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网膜蒂瓣延长肠段对氨基酸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延长肠段的幼犬模型进行营养液原位灌注,检测灌入及流出液氨基酸浓度变化。结果:孤立肠段对缬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的吸收减少。延长肠段对苯丙氨酸、丝氨酸的吸收减少,但对甘氨酸吸收增加。结论:大网膜蒂瓣小肠延长技术部分保留了氨基酸的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选择性破坏胰岛A细胞大鼠空肠肌电变化,分析肠麻痹的产生机制,探讨胰岛A细胞与胆碱能神经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 对照组肌注生理盐水,实验组肌注1%硝酸钴盐液,注药后动态规察大鼠空肠平滑肌电及肠麻痹出现时间。结果 实验组大鼠肠电快波频率及快波出现率减少,肠电快波出现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即实验组肠麻痹时间明显延长。结论 肠麻痹的发生与肠壁ACh减少有关,说明胰岛A细胞与空肠胆碱能神经功能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动态观察转化生长因子(TGF)在不同肠粘膜病理状态下的表达,探讨TGF在肠粘膜损伤后修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以巴西日圆线虫(Nippostrongylus brasiliensis,Nb)感染大鼠建立肠粘膜损伤修复模型,手术取出不同感染阶段大鼠小肠场段,标本冰冻保存,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TGF的表达。结果在大鼠肠粘膜感染Nb后发生的损伤至修复过程中,TGFα,TGFβ1的表达发生了明显的规律性的变化,即TGFα先是表达于肠绒毛隐窝区域的上部,接着逐渐向肠绒毛的顶端区域转移,TGFβ1先是主表达于肠绒 毛的顶部部位及隐窝区域的上部,随之顶端部位的表达逐渐减少,最后主要定位表达于隐窝区域的上部,固有膜内TGFα,TGFβ1也有表达,但粘膜损伤前后及修复过程,其表达强度及部位无明显变化,结论TGFα,TGFβ1在粘膜损伤后可能过在粘膜上皮细胞表达部位的变化,促进细胞分化、迁移和增殖,与粘膜损伤后修复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大鼠带蒂胃壁瓣肠移植的组织学与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春启  刘为纹 《中华医学杂志》1994,74(3):147-149,T017
将40只大鼠带蒂胃壁瓣分别自体移植到十二指肠,空肠及结肠,于术后3,6,9,12个月,分批处死动物进行观察。胃粘膜由胃内酸性环境进入肠道碱性环环境后,发生了广泛肠化生,化生组织内含有杯状细胞,柱状细胞及潘氏细胞,部分标本中有肠型隐形成。十二指肠和空肠移植的胃壁瓣粘膜显示碱性磷酸酶阳性肠化生。透射电镜和扫描镜观察可见杯状细胞和典型或非典型微绒毛。研究结果证实了胃粘膜肠上皮化生是一种微环境相关性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研究P-糖蛋白(P-gp)底物罗丹明123(R123)在空肠、回肠和结肠转运时辣椒素的作用,探究辣椒素对肠粘膜上P-gp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体外扩散池法技术,分别取SD雄性大鼠的空肠、回肠和结肠肠段标本,计算各肠段中吸收方向(mucosa to serosa, M-S)和分泌方向(serosa to mucosa, S-M)R123的表观渗透速率(Papp)。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R123和荧光素钠(CF)在接收室中的浓度。结果在辣椒素作用下,R123经空肠粘膜透过时,吸收方向与空白组相比显著增高,分泌方向显著降低,但其在回肠及结肠M-S组及S-M组表观渗透系数Papp与空白组相比均没有显著性差异。CF经空肠粘膜透过时,M-S组及S-M组Papp与空白组相比均显著增高;经回肠和结肠粘膜透过与空白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辣椒素影响P-gp底物R123和细胞旁转运药物CF经肠粘膜透过的作用具有肠段差异性,对R123和CF的影响仅存在于空肠,表明辣椒素是一种较弱的P-gp抑制剂和粘膜通道改善剂。可能与P-gp和紧密连接在肠粘膜上的逐渐变化的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6.
用引产的14周~36周新鲜胎儿标本138例,取十二指肠分上部、降部和下部三段石蜡切片,光镜观察组织发生。结果表明:14周肠壁已有四层,厚100μm~150μm,绒毛和肠腺短小,其上皮均由柱状细胞组成。15周绒毛上皮和肠腺内出现少量的杯状细胞。16周见环形皱襄。17周~18周上部出现十二指肠腺。19周~20周绒毛增宽和加长,中轴内见少量平滑肌细胞,降部和下部均出现十二指肠腺。21周粘膜上皮的杯状细胞和粘膜下层的十二指肠腺增多。22周壁厚600μm~750μm,绒毛呈叶状,粘膜肌成薄层,十二指肠腺开始有分泌特征。23周~25周绒毛内可见中央乳糜管,肠腺底部见少数潘氏细胞。26周后十二指肠的组织结构特点逐渐与成人近似。  相似文献   

7.
HCl和NaOH对大鼠小肠平滑肌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HCl和NaOH对大鼠小肠平滑肌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小肠平滑肌标本离体灌流的实验方法,观察不同剂量HCl和NaOH对小肠平滑肌自发收缩活动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结果:HCl对十二指肠和空肠平滑肌自发收缩活动有增强效应,其收缩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回肠上段平滑肌的自发收缩活动影响不明显,而对回肠下段平滑肌自发收缩活动有抑制效应,其收缩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较大剂量的NaOH对各段小肠平滑肌自发收缩活动均有抑制效应,其幅度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Cl对大鼠十二指肠和空肠平滑肌自发收缩活动有增强作用,NaOH则有减弱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术后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TPN)支持治疗后人体肠粘膜结构的形态学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4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SAP患者随机分成EN组(20例)和TPN组(20例),在分别采用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后,采用全自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前白蛋白(PAB)和转铁蛋白(TRF)水平,比较营养支持效果;并用新的微创方法获取活体肠粘膜标本,用普通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肠粘膜结构的变化.结果 EN组患者PAB水平在术后7 d和14 d时高于TPN组(P<0.05),而TRF水平在观察期内各组没有明显差别;光镜下观察,术后14 d EN组空肠绒毛高度高于TPN组(P<0.05),电镜下,术后14 d EN组空肠上皮细胞微绒毛高度也高于TPN组(P<0.05),同时也高于自身的营养支持前的微绒毛高度(P<0.05).在TPN组术后14 d还观察到空肠粘膜上皮细胞内线粒体肿胀、脊变粗、粗面内质网和核仁肿胀,细胞紧密联结处出现异物沉淀等病理学改变,而EN组则无上述现象.结论 对SAP患者术后早期实施EN能够保护肠粘膜结构,其治疗效果优于单纯的TPN.  相似文献   

9.
目的:进一步研究严重烧伤后机体肠粘膜屏障功能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大鼠复制皮肤Ⅲ°烫伤的动物模型,借助超薄切片技术,JEOL-100SX型透射电镜观察大鼠小肠粘膜的超微结构。结果:严重烧伤后小肠粘膜上皮的超微结构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结论:皮肤严重烧伤可以致肠粘膜的屏障功能遭受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带蒂空肠瓣预防Roux-en-Y胆肠吻合术(CJ)术后返流性胆管炎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在CJ术同时施行带蒂空肠瓣成形术3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38岁,严格遵循CJ适应证及手术原则,将胆支空肠预作Y型吻合、系膜缘侧2cm处向对系膜缘侧前后肠壁作等腰三角形切除,近侧游离断端封闭,远侧游离断端与胃十二指肠支空肠作端端吻合,两支空肠并行固定。胆支空肠下端斜形断面与胃十二指肠支空肠肠壁形成的斜形隔和胆支空肠下端开口处空肠粘膜皱襞形成带蒂空肠瓣。术后效果恢复良好,通过碘液胆管造影、钡餐胃肠道造影、随访返流性胆管炎临床表现,观察带蒂空肠瓣抗返流情况。结果:带蒂空肠瓣引流通畅、排空好、无返流,无返流性胆管炎临床表现。结论:带蒂空肠瓣手术安全,无直接手术并发症,抗返流效果确切,缩短了胆支空肠长度。  相似文献   

11.
慢性放射性肠炎并发小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放射性肠炎并发小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4例结直肠癌术后辅助放疗后并发慢性放射性肠炎、小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结果和手术失败的原因。结果:2例直肠癌和2例乙状结肠癌病人术后放疗后(间隔3.5~11个月)因慢性放射性肠炎并发小肠梗阻而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均采用了短路吻合法。即将梗阻段小肠的远近端肠管侧侧吻合。2例直肠癌病人术后恢复顺利。1例乙状结肠癌病人术后早期并发旷置段小肠肠外瘘。另1例乙状结肠癌病人术后4个月并发旷置小肠肠外瘘。2例病人并发肠瘘后均发现存在降结肠梗阻。结论:慢性放射性肠炎病人并发小肠梗阻时,可能同时合并有结肠梗阻。术前需要了解有无合并结肠梗阻并同时解决结肠梗阻。短路吻合术治疗后旷置的病变小肠有并发肠穿孔、肠瘘可能,首次手术治疗宜尽量切除梗阻段病变肠管,如不能切除,应尽量将病变肠管与消化道完全隔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6例经手术、结肠镜病理证实或临床明确诊断的肠梗阻患者,行全腹部MS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图像薄建后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采用MIP、MPR、CPR、VRT、VE等技术,观察扩张积气的肠管、移行区、肠系膜上动脉、静脉,从而判断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及肠...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光镜及电镜观察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结肠黏膜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其在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中的可能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经结肠镜钳取30例感染后IBS患者和10名健康者的乙状结肠黏膜标木,采用石蜡连续切片及原位包埋法,透射电镜观察肥大细胞的形态变化及其相邻组织结构,并应用病理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感染后IBS患者电镜下可见结肠黏膜上皮细胞膜完整,膜与膜之间桥粒样结构连接,细胞间隙增宽,肠黏膜微绒毛分布尚规整,但密度不均,长短不一,多处微绒毛断裂,粗面内质网发达,在黏膜固有层中见较多肥大细胞,其内可见大量高密度内分泌颗粒,伴有脱颗粒后的空洞,呈现功能活跃和分泌旺盛状态。结论:感染后IBS患者结肠黏膜细胞超微结构发生改变,对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临床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术移植肠的处理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目的 报告我国首例活体小肠移植术的移植肠处理体会。方法 为1例18岁男性超短肠综合征患放行了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术,供肠来自患的父亲(44岁),切取供体回肠150cm,UW液灌洗血管,将移植肠动、静脉车受体腹主动及及下腔静脉而吻合,移植肠近端与受体空肠近端行端端吻合,远端与受体空肠远端行侧端吻合,末端造口,术后给子抗排斥,抗感染,抗凝及营养支持等治疗。结果 术后管出现贫血,单纯疱疹病感染和急性排斥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小肠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7例经手术或内镜活检证实的小肠腺癌(十二指肠14例,空肠8例,回肠5例)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图像MPR重建在GE ADW4.3工作站进行。结果 18/27例病灶表现为肠管息肉状或菜花状软组织密度影;9/23例腺癌表现为肠壁增厚。其他表现包括:肝内胆管明显扩张1例,肝内外胆管不同程度扩张4例,不完全性肠梗阻7例,;淋巴结肿大8例,病灶侵犯胰腺2例,累及肠系膜、大网膜7例,表现为密度增高,呈并可见结节状影;1例病灶合并肠套叠;血管包绕3例。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较平扫强化CT值平均增加22HU,门脉期进一步强化CT值平均增加34HU,延迟强化强化稍下降但仍强于动脉期,CT值平均增加29HU。结论螺旋CT扫描可有效显示小肠腺癌的直接征象和合并征象。多平面重建有助于显示病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及远处转移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特别是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06年8月~2007年10月,我院消化内科对24例怀疑小肠疾病患者(其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者21例),行OMOM胶囊内镜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受检者中,小肠息肉7例,小肠新生物2例,小肠血管畸形1例,小肠克罗恩病1例,小肠炎症2例,小肠钩虫病2例,阴性9例,病变检出率为62.5%,其中部分病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整个操作过程患者耐受性佳,无任何并发症,检查成功率100%。结论:胶囊内镜检查操作简单、安全、无创伤,尤其适用于年老体弱、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或不能耐受有创性检查的患者。对小肠疾病尤其是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小肠出血或经胃镜、结肠镜检查阴性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孔武明  龚均  董蕾  陈明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27(8):1167-1169,1172
目的 观察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道屏障-紧密连接的改变,探讨IBS排便性状改变的机制.方法 严格按照罗马Ⅱ标准选择IBS便秘型、腹泻型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各10例,利用硝酸镧示踪电镜细胞化学技术,观察其回肠末端及升结肠粘膜紧密连接形态的变化.结果 10例便秘型IBS回肠末端粘膜及升结肠粘膜与正常对照组一样,紧密连接结构正常;10例腹泻型IBS中7例回肠末端粘膜及8例升结肠粘膜可见到部分细胞间紧密连接间隙增宽,示踪剂有不同程度的外渗现象.4例有感染性腹泻病史的患者中3例回肠末端及升结肠粘膜均有上述改变.结论 IBS患者的排便性状改变可能与紧密连接的结构和功能改变有关,紧密连接的开放性增强可能是导致腹泻性IBS腹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王正芳  赵毓 《甘肃医药》2009,28(4):257-26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小肠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4例疑有小肠病变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检查。检查前清洁肠道,肌注盐酸山莨菪碱10-20mag以减少肠蠕动,口服足量2.5%等渗甘露醇水对比剂充盈肠管后扫描,结合多平面容积重建(MPVR)和/或最大密度投影(MIP)后处理观察图像。结果:正常12例;病变22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小肠肿瘤12例,其中间质瘤4例(良性1例,恶性3例),淋巴瘤2例,腺癌3例,腺瘤2例和脂肪瘤1例;Crohn病3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3例;肠系膜扭转后梗阻2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1例;增生性肠结核1例。结论:多层螺旋CT对小肠病变的定位、定性、肿瘤分期、肠系膜及其血管病变有较高临床价值,是诊断小肠疾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量小肠切除后,保留回肠末端回盲瓣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5年以来13例大量小肠切除后,仅能保留10 cm以内回肠末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均未出现明显短肠综合征表现。结论对于肠绞窄、外伤、肿瘤等原因导致切除大量病变肠管后,保留回盲瓣对于预防短肠综合征有重要临床意义,保留回盲瓣对于营养物质在小肠内的吸收、防止结肠内细菌向小肠迁移寄生有其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耐受性评价。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共有34例怀疑小肠疾病患者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结果:34例患者中有30例发现小肠病变,总体诊断率88.2%。其中克罗恩病2例,小肠恶性肿瘤3例,小肠间质瘤2例,脂肪瘤2例,多发性溃疡3例,非特异性炎症6例,小肠息肉3例,小肠憩室2例,静脉瘤1例,小肠毛细血管扩张症2例,小肠淋巴滤泡增生2例,肠结核2例,4例未发现明显病变。未发生肠穿孔、出血、胰腺炎等并发症,未出现全身麻醉并发症。结论: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安全,可靠,阳性率高。是诊断小肠疾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