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脑瘫(cerebral palsy,CP),是指自出生前后1月内,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其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并伴有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等症状[1]。据统计,CP发病率在我国为1.8‰~4.0‰,在国际上的发病率为1‰~5‰,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笔者对1994年1月-2013年12月,公开发表的针灸治疗CP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临床对照试验(CCT),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采用  相似文献   

2.
申明轩  付菊花 《光明中医》2012,27(4):711-712
脑梗塞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城乡脑梗塞居各类死因的第二位,年发病率为1% ~2%,年死亡率为0.6‰~1.2‰,患病率在5‰以上.其患者中约75%有不同程度的残疾,重度致残者约占40%,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自2008年7月~2011年6月采用自拟龙蛇胶囊治疗脑梗塞100例,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由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可伴有智力低下,癫痫,惊厥,语言和视、听觉障碍等并发症.国际上统计CP的发病率为1‰-5‰,国内CP的发病率为1.8‰~4.0‰[2].脑瘫是当前小儿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治疗脑瘫大多以康复治疗为主[3],但费用昂贵且疗效欠佳,中医药在脑瘫的治疗上有着独特的优势,笔者近年来治疗脑瘫取得一定成效,现举四则验案,望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4.
<正>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国际卫生组织报道发病率为1‰~5‰,我国现有脑瘫患儿400万~500万,致残率为42%~45%,每年新增脑瘫患儿3万~4万[1]。脑瘫患儿多由于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多因素造成主动控制能力较差及躯体随意运动能力失调,使平衡功能不健全,进而对机体坐位、爬动、站立和步行等粗大运动功能的健全与发展产生阻碍。SET悬吊训练是应用机体主动参与和  相似文献   

5.
林海  黄雪琪 《世界中医药》2012,7(3):246-247
癫痫是一组由脑神经元过度异常放电所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突然和短暂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WHO与我国合作的流行病学调查(2001)显示,我国癫痫终身患病率为7‰,其中近5年仍有发作的活动性癫痫患病率为5.4‰,推算我国约有900万人罹患癫痫,活动性癫痫患者约600万[1]。目前西药治疗癫痫仍主要采用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苯妥英钠等传统一线药物,虽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引起腰痛和腰腿痛常见的病证之一,以青、壮年发病较多,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我国城市发病率已达1‰,国外发达国家的发病率则在1.5‰以上.  相似文献   

7.
<正>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发的皮肤和神经炎症,主要表现为沿神经分布的红斑、小疱疹,多数伴有神经炎和神经疼痛,该病好发于60岁以上以及免疫低下的人群~([1])。数据显示美国2006年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为4. 4‰,日本为4. 5‰,我国为1. 4‰~4. 8‰,并且其发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3])。目前西医治疗以抗病毒、止痛以及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为主,虽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复发率高,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在临床上颇为常见。其发病率约为1—4‰,女孩多见,男:女=1:4—6。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随患儿年龄的增长和开始负重, 除软组织挛缩加重外,前倾角增加,髋臼变浅。虽经治疗,有少部分可复位外仍相当部分患儿呈髋关节半脱位。我们自1983.5—1989.3共收治髋关节半脱位患儿24例,经非手术治疗后,疗效尚好,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男性7例,女性17例,男:女=1:2.4,年龄2  相似文献   

9.
踩跷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引起腰痛和腰腿痛常见的病证之一,以青、壮年发病较多,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我国城市发病率已达1‰,国外发达国家的发病率则在1.5‰以上.  相似文献   

10.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临床上较为多见。而且多发生于育龄期的妇女。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发病率各地区有一定差异,如葡萄胎在日本的发生率(2.0‰)大约比北美或欧洲(0.6‰-1.1‰)高3倍,我国发病率是0.8‰~1.0‰。葡萄胎的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年龄越大,危险性越高。Parazzini等报道,35岁以上妇女妊娠,完全性葡萄胎(CM)发生率较年轻者增加2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乳腺癌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PICC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的情况,分析乳腺癌患者PICC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的原因,并制定对策,实施改善方案,制定护理标准。结果:活动前773例患者中发生导管相关感染32例,发生率为4.13‰,其中导管穿刺处局部感染25例(3.23‰)、导管隧道感染2例(0.25‰)、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5例(0.64‰);活动后761例患者中发生导管穿刺处局部感染13例(1.70‰)、导管隧道感染1例(0.13‰),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1例(0.13‰);品管圈活动的干预显著降低了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活动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回归分析表明,品管圈活动对乳腺癌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干预效果与职业因素及居住地相关,其中品管圈活动对家庭主妇患者、长期居住于乡镇患者的干预效果相较于非家庭主妇患者、长期居住于城镇患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降低乳腺癌患者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护士及患者对PICC导管的维护意识,从而提高安全给药的指数及患者的生存质量。PICC导管的护理质量亦是衡量专科护理水平的重要指针,通过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提高安全意识和责任心,从而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同时也提升了团队的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2.
小儿脑性瘫痪(下简称脑瘫)是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由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症状在婴儿期出现,可伴有(或)不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和感知觉障碍。小儿脑瘫发生率在我国约为3%0~5‰,而在发达国家平均为1.5‰~2‰。小儿脑瘫病因及临床类型多种多样,且大多数在1~2岁症状明显出现后才来就诊,失去早期干预治疗的机会,小儿脑瘫如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多数患儿的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有的可接近正常。因此如何提高早期诊断水平,达到早期治疗的目的是决定此症预后的关键,现就早期诊断及治疗作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中风又称脑卒中、脑血管意外,通常指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一组疾病,本病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语言不利,半身不遂,口角歪斜或不经昏仆而仅有歪僻不遂为主症。中风是人类,特别是老年人严重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及复发率高的特点。国内近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脑血管病发病率为1.2‰~1.8‰,死亡率为0.8‰~1%‰。美国脑卒中的患病率为794/10万人口,其中15万人死亡,300万卒中存活者,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4.
补中益气汤是临床常用方剂之一,出自李东桓的《脾胃论》,有益气开阳、调补脾胃之功。本方主治症状颇为广泛,临床应用已远远超越了"中气不足、清阳下陷"之见症的范畴,并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将已搜集到近十余年有关期刊公开发表的本方在临床各科的应用资料,作一回顾性综述。1内科1.1心系疾病:宋氏[1]用本方合五子衍宗汤治疗夜晚瘫痪症应属脾肾两虚。服药5剂后诸证大减,再服5剂病告痊愈。黄氏[2]用本方加鸡血藤、五味子、麦冬、白芍、云苓治疗风鹑曳,以脾肾两虚,筋脉失养辨证。用药3~9剂病人均能独立行走,活动自如。黄氏[3]用补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凤庆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和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凤庆县2006~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结果 2006-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718例,平均死亡率为27.11‰,其中新生儿死亡327例,平均死亡率为12.35‰,婴儿死亡567例,平均死亡率为21.30‰。六年来,我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死亡原因为肺炎、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腹泻、意外。结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是降低肺炎、腹泻患病率及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意外死亡的发生率,加强产儿科建设是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小儿脑瘫,是小儿非进行性脑损伤引起的以运动发育障碍为主,常兼智力、感觉、行为异常的一种疾病。本病属于中医学"五迟""五软"等范畴。该病在发达国家发病率为1‰~3.6‰,在我国为2‰,且不随医疗技术的提高而降低~([1])。本病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自理能力,给患儿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本病的治疗,除功能训练、矫形器及手术治疗等外,针刺对本病亦有一定  相似文献   

17.
正国外报道近10年来急性肾损伤的发病率从0.65‰增长到5‰,需要透析的AKI发病率为0.295‰[1-2]。急性肾损伤的预后也不容乐观,ATN和RENAL研究报道重症患者发生AKI后的病死率分别为53.0%和44.7%,且存活的患者也容易进展至慢性肾病乃至终末期肾病[3-5]。因此,急性肾损伤不容忽视。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罂粟花粉致急性肾损伤,疗效确切,现阐述如下。罂粟除了治疗肺胃等疾病之外,更多地用于治疗咳嗽、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ongenital HypertrophicPyloric Stenosis,CHPS) 是新生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发病率在国外较高,达1.5‰~ 4.0‰,国内稍低,为0.3‰~1.0‰,均为足月婴幼儿,头胎多见,男性占80%,男女发病率比例约为4~8∶1.CHPS 是由于新生儿幽门肌层( 尤其是环形肌)过度增生、肥厚导致幽门管狭窄的上消化道梗阻性疾病,症状多于出生2 周后出现,临床主要表现为呕吐、胃蠕动波、右上腹包块三大症状.如不早期诊断及治疗,后期患儿常因严重营养不良而衰竭死亡,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患者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朱睿  潘蕾  刘爽  王伟 《河北中医》2007,29(12):1141-1143
小儿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指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以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近年来,由于产科技术、围产医学、新生儿医学的发展,新生儿死亡率、死胎发生率均有明显下降,脑瘫的发生率有逐渐增长的趋势。在我国脑瘫是造成运动功能伤残的主要疾病之一。现将小儿脑性瘫痪的研究近况综述如下。1发病率和发病原因我国于1997—1999年曾对江苏、河北、四川等省进行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1~6岁小儿中脑瘫患病率为(1.77~2.26)‰[2]。在美国中度或严重脑瘫的发病率约为1.5‰~2.5‰。国际上脑瘫患儿…  相似文献   

20.
小儿脑瘫的病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脑瘫是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的简称,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以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脑瘫的患病率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也不尽相同,发达国家脑瘫患病率为1.8‰~4.9‰活婴,多集中在2‰~3‰之间。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脑瘫患儿存在地区差别。我国在1997年至1999年曾对江苏、河北、黑龙江、四川、甘肃及广西等省、自治区进行大规模脑瘫流行病学调查,在1~7岁小儿中,脑瘫患病率为1.2‰~2.7‰,是继脊髓灰质炎基本被控制后致我国儿童肢体残疾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