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于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治疗仍有争议,尽管某些外科医师赞助选择性溃疡外科的某一特定手术,但在经常应用的这些手术(迷走神经切断——引流术,迷走神经切断——胃窦切除术,以及胃次全切除术)中,其随机取样、预期计划的治疗效果,以及对照研究很少有有意义的差别。此类手术中的每一种手术都伴有不良的功能性(腹泻,倾倒综合征)和代谢性的(体重减轻,吸收不良,贫血)后遗症,这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HSV)唯一的缺点是溃疡复发。HSV 后,胃酸分泌逐渐增高,65%病人术后5年 Hollander 试验回复阳性。溃疡复发与胃酸分泌增高有关,复发率可高达22%,术后5年平均复发率为5%。HSV 后迷走神经分支的再生业已在犬实验中得到证明。最近的大鼠实验表明,HSV 后用聚四氟乙烯贴片贴附于去神经支配的胃区域可阻断迷走神经分支再生,从而完全有效地防止 Hollander 试验转为阳性。本研究将这一改良 HSV 应用于临床。手术方法:常规 HSV 后,近端胃小弯和远端5 cm的食管所有血管和神经纤维均已分离而裸露,将伸展的聚四氟乙烯剪成中文凸字形,贴附于食管和胃小弯的裸区,使这一裸区与迷走神经干和 Latarjet 神经  相似文献   

3.
本文回顾性总结了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50例的疗效。45例经3个月至5年的随访,症状完全消失25例,减轻6例,优良率分别为55.6%和13.3%。本文并对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的术中、术后并发症,溃疡复发和远期疗效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回顾性总结了高选择性违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50例的疗效。45例经3个月至5年的随访,症状完全消失25例,减轻6例,优良半分别为55.6%和13.3%。本并对高选择性速走神经切断术的术中、术后并发症,溃疡复发和远期疗效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由于外科医生对腹腔镜施行不同的手术积累了较多经验。包括能解剖腹部食管并能识别迷走神经,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HSV)不需加施幽门成形及腹腔镜难以进行的各种胃切术,使得经腹腔镜途径行经典的HSV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华  郑扶民 《普外临床》1990,5(6):323-327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下迷走神经切断术20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1995年11月—2004年11月为20例顽固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进行了腹腔镜下迷走神经切断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Goligher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MGHSV)治疗各种类型十二指肠溃疡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975~1992年施行MGHSV术的217例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其中209例获得随访,随访率达96.3%;随访时间10~20(平均14)年.术后疗效按Visick分级,无并发症十二指肠溃疡组中I~II级154例(86.1%),III级12例(6.7%),IV级13例(7.3%);有并发症十二指肠溃疡组中I~II级32例(84.2%),III级4例(10.5%),IV级2例(5.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取得理想疗效.结论 MGHSV对十二指肠溃疡及其并发症的处理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远期疗效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高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断术 (LHSV )治疗穿孔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操作要点和有效性。方法 应用腹腔镜下修补溃疡穿孔 ,超声刀游离胃迷走神经并进行高选择性切断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 2 0例。结果  2 0例患者均获得手术成功 ,无中转开腹手术者。术后 15例溃疡症状消失 ,半年复查胃镜示溃疡已经愈合 ;5例病人术后溃疡症状明显减轻 ,易为药物治疗控制。结论 LHSV治疗穿孔性十二指肠溃疡 ,具有创伤小 ,恢复快 ,效果好等优点 ,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1.
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14例初步报告   总被引:72,自引:5,他引:72  
从1990年5月起,作者采用高选择性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所致下肢痉挛,初步疗效满意,本组14例病人中,疗效优者10例,良者3例,差者1例,优良率达90%以上,无各种并发症发生。本文较详细的叙述了手术显露、显微外科技术及电刺激选择绵方法,同时也讲座了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治疗痉挛的机理、该手术的优点,以及手术适应症,禁忌症等。  相似文献   

12.
外科治疗溃疡病简史和现状: 1914—1918年以前,欧洲的外科医生见胃肠吻合术治疗溃疡病效果不佳而转用减少胃酸的胃部分切除术(切除40~60%)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病。到1918年以后已成流行之手术。但因术后溃疡复发率高达10~15%,故于1930~1940年以后切除更多的胃。自1945年以来,直到现在切除胃远端75~85%的胃次全切除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开展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窦切除术的基础上自1977至1980年采用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下称高选迷切)治疗十二指肠溃疡39例,初步看近期疗效较好。现将我们的体会简介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9例中男性36例,女性3例。年龄16~54岁。发病时限无既往病史1例(因呕血入院),病史在1年内者2例,超过15年者3例。本组病例施行手术的适应证主要为顽固性疼痛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共38例。其中有8例合并幽门梗阻,2例合并出血:另有1例无症状仅因呕血而手术(为16岁女孩)。  相似文献   

14.
背景:Nissen胃底折叠术(Nissen fundoplication,NF)已不是治疗胃食管返流性疾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唯一、有效的方法。对于能降低胃酸的手术方式来讲,如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highly selective vagotomy,HSV),也不仅仅是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对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联合Nissen胃底折叠术(Nissen fundoplication with highly selective vagotomy,NFHSV)治疗GERD的作用目前尚无完整的评价。方法:2003年6月~2005年6月8例女性病人接受NFHSV,8例均有6个月GERD病史,经药物治疗症状无缓解,有餐前痛、消化性溃疡或严重的胃炎。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术前、术后进行烧心严重程度评分测定(heart burn severity score,HSS)。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10min,无手术并发症。1例术后须用质子泵抑制剂,术后经戒烟5个月后停药。8例术后症状和烧心严重程度评分测定有明显改善。结论:NFHSV是有效的联合手术方式,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这一联合术式的完全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16.
对于顽固的慢性十二指肠溃疡,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或右侧迷走神经切断加胃小弯前壁浆肌层切开术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腹腔镜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取得成功之后,已有部分作者将此新技术应用于迷走神经切断术。  相似文献   

17.
前迷走神经(图1)在食管下段分为数干穿至肤腔,首先每一干均分出肝枝,这些肝枝达到肝脏的门脉切迹处形成肝丛,可见到肝丛使小网膜之上部增厚。自肝丛发出之幽门分枝支配幽门及十二指肠球部。前迷走神经各干继续分出支配胃的胃  相似文献   

18.
报告用改良Golisher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球部溃疡100例、复合性溃疡79例及伴出血、梗阻、穿孔的球部溃疡38例,疗效满意,随访3~20年,并发症少,复发率<2%,按Visick分级优良率84%。作者认为:正确选择适应证;术中除保留鸦爪支、肝胆腹腔支、迷走神经主干外,应剥光食管下端5~7cm,完全切断前后主干向胃发出的分支和角切迹对应大弯侧胃网膜血管8~10cm。操作仔细、规范,防止遗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对复发病例的再手术要针对梗阻、复发溃疡合理选择术式,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加胃窦粘膜切除术是较为理想的术式,复发率更低,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因基础医学研究的深入H_2已受体阻断药物、质于泵类药及抗HP等药物的临床应用,无严重并发症的十二指肠溃疡已趋向内科治疗。但是,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彻底性手术,仍以穿孔关闭附加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最为理想。本院1996年5月以来采用逆行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前支切断+迷走神经后干切断+穿孔修补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芽孔76例,经1~3年随访,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报告用改良Goligher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球部溃疡100例,复合性溃疡79例及伴出血、梗阻、穿孔的球部溃疡38例,疗效满意,随访3 ̄20年,并发症少,复发率〈2%,按Visick分级优良率84%。作者认为:正确选择适应证;术中除保留爪支,肝胆腹腔支,迷走神经主干外,应剥光食管下端5 ̄7cm,完全切断前后主干向胃发出的分支和角切迹对应大弯侧胃网膜血管8 ̄10cm。操作仔细、规范、防止遗漏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