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群众对医疗卫生工作(尤其是医院)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就此而言,前者是局部问题,是相对的问题,后者是普遍问题,是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2.
浅析“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看病贵,看病难”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从医疗卫生体制/医疗保障及医疗行业管理等诸多方面,浅析其主要原因,并就如何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3.
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为抓手,狠抓医疗质量管理,严格控制医疗费用,努力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水平,有效地控制了病人门诊及住院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编按]  相似文献   

4.
慢性病治疗费用上升原因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旨在分析促使慢性病治疗费用上升的因素并寻求控制策略。方法:以本课题前面进行的研究为基础,按影响费用上升的各因素的年增长率进行分析。结果。例均费用因素对治疗费用上涨的影响作用大于其他任何因素,它可解释总费用上升的50%~70%。患病率上升可解释费用上涨的20%。需求和人口数量因素居于第3和第4位。结论:如能立即采取适宜措施的话,降低慢性病治疗费用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解析看病贵     
卫生政策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石光说:“医疗费是个综合指标,是医疗价格与医生提供的服务量的乘积。医疗费用包括药品费用、诊疗费用、检查费等。药品价格的虚高、服务数量的增多都是造成医疗费用膨胀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齐文 《医院管理论坛》2005,22(10):36-38
“看病贵”是当前群众对医院最不满意的突出问题之一,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尽管造成“看病贵”的原因复杂而且是多方面的,但医院在费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对导致“看病贵”的确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医院管理,规范医疗行为,是解决“看病贵”问题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异正处于高水平状态,最高组与最低组的收入之比由2002年的5.1:1扩大到5.3:1,其收入差距加速扩大,已远远超过了城乡之间居民的收入差距。城镇里下岗、失业问题不断增加,城市失业群体有所加大,从而形成了一个相对贫困的群体,这个群体中的人一旦得病,将会变得不堪一击。“看病难”一直是社会关注热点,涉及内容较多,范围较广,有药价原因,有收入差异原因,也有医疗保障等原因。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谈谈“看病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治理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问题,涉及到药厂、药商、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最终涉及到患者的利益,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不可小视,但是我要给大家一个信心,那就是——每年都有新动作,每年患者都能得到新实惠!”  相似文献   

9.
“看病难、看病贵”是一个百姓呼吁了多年的问题,政府及社会舆论一直为此对医院指责颇多,但问题为什么一直得不到解决?我们不妨从另一个方面探讨一下“看病难、看病贵”的某些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0.
看病难、看病贵原因浅析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余艾青 《现代医院》2007,7(1):98-99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因它关系到民生,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也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影响到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政府为能更好地解决此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药品招标采购和17次下调药品价格使药品降价、开展医疗收费的物价检查、行业纠风检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开展单病种医疗总费用包干的医疗收费活动等,但造成“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原因很多,且积累的时间较长,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非一时一刻能办到的。笔者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九十年代我国医院医疗费用的走势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90年代以来我国综合医院每个病人 (门诊和住院 )医疗费用的增长情况及医疗费用构成的分析 ,指出医疗费用增长过快、药费比重过大的趋势 ,进而分析影响医疗费用增长过快的原因有价格指数上涨、医院补偿机制的不完善和医疗制度的弊端等 ,并提出加强医院管理等四项对策  相似文献   

12.
关于“看病贵”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们就医已从原来的“看病难”转变为今天的“看病贵”。江西省2000年的平均门诊人次费用46.14元 ,比1999年的40.29元提高了14.5 %。1999年全国人均卫生总费用增长速度达9.7% ,大大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3.6 %的增长速度。现就“看病贵”的原因及如何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作一探讨 ,旨在抛砖引玉。一、“看病贵”的原因(一 )客观原因1.高新技术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医疗技术及诊断手段发生了重大变革 ,大量先进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如CT扫描、核磁共振、ECT、介入治疗等…  相似文献   

13.
1 “看病贵”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对大部分人来说,到医院看病确实存在着“看病贵”的问题,那么,“看病贵”贵在哪里呢?这里随便举个例子。如单纯性阑尾炎手术,从住院到出院总费用为1800元。其中,手术费160元,麻醉费110元,各种检查费及术后处置费408元,术中一次性卫生材料费222元,住院期间药费900元。上例不难看出,患者“看病”费用中,药费占第一位;各种检查费占第二位;一次性卫生材料消耗占第三位;特别是药费比重都在50%以上,真正体现医务工作者技术劳务价值的服务费用却  相似文献   

14.
政府在解决看病贵问题中应承担的责任   总被引:33,自引:14,他引:33  
国家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透露,近8年以来,我国门诊就医费用增长了1.3倍,住院费用增长了1.5倍,平均每年门诊费用增长13%,住院费用增长11%,这些都超过了居民收入增长的幅度[1]。导致医疗费用居高不下的原因,既有合理的因素,如医院基础设施、医疗设备、技术的改善和提高增加了成本;也有体制和机制以及管理上的不足与缺陷,如医疗保障覆盖面过小、群众看病自付比例过高;还有因为药品销售和医疗服务过程中不正之风的影响。“看病贵”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远非医疗卫生行业或是一些大医院的力量可以解决的。根本的途径是要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一方面…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锐意改革者,愈益重视卫生事业的投入和产出、成本和效益分析的探讨和研究。医疗费用的研究是探讨和研究这些问题的前题,它不但为编制卫生计划与预算提供经济信息,而且也为卫生政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最近,我们对四所综合医院,每院十个病种五百份病历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探讨医药费病种控制方法。一、调查方法1.本次调查依据于疾病分类中的医院诊断方法。征求临床医生,病案管理人员及院长、医务科长的意见,确立病种的名称。2.样本选择。主要选择了内、外、  相似文献   

17.
在对患者的诊疗活动过程中,药物治疗起主要作用,特别是对于非手术病人来说,药物的治疗作用更为明显.正确评价处方质量,分析处方针对某疾病的治疗效果与费用是否匹配,对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提高医师的用药水平,防止药品"高消费",纠正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开"大处方、人情方"的错误倾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运用价值工程原理,按照医院用药的基本原则,从用药的技术效果与药品费用上,用定量分析方法来评估处方质量.  相似文献   

18.
定量分析医疗费用增长中财政、物价和医院三方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量分析医疗费用增长中财政、物价和医院三方责任信亚东郝模罗力李海宁王志锋邱杨明郑益川吴延风作者单位:200032上海医科大学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在本课题组郝模等人[1]所述中,已指出财政投入不足将导致医院业务收入增长;医疗费用实际增长率中也包含物价上涨...  相似文献   

19.
关于公立医院解决看病贵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16  
当前,“看病贵、看病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这是医疗卫生行业在经历了多年改革探索后所始料不及的。一种观点认为,政府应当为这个问题承担主要责任。但是,这并不等于说,除了政府及行政力之外,在“看病贵”问题上就没有其他因素了。实际上,医院,特别是公立医院,就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因素。“看病贵”反映出矛盾的双方,一方是患者群众,另一方则是作为医疗行为主体的医院,而政府及行政力因素此时则隐在矛盾双方的背后。因此,任何忽视医院因素、离开医院行为去谈解决“看病贵”问题的做法,都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我们必须强调,医院,特别是公立医院,其与“看病贵”之间有着必然的密切关系。公立医院在解决“看病贵”问题上是可以有所作为,也应当有所作为的。对此,作者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20.
"看病贵"内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认为看病贵、医疗费用上涨,主要有4个方面的原因:(1)财政对医院投入的严重不足,一定程度上迫使医院过分追求经济效益;(2)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偏低,使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偏离价格,引发医院“轻医重药”和“以药养医”现象的出现;(3)医疗资源的重复、过度配置,使医院运行成本过高,为转嫁和消化成本,诱发医院的不合理收费;(4)医疗保险制度的不够完善和医疗市场的监管不力,使医院违规成本较低,助长了医疗收费及不合理收费的快速上涨。针对以上原因,该文提出了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