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盐酸青藤碱漂浮型脉冲释放片的释药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亚玲  耿燕娜  张瑜 《中成药》2010,32(2):209-213
目的:制备一种用于关节炎的夜间治疗的具有漂浮和脉冲释药特性的盐酸青藤碱时辰治疗给药系统,进行体外释药研究。方法:以盐酸青藤碱为模型药物采用压制包衣法制得包芯漂浮脉冲片;通过体外释药试验,考察影响脉冲片药物释放的因素;并结合溶蚀和吸水试验对脉冲片的释药机理进行探讨。结果:在体外释放时,盐酸青藤碱漂浮型脉冲释放片漂浮性能良好,经一定时滞后药物呈脉冲释放。随片芯膨胀程度增加和体外释放搅拌转速增加,释药时滞缩短。结论:盐酸青藤碱漂浮型脉冲片具有良好的漂浮性能,经一定时滞后呈脉冲释药。  相似文献   

2.
耿燕娜  张瑜 《中成药》2010,32(8):1328-1332
目的:考察处方和工艺因素对盐酸青藤碱延迟起释型缓释片体外释放的影响因素。方法:以亲水凝胶骨架材料为主要辅料,采用干压包衣法制得盐酸青藤碱延迟起释型缓释片,通过体外释放度试验,考察片芯骨架材料的种类(HPMCK15M、HPMCK4M、黄原胶和卡拉胶)和用量、外层衣膜骨架材料的种类和用量、衣膜材料制备工艺、压片压力等因素对制剂释药情况的影响。结果:盐酸青藤碱延迟片的释药时滞为4~5h,时滞后药物在24h内缓慢释放;片芯与衣膜骨架材料的种类和用量对释药时滞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随骨架材料黏度增大,骨架材料用量增多,释药时滞延长,并且时滞后的药物释放有所减慢;压力较小时,随压力增加,释药时滞延长,当压力增加至缓释片硬度为(7±1)kg时,影响不显著(P0.05),压力对时滞后的药物释放无影响;衣膜材料的制备工艺对释药时滞和时滞后的药物释放影响不大。结论:盐酸青藤碱延迟片具有时滞后药物缓慢释放的释药特性,衣膜和片芯处方对药物延迟释放的时滞和时滞后的药物释放速度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3.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盐酸青藤碱脉冲片处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瑜  白颖 《中草药》2010,41(7):1088-1091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盐酸青藤碱脉冲片处方。方法采用干法压制包衣法制备盐酸青藤碱脉冲片,以片芯中羧甲淀粉钠的用量、包衣处方中凝胶材料比例(羟丙甲纤维素∶卡拉胶)和凝胶材料用量为考察因素,以释药时滞为考察指标,采用星点设计安排实验,并对指标与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和二项式数学拟合,通过效应面法预测最佳处方,并对其进行验证。结果指标与因素之间可采用二项式拟合,相关系数为0.993 7;采用优化条件制备的3种处方的脉冲片均经一定时滞(6 h左右)后药物呈脉冲释放,释药时滞实测值与预测值偏差均在±4.43%以内。结论盐酸青藤碱脉冲片具有体外定时脉冲释药特性,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可用于本制剂的处方优化,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用于节律性高血压治疗的罗布麻提取物漂浮型脉冲释药片。方法以崩解时间和溶出度为指标,筛选罗布麻提取物速释片芯的崩解剂,用混料设计优选最佳漂浮层处方,体外释药试验考察对时滞的影响。结果优选的处方和工艺条件为:交联聚维酮(PVPP)作为片芯崩解剂;包衣处方中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 K4M)作为凝胶材料,乳糖用量为20%;漂浮层以30%卡波姆(carbopol)、36.3%羟丙甲基纤维素、33.7%碳酸氢钠组合最优。体外释放试验表明,罗布麻双层漂浮型脉冲片在经6 h滞期后药物脉冲释放。结论罗布麻双层漂浮型脉冲片达到瞬间起漂并持续到预定的时滞期脉冲释药,满足节律性疾病的治疗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罗布麻溶蚀型包衣脉冲片"时滞"对"溶蚀速率"的响应关系。方法:通过体外溶出的方法,考察压制包衣中氢化蓖麻油与聚乙二醇的比例、片芯崩解剂用量对"溶蚀速率""时滞"的影响,对脉冲片的释药机理进行探讨。结果:氢化蓖麻油与聚乙二醇的比例显著影响溶蚀速率,随着氢化蓖麻油用量的增加,包衣层的溶蚀速率减慢,但在整个释放过程中并非恒量,表现为慢溶蚀相Ⅰ相与快溶蚀相Ⅱ相;氢化蓖麻油、聚乙二醇的比例、片芯崩解剂显著影响"溶蚀速率""时滞",但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函数关系。结论:包衣中各成分的比例、片芯崩解剂用量通过影响溶蚀速率控制脉冲片"时滞"的大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制盐酸青藤碱延迟起释型缓释片。方法:采用干法压制包衣法制得盐酸青藤碱延迟起释型缓释片,以片芯和衣膜中HPMC用量比例为影响因素,以释药时滞和释药速度常数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试验,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方程拟合建立指标与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通过效应面法优化其处方,并对优化结果进行验证;对延迟缓释片时滞后6~15 h的释药数据进行零级、Higuchi和Peppas方程拟合,解析其释药机制。结果:释药时滞和释药速度常数与两因素之间均可用二项式方程拟合,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 1和0.987 6,优化处方的释药时滞和释药速度常数实测值与预测值偏差分别为-3.15%和-0.34%,优化处方制得盐酸青藤碱延迟起释型缓释片释药时滞约6 h,药物在6~15 h内近似于零级释放,释药机制为骨架溶蚀释药。结论:盐酸青藤碱延迟片具有时滞后药物缓慢释放的释药特性,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魔芋胶-羟丙甲纤维素包衣片,并研究处方工艺及体外释放条件对制剂药物释放的影响,以评价其结肠定位释药效果。方法:湿法制粒压片得到盐酸小檗碱片芯,以魔芋胶与羟丙甲纤维素为包衣材料,制备干法压制包衣片;通过体外释放试验,对影响制剂释药的处方工艺因素进行考察;研究体外释放过程中衣膜的溶蚀情况。结果:在模拟胃肠道上端介质中包衣片几乎不释放药物,在模拟结肠环境的介质中,通过酶降解溶蚀造成衣膜破裂而完全释放药物;处方工艺中,随魔芋胶占衣膜总量的比例减少及衣膜用量增加,药物释放减慢(P<0.05),压力对药物释放无影响(P>0.05);体外释放时,随释放介质中酶含量增加,药物释放加快(P<0.05),而搅拌转速对药物释放无影响(P>0.05);药物释放机制为扩散和溶蚀释药。结论:魔芋胶-羟丙甲纤维素包衣片可达到结肠定位给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制备苦参碱结肠定位片,并研究和评价其结肠定位释药效果.方法 湿法制粒压片得到苦参碱片芯,以魔芋胶与羟丙甲纤维素为材料干法压制包衣;通过体外释放试验,对影响制剂释药的处方工艺因素进行考察;研究体外释放过程中衣膜的溶蚀情况.结果 在模拟胃液和模拟小肠液中包衣片少量释放药物,在模拟结肠液中,迅速而完全释放药物;处方工艺中,随衣膜中魔芋胶比例的减少及衣膜用量增加,药物释放减慢,片剂硬度对药物释放无影响;体外释放时,释放介质中的酶可显著加快释放速度,而搅拌转速对药物释放无影响;药物释放机制为扩散和溶蚀释药.结论 以魔芋胶-羟丙甲纤维素包衣的苦参碱片具有结肠定位给药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张瑜  王玲  杜才伟 《中草药》2009,40(11):1728-1732
目的 研究影响盐酸青藤碱κ-卡拉胶/魔芋胶骨架片体外释药机制的处方和工艺因素.方法 采用粉末直接压片和湿法制粒压片制备盐酸青藤碱κ-卡拉胶/魔芋胶骨架片,考察κ-卡拉胶与魔芋胶配比,骨架材料用量,填充剂种类,片剂大小,压片工艺,压片压力对骨架片体外释药机制的影响.结果 盐酸青藤碱κ-拉胶/魔芋胶骨架片的释药机制为药物扩散和骨架溶蚀协同作用;随κ-卡拉胶与魔芋胶配比中κ-卡拉胶用量降低,骨架材料用量降低,填充剂水溶性降低,片剂直径增加,压片压力降低,骨架片释药机制中扩散释放所占比重增加;压片工艺对骨架片药物释放机理影响不大.结论 κ-卡拉胶与魔芋胶复配可作为载体材料使用延缓盐酸青藤碱κ-卡拉胶/魔芋胶骨架片中药物释放;κ-卡拉胶与魔芋胶配比,骨架材料用量,填充剂种类,片剂直径和压片力为影响骨架片释药机制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定时释药技术制备复方中药舒胸缓释制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采用定时释药技术制备复方中药舒胸缓释制剂。方法:以崩解时间、加水后片剂体积膨胀率为指标,筛选片芯处方。采用压制包衣技术,选用聚乙二醇6000、氢化蓖麻油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作为包衣材料制备定时控释片并考察处方、工艺、体外溶出条件对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经过筛选确定片芯处方为原药30%、微晶纤维素50%、羧甲基淀粉钠20%。外包衣层中聚乙二醇6000含量、包衣层用量、片剂硬度对定时控释片的释药时滞具有显著影响,溶出介质黏度和转蓝转速对时滞影响不大,但对时滞期后的释药速率有较大影响。结论:以优化处方压制的片芯,具有较好的膨胀性和崩解能力。通过调整外包衣层处方可获得不同时滞的定时控释片。由片芯、时滞为3 h和6 h的定时控释片组合而成的舒胸缓释制剂在体外可于0,3,6 h依次释药,理化性质不同的各成分在不同时间达到了同步释放。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制单硝酸异山梨酯(5-ISMN)定时脉冲释放片,并考察体外溶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压制包衣技术制备5 ISMN定时脉冲释放片,以崩解时间和膨胀率为指标,筛选了崩解剂类型和用量;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体外溶出度,以释药时滞为指标,经均匀设计实验,筛选优化外包衣层处方组成。结果片芯选用羧甲基淀粉钠为崩解剂,用量20%即能达到设计要求。固定硬度,调整亲疏水性成分的比例,确定了时滞为3,4,5 h的3个基本处方。硬度、亲疏水性物质比、溶出介质黏度对时滞影响显著。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压制包衣片能实现体外定时脉冲释药,并可通过调整处方和工艺因素实现不同时滞的控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罗布麻定时脉冲片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罗布麻为模型药物,研制基于扩散、溶胀、渗透压机制的定时脉冲片,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通过体外释放度试验,考察片芯崩解剂种类与用量、渗透压活性物质种类与用量、包衣液的组成与厚度等处方因素对脉冲片体外释放的影响.结果:脉冲片由含有罗布麻干浸膏的片芯及外包2层衣膜构成,内层为溶胀层,由HPMC E5构成;外层为控释层,由Eudragit RS100,RL100的混合物构成.该制剂在体外释放时滞为(5±0.5)h.结论:罗布麻脉冲片在体外具有脉冲释放特性.  相似文献   

13.
复方丹参泡腾性渗透泵片的制备及释药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根据冠心病发病的特点制备复方丹参泡腾性渗透泵片用于其防治,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并探明其释药机制.方法:复方丹参药物因含有酚羟基和羧基的酚酸类和三萜皂苷类成分而呈弱酸性,直接加入碳酸氢钠形成泡腾剂,以氯化钠、甘露醇为促渗剂,以HPMC为阻滞剂制得片芯,外包含致孔剂的醋酸纤维素膜制得渗透泵片,利用片芯渗透压的变化研究其释放机制.结果:5种有效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人参皂苷Rg_1,Rb_1,三七皂苷R_1以相近的释药规律释药,在渗透压和泡腾作用的共同作用下,药物能够在12 h内以零级速率完全释放药物.结论:成功制得12 h恒速释放的复方丹参泡腾性渗透泵片并阐明其释药机制,为冠心病防治药物和中药新剂型的开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5-氨基水杨酸肠溶定时释放片的制备和溶出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制备5-氨基水杨酸(5-ASA)肠溶包衣片,使药物在结肠释放。方法 以崩解时限为指标,用正交试验筛选片芯的处方,考察了压力和硬脂酸镁含量对片芯的影响。根据溶出度试验,以包衣片在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中释放10%的时间t0.1为指标,用均匀设计筛选并优化包衣液的处方,同时考察了包衣量对溶出曲线和t0.1的影响,以及包衣液的动力黏度对t0.1的影响。结果 以3%的羧甲基淀粉钠(DST)和10%的PVP醇溶液为黏合剂所制的片芯崩解快;丙烯酸树脂Eudragit S100、乙基纤维素及癸二酸二丁酯组成的包衣液是影响t0.1的主要因素,三者的量在100mL中为9,1.5,1mL时,t0.1为177min。结论 采用合适的片芯和包衣,可制备5-氨基水杨酸肠溶定时释放片。  相似文献   

15.
黄藤素结肠定位片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制备pH依赖、时滞双重机制控制的黄藤素结肠定位片释药系统,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以羟丙甲基纤维素和聚乙二醇6 000作为隔离层,以丙烯酸树脂Ⅳ号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时滞层,以pH依赖型丙烯酸树脂Ⅱ和丙烯酸树脂Ⅲ的混合溶液作为外层肠溶层.考察包衣片在体外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中的释药情况.结果:制备的黄藤素结肠定位片在pH 1.0人工胃液中2h不释药;在pH 6.8人工小肠液中3.5h释药量<1%;在人工结肠液中6h基本释药完全.结论:所制备的黄藤素结肠定位片具有良好的结肠定位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备难溶性药物岩白菜素高载药量单室单层渗透泵型控释片。方法:以渗透泵片常用辅料为混合载体材料制备固体分散体,利用等渗原理优化片芯处方;以岩白菜素累积释放度为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包衣处方。结果:PEG 1500质量分数1.30%,包衣增重9.5%时,制得的岩白菜素高载药量渗透泵片累积释放度接近80%,符合零级释药特征。结论:充分发挥辅料多种功能可有效提高渗透泵片载药量;优化片芯与衣膜处方的方法能显著缩短试验周期,为渗透泵制剂处方设计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