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放线菌病是一种少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属肺霉菌感染的一种〔1〕。在人体全身免疫力低下时 ,吸入口腔内放线菌而患病。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激素、细胞毒性药物和免疫抑制剂长期大量地应用 ,肺霉菌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现结合我院误诊的2例肺放线菌病总结如下。1病例简介例1:男性 ,11岁。患者因咳嗽、咯痰并伴有胸痛、发热1个半月为主诉入院。曾应用大剂量青霉素1200万u抗炎治疗 ,但症状不见好转 ,痰量较多 ,痰中带有黄色结节。查体 :左肺下叶呼吸音减弱 ,未闻及干湿音。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影像学表现 :左…  相似文献   

2.
结肠放线菌病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4岁,汉族,已婚,工人。因右下腹阵发性钝痛,伴腹胀10d,于1993年9月3日急诊入院。入院前10d,无诱因出现右下腹部阵发性钝痛,无发热及呕吐,无放射痛,即来我院就诊。既往否认结核及肝炎史,无外伤及手术史;糖尿病史20年。查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放线菌病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从而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检索1995-2013年18年中国知网收录的肺放线菌病历,选取资料较完整的48例,以及确诊的肺放线菌病2例,共50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肺放线菌病发病以男性多见,好发年龄4050岁;>50.0%病程>2个月;大多数患者有吸烟史,共35例占70.0%;常见的临床表现咳嗽、咳痰、咯血、发热、胸痛及呼吸困难,分别占96.0%、92.0%、64.0%、40.0%、34.0%及22.0%;最易误诊为肺癌,共28例占56.0%,其次为肺炎11例占22.0%;胸部影像学特点:病变多位于左肺下叶16例占32.0%,16例累及多个肺叶,19例累及多个肺段、1例累及胸壁软组织及肋骨;23例影像学示胸膜增厚;患者分别通过经皮肺穿刺活检14例,占28.0%、电子气管镜活检11例,占22.0%及术后病理活检22例,占44.0%,找到放线菌明确诊断。结论肺放线菌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容易误诊,好发于吸烟、有肺部基础疾病者,最易误诊为肺癌和肺炎,对于临床疑诊为肺癌,虽经多次支气管镜检查仍无法明确诊断,应警惕肺放线菌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某院收治的一例放线菌化脓性耳廓软膜炎的诊治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患者因右耳廓急性红肿、疼痛2 d入院,入院当天即行耳廓脓肿切开引流,脓液送细菌培养。4 d后脓液培养结果回报为苏黎世放线菌,诊断为右耳廓苏黎世放线菌病。随后相继使用大剂量青霉素G静脉滴注、阿莫西林口服,共治疗3个半月,耳廓红肿消退、未变形或遗留瘢痕,停药后继续随访3个月无复发。提示苏黎世放线菌感染需早诊断,大剂量、足疗程的抗菌药物治疗,脓肿形成时及时切开引流,可避免因漏诊而未得到及时治疗导致的外耳廓瘢痕、畸形以及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肺淋巴管肌瘤病 (PLAM)是一种罕见病。此病于1937年Str ssel首先报道 1例[1] ,Cornog及Enterline在196 6年将本病命名为“淋巴管肌瘤病”[2 ] ,国内则于1986年刘亦庸等首次报道了 1例[3 ] 。本院自 1994年始收治 2例 ,结合文献 ,进行综合分析。1 临床资料1·1 年龄与性别 年龄从 2 8岁至 6 2岁 ,平均 38岁 ,女性 4例 ,男性 1例。1·2 临床表现 胸闷气急 5例 ,咳嗽 2例 ,咯血 3例。1·3 影像学检查 X线示胸腔积液 2例 ,气胸 2例 ,多发性空洞性占位性改变 1例 ,弥漫性间质改变 2例。CT示两肺弥漫性蜂窝状…  相似文献   

6.
麻正义 《中国校医》2002,16(6):546-546
肺内原发性何杰金氏病极其罕见 ,为了引起临床上的重视 ,现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 ,45岁 ,教师 ,于 2 0 0 1年 4月 2 9日因咳嗽 ,经治 1年未愈到本院作胸透检查 ,发现右下肺有一类圆形块影 ,拟诊肺癌收住院治疗。患者在入院前常咳嗽、乏力 ,偶发热 ,无胸痛 ,经一般对症治疗 ,仍坚持教学工作。入院检查 :T3 7.2℃ ,P 76次 /min ,R 2 0次 /min ,BP10 0 /60mmHg ,一般情况良好。右下肺呼吸音减弱、粗糙 ,心音正常 ,律齐 ,血、尿常规检查阴性 ,肺功能测定表明通气功能明显减弱 ,心电图检查正常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阴性 ,…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卵巢放线菌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观察1例卵巢放线菌病的B超、CT表现及病理表现,结合临床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9例文献报道。结果 发病中位年龄为37.5岁。主要症状为下腹痛,病史10 d~3 a,可伴腰酸、发热、阴道流血及消瘦等。大部分有放置节育器史。常常形成肿块,质硬、活动度差且压痛。B超及CT检查大多呈囊实性肿块,实性成分明显强化,与邻近周围组织分界不清。肿块大小(最大径):5.2~16cm。术中见肿块有大小不等的脓腔,周围组织不同程度的粘连。结论 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术前容易误诊为恶性肿瘤,部分有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CT增强扫描实性成分持续强化,囊性部分内壁光整以及肿瘤标志物检测阴性,可提示炎性病变,但诊断放线菌病,最终依靠病理。  相似文献   

8.
丛恕增 《肉品卫生》2004,(1):21-21,27
放线菌是畜体的常见菌,放线菌病是牛、猪、人的慢性传染病。当放线菌侵入猪的粘膜和皮肤后,能促使皮下组织诱发轻度炎症,使局部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坚硬的无热痛感的硬块,称为放线菌肿。猪常诱发乳房、扁桃体颌骨肿,在猪的传染病学上还没有看到耳壳放线菌肿的记载。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HMD患儿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PS,观察组给予PS与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呼吸状况,用药前和用药后2h、12h、24 h血气指标变化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75%、88.75%;观察组患儿用药2h、12h后pH、PCQ均低于对照组相应时点,PO2高于对照组相应时点;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75%、8.7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PS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HMD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主要体现在效果确切、起效快、并发症少,对基层医院HMD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确诊方法和治疗效果等. 结果 5例肺隐球菌病患者,主要症状为胸痛、咳嗽、咯痰;1例有基础疾病;胸部CT表现为病变的肺叶分布无明显差别,左肺下叶孤立性肿块影1例,双肺下叶炎性实变1例,混杂性病变3例.全部病例均经病理确诊.治疗采用手术切除病灶和(或)氟康唑治疗. 结论 肺隐球菌病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易被误诊,建议积极开展经皮肺穿刺活检协助诊断,氟康唑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肺隐球菌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1年3月经肺叶切除标本病理确诊的2例Pc进行光镜、特染、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首发症状为咳嗽、咳痰、咯血,1例伴有头痛等,光镜下病灶见非干酪性肉芽肿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多量圆形或卵圆形空泡状小体,周围见多核巨细胞、组织细胞及淋巴细胞,AB特殊染色隐球菌细胞壁呈蓝色、PAS特殊染色隐球菌细胞壁呈红色。结论Pc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真菌病,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形杰堂特秆碡特染,  相似文献   

13.
随着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放射类药物的广泛使用,肺部霉菌感染日益增多,尤其一些原患慢性和恶性疾病或脏器移植的病人更易发生,是导致死亡的常见原因[1]。随着诊断学技术的不断进展,其发病率较以往明显增高。我院自1986年以来收治肺念珠菌病14例。其中误诊肺结核病6例、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3例、肺炎支原体肺炎3例、肺转移性肺癌2例。误诊率为100%,此14例均经微生物学所证实。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男9例,女5例,年龄7~20岁3例,21~50岁5例,51~78岁6例。原患糖尿病及肺结…  相似文献   

14.
慢性农民肺(附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慢性农民肺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总结5例慢性农民肺的实验室诊断及临床诊断资料。结果 5例病例间接血凝试验和免疫转印技术检查均为阳性;均有霉草接触史和明显呼吸道症状,畏寒发热,双肺纹理增粗呈网状,肺通气功能障碍,血象增高。结论 慢性农民肺,可根据病史、霉草接触史、临床表现及胸片初步诊断,确诊须做间接血凝试验及免疫转印技术检查。  相似文献   

15.
肺放线菌病是以色列放线菌引起的肺部慢性化脓性炎性反应性疾病,临床罕见,易误诊[1].为提高认识,特将我院诊治的肺放线菌病1例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NHMD)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采用气管内注入单剂PS治疗NHMD患儿37例,并与未用PS治疗的38例NHMD患儿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在应用PS后1~2h患儿的呼吸困难改善,皮肤颜色转红,经皮血氧饱和度逐渐升高。需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明显减少,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及死亡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应用PS能有效改善NHMD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NHMD患儿对机械通气的需求,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又名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ns Iymphcds MC-LS),是多发生于婴幼儿时期的一种原因不明的急性发热性疾病,其病理改变以冠状动脉为主的变态反应性全身小血管炎.  相似文献   

19.
肺念珠菌病     
介绍肺真菌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临床特点及有效治疗方法,提高本病的诊;台水平。方法对本组57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其中49例重症惠儿,随机分为A、B两个治疗组,A组为应用新生儿流量CPAP呼吸机,B组为未加用CPAP者。结果本组病例治愈33例(57.9%),死亡24例(42.1%)。49例重症患儿中,A组治愈16例(84.2%),死亡3例(15.8%);B组治愈9例(30.0%),死亡21例(7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3.68,P〈0.05)。24例死亡惠儿均死于一种或多种严重的并发症。结论CPAP应用为治疗本病的关键措施。HMD患儿并发症常见且严重,以呼吸衰竭最常见,直接影响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