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腰椎检查是招飞体检的重要项目 ,如漏诊有病者 ,将来对飞行影响较大。单靠外观检查 ,不能发现全部病人 ,故对部分可疑者采用X线摄片手段检查。我们分析了一部分X线检查材料 ,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2 0 0 3年度参加招飞全面体检的 16~ 19周岁应届高中毕业男生。因外科检查中发现腰部外观有不同程度平直、侧弯、后凸、前突或腰肌不对称、骨盆倾斜、腰骶部多毛等 ,列入特殊检查范围 ,进行腰椎的X线拍片检查。1 2 方法 卧位下拍摄腰椎的正、侧位片。焦距94~ 10 0cm ,对大部分人采用 10 0cm。必要时加拍双斜位片。根据 199…  相似文献   

2.
腰椎摄影传统方法:患者仰卧,双下肢弯曲,中心线对准L3、4腰椎平面(脐部高度)垂直射入胶片中心.将12×15 in(1 in=0.0254 m)的X线胶片改裁为6×15 in的胶片置于暗盒中部,依次拍摄腰椎正位和侧位片.如用一张未改裁的12 × 15 in胶片拍摄,须将暗盒放入托盘中,暗盒上面以6×15 in铅皮分左右两次遮挡,拍摄腰椎正位和侧位片.  相似文献   

3.
X线摄影是脊柱创伤检查中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为提高脊柱创伤X线检查的质量 ,我们采用在电视透视下定位进行X线摄影 ,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1 材料和方法1 1 仪器与对象 设备为GETX Ⅲ遥控X线机 ,其储片盒可储存 5 0张 2 5 .5cm× 30 .5cmX线胶片。 1999年10月— 2 0 0 1年 9月对 113例脊柱创伤患者进行电视透视下定位X线摄影 ,其中颈椎 2 1例、胸椎 16例、胸腰段 2 8例、腰椎 4 0例、骶尾椎 8例。1 2 检查方法 患者仰卧或侧卧在X线机检查床上 ,摄影前首先对检查部位进行透视定位 ,然后选择摄影条件档 ,X线胶片可采用全…  相似文献   

4.
负重位全下肢、骨盆及脊柱的整体成像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肢不等长引起的继发性骨盆倾斜及脊柱侧弯 ,拍摄负重立位X线片是最主要的检查手段。摄片范围包括双侧肩部到踝关节全长的整体影像。目前 ,国内有的医院利用X线机的最大照射野和特制长胶片 ,对全下肢[1]或全脊柱[2 ]进行一次曝光成像。由于摄片时没有使用体位固定装置 ,影响下肢、骨盆与脊柱三者影像重组的精确度。我院自 2 0 0 1年10月~ 2 0 0 2年 6月采用长胶片 ,根据患者的检查情况使用体位固定装置 ,对下肢和脊柱分次成像后重组的方法 ,拍摄 3 6例下肢不等长患者的下肢、骨盆和脊柱的整体影像。现将整体成像的方法介绍如下。1 材料…  相似文献   

5.
杨跃斌 《放射学实践》2004,19(8):552-552
故障现象 GETX Ⅲ 5 0 0mAX线机已使用三年 ,未发生故障现象。 2 0 0 3年 5月 2 0日 ,开机拍片两张后 ,发现机器片车内有异常嗡嗡的响声 ,机器自动报警 ,重新开机后机器不能工作 ,换片处于停机状态。机器片车内响声不停 ,再次关机后重新启动 ,机器片车内响声如前。故障分析与检修 GETX Ⅲ 5 0 0mAX线机片车采用链条传输胶片 ,传输过程大致为胶片摄取、胶片送入准备区、胶片进入曝光区和胶片回收部分 ,均由片车完成。打开前盖 ,查看到片车轻动 ,左右移动 ,下部滑轮移出轨道外 ,开机后片车摇摆 ,发出异常响声 ,取下片车后 ,检查片车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获取优质X线复制片成像效果的方法。方法设定不同的复制条件,对比分析3F和5F两种不同感光系数的X光直接复制片的复制效果。结果依据我院现有的相关设备,采用3F复制片成像效果较佳。结论X线胶片的复制是一种多种因素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的综合性的动态变化过程,应注意全面调整,方能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55岁,因左乳2.0cm×3.0cm包块于2008年1月2日行“左乳腺包块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左乳浸润性导管癌。术前4个月患者感腰背部持续性疼痛,2007年11月6日腰椎X线片示腰椎骨质疏松,L2骨质增生,11月29日胸椎MRI(1.5T,德国Siemens公司)显示:胸椎广泛性退行性改变,T4椎体轻度压缩(图1a),患者经对症治疗症状无缓解。  相似文献   

8.
作者测量了157位正常男性成人颈、腰椎侧位X线片,计有颈椎(C)141例,腰椎(L)157例。年龄20~38岁,平均26.8岁。平均人体高度为174.7cm。为了测量精确摄片均使用同一X线机、胶片和暗盒。投照颈椎时,受检者取直立中间位,焦一片距为150cm,中心线对准C_4。投照腰椎时,受检者侧卧,两膝屈曲,焦-片距为100cm,中心线对准L_3。每个脊椎均作5点标记,①椎体最上前点,②椎体最上后点,③椎体最下前点,④椎体最下后点和⑤棘突最后点。每个椎体测量4条径线:椎体高度前缘(b)与后缘(d)椎体宽度下缘(a)与上缘(c)。再测量椎体对角线距(k)。自第5点作e与f线,用以计算棘突倾斜角(α)以及脊椎总长度(L)。以椎体上缘与下缘间平均距作为椎体高  相似文献   

9.
腰椎椎间盘突出症X线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X线诊断价值。方法 对 6 0例腰椎间盘突出摄取腰椎正侧位片并进行X线分析。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X线征象 :(1)生理曲度改变和椎间隙狭窄。 (2 )椎体唇样骨质增生。 (3)游离骨块。结论 X线平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仍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10.
病例资料患者,男,56岁,农民。腰痛20余年,近10年逐渐加重,活动受限并丧失劳动能力。我院腰椎X线片显示:腰椎后弓畸形,椎体边缘可见唇状骨赘,椎间隙明显变窄,椎体终板硬化,椎间盘广泛钙化及部分"真空"征象(图1、2)。询问病史,患者自述近20年来身高下降3cm以上;另外,儿时所用尿布及内裤有黑褐色斑渍,其同胞姐姐有相同表现。患者姐姐腰椎平片的X线表现与患者相同。查体:2例双耳廓软骨区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数字化断层融合(digital tomosynthesis,DTS)对诊断腰椎单纯峡部不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9例临床怀疑腰椎峡部不连的病例进行X线双斜位平片、冠状位和斜位及矢状位DTS检查,判断是否为腰椎峡部不连,评价X线平片与DTS对腰椎峡部不连诊断的敏感性和总诊断符合率,并对X线平片和DTS图像显示椎弓峡部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X线平片确诊腰椎峡部不连19例,8例不确定,12例排除腰椎峡部不连.32例患者经DTS确诊为腰椎峡部不连,2例不确定,5例排除腰椎峡部不连,X线平片诊断腰椎峡部不连的敏感性和总诊断符合率为55.9%、61.5%,DTS诊断腰椎峡部裂的敏感性和总诊断符合率为94.1%、94.9%,DTS的诊断符合率与X线平片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08,P<0.05).结论 DTS可以清晰显示单纯腰椎峡部不连,与X线平片比较,能显著提高单纯腰椎峡部不连的检出率,可作为X线平片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2.
乌附麻辛桂姜汤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2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坐骨神经痛为临床上常见病 ,自 1998年 5月~ 2 0 0 0 3年 5月 ,采用中药治疗共 2 40例 ,效果较好 ,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2 40例中 ,男 15 5例 ,女 85例 ;2 0岁以下2 6例 ;2 0~ 3 0岁 46例 ,3 1~ 40岁 61例 ,41~ 5 0岁 80例 ,5 0岁以上 2 7例 ;年龄最大者 72岁 ,最小者 18岁 ;病史最长者 2 2年 ,最短者 4d。所有病例都经X线摄片或CT片 ,血沉 ,抗“0” ,类风湿因子等检查 ,临床确诊为坐骨神经痛。其中有腰椎骨质增生10 2例 ,腰椎间盘脱出 41例 ,腰椎椎管狭窄 15例 ,犁状肌综合征 45例 ,其它原因 3 7例。1.2 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行后路椎管减压固定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5年9月~2008年12月,采用后路固定达到椎管减压从而治疗腰椎骨折伴不全瘫22例。术前、术后及随访的胸腰椎正侧位X线片及SCT片测量cobb角,随访神经功能康复状况。结果术后脑脊液漏2例;腰神经根损伤0例;脊髓损伤加重0例;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无断钉、退钉、内固定松动、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2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8个月~3年,平均2.4年。复查X线及SCT示所有病例脊髓压迫均已减压,骨折块已复位,椎体高度基本恢复。其中双下肢肌力感觉恢复正常4例;阳痿2例;慢性腰背痛3例。结论对于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患者,可利用后路椎管减压操作来减压,减轻创伤,达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骨样骨瘤的X线和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骨样骨瘤的X线和CT表现。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样骨瘤 2 3例。所有病例均行X线和CT检查 ,分析影像表现特征及其对瘤巢及瘤巢周围改变的显示能力。结果 :2 3例病灶均表现为一圆形或卵圆形的透亮区 ,直径 0 .4~ 1.7cm ,平均 0 .98cm ,其周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硬化。X线和CT对瘤巢显示率分别为 78.3 %( 18/2 3 )和 10 0 %( 2 3 /2 3 )。结论 :瘤巢是确诊骨样骨瘤的关键 ,X线平片是诊断骨样骨瘤的重要检查方法 ,CT是显示瘤巢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R系统在X线摄影中的应用原理与临床价值。方法:对12000张胶片进行影像质量综合评估,分甲级片、乙级片、和废片三类。结果:甲级片占96%、乙级片占3.7%、废片占0.3%。结论:CR系统在X线摄影中其卓越的性能与数字化影像的特征有广泛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下颌骨数字化曲面体层X线摄影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下颌骨数字化曲面体层X线摄影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材料和方法 :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的sirona5 9685 73D3 2 0 0型ORTHOPHOSPLUSDS系统 ,对 10 0例患者进行下颌骨数字化曲面体层X线摄影。结果 :与传统胶片曲面体层摄影技术比较 ,下颌骨数字化曲面体层X线摄影技术曝光量减少了 5 0 %~ 60 % ,影像质量 :甲级 86例 ,乙级 10例 ,丙级 4例。结论 :下颌骨数字化曲面体层X线摄影技术具有普通胶片曲面体层摄影技术所不具备的优越性 ,是临床及科研的一种新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7.
超声诊断小腿肌疝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茎突起自颞骨鼓部下方 ,乳突尖上方 ,外耳孔向下约 1cm ,伸向前下 ,由粗渐细如骨刺状。因个体差异较大 ,过长者有咽喉部不适及异物感 ,耳痛、头痛等临床症状。有上述症状者临床上大多需要摄茎突片 ,以便观察其长度及形态。对茎突显示好坏 ,直接影响诊断。经我科长期实践总结 ,摸索出一种新的茎突摄影方法 ,显示效果良好。1 材料和方法1 1 采用东方红 5 0 0mAX线机 ,高速增感屏 ,固定滤线器 ,12 .2cm× 17cm( 5英寸× 7英寸 )的胶片 ,竖放。1 2 投照体位 :采用类似颈椎斜位摄片法 ,患侧靠近胶片 ,受检者身体冠状面与胶片成 45度角立于胸…  相似文献   

18.
利用自制简易摄影架行放大摄影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X线放大摄影技术是利用X线几何学投影原理使X线影像放大的一种方法[1]。通常办法是焦片距不变的情况下,人为增加被检查部位与X线片之间的距离,使被检部位影像被直接放大。其放大率=靶片距/靶物距×100%。放大摄影X线管焦点应在0·3mm以下。主要适用于矽肺结节和骨质纹理早期破坏观察。笔者通过多年的影像学实践及数十例腕关节舟状骨的影像技术检查,总结出腕关节舟状骨的放大摄影技术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使用设备采用普通X线摄影系统为:华仑GE 500mA X光机、德国Compa CT2119X自动洗像机、柯达10in×12in胶片;自制简易X线放大摄影架。1…  相似文献   

19.
X线超长规格全脊柱摄影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 研究X线超长规格全脊柱摄影装置 ,以获得 1次摄取全脊柱影像。方法 测量5 0例患者身高和颈 5至骶 1长度。确定所需X线片的规格为 30 5cm× 6 1 0cm ,改制简易立位胸片架并特制相应暗盒、增感屏及滤线器。结果  5 2例全脊柱 1次成像片经密度测定 17 31%(9/5 2 )为能诊断片 ,82 6 9%(4 3/5 2 )为优质片。结论  1次成像全脊柱X线片为临床诊治脊柱侧弯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影像资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茎突的X线表现,探索与临床表现均联系以及对临床的参考意义。方法:对120例临床上疑为茎突过长症的患者作X线茎突正侧位摄片并作分析。结果:以上患者中茎突长度〉3.0cm的有82例.2.0-2.9cm的有38例。结论:X线表现过长且临床表现符合者,即可诊断为茎突过长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