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将我院2004年1~12月对6例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患者的抢救配合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6例患者中,男4例,女2例;年龄23~78岁,平均56岁。发病后出现嗜睡4例,昏迷2例;均有不同程度脱水,其中重度3例,中度2例,轻度1例。检验结果:血糖34.9~51.3mmol/L,血钠145.5~172mmol/L,血清钾3.5~7.0mmol/L,BUN23~45mmol/L血浆渗透压350~375mmol/L,尿糖( ~ ),尿酮阴性,均符合糖尿病高渗昏迷诊断标准[2]。经过积极抢救治疗血糖降至5.6~7.0mmol/L,尿糖阴性,血浆渗透压280~300mmol/L,临床治愈出院。抢救:HHS是由于高血糖导致的肾性渗透性利尿,…  相似文献   

2.
鼻饲补液抢救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效果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配合鼻饲补液对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的疗效。方法 对40例确诊为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的患者采用鼻饲温开水联合静脉输入0.6%盐水及胰岛素或单纯静脉补液治疗,所获数据经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鼻饲组22例中有20例血浆有效渗透压降至320mmol/L以下,对照组 18例中有 10例血浆有效渗透压降至320mmol/L以下(P<0.025)。结论 鼻饲温开水是抢救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的有效措施,能显著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高渗昏迷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 ,必须尽快地采取救治护理措施抢救患者的生命 ,降低病死率。1998年我院 1例住院期间出现回肠断裂 ,更为少见。现将抢救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36岁 ,因上腹痛、多饮、多尿、多食、消瘦 2个月 ,昏迷 2 h,于 1998年 12月 2 2日来院就诊。查血糖 36 .2 mm ol/L、尿糖“+ +”、尿酮体“+”、钾 5 .4m mol/ L、钠 15 8mmol/ L、氯 12 6 mmol/ L、CO2 cp2 1.1m mol/ L、BUN37m mol/ L,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高渗昏迷收入院 ,经补液及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 ,3d…  相似文献   

4.
高勇义 《医学综述》1995,1(12):552-553
1 概述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HyperosmolarNon-KetonicDiabeticComa)指血糖高于33.3mmol/L,血浆渗透压>330mosm/L,无或轻度酮症。也有人提出以血糖>26.6mmol/L,血浆渗透压>350mosm/L为标准,而把血浆渗透压超过正常称为高渗状态[1~3]。该症容易漏诊或误诊,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因而及早发现,积极合理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HNDC以老年常见,但可见于青少年,最小发病年龄10岁[4]。Wachtel等[5]分析613例糖尿病高渗性酮症和/或酮症酸中毒发现:糖尿病高渗昏迷占45%,平均年龄63岁;酮症酸中毒占33%,平均年龄33岁;糖尿病高渗昏迷并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胃管补液对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的疗效.方法 对46例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性患者随机分为鼻饲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鼻饲组采用鼻饲温开水联合静脉输入0.6%盐水及胰岛素,对照组单纯静脉补液治疗,所获数据经t和X2检验.结果 鼻饲组有24例中有22例血浆渗透压降至320mmol/L以下,对照组22例有10例血浆有效渗透压降至320mmol/L以下,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鼻饲组温开水联合静脉输入0.6%盐水及胰岛素是抢救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的有效措施,能显著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顾慧珍  田浩明 《四川医学》1992,13(4):247-248
我院自1977年9月至1991年9月共收治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迷(HNDC)53例,其中误诊、漏诊24例。由于未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使病情恶化而死亡者17例。本文就此17例进行分析,以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17例中,男10例,女7例,平均年龄56岁(37~72岁)。仅1例有糖尿病史。17例患者诊断本病时平均血糖40.5mmol/L,平均血钠152mmol/L,平均血浆渗透压366.2mOsm/kg,尿糖为( )~( ),尿酮体为(-)~( )。导致误漏诊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是糖尿病严重急性并发症 ,如不及时抢救 ,可易危及患者生命。我科自 1 986年以来 ,采用持续静滴小剂量胰岛素治疗的同时 ,对患者进行精心护理 ,取得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  本组 1 6例患者 ,年龄在 1 4~ 69岁。血糖 1 7~ 30 .6mmol/L,CO2 - CP9- 2 0 .4mmol/L,尿糖 ,尿酮体 ~ 。  采用生理盐水加小剂量胰岛素 4~ 6U/h持续静滴 ,开始每 h测血糖 1次 ,当血糖降至 1 3.9mmol/L,改为 5%葡萄糖或 5%糖盐水加胰岛素静滴 ,直至患者清醒 ,酸中毒纠正 ,酮体消失 ;另建 1~ 2条输液通道 ,补充液体维持电解质及酸碱…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脑卒中后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高渗性昏迷)的诊治经验。方法:分析14例卒中后高渗性昏迷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出血8例,脑梗死6例。入院时意识障碍5例,6例血糖为6.3~10.6mmol/L,余生化检查正常。入院后第5~9天出现高渗性昏迷,血糖36.2±5.2mmol/L,血钠136~165mmol/L。7例血浆渗透压344±396mOsm/kgH2O,余7例红细胞压积由33%~36%渐增至44%~49%。经处理后,8例意识转为清晰,血糖降至6.5mmol/L以下,水电解质紊乱纠正,肾功能正常;6例死亡。结论:卒中后高渗性昏迷与卒中严重程度,水电解质紊乱、渗透压的增高程度及脑血管调节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9.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简称高渗性昏迷,是糠尿病严重急性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特征为:严重的高血糖、脱水及血浆渗透压升高,而无明显的酮症酸中毒,患者常有进行性意识障碍或昏迷.本病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糠尿病人,病死率高,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李咏霞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3):1763-1763,1765
目的:通过对8例老年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护理,分析并了解老年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的抢救和护理措施.方法:病情观察、补液脱水处理、基础护理等.结果:8例老年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患者4例治愈,4例死亡.结论:治疗的关键在于迅速纠正脱水,降低血浆渗透压;护理的关键在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快速补液和正确使用胰岛素,加强基础护理,熟练掌握糖尿病专科知识和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11.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简称高渗性昏迷,是糠尿病严重急性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特征为:严重的高血糖、脱水及血浆渗透压升高,而无明显的酮症酸中毒,患者常有进行性意识障碍或昏迷。本病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糠尿病人,病死率高,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至关重要。现将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40例高渗性昏迷病人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8例老年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病人的护理,分析并了解老年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的抢救和护理措施。方法病情观察、补液脱水处理、基础护理等。结果8例老年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病人4例治愈,4例死亡。结论治疗的关键在于迅速纠正脱水,降低血浆渗透压,护理的关键在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快速补液和正确使用胰岛素,加强基础护理,熟练掌握糖尿病专科知识和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并发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对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并发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的大面积脑梗死87例的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大面积脑梗死后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发生率为27.6%,主要表现为原有病情加重,尤其是意识障碍;并发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病死率高于未并发者(P<0.01);并发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患者发生昏迷亦较未并发者多(P<0.01)。结论:大面积脑梗死后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发生率较高,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更好地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治。方法:2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根据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治情况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17例(74%)患者在24h内降至11.1~13.9mmol/L左右,血钾、钠、氯、二氧化碳结合率恢复正常,尿酮体转阴,尿糖(+)或消失。5例合并脑血管意外及心肾功能不全,1例合并急性胰腺炎,于1周后尿酮体转阴。结论:早期诊断,早期进行综合性治疗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肖玲  周华  何曜  苏波 《右江医学》2004,32(4):369-370
高血糖抽搐是糖尿病 (DiadetesMellitus,DM )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 ,常发生于低血糖昏迷、非酮症高渗性昏迷、DM酮症酸中毒、严重电解质紊乱等 ,但近年来我们发现 13例仅有高血糖而血浆渗透压不高、酮体阴性、脑电图和CT正常的抽搐患者。现将其临床表现及诊治体会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 13例 ,男 7例 ,女 6例 ,年龄 5 5~ 74岁 ,平均 6 6 .2岁 ;病前已确诊DM 11例 ,初次发现 2例 ;病程 1周~ 9年 ,平均 5 .3年 ;伴高血压病 6例 ,高脂血症 10例 ,周围神经病变 4例 ,既往有脑梗死 2例。 13例均符合WHO的DM诊断标准 ,均…  相似文献   

16.
李焕香 《中原医刊》2004,31(7):64-64,F003
患者,男,46岁,既往无糖尿病史,外伤后出现昏迷,左锁骨不完全骨折,2小时后清醒,患者神志、思维正常,生活自理,行头颅CT检查无明显异常。1天后病人于输糖中渐进出现烦躁、昏迷,经化验血糖为54mmol/L,血清钾正常,钠167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2mmol/L,尿素氮27mmoL/L,血肌苷592umoL/L,尿蛋白(一),尿酮体( ),尿渗透压288mosm/L,血渗透压377mmol/L,诊断为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高渗综合征。  相似文献   

17.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科2004年1月~2006年1月共抢救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病人122例。其中维吾尔族110例,汉族11例,塔吉克族1例;男65例,女57例;年龄6~78岁,平均51岁;2型糖尿病93例,1型糖尿病29例。血糖在16~45mmol/L,尿酮体( ~ ),二氧化碳结合率(CO2CP)6~18mmol/L,血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抢救配合及护理方法,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方法:将42例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性昏迷患者随机分为鼻饲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鼻饲组予以静脉补液联合胃肠道补液,对照组给予单纯静脉补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72h内,鼻饲组22例中19例血浆渗透压降至320mmol/L以下,对照组20例中11例血浆渗透压降至320mmol/L以下,两组疗效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及时鼻饲联合静脉补液扩容及小剂量胰岛素应用是抢救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成功的关键,而全面、细微、精心的的护理是成功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9.
63例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临床特点和首选5%葡萄糖溶液治疗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分析该院63例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临床和治疗特点。结果该院观察的63例高渗昏迷患者,发病诱因以感染最常见。39%的患者高渗昏迷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同时存在。63例患者中血糖、血钠未见同时升高者,而是以血糖或血钠单个明显升高为主。25例使用5%葡萄糖溶液治疗的高渗昏迷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结论目前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临床表现并非与教材上的血糖大于33.3mmol/L、血钠大于155mmol/L、血渗大于350mOsm/kg·HO、尿酮阴性的诊断标准完全一致,应根据具体病史结合实验室检2查结果诊断。治疗初期予以5%葡萄糖液替代生理盐水降血糖、纠正高渗有效。  相似文献   

20.
彭旭 《中原医刊》2005,32(9):F002-F002
目的探讨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对9例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多见于无明显糖尿病的中老年患者,以昏迷、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多见,或合并脑梗死,易被误诊、漏诊,死亡率高.结论对昏迷的病人应常规检查血糖、尿糖、电解质、血气分析、尿酮等,可提高初诊正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