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西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征  付正国 《四川医学》2002,23(10):1037-1037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 ,部分患者经治疗皮肤疱疹消退后 ,仍遗留神经痛 ,持续数日 ,甚至数月之久 ,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我院自 1999年以来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取得较好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均来自门诊 ,治疗组 6 0例 ,其中男 36例 ,女 2 4例 ;对照组 6 0例 ,其中男 38例 ,女2 2例。两组患者年龄 37~ 76岁 ,平均 5 0 .2岁。病程 1个月至半年 ,平均 2 .8个月。皮损位于头面部 34例 (治疗组 16例 ,对照组 18例 ) ,上肢 7例 (治疗组 2例 ,对照组 5例 ) ,腰背胸腹部 79例 (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人免疫球蛋白对老年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及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65岁)头面部带状疱疹住院患者122例,按系统抽样法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予以早期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痊愈出院后1、2、3个月的PHN发生率及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选择健康老年人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的血清TNF-α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2、3个月的PHN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及出院后1、2、3个月VAS评分,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后的对照组(P<0.01),且接近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人免疫球蛋白可减少老年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的PHN发生并降低其外周血TNF-a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伐昔洛韦联合膦甲酸钠治疗老年人头面部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湖北省中山医院皮肤科住院的74例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年龄≥65岁)临床资料,其中,40例给予伐昔洛韦联合膦甲酸钠治疗,34例给予膦甲酸钠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0 d。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的时间、VAS评分、后遗神经痛(PHN)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及统计分析。结果: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皮损开始结痂时间、50%皮损结痂时间、全部脱痂时间,联合用药组均较膦甲酸钠组短(P<0. 05),且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出现例数少(P<0. 05)。结论:伐昔洛韦联合膦甲酸钠可以有效治疗老年头面部带状疱疹,具有止痛、皮损恢复快、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及安全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平伟 《四川医学》2002,23(7):743-743
疱疹后神经痛 (PHN)为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 ,治疗较为困难。我们应用体外高频热疗机治疗疱疹后神经痛 12例 ,取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 ,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5 5~ 77岁 ,平均 6 8岁。发病部位 :胸背部 11例 ,头面部下颌支 1例。发病至用高频热疗机治疗的病程为 4 5~36 0天 ,平均 3个月。在此期间均经常规带状疱疹治疗(阿昔洛韦 ,干扰素 ,各种止痛药等 )1.2 临床表现 :胸背部水疱、溃损面干枯结痂 ,皮损消退 ,病变部位持续剧烈疼痛 ,难以忍受。1.3 方法与结果 :本组病人确诊后采用珠海产 HG…  相似文献   

5.
魏冉  卢懿  彭丽  石振峰  李素荣 《疑难病杂志》2022,(12):1283-1287+1292
目的 分析带状疱疹(HZ)患者血清CX3C趋化因子受体1(CX3CR1)、CC趋化因子受体2(CCR2)水平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2月邢台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和疼痛科诊治HZ患者93例为HZ组,治疗后随访3个月,以是否出现PHN将患者分为PHN亚组(n=32)和非PHN亚组(n=61)。选择同期医院健康体检者40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受试者临床资料、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血清CX3CR1、CCR2水平;Pearson法分析HZ患者血清CX3CR1与CCR2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清CX3CR1、CCR2预测HZ患者发生PHN的临床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HZ患者发生PH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PHN亚组患者年龄≥50岁比例、病程、发热比例、HZ分型出血型或坏疽型比例高于非PHN亚组,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比例低于非PHN亚组[χ2(t)/P=6.077/0.014、14.888/<0.001、6.129/0.013、13.391/0.001、12.560/<0.001];PHN亚组...  相似文献   

6.
带状疱疹致后遗神经痛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HZ)后遗神经痛(PHN)有逐年上升趋势,是指HZ急性首发皮损治愈后持续疼痛超过1个月者。近3年来,我院门诊收治PHN患者64例,现对其诊治作一分析,以探讨原因和对策。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64例,男28例,女36例;年龄34~91岁(〉60岁25例);病程2个月~3年。1.2临床表现发热:体温38℃~39.5℃,继之在HZ原发部位出现不同形式的疼痛和少数散在红丘疹和少数小水疱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预后的带状疱疹(HZ)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变化,分析HRV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和皮肤科门诊及病房的HZ患者309例,年龄>50岁,性别不限,记录HZ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疱疹相关信息,并...  相似文献   

8.
带状疱疹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疱疹病毒是一种亲神经病毒 ,疱疹发作的同时绝大部分患者伴有明显的神经痛症状。有的患者甚至痛如针刺刀割、频繁发作 ,影响饮食和睡眠 ,十分痛苦。 1年来 ,我们根据疱疹发作的病因病机 ,运用针刺结合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 5 0例 ,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全部患者 10 0例 ,其中约 70 %为皮肤病区会诊患者 ,约 30 %为门诊患者。临床我们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 5 0例 ,对照组 5 0例。治疗组中 ,男 2 6例 ,女 2 4例 ;年龄 35~ 74岁 ,平均年龄 5 6岁 ,病程 15天~ 2个月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三叉神经节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威海市立医院疼痛科收治的头面部三叉神经PHN患者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53~82岁,病史1~13个月。局部麻醉下经皮穿刺至三叉神经节,分别于三叉神经节及卵圆孔单次注射...  相似文献   

10.
川乌、草乌外敷加音频电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是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 ,后遗神经痛 ( post -herpeticneuralgiaPHN)是其最常见的后遗症 ,常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尤其是老年PHN患者。 1996年 10月— 2 0 0 2年 12月 ,我们用川乌、草乌外敷加音频电疗治疗PHN ,取得较好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 7例均来自我院门诊 ,其中男 36例 ,女 31例 ,年龄 37~ 86岁 ,平均 6 9.2 3岁 ;病程 1~ 2 4个月 ,平均 2 .5个月 ;受损神经 :颈神经 9例 ,胸神经 2 1例 ,腰神经 18例 ,骶神经 19例。1.2 入选标准 所有患者疱疹均愈合 ,遗留明显疼痛 ,一般止疼治疗疗效差 ,排除严…  相似文献   

11.
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带状疱疹是常见的皮肤病,尤其是头面部带状疱疹症状重、并发症多,且年龄越大疼痛越重,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皮质类固醇激素在减轻神经痛程度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作用尚有争议。为此,我们对78例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比较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未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者的临床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3年7月至2005年10月门诊收治并随访的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78例,男46例、女32例;年龄27~80岁。患者就诊时症状(疼痛或皮疹)出现1~9天,其中<3天34例、3~9天44例。神经痛强度为重度(疼痛剧烈、严重影响睡眠)23例、中…  相似文献   

12.
陆嘉 《右江医学》2001,29(3):254-254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以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我院 1998~ 2 0 0 0年采用六神丸与聚肌胞注射液治疗30例带状疱疹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收集同期门诊病人 6 0例 ,年龄 14~ 5 6岁 ,随机分为治疗组 30例 ,其中男 16例 ,女 14例 ,发病部位为头面部 13例 ,躯干 15例 ,四肢 2例。对照组 30例 ,其中男 18例 ,女 12例 ,发病部位为头面部 8例 ,躯干 11例 ,四肢1例。全部病人均于发病 1~ 4天就诊。2 .诊断标准 ①发疹前往往有发热、倦怠、食欲不振等轻重…  相似文献   

13.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往往持续时间较长 ,治疗较为困难。我们试用中药伸筋草外敷联合微波定位照射治疗 ,疗效明显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治疗组 2 0例 ,其中男 1 2例 ,女 8例 ,年龄 2 8~ 82岁 ,平均 6 5岁 ,6 0岁以上 2 0例 ,占 71 .4%。对照组 2 0例 ,其中男 1 2例 ,女 8例 ,年龄 2 8~ 82岁 ,平均 6 5岁 ,6 0岁以上 1 3例 ,占 6 5 .0 %。根据就诊先后分为治疗组 ,对照组 ,两组条件大致相仿。所有病例均为确诊带状疱疹 ,经治疗或未经治疗后局部皮疹已干涸、结痂、脱落 ,但仍有神经痛的患者 ,病程1~ 3个月。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及…  相似文献   

14.
马惠红  周冬生 《华夏医学》2002,15(4):529-530
带状疱疹是由于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 (VZV)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常遗留疱疹后神经痛 (PHN) ,尤其是老年人带状疱疹的发病率和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率都较高 [1 ,2 ]。 2 0 0 1年 5~1 1月 ,我科对老年人带状疱疹患者进行了常规治疗和加用康体多注射液治疗预防 PHN的对照研究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病例选择选择有典型的带状疱疹临床表现及神经痛的患者 ,病期在 3d内 ,年龄 60岁以上。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者 ,1周内口服或外用过抗病毒药物者除外 ;由于各种原因中断治疗或记录不全者为淘汰病例。入选患者共 92例 ,随机…  相似文献   

15.
头面部在解剖学上与五官及颅内关系密切,故头面部带状疱疹易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影响预后。我院1995~1998年共收治带状疱疹(HerpesZoster,HZ)224例,其中头面部HZ58例,现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8例中男38例,女20例,发病年龄18~90(平均48.2)岁,30岁以下11例,31~40岁10例,41~50岁7例,51~60岁12例,61~70岁14例,71~90岁4例。1.2发病时间224例带状疱疹中,1995年55例,1996年63例,1997年45例,1998年61例,其中头面部HZ按年份计数示:1995年13例,1996年15例,1997年12例,1998年18例。按月份计数示…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 2 0 0 0年 2月至 2 0 0 2年 1 0月采用阿昔洛韦联合He Ne激光与自制“疱疹油”治疗带状疱疹4 8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80例患者均来自本院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4 8例 ,男 2 7例 ,女 2 1例。年龄 1 9~ 85岁 ,平均 5 6 .5岁。 6 0岁以上 31例 ,占 6 5 %。皮疹 :头面部 8例 ,躯干部 32例 ,上肢与肩部 5例 ,下肢 3例 ;病程 1~ 8天 ,平均 3.8天。对照组 :32例 ,男 1 8例 ,女 1 4例。年龄 1 7~ 88岁 ,平均 5 8.1岁 ,6 0岁以上 2 0例 ,占 6 3%。皮疹 :头面部 4例 ,躯干部 2 1例 ,…  相似文献   

17.
王鸿健 《重庆医学》2012,41(16):1654-1656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皮损愈合后遗留的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为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该病随年龄增长发生率增高,40岁以上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患者约30%可以引起PHN[1],其长期持续的剧烈疼痛,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如何进行有效的治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一直是研究的重要课题,现就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带状疱诊引起的疼痛不仅发生在急性期 ,也可发生在皮肤未出现损害时或发生在皮损愈合后持续存在 ,即后遗神经痛病 (Posthertieneuralgid ,PHN)。作者应用针刺联合微波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 4 2例 ,获得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PHN患者 4 2例 ,男 2 0例 ,女 2 2例。年龄 35~ 6 2岁。病程 10~ 30d ,平均 ( 2 1.5± 7.2 )d。发病部位为面部、胸部、腰区、肢体 ,均为单侧。其中 32例疼痛难忍 ,需采取各种止痛药或因心理症状服用多虑平等药物 ,6例患者有糖尿病。疼痛评价 :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简化Mcgill疼痛量…  相似文献   

19.
硬膜外腔注射法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带状疱疹(HZ)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和皮损,如不及时治疗易遗留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属神经病理性疼痛范畴,治疗困难,我院2000~2003年采用硬膜外腔注射法治疗用常规方法无效的带状疱疹神经痛70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8):2510-2513
目的:研究带状疱疹伴发后遗神经痛(PHN)患者外周血p38MAPK、ERK1/2、JNK表达量与细胞因子、疼痛介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医院首次诊断为带状疱疹的患者并根据治疗后神经痛情况分为合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PHN组、未遗留神经痛的单纯HZ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外周血并检测MAPK信号分子的表达量,采集血清并检测细胞因子、疼痛介质的含量。结果:PHN组和HZ组患者外周血中p38 MAPK、ERK1/2、JNK的mRNA表达量以及血清中5-HT、CGRP、SP、NSE、S100B、IFN-γ、TNF-α、IL-17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β-EP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HN组外周血中p38 MAPK、ERK1/2、JNK的mRNA表达量以及血清中5-HT、CGRP、SP、NSE、S100B、IFN-γ、TNF-α、IL-17的含量均显著高于HZ组,β-EP的含量显著低于HZ组。PHN患者外周血中p38 MAPK、ERK1/2、JNK的表达量与血清中CGRP、5-HT、SP、NSE、S100B、IFN-γ、TNF-α、IL-17的含量呈正相关,与血清中β-EP的含量呈负相关。结论:PHN患者外周血p38MAPK、ERK1/2、JNK的高表达能够增加细胞因子及致痛介质的分泌、减少镇痛介质的分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