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变门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家盘  张锡珊 《河北中医》2000,22(12):936-937
1991-01~1997-12,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变门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32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对照比较,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一般情况所有病例均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治疗组32例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38~72岁,平均54.4岁;肝炎后肝硬变25例,酒精性肝硬变2例,原因不明肝硬变5例;初次出血19例,2次及2次以上出血者10例,脾切除加断流术后3例.对照组28例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36~70岁,平均52.3岁;肝炎后肝硬变20例,酒精性肝硬变3例,原因不明肝硬变5例;初次出血者25例,2次及2次以上出血者3例.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本组5例患者中,男3例,女2例。最小年龄8岁,最大年龄35岁,平均22岁。5例患者就诊前均多次使用西药止血药,麻黄 素棉条填塞鼻腔等措施,当时血止,但取出填塞物后又复出血。5例均曾服中药清热降火类多贴,均未见好转。病程最短为9天,最长为21天,平均16天。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鼻出血每天1次~3次,或者2天~5天出血1次。每次10ml~150ml。伴面色萎黄,气短懒言,畏寒自汗,体倦纳差。舌质淡红,脉沉细。实验室检查:Hb80g/L~100g/L,WBC、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均在正常范围内。2 治疗方法加味黄土汤:党参、黄芪、阿胶各15g,炮附子、白术、熟地、甘草、黄芩各10g,灶心土250g。儿童酌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2.治疗结果5例全部临床治愈。其中服3剂血止者3例,余2例服至5剂鼻衄止。随后续进补气、养血、健脾类多  相似文献   

3.
自2001年1月~2003年6月,我们采用仙黄合剂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DN)31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30例作对照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确诊为糖尿病肾病的本院住院及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1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龄49.8±10.2岁;病程5~30年,平均8.7±5.6年.尿蛋白0.5~2g/24h 26例,2~3g/24h 5例;CCr>70ml/min 5例,70~50ml/min 20例,50~30ml/min 6例.对照组3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48.6±10.5岁;病程4.5~25年,平均8.1±5.2年.尿蛋白0.5~2g/24h 25例,2~3g/24h 5例;CCr>70ml/min 4例,70~50ml/min 19例,50~30ml/min 7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性,具有可比性(P>0.05).  相似文献   

4.
我科于2003年6月-2005年4月在鼻内镜下运用低温射频加中药治疗老年人鼻出血96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96例因反复鼻出血住院治疗的患者,均排除鼻腔肿瘤及血液系统疾病.其中男61例,女35例;年龄59~82岁,平均(67±3)岁;有心脑血管病者69例,高血压者52例,糖尿病者24例;75例有1~3次鼻腔填塞史,抽取纱条后又出血,43例曾行2次以上前后鼻腔填塞无效;就诊时出血时间30min~20d,平均(5.6±2 3)h;出血部位:鼻中隔中段12例,中鼻道21例,下鼻道后部42例,嗅裂内侧壁6例,下鼻道前部8例,多部位出血7例;出血量80~500ml,平均(220±55)ml;呈休克状态4例,输血2例.  相似文献   

5.
<正> 2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17岁及50岁。系同一家族。病程分别为6年及40年。此次入院前每次发病都住省某医院行输血等治疗,平均每年住院6~8次。治疗方法:复方丹参注射液(常州制药厂生产,每2ml中含丹参、降香各2g)80ml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点滴,40~46滴/min,每日1次,连续用药1个月。并辅以硫酸亚铁0.6g,每日3次口服。结果:2例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  相似文献   

6.
药用 :生大黄 15 g ,黄芩 30g ,枳实 15 g ,白花蛇舌草 5 0g。煎至 15 0~ 2 0 0ml备用。全部病例均在传统抗肝性脑病综合治疗效果欠佳时 ,使用上药 15 0ml灌肠 ,保留 4 0min以上。每日 1次 ,连用 5~ 7天。用药期间 ,其他治疗方案不变。治疗 2 0例 ,男 15例 ,女 5例 ;年龄 4 5~ 70岁 ;病史最短5年 ,最长 2 0年 ;均有肝硬变病史 ,其中肝炎后肝硬变 16例 ,慢性重症肝炎 4例 ;按肝性脑病分期法 :1期 1例 ,2期 4例 ,3期 12例 ,4期 3例。根据意识障碍程度及神经系统表现 ,结果显效 :用药后 4 8h内精神症状消失 ,神志恢复正常12例 ;有效 :4 8h内…  相似文献   

7.
<正> 我院自1995年1月~1997年1月共收治产后失血性休克15例,总结抢救成功经过及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严重产后出血的诊断依据:①血压降低(收缩或者舒张压下降4.5kPa),Hb浓度降压3g%左右。②输血在500ml的患者Hb浓度仍在3g%以下。③估计失血量在1000ml左右或以上。  相似文献   

8.
我们近年采用自拟地槐汤治疗混合痔嵌顿伴感染85例,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5例,男性53例,女性32例;年龄19~75岁;以疼痛为主者21例,以出血为主者19例,出血伴疼痛者38例。1.2治疗方法予地槐汤内服,药物组成为地枇杷100g,槐花20g,槐角20g,生地10g,大黄7g。武火急煎至沸后以文火煎煮40min,取药汁每次口服80ml左右,每日3次,直至混合痔水肿嵌顿消退、疼痛出血消失。2结果85例中治愈78例(91.76%),好转7例(8.24%);治疗天数2~7d,平均4.5d。3体会痔疮多因湿热下注、湿热与瘀血互结而致。地槐汤中地枇杷清热泻火止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测定消肿止痛酊中樟脑和薄荷脑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EG-20M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μm);载气为氮气;正辛醇为内标;柱温160℃;氢火焰离子检测器;检测器和气化室的温度均为250℃;N2流速3 ml/min;H2流速30 ml/min;空气流速300 ml/min;尾吹气N2流速30 ml/min.结果 樟脑、薄荷脑和正辛醇能达到良好分离;樟脑的线性范围3.00~18.00 μg/ml(r=0.999 2),薄荷脑的线性范围3.20~19.20 μg/ml(r=0.999 5);樟脑的回收率98.5%~101.5%,薄荷脑的回收率97.6%~101.7%.结论 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消肿止痛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23例宫外孕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子宫外孕是妇产科急腹症中常见的疾病 ,又称异位妊娠 ,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 ,按受精卵着床的部位不同 ,分别又称输卵管妊娠、腹腔妊娠、卵巢妊娠等 ,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笔者收集我院 2 3例宫外孕手术病例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宫外孕手术患者 2 3例 ,年龄 18~ 38岁 ;孕次 :0次3例 ,1次 6例 ,2次 10例 ,3次 3例 ,4次以上 1例 ;均有停经史或月经不规则史、阴道不规则出血、腹痛或下坠感 ,均经腹腔穿刺或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液。血红蛋白 :10 0 g/ L以上 3例 ,81~ 10 0 g/ L 6例 ,71~ 80 g/ L4例 ,6 1~ 70…  相似文献   

11.
1临床资料60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32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18岁,其中35~60岁者最多;病程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10年以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电改变,心率在40~56次/min。2治疗方法主方:麻黄(分3次后下去上沫)15g,黄芪50g,当归20g,枳壳15g,白芍15g,桂枝15g,麦冬15g,桃仁15g,红花15g,干姜15g,甘草5g。加减:胸痛、脉迟缓者加黑附子(先煎40min);四肢厥冷或紫绀,舌质紫暗加人参;心悸失眠多梦者加枣仁;中脘胀满者加香附、木香;浮肿者加泽泻、猪苓、茯苓、怀牛膝。煎服法:急开缓煎,每剂煎3次,每次40min,每次取汁200ml,混匀。饭后半小时温服,每日3次。…  相似文献   

12.
笔者应用小剂量激素加中药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肾病综合征24例,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24例中19例已在外院经8周大剂量激素治疗,其中15例属反复发作,4例无效。均符合本病诊断标准[1]。24例中男16例,女8例;年龄15~43岁。血尿素氮(BUN)12±5.6mmol/L,肌酐(Cr)140±90.2mmol/L,血白蛋白15~29g/L,平均21g/L;尿蛋白3.5±26g/d,平均12.3g/d。血压20.5±3.0/13.0±2.5kPa。浮肿:轻度12例,中度4例,重度8例。2 治疗方法:对有继发感染者用敏感抗生素控制。1强的松20mg/d顿服;雷公藤多甙片10mg,每日3次。4周后若疗效不显著者…  相似文献   

13.
参附注射液,是红参和黑附片的提取物,具有回阳救逆、益气固脱之功效,适应于各型休克、心脏和血液疾病等。笔者于1997年3月~1998年10月用999参附注射液为主抢救休克病人23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3例,系选择急诊来院的休克病人,血压均在7.0/4.0kPa以下。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21~63岁,平均44岁;低血容量性休克17例,心原性休克3例,感染性休克3例。2 治疗方法 除常规给予扩容、纠酸及对原发病的治疗外,同时给予参附注射液40~100ml静脉推注,之后可用100ml入液静滴。若3小时后血压不能回升,加用血管活性药物。3 治疗结…  相似文献   

14.
临床资料 治疗组 1 0例 ,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性 7例 ,女性 3例 ;年龄在 40~ 6 0岁之间 ,平均为 50岁 ;慢性肝炎后肝硬变 4例 ,酒精中毒性肝硬变 3例 ,胆汁淤积性肝硬变 2例 ,原因不明经查体发现者 1例。治疗方法 基本方 :炙鳖甲、生黄芪各 3 0 g,生白术 6 0 g,炮穿山甲、泽兰各 2 0 g,鸡内金 1 5g(研粉冲服 )。肝炎后肝硬变加黄皮树叶 3 0 g,酒精性肝硬变加葛花 ,胆汁淤积性肝硬变加郁金、茵陈 ,转氨酶升高加五味子、蒲公英。上方每日 1剂 ,3 0 d为 1疗程疗效标准 全部病例治疗观察 3个月以上 ,腹水完全消退 ,肝功能明显改善者为显效 …  相似文献   

15.
倒经治验     
<正> 陶某,女,42岁。初诊:1979年3月17日。既往身体健康,无慢性疾病。近1年多,经常鼻衄,量多时达1000ml 以上,曾3次住院,2次输血。第2次输血700 ml。每次出血时,给予中西药止血剂,效果均不好,有时需鼻腔多次填塞方能止住。平时血压高,血压在24.0~29.3/13.2~16.0kPa(180~200/  相似文献   

16.
1 病历介绍患者 ,男 ,2 3岁。因心前区闷痛、心慌、气短、乏力 2 0d ,阿斯综合征发作 2h而急诊入院。查体 :体温 37.9℃ ,呼吸 2 0次 /min ,血压 14 .6 / 8.1kPa。神志清 ,焦虑容貌。咽红 ,扁桃体无肿大。两肺听诊正常 ,心率 6 8次 /min,律不齐 ,可闻早搏 3~ 4次 /min ,心音略低 ,无杂音。血常规 :血红蛋白 14 3g/L ,白细胞 7.2× 10 9L-1,中性粒细胞 72 % ,淋巴细胞 2 4 %。尿常规 :红细胞 15~ 2 0个 /HP ,Pro( + ) ,BLD( )。肾功能 :BUN 6 .6mmol/L ,Cr 135 .8μmol/L。心肌酶谱 :CK 4 76U/L ,AST 10 2U/L ,LDH 2 10U/L。…  相似文献   

17.
<正> 徐某,男性,14岁,学生。1991年7月18日入院。患者自1987年7月起经常性反复肉眼血尿,4年来每年发作2~3次,并有发热头痛、呕吐、解酱油色尿、贫血等表现,外院曾诊断为“溶血性贫血”,用激素、输血等治疗,症状可以缓解。此次又因类似发作2d而入院。入院时体温38.7℃,脉搏96次/min,呼吸17次/min,B15/7kPa,补清,贫血貌,无出血性皮疹,心肺正常。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肿大1cm,轻度触痛,双肾区无叩痛。实验室检查:①血常规:Hb59g/L,WBC16.7×10~9/L,NO.8,LO.2,PLT120×10~9/L。②尿常规:呈酱油色,红细胞(十十十),白细胞(十十),蛋白(十),糖(十  相似文献   

18.
清热地黄汤加减治疗过敏性紫癜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0年以来,我们用清热地黄汤加减治疗过敏性紫癜3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2例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5~14岁,平均8.5岁;病程24~53d,平均36.8d;全部病例治疗前均可见出血性斑丘疹,以双下肢伸侧为甚;伴关节肿痛7例,腹痛4例,尿常规异常12例,血小板计数均正常,全部病例均使用激素连续治疗3周以上。2 治疗方法清热地黄汤药物组成:生地黄、荆芥、防风各15g,牡丹皮、赤芍、紫草、甘草各10g,鸡血藤、丹参各20g。计算小儿剂量按上述剂量×1/30~40×小儿体重(kg)。日1剂,水煎150~200ml,早晚2次分服。湿热型证见紫癜色暗,关节肿痛,伸…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药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探讨影响中药药浴疗法退热疗效的关键因素。方法将82例风热型外感发热患儿按药液温度(38±1)℃和(40±1)℃2个水平、药液浓度0g/100ml、1g/100ml、2g/100ml3个水平、药浴时间15、25min2个水平,采用2×3×2多因素多水平析因设计,分为12组,进行洗浴治疗,观察入组后3天内患儿的体温变化情况,绘制体温曲线图,比较不同药液温度、浓度、药浴时间的退热效果和第1、2、3天体温曲线下面积。结果 (40±1)℃组第3天的体温曲线下面积明显小于(38±1)℃组(P<0.05);2g/100ml组第2、3天体温曲线下面积明显小于0g/100ml组(P<0.05);25min组第1、2、3天体温曲线下面积与15mi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药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确切,适宜的药液浓度、温度、药浴时间分别为2g/100ml,(39±1)℃,15~25min。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多巴胺剂量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47例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应用常规抗休克治疗;参附组(25例)加用参附注射液静滴,对照组(22例)予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应用Swan-Ganz导管监测用药前后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多巴胺剂量,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给药24h后,参附组维持相同水平血压(≥65mmHg)所需多巴胺剂量(6.85±3.67)μg/(kg· min),低于对照组的(12.33±3.05)μg/(kg· min);参附组每搏指数(47.44+4.55)mL/m2、心脏指数(3.19±1.83)L/(min·m2),高于对照组的(42.53±3.67)mL/m2和(2.77+0.75)L/(min·m2);参附组心率(94.05±6.67)次/min,低于对照组的(106.75±7.76)次/min.参附组用药后8h起,外周血管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两组肺循环阻力指数用药前后水平接近.参附组24h内抢救成功17例,对照组为13例.结论 参附注射液对休克患者心排量和血压的影响可能主要是基于SV的增加,其起效较缓慢,需要联用多巴胺.但可减少其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