跨声门癌 1例 ( 1/1) ,下咽癌 7例 ( 7/10 )。 9例声门癌无颈淋巴结转移。颈淋巴结转移均位于颈 、 区。结论 :喉及下咽鳞癌颈淋巴结转移多发生于患侧颈 、 区 (局限于声门区喉癌除外 )。对于 T2 ~ T4 声门上癌、跨声门癌及下咽癌的 c N0 患者 ,根据其可能发生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高危险性 ,建议行患侧或双侧颈 及 区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2.
笔者自1992年以来,采用全喉切除盖瓣式发音管成形术恢复喉功能,治疗晚期喉癌21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21例中,男18例,女3例;年龄36~78岁。喉癌分期:T_2N_(2a)M0_2例,T_3N_0M_08例,T_3N_(2b)M_06例,T_4N_3M_05例,均为鳞状细胞癌。其中13例行颈廓清术,4例切除舌骨。 局麻下于颈前作垂直或“V”形切口,分离暴露环、甲状软骨及气管,于环状软骨下缘横断,插入麻醉管改用静脉复合全麻,分离切除全喉。将气管、食管之间向下分离5cm,由气管后壁切取1cm×2cm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分析发于声带未经治疗的T_4鳞癌 51例,选择此组病人进行治疗,至少作全喉切除术。经病理科医生证实,其中47例尚有喉外癌病变。73%临床检查为颈淋巴结阴性,但病理检查发现20%为假阴性。21%在转院之前已作过紧急气管切开术。另8%入院时需作紧急气管切开术或喉切除术。16例于术后进行放疗。  相似文献   

14.
我科对1988年~1993年间收治的30例声门型喉癌,均采用垂直部分喉切除术达到根治目的,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0例声门型喉癌,均为男性,年龄42~71(平均54)岁。根据UICC1987年标准进行分期,均为T_2N_0M_0;经病理证实均为鳞状细胞癌。30例均经垂直部分喉切除术。其中声门型喉癌T_2病变21例不保留甲状软骨,另9例保留甲状软骨。不保留甲状软骨术:将患侧甲状软骨板、假声带、喉室、声带及肿瘤组织切除,甲状软骨保留后1/5,保留杓状软骨。病变如波及前联合,则切除对侧甲状软骨连同声带前端的一小部分,甲状软骨缺损部分用胸骨舌骨…  相似文献   

15.
颈淋巴结转移是喉癌患者最重要的预后因素。对52例原发喉癌做喉全切术或部分切除术及颈清扫术患者,进行临床及标本回顾性分析。喉癌病理诊断均为鳞癌。颈清扫之淋巴结病理结果分为三类:①无病理转移;②颈淋巴结癌转移限于淋巴结内;③癌转移侵及颈淋巴结被膜外组织(ECS)。肿瘤分级:T_1者5例(9%),T_2者13例(24%),T_3者30例(56%),T_4者4例(11%);肿瘤分期:Ⅱ期者4例(7%),Ⅲ期者28例(51%),Ⅳ期者20例(42%)。比较5年存活率结果:①TNM的Ⅱ期者为68%,Ⅲ期者为62%,Ⅳ期者为53%,各期无统计学差异;T_1或T_2者为  相似文献   

16.
喉寻常疣1例     
患者 ,男 ,5 7岁 ,因声音嘶哑 9年 ,加重伴憋气4个月于 2 0 0 1年 4月 3日以”喉部肿瘤性质待查”收入我科。无咽喉疼痛、咳嗽及咯血。患者有烟酒嗜好 30余年 ,烟每日约 2 0支 ,白酒每次约半斤 ,无化学药品及放射物接触史。间接喉镜下见左侧喉室及声带表面有异常增生的新生物 ,绕过前连合达右声带前 1 /3,并累及右侧喉室部分黏膜 ,肿物表面呈棉絮状 ,界限不清 ,左侧声带固定 ,喉腔狭窄 ,声门闭合不全。彩超检查未发现颈淋巴结肿大。在电子纤维喉镜下取部分组织进行活检 ,镜下见表皮过度角化及灶性空泡化细胞 ,病理诊断 :喉寻常疣。全麻下行…  相似文献   

17.
对扁桃体鳞癌病人的处理迄今尚有争论。5年生存率报告各异,亦无充分资料表明其治疗效果。为此,作者复习了多年来有关扁桃体肿瘤治疗方法和结果的报道,并进行了对扁桃体癌治疗的前瞻性研究,着重分析Ⅲ、Ⅳ期癌的治疗情况。旨在比较各种治疗方法对扁桃体癌生存的影响。纳入此项研究计划的共174例患者,按TNM法分类:Ⅰ期(T_1N_0M_0)21例,Ⅱ期(T_2N_0M_0)19例,Ⅲ期(T_3N_0M_0,T_(1~3)N_0M_0)34例,Ⅳ期(T_4N_(0~1),N_2,N_3或M_1)100例。单纯放疗(RT)——((?))钴照射5500~6700rad81例,单用手术(S)治疗者19例。49例采用联合治疗(RT+S),即先行放疗(5000~6000rad),随后手术。25例则于化疗(C)后再行RT+S治疗——C+RT+S,化疗所用药物为氨甲喋呤、叶醛酸、顺氯氨铂及博来霉素。仅有12例完成了  相似文献   

18.
喉癌端粒酶活性检测及其与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喉鳞状细胞癌端粒酶活性表达及其与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法 (PCR- EL ISA) ,对 47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 10例声带炎性息肉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47例喉鳞癌组织中 39例端粒酶呈阳性 (83% ) ,而 10例声带炎性息肉组织均为阴性 ,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端粒酶活性在伴有颈淋巴结转移的喉癌中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5 )。结论 :端粒酶在喉癌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 ,可作为喉癌的肿瘤标志物。喉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有可能作为预测喉癌转移和预后的指标 ,并可望指导临床有针对性地应用选择性颈廓清术。  相似文献   

19.
在Ⅰ、Ⅱ期(T_(1-2)N_0M_0)喉癌治疗中,放疗与手术孰好?迄今争论激烈。为此,作者根据12个单位的随机材料,对放疗、手术和综合(化疗+放疗)三种疗法的效果作比较研究。共269例患者(男246,女23;91.4%在40~70岁间),均系鳞癌(角化型203例,非角化型61  相似文献   

20.
鼻前庭鳞癌     
鼻前庭鳞癌少见,以往认为,其预后差,最近文献报告预后远比鼻腔或鼻窦癌好。该文回顾性分析30例鼻前庭鳞癌,占同期头颈部肿瘤的0.62%。男24例,女6例;年龄44~80岁,平均65岁。鼻前庭癌UICC未作分类,该文原发肿瘤按Wang的分类法、淋巴结按UICC(1987)分类。30例中T_15例,其中N_1 1例;T_222例,其中N_13例、N_23例;T_33例,其中N_21例。5例T_1者行治疗性放疗,N_1者行根治性颈廓清,1例6个月局部复发行部分鼻切除重建,观察1~10年,无瘤生存。22例T_2者15例放疗(9例后来行挽救手术),6例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