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人胚胎早中期肠壁黏膜层及黏膜上皮杯状细胞的发育。【方法】采用形态学、组化及联合组化和免疫组化等方法对27例4-28周胚胎空肠、回肠及结肠肠壁黏膜层的发育进行观察。【结果】黏膜上皮PAS阳性的杯状细胞在10周时已经出现,爱茜蓝阳性的杯状细胞在12周出现;空肠、回肠的黏膜肌层在10周时已开始形成,起源于黏膜下层的肌肉干细胞,此后,随着胎龄的增加,杯状细胞的数目增加。黏膜肌层α—SMA阳性的细胞逐渐增多。【结论】肠黏膜上皮杯状细胞在10周时开始发育,可分为4类:①含中性黏多糖的杯状细胞;②含酸性黏多糖的杯状细胞;③既含中性黏多糖又含酸性黏多糖的杯状细胞;④既不含中性黏多糖也不含酸性黏多糖的杯状细胞。黏膜肌层起源于黏膜下层的肌肉干细胞。  相似文献   

2.
体外定向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表皮样干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体外定向诱导人胚胎干细胞(hES细胞)分化为表皮样干细胞的条件,为研究其定向分化机理及寻找新的皮肤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奠定基础。方法 将人胚胎干细胞单独(对照组)或与人羊膜上皮面向上全铺或半铺布半孔底共培养4-5d,观察其形态变化并分别用β1整合素,CK15及CK19免疫组化检测人胚胎干细胞向表皮样干细胞的分化。结果 人胚胎干细胞与人羊膜共培养4-5d后,在人羊膜上皮面形成表皮样干细胞集落,表达高水平的表皮干细胞异标记物β1整合素,CK15和CK19。在无羊膜覆盖处,细胞贴壁生长,形成单层表皮样细胞,细胞呈多边形,排列紧密,大部细胞表达β1整合素。对照组大理细胞死亡,未见β1整合素阳性细胞。结论 在体外人羊膜可定向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表皮样干细胞,并提示在羊膜上皮面的细胞克隆可能是表皮样干细胞,而贴壁生长的细胞可能大部分是表皮样瞬间放大细胞。  相似文献   

3.
SNL细胞作为饲养层细胞培养人胚胎干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便于人胚胎干细胞(ES细胞)的培养和研究,寻找一种建系细胞作为人ES细胞的饲养层细胞。方法以小鼠成纤维细胞系SNL细胞作为饲养层细胞培养人ES细胞株hES1。传代17代后,检测hES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包括碱性磷酸酶(AKP)、Oct-4、阶段特异性胚胎抗原(SSEA)-3和SSEA-4的表达;同时观察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结果hES1细胞在SNL细胞饲养层上能持续生长。经多次传代后持续表达人ES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其注射于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皮下仍能形成畸胎瘤组织。结论SNL细胞能够作为饲养层细胞用于人ES细胞的培养,且操作更方便;该细胞已转染了耐受新霉素的基因,为将来对人ES细胞基因操作时进行药物筛选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便于人胚胎干细胞(ES细胞)的培养和研究,寻找一种建系细胞作为人ES细胞的饲养层细胞.方法 以小鼠成纤维细胞系SNL细胞作为饲养层细胞培养人ES细胞株hES1.传代17代后,检测hES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包括碱性磷酸酶(AKP)、Oct-4、阶段特异性胚胎抗原(SSEA)-3和SSEA-4的表达;同时观察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结果 hES1细胞在SNL细胞饲养层上能持续生长.经多次传代后持续表达人ES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其注射于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皮下仍能形成畸胎瘤组织.结论 SNL细胞能够作为饲养层细胞用于人ES细胞的培养,且操作更方便;该细胞已转染了耐受新霉素的基因,为将来对人ES细胞基因操作时进行药物筛选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回肠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在抗原诱导下的黏膜免疫应答中的形态特征。方法 采用光镜和电镜方法,观察BALB/c小鼠灌服伤寒杆菌后回肠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的组织学特征。结果 光镜下黏膜固有层可见形态各异的淋巴细胞。电镜下可见大量脑浆丰富而浅淡的淋巴细胞,有些淋巴细胞的突起穿越上皮的基膜,并可见大量浆细胞或浆细胞前体细胞,内质网丰富,可见其扩张形成囊泡和Russell小体。结论 伤寒杆菌可诱导小鼠回肠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且黏膜固有层为黏膜免疫应答的效应部位。  相似文献   

6.
体外定向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表皮样干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探索体外定向诱导人胚胎干细胞(hES细胞)分化为表皮样干细胞的条件,为研究其定向分化机理及寻找新的皮肤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奠定基础。[方法]将人胚胎干细胞单独(对照组)或与人羊膜上皮面向上全铺或半铺布半孔底共培养4~5 d,观察其形态变化并分别用β1整合素,CK15及CK19免疫组化检测人胚胎干细胞向表皮样干细胞的分化。[结果]人胚胎干细胞与人羊膜共培养4~5 d后,在人羊膜上皮面形成表皮样干细胞集落,表达高水平的表皮干细胞特异标记物β1整合素、CK15和CK19。在无羊膜覆盖处,细胞贴壁生长,形成单层表皮样细胞,细胞呈多边形,排列紧密,大部分细胞表达β1整合素。对照组大量细胞死亡,未见β1整合素阳性细胞。[结论]在体外人羊膜可定向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表皮样干细胞,并提示在羊膜上皮面的细胞克隆可能是表皮样干细胞,而贴壁生长的细胞可能大部分是表皮样瞬间放大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以单层贴壁方法,高浓度维甲酸处理小鼠胚胎干细胞,以期建立一种高效成骨诱导的新体系. 方法将差速贴壁后的小鼠胚胎干细胞以1.5×104个/cm2的密度接种,成骨培养液+10 μmol/ml维甲酸诱导,4 d后更换为成骨诱导液,直至28 d,同时通过细胞的形态学观察、RT-PCR、茜素红染色对其成骨分化进行鉴定.结果 随着分化时间的延长,胚胎干细胞逐渐分化为梭形细胞,且呈漩涡状排列,至分化15 d左右产生结节样团块,21 d时结节样物质较普遍.RT-PCR检测表明成骨诱导14 d时,表达CD73+和I型胶原,说明细胞继续向成骨分化,且已进入了基质分泌阶段.21 d时,表达Ⅰ型胶原和骨钙素,表明已产生了成熟的成骨细胞,并进入了矿化后期.同时成骨诱导28 d时,茜素红染色显示细胞已产生大量钙结节.结论 以高浓度维甲酸,在单层贴壁状态下对小鼠胚胎干细胞进行诱导,可获得大量成熟、具备矿质化特性的成骨细胞,为成骨细胞的体外诱导分化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该体系也成为体外探讨成骨细胞表型决定机制的一个重要模型.  相似文献   

8.
胚胎干细胞向肝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及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启昌  胡安斌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6):1330-1330
我们从2001年开始进行胚胎干细胞向肝细胞方向的诱导分化研究,大体分3个阶段:肝细胞在胚胎细胞分化系统中的获得及功能表达;肝细胞分化率的检测及提高;胚胎细胞来源的肝细胞移植在动物急性肝衰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找可以维持人胚胎干细胞未分化生长的人源性细胞作为饲养层细胞,从而解决使用鼠源性细胞作为饲养层带来的安全问题。方法尝试以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作为饲养层细胞来培养人胚胎干细胞,检验其是否可以维持人胚胎干细胞的未分化生长状态。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进行分化。将人胚胎干细胞系H1接种于丝裂霉素C灭活后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上,每隔5d进行一次传代。培养20代后,对人胚胎干细胞特性进行相关检测,包括细胞形态、碱性磷酸酶染色、相关多能性基因的表达、分化能力。结果从人脐带中分离出的间充质干细胞为梭形,呈平行排列生长或漩涡状生长;细胞高表达CD44、CD29、CD73、CD105、CD90、CD86、CD147、CD117,不表达CD14、CD38、CD133、CD34、CD45、HLA-DR;具有分化成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的潜能。人胚胎干细胞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饲养层上培养20代后,继续保持人胚胎干细胞的典型形态,碱性磷酸酶染色为阳性,免疫荧光染色显示OCT4、Nanog、SSEA4、TRA-1-81、TRA-1-60的...  相似文献   

10.
人胚胎干细胞饲养层培养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人胚胎干细胞饲养层培养体系。方法以胎鼠和人胎儿为材料,以DMEM加15%FBS加0.1mM2ME为基础培养液,分别制备胎鼠和胎儿成纤维细胞饲养层。结果分别获得了传16代的胎鼠成纤维细胞和传7代的人胎儿成纤维细胞,建立了人胚胎干细胞饲养层的培养体系。结论胎鼠成纤维细胞和人胎儿成纤维细胞相比较,后者生长速度慢,且较易老化;胎鼠成纤维细胞饲养层更有利于人胚胎干细胞的生长;8~14d龄胎鼠最适宜制备人胚胎干细胞饲养层;在宣温条件下,以0.2%胰酶加0.04%EDTA为消化液处理原代胎鼠组织块时间以15~20min为宜。  相似文献   

11.
The quality of the in vitro culture conditionsfor human pre--implantation embryos is one of themost critical aspects of successful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 and other biology techniques, such as embryo clone, geneknock--out, 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 etc.The culture of pre--im:7lantation mammalian embryos can take place in a range of embryo culturemedia, ranging from simple chemically defined media to more complex media. In vitro pre--implantation embryo …  相似文献   

12.
空回肠结肠多发性憩室的临床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空回肠结肠多发性憩室的临床X线表现,评价消化道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8例患者的临床及X线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空肠多发性憩室12例,其中并发十二指肠多发性憩室10例,2例合并回肠多发性憩室。结肠多发性憩室6例,1例并发回肠多发性憩室及结肠癌。结论 空肠多发性憩室多并发于十二指肠多发性憩室,近-中段是好发部位。结肠多发性憩室多见于右半结肠,可有结肠变形。未见独立发生的回肠多发性憩室。钡餐造影能够确诊,小肠灌钡及钡灌肛可提高发现率。  相似文献   

13.
14.
转基因在受精卵中的整合时间对于转基因动物的建立十分重要。采用WAP基因调控序列指导的人G-CSF基因为构件,对小鼠受精卵进行显微注射。对培养至1细胞期、2细胞期和8细胞期的胚胎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三个时期转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100%、77.77%和44.44%。说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转基因逐渐丢失。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甲基硝基亚硝基胍 (N methyl N′ nitro N nitrosoguanidin ,MNNG)对裸鼠异种移植人胚胃粘膜的影响。方法 用MNNG直接诱导移植于裸鼠体内的人胚胃粘膜 ,HE和AB/PAS染色观测胃粘膜组织形态 ,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物酶免疫组化 (SP)法检测胃粘膜PCNA、C erbB 2、p53表达状态。结果 对照组人胚胃粘膜的存活率为 72 % (18/ 2 5) ,实验组为 56 % (9/ 16 ) ,两组动物最长存活期为 9个月。移植 3~ 4个月后 ,人胚胃粘膜的生长发育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基本与正常胃粘膜一致。实验组 9只检出轻度异型增生 2只、中度 4只、重度 2只。免疫组化染色证实 ,实验组 9只胃粘膜PCNA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阳性 ,其程度随着异型增生病变加重而增强。在中度和重度异型增生的胃粘膜中发现C erbB 2阳性 2只 ,1只p53阳性见于重度异型增生的胃粘膜中。结论 MNNG可直接诱发人胃粘膜的癌前期病变 ,并导致C erbB 2、p53基因的过度表达和 /或突变。这些变化可能对筛选胃癌目标人群有着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白藜芦醇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道黏膜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道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SO+NS组、BDL+NS组和BDL+Res组,每组10只.BDL+NS组和BDL+Res组均结扎胆总管建立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SO+NS组不结扎胆总管.BDL+Res组给予白藜芦醇(100 mg/kg)灌胃,SO+NS组和BDL+NS组以生理盐水(10.0 mL/kg)灌胃,1次/d.4周后取材,应用比色法检测回肠组织的MDA含量和SOD活性,HE染色法观察回肠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测定大鼠回肠黏膜厚度和绒毛长度.结果:BDL+NS组的肠黏膜明显变薄,绒毛萎缩变矮,其黏膜厚度和绒毛长度与SO+NS组和BDL+Re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DL+Res组的回肠组织病理性损伤明显减轻,其黏膜厚度和绒毛长度介于SO+NS组和BDL+NS组之间,与SO+NS组和BDL+N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DL+NS组肠黏膜组织MDA含量明显高于SO+NS组,而SOD活性低于SO+NS组,与SO+N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予Res治疗4周后大鼠肠道黏膜组织的MDA含量明显低于BDL+NS组(P<0.01),而SOD活性高于BDL+NS组(P<0.01).结论:白藜芦醇可减轻肠黏膜的损伤程度,使肠黏膜厚度和绒毛长度得到修复,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道黏膜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治疗性克隆及人类胚胎管理伦理问题的调查和讨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此次问卷调查是关于治疗性克隆及人胚管理伦理问题的认知状况,其目的是为制订治疗性克隆与人胚管理伦理准则提供依据.调查是在我国东西部上海、西安的12所三级医院和20所区县级妇幼保健院(所)妇幼和生殖医学专业人员中进行,采用随机抽样、自愿无记名填写咨询表方法调查,回收反馈表400份,结果91.25%的人认同治疗性克隆研究,多数人认同胚胎道德地位是随胚胎发育的不同阶段而发展变化的,本文还就为保护人类尊严和支持治疗性克隆研究,提出了加强治疗性克隆研究及人胚管理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mRNA及人β防御素2(human beta-defensin-2,HBD-2)在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黏膜组织中TLR4 mRNA和HBD-2的表达.结果:TLR4 mRNA在病变组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但在病变组中13例Ⅰ型和17例Ⅱ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病变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HBD-2在对照组未见表达,而在病变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表达,两组间的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且在Ⅱ型病变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强于Ⅰ型(P<0.05).结论:TLR4可能参与了鼻黏膜天然免疫,HBD-2可能是炎症反应的重要产物之一. 致炎因子通过TLR4对病原微生物进行识别,激活鼻黏膜上皮细胞, 最终导致炎性细胞产生大量的HBD-2,这可能在鼻黏膜启动有效的炎性免疫反应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卵裂期胚胎sHLA-G抗原表达及其与胚胎发育和种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卵裂期胚胎培养液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sHLA-G)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了解卵裂期胚胎sHLA-G抗原表达及其与胚胎发育和种植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发光WesternBlot了解卵裂期胚胎sHLA-G和HLA-I类抗原的表达情况;应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了解卵裂期胚胎培养液中sHLA-I类抗原的表达量与胚胎发育和种植的关系。【结果】①胚胎培养液中以sHLA-G抗原为主,其它sHLA-I类抗原量极少或不存在,因此用培养液中sHLA-I类抗原的量来估计培养液中sHLA-G的含量是可行的。②卵裂期胚胎培养液中1级胚胎sHLA-I类抗原的绝对吸光度(A)值为0.077±0.006;2级胚胎为0.064±0.002;3级胚胎为0.043±0.002;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4)。胚胎种植率与胚胎sHLA-I类抗原绝对A值的相关系数为0.426,P=0.004。它们的表达量与胚胎发育和种植的有关。【结论】卵裂期胚胎培养液中sHLA-G的表达量与胚胎发育和种植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