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功能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精神分症患者心理与行为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及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对67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7名正常健康青少年的家庭功能进行评定分析。结果研究组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父母一惩罚、过度干涉、偏爱、拒绝否认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父亲一关心理解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父亲一过度保护、母亲一关心理解因子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家庭环境量表父母文化水平低、经济收入低、父母健康状态差、父母关系不和、父母不良行为习惯、亲子关系差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明显的家庭功能障碍,父母养育方式不当和不良家庭环境是影响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病前家庭因素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对61名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及其父母(研究组)与57名正常青少年及其父母(对照组)采用家庭评估问卷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研究组青少年病前与父母、同学或老师人际关系不良,早年负性生活事件及父母关心与控制两个方面有问题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父母有焦虑、抑郁问题,教育能力受损者占44.3%,情感表达困难占63.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父母教育态度与各自婚姻关系感受呈正相关,研究组父母教育态度不一致占5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6%(P〈0.05)。结论家庭因素对青少年抑郁障碍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制定青少年抑郁障碍预防及早期治疗策略时需考虑家庭危险因素与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白知力以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进行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并配合认知行为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时分别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白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TAQ),康复状态量表(MRSS)及白编治疗依从性调查表评定。结果:治疗后BPRS及MRSS评分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1),IT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在3及6个月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6个月时复发率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治疗能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自知力恢复,降低复发率。提高整体康复水平。  相似文献   

4.
王艳  闫美英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106-2108
目的调查了解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为研究组,100例相匹配的正常健康人群为对照组,采用中文版知觉心理压力量表(CPS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进行调查,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研究组CPSS总分为(25.68±6.4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9.76±5.1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15,P〈0.01);研究组SCL-90总分为(152.57±39.3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30.13±28.5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2,P〈0.01);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存在高度负相关(r=0.301—0.339,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压力较大,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必须对其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5.
综合康复对军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对军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社交能力及应对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军人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与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精神病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康复训练。疗程均为2mo。采用社交焦虑量表、自尊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分别于综合康复训练前及训练末1w内进行评定分析。结果综合康复训练前.两组各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康复训练末,研究组自尊量表分明显提高(P〈0.01),社交焦虑体验和回避社交因子分明显下降(P〈0.01),积极应对因子分显著升高(P〈0.05),消极应对因子分明显降低(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或极显著性(P〈0.01,或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对能力和社交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癫痫患儿行为及家庭环境的影响。方法将112例癫痫患儿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实施为期1年的家庭干预,包括家庭教育和家庭访视。于患儿出院前、出院1年后评定家庭环境、患儿行为及疗效。结果出院1年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3.21%,对照组为32.1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研究组癫痫患儿家庭环境及患儿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家庭干预有利于指导家长给患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疾病康复,减少异常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环境与其复发的关系。方法 对240例经住院治疗获临床痊愈或显著进步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用家庭环境量表(FES)和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定其出院后1年内家庭环境和复发情况。结果 240例患者出院后1年内复发112例(46.67%),患者复发率乡村高于城镇(P〈0.05);与出院时PANSS评分、家庭人口呈正相关性(均P〈0.01),与住院天数、家庭人均收入呈负相关(P〈0.05与P〈0.01);FES评分:亲密度、文化性、娱乐性和组织性复发组显著低于稳定组,情感表达和矛盾性复发组显著高于稳定组(均P〈0.01),其它因子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环境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密切相关,进行家庭干预,改善家庭环境,可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复发,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探究性眼动分析和事件相关电位评价以阳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2例以阳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研究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6周;随机抽取40例正常健康者设为对照组。于研究组治疗前及治疗6周末测评两组探究性眼动分析和事件相关电位,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眼球凝视点数与反应性探索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事件相关电位的P300及N400潜伏期均较治疗前显著缩短(P〈0.01),波幅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治疗前后眼球凝视点数与反应性探索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事件相关电位的P300及N400潜伏期均较对照组延长(P〈0.01),波幅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探究性跟动分析和事件相关电位测评可作为评价慢性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诊断和疗效判定的客观依据,但可能受药物治疗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对104例首次发病、经住院治疗处于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54例,对照组50例。研究组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只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采用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TAQ)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两组患者进行2年内康复状态评估。结果:2年末研究组BPRS、ITAQ、SD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性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研究组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性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研究组复发率和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性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残留症状,降低社会残疾程度,对保持精神分裂症患者良好的远期疗效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家庭式住院病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按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从入院的第1天开始住进家庭式病房,对照组患者住封闭式病房。在入院时、住院12周使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30)、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评定。结果住院12周后,研究组的BPRS总分和NOSIE-30各因子分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出院6个月后,研究组SDSS的总分和各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式的住院环境可有效预防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衰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军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其它类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异同。方法对47例慢性精神分裂症和41例非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事件相关电位N400和失配性负波检测,比较两组的差异性。结果研究组事件相关电位N400较对照组潜伏期延迟,波幅降低(t=2.60,2.49,P均〈0.05);失配性负波研究组潜伏期较对照组延迟(t=2.60,P〈0.05)。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较其它类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兴奋性低,信息加工过程慢,整合能力差,认知功能损害程度严重。  相似文献   

12.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xplore parenting stress and parents' willingness to accept treatment in relation to the behavioral problems of children with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e Disorder (ADHD). A total of 100 subjects, either fathers or mothers of children with ADHD, were recruited by convenience sampling from southern Taiwan.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were: (1) the standardized score for parents' perception of the behavioral problems of their ADHD children was 67.09. (2) The standardized score for parents perception of parenting stress was 62.00. (3) The parents who were most willing to accept treatment were those in the parent training group. (4) The behavioral problems of ADHD children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parenting stress (p .001). (5) ADHD children's behavioral problems and parental self-awareness of psychological and emotional problems were the two variables most influential on parenting stress, and recognition of the pathological cause was the most influential factor in willingness to accept treatment. Through this research we also found that the parents hoped that a parent training group would be established. Therefore, nursing personnel can try to develop parent training groups in order to relieve parents' parenting stres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学生精神活性药物滥用行为的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应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乐昌市300名中学生药物滥用者为研究组,随机抽取与研究组性别、年龄相匹配的600名正常中学生为对照组。采用自拟问卷进行调查,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自拟问卷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11个因素有极显著性差异(P均〈0.01);将11个有显著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影响中学生精神活性药物滥用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为父母有药物滥用、学习成绩差、缺课、暴力行为、自觉孤独、家庭关系不和睦,而多与父母交流则为主要保护因素。结论中学生是药物滥用行为预防和控制的重点人群,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正确的教育方式及健康的学校、社会环境是防治中学生药物滥用行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均口服阿立哌唑治疗,研究组联合认知行为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和韦氏记忆量表评定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量表各项指标测评结果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 >0.05),治疗后两组各量表各项指标测评结果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 <0.05或0.01),研究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或0.0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认知行为治疗能有效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各种精神症状,改善认知功能,显著优于单用阿立哌唑治疗。  相似文献   

15.
背景儿童意外伤害中心理行为因素起重要作用.意外伤害儿童的性格及行为等心理学特点具有其特殊性.目的探讨意外伤害儿童与正常儿童个性特质及行为特质的差异.设计以患儿和正常儿童为调查对象的病例对照分析.单位一所市级医院的小儿科.对象2001-01/12在藤州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7~11岁的意外伤害患儿131例,除外有先天性智力障碍和非脑共发出问卷89份,8份因资料不完整而被剔除,收回资料完整的病例81份(回收率为91.01%).其中男50例,女31例,平均年龄(8.59±1.86)岁,Peabody图画词汇测验测试智商为96±15;对照组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父母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居住条件、儿童受教育情况,居住地经济文化情况相似的无伤害病史的正常健康学龄儿童,共81例.男45例,女36例,平均(8.92±1.73)岁,Peabody图画词汇测验测试智商为(98±18).两组儿童在性别、年龄、智商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和Achenback儿童行为量表(父母用表),对伤害组和对照组各81例进行测试.结果两组各81例均无脱落.①艾森克个性问卷的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量表得分伤害组(50.01±10.58,55.19±12.1,57.35±10.12)均高于对照组(45.63±13.81,48.09±6.49,50.01±10.39),t=2.27~4.65,P<0.05,掩饰性量表得分对照组(49.42±10.42)高于伤害组(39.65±13.03),P<0.001.②伤害组男童在多动、攻击性、违纪、交往不良、分裂焦虑、抑郁、体诉7个行为因子;伤害组女童在多动、残忍、攻击性、抑郁、体诉、社会退缩、违纪7个行为因子的中位数均高于对照组,P均<0.001.③伤害组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32.09%(26/81),高于对照组11.11%(9/81),P<0.001,OR值为3.78,95%CI为1.66~8.59.行为因子的敏感性(32.1%)较低,特异性(88.9%)和阳性结果价值(74.3%)较高.④伤害组男童Achenback儿童行为量表平均得分(39.84±10.99)高于女童(34.26±10.43)P<0.05.男童在违纪、攻击性,女童在抑郁因子中位数高于异性,P<0.05或0.01.伤害组Achenback儿童行为量表平均得分为(37.62±11.03),高于对照组(17.77±12.12),P<0.01.⑤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意外伤害的危险因子男童为攻击、多动、违纪;女童为攻击、违纪、抑郁.结论意外伤害儿童存在着明显的行为问题,行为因子敏感性较低,但特异性阳性结果价值较高,男童和女童都具有攻击、违纪的特点,具掩饰性低于正常儿童,从而较易出现应付行为的非理性方式.  相似文献   

16.
人性化服务护理模式对减少患儿中断住院治疗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减少患儿中断住院治疗的发生,提高家长满意率。方法2001年1月~2002年12月首次住院发生中断住院治疗的患儿为对照组;针对发生中断住院治疗的相关因素,2003年1月~2004年12月在儿科病房开展人性化服务护理模式,在此期间的住院患儿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儿中断住院治疗的发生率及患儿家长满意率。结果实验组患儿中断住院治疗的发生率及家长的满意率分别为0.09%、91.59%,对照组分别为1.20%、81.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科病房开展人性化服务得到患儿及其家长的认可,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1日~2019年7月31日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团体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应对方式[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回避、屈服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P<0.01),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面对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P<0.01),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于冠心病患者护理中,能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应对方式,从而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明确脑瘫患儿行为问题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322例患儿采用儿童行为评定量表及自拟基本情况调查表进行测评.结果 患儿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59.32%,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患儿单项行为因子检出率从高到低前3位排列均以内向性行为问题为主;患儿行为问题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情绪反应、住院时间长短、教养方式、患儿年龄及参与社会活动情况.结论 脑瘫患儿行为问题突出,护理人员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促进患儿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精神发育迟滞学生心理行为特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发育迟滞学生的心理行为特征.为制定教育措施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行为评定量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对特殊学校60名轻、中度精神发育迟滞学生和60名与其相匹配的正常学生进行个性、行为及适应能力的心理测试分析。结果研究组儿童行为量表评定男、女儿童均有社交退缩、多动、攻击、违纪行为;艾森克个性问卷中P、E、N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儿童适应行为量表评定适应能力商数、独立功能因子、认知功能因子、社会/自制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01)。结论特殊学校精神发育迟滞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在教育过程中应重视对其心理行为的干预。  相似文献   

20.
精神分裂症患者述情障碍与精神症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述情障碍及其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将6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研究组,随机抽取63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阳性症状量表和阴性症状量表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评分研究组因子II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分及其它各因子分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总分和因子I评分与阳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幻觉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而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述情障碍,患者的情绪表达缺陷与某些阳性症状相关,具有较多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