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七氟醚后处理对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3.0~3.5月龄,体重280~3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非糖尿病缺血-再灌注对照组(NDC组)、糖尿病缺血-再灌注对照组(DC组)、非糖尿病缺血-再灌注七氟醚后处理组(NDS组)和糖尿病缺血-再灌注七氟醚后处理组(DS组),每组8只。采用栓线法和链脲佐霉素制备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和糖尿病大鼠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进行大鼠神经缺损评分,采用TTC法测定脑梗死体积,Western blot法测定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tin-1,Ang-1)蛋白含量。结果DC组神经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明显高于NDC组,Ang-1蛋白含量明显低于NDC组(P0.05);NDS组神经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明显低于NDC组,Ang-1蛋白含量明显高于NDC组(P0.05);DS组神经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明显低于DC组,Ang-1蛋白含量明显高于DC组(P0.05)。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糖尿病可加重神经缺损,增大脑梗死体积,减少Ang-1蛋白含量;七氟醚可减轻神经缺损,减小脑梗死体积,增加Ang-1蛋白含量;七氟醚后处理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Ang-1蛋白含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电针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质神经元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45只,体重280 ~ 3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组和电针预处理组(n=15).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组采用线栓阻塞颈总动脉和颈外动脉24 h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预处理组电针刺激百会穴30 min,处理后24h时制备模型,再灌注24 h时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随后处死大鼠取脑测定脑梗死体积,计算脑梗死体积百分比,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m blot法检测缺血半暗带皮质神经元p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组和电针预处理组神经行为学评分降低,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增加,皮质神经元pSTAT3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电针预处理组神经行为学评分升高,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减少,皮质神经元pSTAT3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 电针预处理通过上调皮质神经元pSTAT3蛋白的表达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Shh/Gli1信号通路在异氟醚后处理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44只,6~8周龄,体重220~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异氟醚后处理组(ISO组)和环巴胺+缺血-再灌注+异氟醚后处理组(CYC组),每组11只。采用线栓法栓塞大脑中动脉90 min、再灌注24 h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ISO组大鼠在再灌注即刻吸入1.5%异氟醚。CYC组大鼠在缺血前30 min腹腔注射Shh/Gli1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环巴胺10 mg/kg。再灌注24 h后,所有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采用TTC法测定脑梗死体积,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TUNEL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细胞凋亡,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法测定Shh和Gli1蛋白含量。结果与S组比较,IR组、ISO组和CYC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脑梗死体积明显增大,坏死和凋亡细胞明显增多,组织病理学损伤严重,Shh和Gli1蛋白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IR组比较,ISO组神经行为学评分和脑梗死体积明显降低,坏死和凋亡明显减少,组织病理学损伤明显减轻,Shh和Gli1蛋白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ISO组比较,CYC组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脑梗死体积明显增大,坏死和凋亡细胞明显增多,组织病理学损伤明显加重,Shh和Gli1蛋白含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 Shh/Gli1信号通路激活参与了异氟醚后处理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phosphocreatine,PCr)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磷酸肌酸后处理组(PCr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PCr组和IR组于再灌注即刻分别静脉注射PCr 180mg/kg和等量生理盐水。再灌注24后行头颅核磁共振和神经体征缺失评分;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测定脑组织梗死体积及血浆丙二醛(MDA)、4-羟基壬烯醛(4-HNE)浓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皮质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以及促凋亡基因caspase-3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双染色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及碘化丙啶(PI),NeuN及caspase-3测定神经元凋亡指数。结果与IR组比较,PCr组大鼠神经体征缺失评分、脑梗死体积及血浆MDA和4-HNE均明显降低(P0.05);皮质NeuN表达明显增加,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神经元凋亡指数明显下降(P0.05)。结论磷酸肌酸后处理可缩小脑缺血-再灌注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及caspase-3途径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异丙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住损伤时蛋白激酶B(Akt)活性的影响,以探讨异丙酚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健康SD大鼠90只,体重260~300 g,雌雄不拘,随机分为5组(n=18):假手术组(S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P1-3组阻断大脑中动脉2 h,开放22 h,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再灌注前3 min至再灌注5 min时经股静脉输注生理盐水2.5ml、异丙酚1、2、5 mg/kg(异丙酚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5 ml).于再灌注22 h时行神经行为学评分;测定大鼠脑梗死质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组织caspase-3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Akt活性.结果 与S组比较,再灌注22 h时IR组、P1-3组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质量比升高,脑组织caspase-3表达上调,P1组和P2组Akt活性升高,IR组和P3组Akt活性降低(P<0.05);与IR组比较,P1组和P2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质量比降低,腩组织caspase-3表达下调,Akt活性升高(P<0.05).结论 静脉输注异丙酚1、2 mg/kg可通过升高Akt活性,抑制脑组织细胞凋亡,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联合远隔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86只,体重270~330 g,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Ⅰ组,n=19)仅实施手术,不行缺血再灌注;缺血再灌注组(Ⅱ组,n=19)阻断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1.5 h,再灌注24 h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Ⅲ组(n=16)再灌注前脑缺血30 s,再灌注30 s,重复3次;Ⅳ组(n=16)再灌注前右侧股动脉缺血5 min恢复灌注;V组(n=16)再灌注前行缺血后处理及远隔缺血后处理.于再灌注2和24 h时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评分);再灌注24 h时断头取脑,测定脑梗死面积,检测脑组织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表达水平;股静脉注射异硫氰酸,右旋糖酐,断头取脑,行共聚焦扫描,以对侧作为对照.结果 与l组比较,Ⅱ组、Ⅲ组、Ⅵ组和V组NDS评分和缺血侧脑梗死面积百分比明显升高,缺血侧脑组织MAP2表达水平、血浆容量、微血管直径和长度明显降低(P<0.05);与Ⅱ组比较,Ⅲ组、Ⅳ组和V组NDS评分和缺血侧脑梗死面积百分比明显降低,缺血侧脑组织MAP2表达水平、血浆容量、脑微血管直径和长度明显增加(P<0.05).结论 缺血后处理联合远隔缺血后处理可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效果与两者单独应用时相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AMPA)受体GluR2通路在丙泊酚后处理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180只,体重260 ~ 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5组(n=36):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丙泊酚后处理组(P组)、内酯后处理组(Ⅰ组)和PI3K抑制剂wortmannin+丙泊酚后处理组(W+P组).采用阻塞大脑中动脉的方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P组于再灌注即刻经股静脉输注丙泊酚20 mg·kg-1·h-1 2 h;Ⅰ组以相同速率给予10%脂肪乳;IR组和S组给予生理盐水;W+P组于再灌注前30 min腹腔注射wortmannin 0.6 mg/kg.于术后12和24h时行改良神经行为学评分(mNSS),测定脑梗死体积,计算脑梗死体积比;术后4、6、12和24 h时取缺血侧海马,采用免疫共沉淀及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MPA受体GluR2复合物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PI3K活性.结果 与S组比较,其余4组术后12和24h时mNSS评分、脑梗死体积比升高,术后4、6、12和24h时海马PI3K活性降低,PI3K-AMPA受体GluR2复合物表达下调(P<0.05);与IR组比较,P组术后12和24 h时mNSS评分、脑梗死体积比降低,术后4、6、12和24h时海马PI3K活性升高,PI3K-AMPA受体GluR2复合物表达上调(P<0.05);与W+P组比较,IR组和Ⅰ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术后12和24 h时mNSS评分、脑梗死体积比降低,术后4、6、12和24h时海马PI3K活性升高,PI3K-AMPA受体GluR2复合物表达上调(P<0.05).结论 PI3K-AMPA受体GluR2通路参与了丙泊酚后处理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异氟醚后处理通过调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发挥脑缺血后神经保护效应,及其对下游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异氟醚后处理组(ISO组)、TGF-β_1抑制剂组(LY组)和TGF-β_1激动剂组(SR组)。S组仅做分离颈部血管的探查手术;IR组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90 min,再灌注24 h;ISO组在MCAO再灌注即刻吸入1.5%异氟醚后处理60 min;LY组和SR组分别在MCAO前30 min经脑立体定位仪侧脑室分别注射抑制剂(LY2157299)和激动剂(SRI-011381),总量为50μl,注射10 min,注射完成后常规行MCAO和异氟醚后处理。TTC染色法及神经行为学评分判断神经损伤程度,采用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程度,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海马CA1区TGF-β_1的蛋白定位,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TGF-β_1及p-SMAD2/3、p-JNK1/2蛋白含量。结果与S组比较,IR组和ISO组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神经元凋亡明显加重,TGF-β_1、p-SMAD2/3和p-JNK1/2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IR组比较,ISO组和SR组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神经元凋亡明显减轻,TGF-β_1和p-SMAD2/3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JNK1/2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ISO组比较,LY组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神经元凋亡明显加重,TGF-β_1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JNK1/2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异氟醚后处理可通过调节TGF-β_1/SMAD信号通路进而抑制p-JNK1/2的表达,发挥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在七氟醚后处理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64只,体重300~350 g,随机分为4组(n=16):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氟醚后处理组(SP组)、七氟醚后处理+Wortmannin组(SW组)和Wortmannin组(W组).采用电凝法阻断左侧大脑中动脉,夹闭双侧颈总动脉60 min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即刻SP组和SW组吸入2.5%七氟醚60 min,夹闭双侧颈总动脉30 min时SW组和W组股静脉输注Wortmannin 0.6 mg/kg.于再灌注24、48、72 h时行神经功能评分,最后1次评分后处死大鼠取脑,测定脑梗死体积,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左侧脑组织磷酸化Akt(p-Akt)和磷酸化Bad(p-Bad)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IR组相比,SP组和SW组各时点神经功能评分升高,再灌注72 h时脑梗死体积比降低,脑组织p-Akt和p-Bad表达上调(P<0.05),W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P组相比,SW组各时点神经功能评分降低,再灌注72 h时脑梗死体积比升高,脑组织p-Akt和p-Bad表达下调(P<0.05).结论 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后p-Bad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七氟醚后处理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半暗带内T细胞死亡偶联基因8(TDAG8)的表达。方法体重250~280g的SD成年雄性大鼠36只,随机均分为正常组(C组)、假手术组(S组)和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内线栓阻断法(MCAO)模型。IR组大鼠缺血2h后再灌注24h。再灌注结束后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并检测大鼠脑缺血半暗带内的TD-AG8mRNA及TDAG8蛋白表达。结果 IR组脑缺血半暗带内TDAG8mRNA及TDAG8蛋白表达明显高于C组和S组(P<0.01);C组与S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DAG8可能参与了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乳化异氟醚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脑组织突触后致密物质95(PSD95)活化的影响.方法 雄性清洁级SD大鼠32只,体重280 ~ 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n=8):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乳化异氟醚组(EI组)和脂肪乳剂组(LE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EI组和LE组分别腹腔注射8%乳化异氟醚10.5 ml/mg或30%脂肪乳10.5 ml/mg,24h后制备模型.再灌注6h时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随机取4只大鼠,处死后取缺血侧海马和皮层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的PSD95( pPSD95)的表达水平.再灌注24 h时,随机取4只大鼠,处死后取脑组织,计算脑梗死体积百分比.结果 S组未见神经功能缺陷和脑梗死发生.与S组比较,I/R组、EI组和LE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海马和皮质pPSD95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I/R组比较,EI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海马和皮质pPSD95表达水平降低(P<0.05),LE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化异氟醚可通过抑制脑组织PSD95的活化,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K_(ATP)通道)在七氟醚预处理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100只,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5组(n=20):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氟醚预处理组(Sevo组)、mito-K_(ATP)通道阻断剂5-羟基葵酸(5-HD)组及5-HD+七氟醚预处理组(5-HD+Sevo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七氟醚预处理方法:吸入2.4%七氟醚60 min后吸入纯氧洗脱15 min,停止吸入七氟醚后24 h时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再灌注6、24 h时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计算脑梗死体积百分比,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蛋白激酶Cε(PKCε)膜转位水平.结果 与S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再灌注6、24 h时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升高,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及脑组织PKCε膜转位水平升高(P<0.05);与I/R组、5-HD组及5-HD+Sevo组比较,Sevo组大鼠再灌注6、24 h时神经功能损伤评分降低,脑梗死体积百分比降低,再灌注6 h时脑组织PKCε膜转位水平升高(P<0.05).结论 mito-K_(ATP)通道介导了七氟醚预处理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KCε膜转位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预先给药对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所致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分别于缺血造模前腹腔注射舒芬太尼3μg/kg(S_1组)、6μg/kg(S_2组)、9μg/kg(S_3组)和等容积生理盐水为对照组(C组).给药后30 min,所有动物用右侧颈内动脉尼龙线线栓法致MCAO,120 min后恢复再灌注.再灌注24 h后记录神经功能障碍评分(NDS).随后取大脑切片行TTC染色,计算脑梗死容积百分比.结果 再灌注后24h,S_1组NDS评分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梗死容积百分比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0.05),S_2、S_3、C组间NDS评分和梗死容积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芬太尼3μg/kg预先给药可明显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8%乳化异氟醚后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60~300 g,随机分为6组(n=8):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低、中、高剂量乳化异氟醚后处理组(L-EI组、M-EI组和H-EI组)和脂肪乳组(LE组).除S组外,均采用大脑中动脉阻闭2 h,再灌注24 h的方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L-EI组、M-EI组和H-EI组分别于再灌注即刻腹腔注射8%乳化异氟醚3.5、7.0、10.5 ml/kg,LE组给予30%脂肪乳10.5 ml/kg,S组与I/R组不给药.再灌注24 h时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NDS),取脑组织测定脑梗死体积.结果 与S组比较,其余各组NDS评分升高,脑梗死体积增大(P<0.01);与I/R组比较,M-EI组和H-EI组NDS评分降低,脑梗死体积减小(P<0.01),L-EI组和LE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EI组比较,H-EI组NDS评分降低,脑梗死体积减小(P<0.05).结论 8%乳化异氟醚后处理可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且与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远端缺血后适应干预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制作Vistar大鼠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36只雄性V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早期双侧股动脉缺血后适应干预组、延迟双侧股动脉缺血后适应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只.栓塞1 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随即行复通供血,实验组分别在复通供血早期(30 min之内)和延迟期(6 h后)行双侧股动脉缺血后适应干预,相同的干预方法,1 min夹闭/1min复通、循环次数5次.72 h后断颈处死,处死前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染色计算梗死灶体积.结果 栓塞1h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两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3~4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通72 h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早期缺血后适应干预实验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为2~3级,对照组仍为3~4级,神经功能有明显改善.72 h后TTC染色脑组织梗死灶体积对照组(40.3±2.2)%,早期干预组(23.6±3.3)%,实验组比对照组减少脑组织梗死体积约60%,明显减小梗死体积.延迟干预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3~4级,平均梗死体积(33.2±1.9)%,与对照组比较,神经功能改善和梗死体积减小有一定变化,并不显著.结论 双侧股动脉反复缺血后适应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保护作用,早期实施干预能显著减小大鼠局部脑缺血的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纳洛酮后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成年sD大鼠88只,体重270~330 g,随机分为4组(n=22):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不同剂量纳洛酮后处理组(N_(1,2)组).除S组外,其它3组均采用阻断右侧大脑中动脉90 min、再灌注24 h的方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N_(1,2)组于再灌注即刻分别腹腔注射纳洛酮1、10 mg/kg,S组和m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再灌注2、24 h时测定大鼠神经功能障碍评分(NDS);再灌注24 h时测定脑梗死面积和脑组织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表达水平和脑组织血浆容量、徽血管直径和长度.结果 与S组相比,IR组、N_(1,2)组NDS评分均升高,脑梗死面积增大,脑组织MAP2表达水平下调,缺血侧脑组织血浆容量降低,微血管直径和长度减小(P<0.05);与IR组相比,N_2组NDS评分降低,脑梗死面积减小,脑组织MAP2表达水平上调,缺血侧脑组织血浆容量升高,微血管直径和长度增大(P<0.05),N_1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_1组相比,N_2组NDS评分降低,脑梗死面积减小,脑组织MAP2表达水平上调,缺血侧脑组织血浆容量升高,微血管直径和长度增大(P<0.05).结论 纳洛酮后处理可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的激活在8%乳化异氟醚后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均分为六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乳化异氟醚后处理组(EI组)、ERK抑制剂PD98059组(PD组)、乳化异氟醚后处理+PD98059组(EP组)、溶媒DMSO组(D组)。除S组外,均采用大脑中动脉阻闭2h,再灌注24h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恢复再灌注即刻,EI组、EP组腹腔注射8%乳化异氟醚10.5ml/kg,其余各组注射生理盐水10.5ml/kg。PD组、EP组和D组于再灌注前30min侧脑室分别注入PD98059和DMSO。再灌注24h时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NDS评分),并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及细胞凋亡、p-ERK1/2阳性表达。结果与IR组相比,EI组NDS评分降低,凋亡细胞减少,磷酸化ERK1/2(p-ERK1/2)表达上调(P<0.05);与EI组相比,EP组NDS评分增高,凋亡细胞显著增加,p-ERK1/2表达下调(P<0.05)。结论 8%乳化异氟醚后处理通过激活ERK1/2信号通路对抗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缺血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90~320 g,随机分为4组(n=10),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和缺血后处理组(IPOC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进行再灌注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S组)仅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下穿线.监测再灌注期间HR和MAP,并计算HR和MAP的乘积(心肌氧耗指数,RPP).分别于再灌注30和180 min时采集静脉血样,测定血清TNF-α、IL-6、高迁移率组蛋白1(HMGB1)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采集完血样,取心肌组织,测定心肌梗死体积.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MAP和RPP降低,血清cTnI和炎性细胞因子浓度升高,心肌梗死体积增大(P<0.05);与I/R组比较,IPC组MAP升高,IPOC组MAP和RPP均升高,两组血清cTnI和炎性细胞因子浓度降低,心肌梗死体积缩小(P<0.05);与IPC组比较,IPOC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浓度升高,心肌梗死体积增大(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炎性反应的作用强于缺血后处理,从而使心肌保护效应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N-myc下游调节基因2(NDRG2)在七氟醚预处理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48只,体重280~3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n=16):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七氟醚预处理组(Sev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阻断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吸入2%七氟醚lh,每天1次,连续5d行七氟醚预处理.Sev组于七氟醚预处理结束后24h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24h时行神经功能评分,随后处死大鼠,取脑组织,测定脑梗死体积百分比,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缺血半暗带区NDRG2和活化的Caspase-3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荧光测定缺血半暗带区NDRG2的表达及定位.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和Sev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升高,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脑组织缺血区半暗带NDRG2和活化的Caspase-3表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Sev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降低,神经功能评分升高,脑组织缺血区半暗带NDRG2和活化的Caspase-3表达下调(P<0.05).Sev组核内NDRG2阳性染色较I/R组减浅.结论 七氟醚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脑组织NDRG2的表达、活性和细胞凋亡,从而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