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应用太溪穴治疗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溪穴为足少阴肾经的输穴,又是原穴,为回阳九针之一。此穴主治与肾有关的脏腑器官病。笔者以该穴为主穴,配佐它穴,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导如下: 顽固性呃逆 王某,男,58岁。于1996—01—08来诊。自诉半  相似文献   

2.
附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的方生块根.具有回阳补火、散寒除湿的功能.主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相似文献   

3.
浅谈整体观念在针灸临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整体观念思想指导针灸临床."人体整体现"指导针灸选穴,除在患病部位局部选穴外,还可应用"上病下取"、"下病上取","以左治右"、"以右治左"以及"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等选穴."天人相应观"指导针灸方法,针法宜合于四时,春夏刺浅,秋冬刺深;"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用天灸疗法治疗一些慢性虚寒性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回阳九针穴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回阳九针穴治疗,对照组根据入选病例的实际情况,脑出血病人给予调整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防治感染等。脑梗死病人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脂、营养神经、改善脑循环等治疗。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大脑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平均动脉血流速度均有增快(P0.05),而治疗组能更明显改善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供血状况(P0.05)。结论针刺回阳九针穴能显著增加大脑中、后动脉血流供血,加速受损脑组织的修复。  相似文献   

5.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合穴,别名下陵、鬼邪、下三里,古代并田制九百方亩为一方里,三里比喻宽广也,又穴在足膝下三寸,因治疗疾病广泛故称足三里。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把足三里与委中、列缺、合谷称为人体的“四总穴”。宋代马丹阳的《天星十二穴主治杂病歌》将足三里列为首要之穴,《回阳九针歌》、《行针指要歌》等也将足三里列为要穴之一。从这些文献记载里,我们可以体会到该穴在针灸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上确有它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仅就管见,将其主要作用浅述于下。  相似文献   

6.
中医理论的层次观是中医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人与自然的层次观,人生理的层次观,病因病机的层次观,辨证论治的层次观,药性组方也应有其层次概念,因此有必要重新认识中医的层次性的问题来提高临床和传承的效率。糖尿病肾病早期的病机主要是气血津液功能异常,以调理全身气血、通畅三焦、通调水道为主;代偿期则有脏腑功能的损坏,应重点协调肾脏及相关脏腑的关系、防病防传变;肾脏病终末期则出现亡阳、亡阴的症状,已经伤及到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是最深层次的病理损害,应以回阳救逆、大补元阴、元阳为主。其基本病理过程及治疗原则,充分体现了中医理论的层次观。  相似文献   

7.
伤寒温病亡阴亡阳病机转变迅速。伤寒出现亡阳危候,一般在少阴阶段多见,而温病多在营分血分。一、亡阴亡阳的发展途径(一)由一部位而来。如误服大青龙汤由营卫虚发展至里虚而亡阳(伤寒论38条);误服桂枝汤后(伤寒论16条),重发汗复加烧针(伤寒论20条)以致表里阴阳俱虚而亡  相似文献   

8.
祖国医学的临床实践表明,亡阴和亡阳是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最险恶的病理变化,又是最危重的证候。因此辨识和掌握亡阴亡阳,在临床上有很重要的意义。亡阴所谓亡阴,是指由于体液大量消耗,而表现出阴津衰竭的病变和征候,是阴虚证的进一步发展。其突出的症状是突然大汗,汗热味咸而粘,四肢温和,身热烦燥,口干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回阳九针穴对卒中后遗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卒中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脑出血者给予调整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防治感染等治疗;脑梗死者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脂、营养神经、改善脑循环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回阳九针穴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除纤维蛋白原和血沉无明显变化外,其他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P0.01);治疗组所有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比容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针刺回阳九针穴可显著改善卒中后遗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失眠中医学又名"不寐",其病机主要为阴阳不和,阳不入阴。近年来采用针灸治疗的越来越多,阮继源教授主要采用温灸夹脊穴的方法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温为阳邪,最易伤阴。在病理过程中,容易耗伤津液,常常会有亡阴的症状出现,故热症亡阴,古人早有了很全面的治疗方法,因而在处治上是比较容易的,但也有在热病过程中由于阳气素虚,汗出过多,不止亡阴,同时也会出现亡阳。如汗出肢冷、烦躁脉脱等一系列阳气外脱的症状,是温热病中或有的变例。比较亡阴更为险恶。治不如法,便会厥脱死亡。《伤寒论·阳明篇》211条云:“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这对热病亡阳早有提及,而历代医家很少研究,以为病本热邪,必伤阴液,故侧重救阴方面,而救阴与救阳的用药,基本上又是矛盾对立的,治疗稍差,生死立判。现把有关热  相似文献   

12.
“独取一穴”(即每次只取一个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古已有之。《灵枢·九针十二原》已有“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疾高而内者,取之阴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之阳之陵泉也”的记载;仲景《伤寒论·142条》中也有“太阳与少阳并病,……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的记载;明·杨继洲在《针灸大成·标幽赋》中亦有“胸满腹痛刺内关,胁疼肋痛针飞虎(支沟)”的记载。这些都是“独取一穴”针刺治病之古鉴。针灸传至今日, 能以“独取一穴”两见  相似文献   

13.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此经文,先贤及后世多从或治阴,或治阳分开来论述。如王冰注云;“所谓从阴引阳,从阳治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者也。”张介宾注云;“阳胜者,阴必病;阴胜者,阳必病。如《至真要大论》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皆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之道也。亦上文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之义。”高士宗注云:“阳盛则阴虚,故阳病当治其阴;阴盛则阳虚,故阴病当治其阳。”张志聪注云“治,平治也,如感天之阳邪,则当治人之阴  相似文献   

14.
<正> 亡阴和亡阳,是中医教学申的难题之一。亡阴和亡阳的概念是什么?亡阴和亡阳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不少医家和教科书都谈到了这些问题。但仍然感到费解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笔者谈一谈个人的看法,以就正于高明。亡阴和亡阳是指阴津和阳气的消亡。它们是在人体阴阳失去协调平衡的基础上发生的。临床上所见到的一般的阴虚证或阳虚证,不能称为“亡阴”或“亡阳”。在疾病过程中,只有阴液或阳气剧骤丢失或散越、损及人体之根本、危及生命时,才称为“亡  相似文献   

15.
从条文描述用语探讨死证病机,揆度死兆,从脉证顺逆判断吉凶。探讨死证,意在见微知著,防止误治,降低病死率。从寒邪多伤阳,三阴多死证看,回阳为第一要务,阳回则阴亦可渐复。  相似文献   

16.
从条文描述用语探讨死证病机,揆度死兆,从脉证顺逆判断吉凶。探讨死证,意在见微知著,防止误治,降低病死率。从寒邪多伤阳,三阴多死证看,回阳为第一要务,阳回则阴亦可渐复。  相似文献   

17.
科技与网络的发展不断加速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失眠成为现代人难以摆脱的困扰.溯古追今,中医论治失眠观点独特,收效甚佳.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出:"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暝矣."后世医家精炼为"阳不入阴",并以此作为失眠(中医称不寐)的总病机.人体阴阳任意一方偏盛偏衰,阴阳失衡,均可导致"阳不入阴",成为不寐的发病基础.阴阳失衡,大体可归纳为阳偏盛、阴偏盛、阳偏衰、阴偏衰4个方面.针灸辨治不寐,贵在引阳入阴,调和阴阳,使之恢复平衡,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绿色疗法,值得深入探索及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喻昌精研仲景之学,对仲景顾护阳气的思想多有发挥,治病求本,重视阳气。对痢疾的治疗独树一帜,论因析机,审证立法,灵活多变,除了著名的逆流挽舟等法之外,也重视温中法、温补法、回阳救逆等法的应用。治疗伤寒诸案往往寒热虚实并见,症状或阴证似阳,或阳证似阴,认为此乃群阴格阳于外、不能内返之象,治当温其真阳,中阳得温则虚火自能归元。重视甘温建中,倡导扶正固本,提出"重视脾胃、崇土为先,师法仲景、强调甘温建中,上下交损、当治其中"的观点。虽对温阳之法大加倡导,但强调临证应以辨证为基本准则,不可滥用温补。  相似文献   

19.
中医辨证与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MP与cGMP是生命活动过程中重要的调节物质,具有相互拮抗,相互制约的生物学效应。这与中医的阴阳学说有相似之处。为了从分子水平来探讨中医理论的物质基础,我们依据八纲辨证方法,选择测定了部分气虚、阴虚、阳虚、气阴双虚及亡阳病人血浆中cAMP含量。结果表明,气虚、阳虚及亡阳病人血浆中cAMP含量均比正常人高;阴虚及气阴双虚病人血浆cAMP含量则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别。由此可见,中医辨证与血浆cAMP含量有一定关系,但其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九针其名首见于《内经》,九种针具,形殊功异,乃集众医家心智、纳百家之长而成,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灵枢·官针》《灵枢·九针十二原》和《灵枢·九针论》等篇中都详细记载了九针的大小形状及用途。师怀堂先生创制新九针、精于临床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新九针学术思想体系。师老认为要提高针灸疗效,扩大针灸治病范围,必须进行针具的改革。师老更是将新九针各种针具的治疗作用发挥到极致,毫针长于调气调神,气调神怡方能祛邪外出;火针温阳通痹,祛风寒湿;锋钩针刺血泻热,松筋活络;长针通关过节,一针透多穴;员利针针身粗大治痼疾;磁圆梅针磁针结合,疏通经脉,通则不痛;针定位点穴,九针之使;埋线针以线代针,效集多法,祛顽疗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