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根据新版《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重新修订新的CPR流程,以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方法根据2005年新版CPR指南中“持续有效不间断地胸外按压”核心要求,在新的CPR流程中制定减少中断按压具体措施,总结50例CPR病人的每一步骤中减少中断胸外按压时间对早期恢复自主循环成功率、24小时心肺复苏成功率和脑复苏成功率等临床效果的影响。结果采用新版CPR流程对初期恢复自主循环、初期复苏成功率和24小时成活率都有明显提高。结论制定减少中断按压时间的抢救措施,对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应该将制定减少中断按压时间的措施贯穿临床CPR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动杠杆式胸外按压心肺复苏(CPR)装置对院内心肺复苏按压质量和复苏疲劳的影响。方法将12名医学生志愿者分为手动杠杆式胸外按压CPR装置组(LDCPR)(n=6)和徒手标准CPR组(STCPR)(n=6)模拟院内心肺复苏场景进行CPR试验。LDCPR组采用手动杠杆式胸外按压CPR装置对模拟人进行连续6min连续胸外按压,STCPR组徒手对模拟人进行6min连续胸外按压。监测复苏期间按压的深度、频率以及按压者的心率和疲劳程度等变化。结果随着连续胸外按压的进行,按压者的心率和疲劳程度都在不断增加,有效按压深度超过5 cm次数逐渐减少,但是在连续胸外按压的第4~6min,LDCPR组按压者的心率较STCPR组慢(P<0.05),疲劳程度较轻(P<0.05),有效按压的比例更高(P<0.05)。按压频率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在本模拟人试验中,手动杠杆式胸外按压CPR装置可减轻按压者疲劳,有助于提高院内CPR时长时间胸外按压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CPR)过程中,除颤期及气管插管期胸外按压中断时间长短对CPR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根据2010年CPR指南,规范CPR除颤期及气管插管期流程,缩短CPR过程中胸外按压中断时间。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82例心脏骤停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CPR流程。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80例心脏骤停患者为实验组,实施规范除颤期及气管插管期流程。对两组患者在CPR胸外按压中断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时间、自主循环恢复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CPR过程中除颤期胸外按压中断时间和气管插管期胸外按压中断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CPR流程,可缩短CPR过程中除颤期及气管插管期胸外按压时间,提高复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包括人工通气、胸外按压、体外电除颤等,是对心脏骤停患者抢救的重要手段。在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中欧洲复苏委员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均强调了在其实施高质量的胸外按压能有效提高CPR的成功几率。呼气末二氧化碳(pressure of end tidal carbon dioxide,PETCO_2)与CPR期间心肌血流量和心排血量有密切的关系,能预测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的可能性。本文通过对胸阻抗(transthoracic impedance,TTI)信号及PETCO_2监测在心肺复苏质量监控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综述,以期为临床实施高质量CPR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心肺复苏(CPR)中采用腹部按压代替传统的胸外按压加口对口人工呼吸,将可能提高复苏的成功率”,美国一项研究近日提出了单纯腹部节律按压(OAC-CPPO的新抢救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心肺复苏技术的掌握程度及影响胸外按压有效性的因素,为今后的教学及培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5名护理人员进行CPR培训后进行考核,并分析影响胸外按压有效性的因素。结果:参加培训的205名护理人员全部考核合格。结论:随着操作时间的延长,按压的部位、频率、深度皆有可能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按压有效性,应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7.
胸外按压时所产生的ECG按压波形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ECG按压波形与胸外按压的相关性,及其对胸外按压效果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使用自动胸外按压心肺复苏器,另一组使用徒手胸外按压。统计胸外按压时ECG按压波形变化。结果胸外按压方式以及按压深度的不同所形成的ECG按压波形也不同。结论有效的胸外按压与所形成ECG按压波形有明显的相关性。在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时监测ECG按压波形对胸外按压效果有明显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郑中斌 《中外医疗》2014,(15):13-14
目的:分析研究不间断胸外按压在心肺复苏中的疗效观察,以更好地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3年7月该院收治的需要进行心肺复苏的患者。 A组43例患者在心肺复苏过程中使用不间断胸外按压的方法,B组12例患者给予常规心肺复苏方法,对比观察两组心肺复苏的效果。结果 A组初期恢复自主循环率更高(30.23%),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24 h生存率(23.26%)高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胸外按压时间中 A 组(8.44±1.32s)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不间断胸外按压的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谢钢  赵金臣 《医学综述》2014,(2):286-288
胸外心脏按压是抢救心搏骤停的有效措施,连续胸外按压能显著提高复苏成功率。对于院外心搏骤停的急救,大多数目击者不愿意或者不能实施传统的心肺复苏,除此之外,实施单纯胸外心脏按压与传统的心肺复苏有相似的生存率及神经学预后。因此,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强调普通急救者只需实施单纯胸外心脏按压即可,提高目击者实施心肺复苏的依从性和可行性。单纯胸外心脏按压法应当被大众熟悉,并期待更多的目击者参与到心搏骤停的心肺复苏中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尖区按压法及去甲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采用左心尖区按压法及去甲肾上腺素组(12例)与常规胸外心脏按压及肾上腺素组(16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NE组左心尖区按压法及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12例CPR患者,复苏成功10例(其中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脑复苏无效自动出院)8例成活(66.67%; E组常规胸外心脏按压及肾上腺素(Epinephrine)16例CPR患者,复苏成功6例(其中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4例成活(25%).结论采用左心尖区按压法及去甲肾上腺素组(12例)CPR的成活率高于常规胸外心脏按压及肾上腺素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胸外按压联合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抢救心脏停搏的疗效.方法:心脏骤停患者70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常规复苏组30例和联合复苏组40例.常规复苏组采用常规心肺复苏术(STD-CPR),联合复苏组采用胸外按压联合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比较两组抢救效果.结果:联合复苏组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复苏时间为6.80±1.20...  相似文献   

12.
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是心脏病突发者得以生存的第一个环节.心肺复苏实施过程中胸外按压的力度和频率都有具体的要求,但是大多数人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心肺复苏培训,难于进行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急救.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便携式心肺复苏装置,可以更好地把握胸外按压的时机和程度,改善心肺复苏急救的效果.该装置在实施胸外按压过程中能够实时检测施救者的按压力度,根据患者体型判断按压力度是否满足要求.如果按压力度过大或过小,则会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进行报警提示.此外,本装置还可以设定按压频率,并进行声音提示.  相似文献   

13.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心脏骤停的一系列救援措施用以挽救患者生命。及早有效的院前CPR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国际CPR的指南有较大改变,更重视通过胸外按压环节以维持循环,弱化了人工通气环节。单纯胸外按压而不需要人工通气的基础CPR广为流传。本文综述近现代CPR的发展及相关研究结果。考虑无氧6 min可导致脑损伤、在中国救护车到达现场和转运时间较长、单纯胸外按压容易疲劳等情况,我们认为在中国实施单纯胸外按压的CPR并不合适。一些非专业人员虽然感到口对口人工通气比较难实施,但是大部分还是愿意施行人工通气操作的。广泛开展公众CPR培训,提高对包括人工通气和胸外按压环节的CPR认知度和掌握度,以维持有效通气和循环是目前中国CPR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中胸外按压对通气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至2018年我科心肺复苏成功的病例结合心电监护仪所测得血氧饱和度情况分析其胸外按压对通气作用。结果所选病例均为心肺复苏成功病例,胸外按压时心电监护仪均可测得血氧饱和度值。结论心肺复苏中胸外按压可有一定的通气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胸外肺心按压复苏法(ECPC)系我院心内科张天平主任首创,为全世界第一次不加做口对口呼吸,单独应用徒手胸外心肺按压而获得成功的新CPR.我科2001~2005年应用此法与小功率电除颤相配合急救心性猝死成功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胸外肺心按压复苏法(ECPC)系我院心内科专家张天平首创,为全世界第一次不加做口对口呼吸,单独应用徒手胸外心肺按压而获得成功的新CPR(心肺复苏术)[1].本文将我院2001-2007年应用此法与小功率电除颤相配合治疗3例心性猝死患者的急诊抢救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再次强调高质量胸外按压的重要性[1].在院前急救的实际工作中,胸外按压操作面临着许多困难,例如在快速转运途中进行胸外按压.而在搬抬和转运的过程中,胸外按压的质量会下降[2].本研究通过复苏模型记录转运途中胸外按压的相关数据并分析,探讨在快速转运途中如何进行胸外按压以及胸外按压的质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心肺复苏初期徒手胸外按压与机械胸外按压对患者血气指标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7年11月接收的64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将其根据心肺复苏方法不同平均分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徒手胸外按压,研究组患者则接受机械胸外按压,对两组患者血气指标、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两组间pH值、乳酸、PaCO_2以及PaO_2等血气指标方面差异较小(P0.05);在心肺复苏成功率方面,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是59.37%和84.37%,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31.25%和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胸外按压与徒手胸外按压均不会影响患者pH值、乳酸、PaCO_2以及PaO_2等血气指标,但是机械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成功率要比徒手胸外按压更优,除此之外,其能够降低患者气胸、胸壁胸内脏器损伤以及肋骨骨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普遍采纳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影响心肺复苏(CPR)效果的因素,以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应用“萨勃”心肺复苏机代替手动式心肺复苏抢救心跳骤停患者140例,其中48例复苏成功,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时间、胸骨下限距离、压力方向、节奏和按压力量、床垫下陷、病人身材、人工气道等多方面因素对有效抢救心脏骤停患者起到关键作用。结果“萨勃”CPR明显优于手动式CPR。结论“萨勃”CPR克服了手动CPR中医护人员或病人影响复苏效果因素,使CPR更趋标准有效,显著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胸外按压器械AutoPulse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在急诊心跳骤停患者心肺复苏(CP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急诊科内发生心跳骤停的病例,依据按压方式随机分成徒手胸外按压组(30例)、先徒手后AutoPulse胸外按压复合组(29例)及AutoPulse胸外按压组(34例),其他抢救措施依据2010年CPR指南进行,监测复苏即刻(0min、10 min、20 min)PetCO2和SPO2测定值.同时依据是否达到自主循环恢复(ROSC),将所有病例分为ROSC成功组和失败组,分别记录例数,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复合组与AutoPulse组ROSC成功率均大于徒手组(P<0.05),0 min点ROSC成功组和ROSC失败组PetCO2和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 min、20min点ROSC成功组PetCO2和SPO2均高于失败组(P<0.05).10 min点复合组与AutoPulse组PetCO2和SPO2均高于徒手组(P<0.01).结论 AutoPulse装置改善了心搏骤停患者的组织灌注,能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CPR过程中监测PetCO2和SPO2对心肺复苏有指导和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