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次小剂量鱼精蛋白拮抗肝素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观察使用分次小剂量钱蛋拮抗拮外循环后体内残存肝素可行性。方法选择ASAⅡ-Ⅲ级瓣膜替换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鱼精蛋白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大剂量组鱼精蛋白总量为4.5mg/kg分为首剂和追加量,间隔30min。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中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时重度不良反应致严重循环抑制的临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心脏手术中鱼精蛋白重度不良反应致严重循环抑制的病例资料,总结临床特征和救治重点。11例(8例给药后3~5 min,3例给药后30 min左右)出现严重循环抑制,其中3例为罕见的综合型(非心源性肺水肿型和灾难性肺血管收缩型综合作用)。结果4例经药物治疗和心脏按摩好转。7例二次转机,6例患者顺利停机,1例不能停机行ECMO支持。表现为综合型(即非心源性肺水肿型和灾难性肺血管收缩型综合作用)的3例患者,2例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分别死于术后5天和7天,1例ECMO支持320 h后成功脱机,痊愈出院,死亡率66%。其他患者均痊愈。结论鱼精蛋白重度不良反应至严重循环抑制是心脏手术中的严重并发症,难以预测。必要的预防措施和果断的二次转机是成功救治的关键。非心源性肺水肿型和灾难性肺血管收缩型综合作用的患者死亡率极高,ECMO支持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分次小剂量鱼精蛋白拮抗肝素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使用分次小剂量鱼精蛋白拮抗体外循环后体内残存肝素的可行性。方法:选择ASAⅡ~Ⅲ级瓣膜替换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鱼精蛋白大剂量组(A,n=20)和小剂量组(B,n=20)。大剂量组鱼精蛋白总量为4.5mg/kg,分为首剂(4mg/kg)和追加量(0.5mg/kg),间隔30min,均以中心静脉推注;B组鱼精蛋白总量为2.5mg/kg,分为2mg/kg和0.5mg/kg两次给入,方法同A组。观察全血激活凝固时间(ACT)和术后24h渗血量。结果:(1)给药后15minB组ACT短于A组(P<0.01);(2)给药后30min两组ACT均有不同程度延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给药后45min(追加量后15min)B组ACT明显短于A组(P<0.01);(3)B组术后24h渗血量明显少于A组(P<0.01)。结论:使用小剂量分次鱼精蛋白法拮抗体外循环后体内残存肝素,效果确切,具有减少鱼精蛋白用量和术后出血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心内直视手术应用鱼精蛋白所致严重循环抑制病例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我中心自1995年4月-2005年8月间,心脏直视手术中输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出现严重循环抑制的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发生鱼精蛋白毒性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有7例病人在术中出现了严重的循环抑制,都发生于输注鱼精蛋白后3-7min(平均4min);其中3例经心脏按摩和血管活性药的应用后好转,4例重新全量肝素化后建立体外转流(时间分别为258、173、155、97min)。全组7例病人全部抢救成功。平均机械通气时间57h(36-84h);平均ICU留置时间82h(64-112h)。结论鱼精蛋白过敏反应所导致的严重循环抑制为突发事件且往往危及生命,必要的预防措施和及时有效的抢救是成功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内直视手术中小剂量(0.33~0.67:1)鱼精蛋白中和肝素的临床结果.方法 361例心内直视手术使用小剂量鱼精蛋白中和肝素为实验组,87例心内直视手术使用鱼精蛋白1.5:1的比例中和肝素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鱼精蛋白用量、术后引流量、中和后的ACT值、鱼精蛋白毒性反应发生率.结果 小剂量组术后引流量及二次开胸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和术后的ACT值两组无差异(P>0.05).但实验组鱼精蛋白的用量、鱼精蛋白毒性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小剂量鱼精蛋白0.33-0.67:1(鱼精蛋白/肝素)可有效地中和肝素,防止术后引流量增多,降低鱼精蛋白毒性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体外循环注射鱼精蛋白不良反应的临床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鱼精蛋白不良反应的临床诊断和防治方法。方法:观察275例体外循环病人注射鱼精蛋白过程中、后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和处理。结果:115例以心脏前负荷不足为主要表现;8例以心脏过胀、呼吸道阻力增加为主要表现;不良反应在注射过程中、后,及不同的注射途径均可发生;3例经一般治疗无效,重新肝素化转流,其中2例恢复正常,1例治疗无效死亡。结论:缓慢注射、及时发现和诊断、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是防止鱼精蛋白不良反应严重后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体外循环中应用鱼精蛋白的不良反应及其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福昌  韩忠 《铁道医学》2001,29(4):278-279
鱼精蛋白是目前实施体外循环手术中中和肝素最常用的药物。体外循环中鱼精蛋白的不良反应可分为三种类型:快速给药型、过敏反应型、严重肺血管收缩型。主要预防措施为:(1)对可疑的鱼精蛋白过敏者做好预防及抗过敏的准备。(2)经左心缓慢给药。(3)可同时给予钙剂或H1、H2受体阻滞剂。(4)鱼精蛋白倾向于小剂量,防止过量。(5)体外循环手术中应用鱼精蛋白替代物、肝素清除装置等。  相似文献   

8.
鱼精蛋白过敏性反应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精蛋白过敏性反应的诊断和治疗高淑文,孙明,晋清泉(山东省立医院麻醉科)(山东省寿光县医院)关键词鱼精蛋白;变态反应;体外循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停转流后,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引发的过敏性反应,可引起巨大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本文结合...  相似文献   

9.
肝素抗凝是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ulation,ECC)必不可少的条件,而ECC结束后又必须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的抗凝血作用。鱼精蛋白作为中和肝素的药物,目前尚无更好的替代品。但在使用鱼精蛋白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毒性反应和过敏反应。对于这些反应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有过很多相关的研究和报道,但是鱼精蛋白不能中和肝素的病历报道却十分罕见。  相似文献   

10.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鱼精蛋白不良反应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卫英 《海南医学》2010,21(19):72-73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鱼精蛋白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救治经验。方法回顾786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鱼精蛋白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和救治过程并总结经验。结果 786例手术中有21例出现不良反应(2.67%),其中快速注射引起的药理性组胺释放14例(1.78%),过敏或类过敏反应4例(0.50%),灾难性肺血管收缩3例(0.38%)。19例经药物治疗后治愈,2例灾难性肺血管收缩者重新转流后抢救成功。结论体外循环中严重的鱼精蛋白不良反应可导致严重的呼吸循环障碍,甚至可危及病人生命,积极的预防和及时的救治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鱼精蛋白中和体外循环(CPB)机器余血的量效观察,寻找安全有效的鱼精蛋白临床应用剂量。方法 择期心脏手术病人36例,取其CPB停机后2ml机器余血,分别用鱼精蛋白0.005mg、0.0075mg、0.01mg、0.015mg、0.02mg、0.04mg(体积均为0.1ml)进行中和,测定各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确定鱼精蛋白最小有效剂量。同时测定体外转流中的血细胞比容(Hct),观察  相似文献   

12.
体外循环时不同转机时间鱼精蛋白/肝素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海燕 《广西医学》2005,27(4):582-583
在体外循环手术中肝素抗凝是实施体外循环转机的必要条件,停机时需要鱼精蛋白拮抗肝素。临床上通常用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对术中肝素进行监测及计算鱼精蛋白用量。我们发现转机时间的不同,停机时所用鱼精蛋白量也有所不同。为了更为合理地使用鱼精蛋白,我们对60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3.
体外循环是治疗许多心脏疾病的外科技术手段,术中需用肝素调整血液的凝固功能,以防止插入心脏或血管的人工管道引起血液凝固,形成血栓,导致各器官栓塞。体外循环结束后需用鱼精蛋白(Protamine)中和血液中的肝素,恢复血液的凝固功能,防止创面广泛渗血。但鱼精蛋白在体外循环中应  相似文献   

14.
选择男〉60岁,女〉55岁,ASA分级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3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异丙酚用量均为2mg/kg,注速100mg/min。A组异丙酚,B组异丙酚+麻黄素25mg,C组异丙酚+肾上腺素8μg/10ml。结果:A地致B下降,B组插管后导致HR显著增快,RPP显著增高,同基础值相比有显著差异;C组诱导后各民基础值无显著差异。提示:异丙酚+肾流毒不确以有效避免循环波动。  相似文献   

15.
肖祥胜  尹邦良 《广东医学》2002,23(8):801-803
目的 研究鱼精蛋白对离体人肺动脉收缩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  3 6例肺部肿瘤患者肺叶切除术后分离下肺叶 ,将肺血管随机分为A组 (n =9)、B组 (n =2 7)。A组不损伤血管内皮。用眼科镊子将B组血管内膜剥除 ,去除血管内皮细胞。A组 (加入鱼精蛋白 ) ;B组分为B1~B5小组。B1组 (加入鱼精蛋白 ,n =6) ,B2 组(肝素及鱼精蛋白 ,n =6) ,B3 组 (吲哚美辛 +鱼精蛋白 ,n =5 ) ,B4组 (吲哚美辛 +肝素 +鱼精蛋白 ,n =5 ) ,B5组 (生理盐水 ,n =5 ) ,各组鱼精蛋白浓度分别依次为 40 ,10 0 ,2 0 0 ,40 0 μg/ml,每隔 15min更换一次浓度。肝素浓度为 8u/ml,吲哚美辛浓度为 1× 10 -5mol/L。结果 鱼精蛋白在低浓度时对内皮完整肺动脉收缩功能无明显影响 ,在浓度为 40 0 μg/ml时 ,血管张力下降 ,与对照组 (B5组 )相比 ,差异具有显著性 ;鱼精蛋白及其与肝素复合物对去内皮肺动脉均有收缩作用 ,B1组与B5组 ,B2 组与B5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这种收缩作用可被吲哚美辛抑制。B3 组与B1组 ,B4组与B2 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鱼精蛋白对离体人肺动脉的影响与血管内皮有关 ,内皮完整时显示出舒张功能 ,去内皮时显示出收缩功能 ;鱼精蛋白与肝素的复合物对离体人肺动脉的收缩作用可被吲哚美辛抑制。  相似文献   

16.
王福昌  韩忠 《现代医学》2001,29(4):278-279
鱼精蛋白是目前实施体外循环手术中中和肝素最常用的药物.体外循环中鱼精蛋白的不良反应可分为三种类型快速给药型、过敏反应型、严重肺血管收缩型.主要预防措施为(1)对可疑的鱼精蛋白过敏者做好预防及抗过敏的准备.(2)经左心缓慢给药.(3)可同时给予钙剂或H1、H2受体阻滞剂.(4)鱼精蛋白倾向于小剂量,防止过量.(5)体外循环手术中应用鱼精蛋白替代物、肝素清除装置等.  相似文献   

17.
于湘友  乔峻 《新疆医学》1995,25(2):88-89
肝素抗凝及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是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重要措施,临床发现少数患者使用药物后产生不良反应,或者是使用的技术方法不当造成严重的后果。如何合理地使用肝素和鱼精蛋白是临床探讨的一个课题,找院自1982年2月至1995年2月常规用激活凝血时间(ACT)监测肝素及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术后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对肺循环一氧化氮含量变化及体、肺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测定 2 4例体外循环下行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儿童患者注射鱼精蛋白前后左、右心房血NO的终代谢产物亚硝基(NO2 -)和硝基 (NO3 -)含量。测定注射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平均肺动脉压、左房压和中心静脉压。结果 注射鱼精蛋白前右房和左房NO2 -含量分别为 (3 85± 0 73) μmol/L和 (4 12± 0 85 ) μmol/L(P >0 0 5 ) ,注射后左房NO2 -含量 [(4 5 7± 0 90 )μmol/L]明显高于右房 [(4 0± 0 81) μmol/L](P <0 0 5 ) ,NO3 -含量呈类似的改变 (P <0 0 5 )。注射鱼精蛋白后平均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较注射前显著性降低 (P <0 0 5 ,P <0 0 1) ,其他血流动力学参数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鱼精蛋白可以刺激体、肺循环系统合成释放一氧化氮 ,前者导致动脉压下降 ,后者可预防注射鱼精蛋白后可能出现的肺血管收缩反应  相似文献   

19.
体外循环中肝素的用量个体差异较大。本组对114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进行ACT监测,证明肝素防凝首次量以400u·kg-1最适宜;鱼精蛋白中和肝素的比例以0.8~1:1时ACT拮抗值为121.6s,接近109.7s的生理值,效果较满意。肝素的应用可提前到纵劈胸骨前后经中心静脉管推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时,先将总量的1/2静脉缓慢注射,并同时给予钙剂;余下的1/2量加于100ml生理盐水内静脉点滴,使其与循环血中的肝素均匀中和,拮抗完全,避免术后出血及血压下降等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心脏手术鱼精蛋白过敏反应的治疗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及探讨心脏直视手术鱼精蛋白过敏反应防治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五年内心脏直视手术619例病例资料,其中发生鱼精蛋白过敏反应36例,发生率为5.8%。33例发生于常规体外循环术后中和肝素之后,3例发生于备体外循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中和肝素时。结果36例鱼精蛋白过敏患者当中反应较轻的31例,经过减慢或停止鱼精蛋白输注,结合相应的对症处理,很快得以恢复。5例出现重度过敏反应,经抗过敏、血管活性药物等处理效果不佳,果断再次肝素化体外循环转流后转危为安,抢救成功率100%。结论鱼精蛋白过敏反应难以预测,中重度反应死亡率高;适量的鱼精蛋白应用、及早的准确判断和及时再次体外循环可有效地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