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妇女月经不调,分为月经赶前、月经错后,及月经先后无定期。赶前有血热、气虚者,血热赶前凉血则血自归经;气虚赶前益气则血自顺行。错后有血寒者,气滞者,血寒错后温经养血则自流通;气滞错后调气活血则气顺血调。至于月经或先或后,多因肝郁气滞,气血不和,治宜舒肝和血。余临证经验:气虚赶前及气滞错后者较多,切不可拘泥于赶前属热、错后属寒之说。兹录调经治验三例如下:  相似文献   

2.
胃痛治验     
古书谓胃痛有九种,包括心痛、反胃、噎膈等在内,《内经》之所谓“真心痛”,并指出,“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在临床上和胃痛是有区别的。治疗胃痛要根据虚、实、寒、热、气滞血瘀等辨证而治之。现代医学诊断之胃窦炎、胃炎(急性)多数属于寒热互阻或气郁所致,而胃下垂,萎缩性胃炎,溃疡病则以虚为多,如有火灼感,嘈杂等则是属热属痰,如胃痛时手不可按,痛有定处或平时喜饮酒则属胃中有瘀血。其发病原因大都由于饮食不节,  相似文献   

3.
喉痹为咽喉疼痛或声音嘶哑或咽喉梗死之证,外感内伤虚实寒热皆可使咽喉机窍不利,闭塞不通而为痛为肿为嘶哑,临床中属热属火者多常见,而属阴属寒者则很少见,在治疗中很易疏忽,故笔者结合临床,探讨对阴证喉痹的临症心得。  相似文献   

4.
田志强  柯桂兰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4):2007-2007
中医治病讲求"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病有寒、热、虚、实之分,药有寒、热、温、凉四性.中医治则讲究"寒则热之"、"热则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证用热性药,热证用寒性药,其医药理论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5.
正自然界的寒热是一个温度概念,它的本质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其实,人体的寒热也与之类似,只不过中医认为,机体由气构成,这团气"动则生热,静则生寒"。身体有寒实际上是气机偏于静止,活力不足的表现。寒气的来源有很多,总体可以分为内寒和外寒。寒的本质是气机静止,内寒就是因体弱造成气机无力运动,一般伴有虚证表现,如气  相似文献   

6.
痹证是我国西北部地区的常见病,痹证在临床上多分为风,寒,湿,热,血五种,但在实际治疗中风,寒,湿三气很难截然分开,只是偏胜而已。故治疗痹证,关键在分清寒热二类,然后再分偏胜。痹证属于热者,起于主要感受热邪,或风,寒,湿邪郁久,从阳化热。以关节红,肿,热,痛为其主证,可有发热及怕冷等临床症状。痹证属于寒者,起于主要感受寒邪,或感受它邪,从阴化寒。关节酸痛,活动不利,不红不热为其特点,初期亦有发热,恶寒等症状。  相似文献   

7.
反治法是中医临床上的一种治疗方法,就是使用与病情性质一致的治法。《黄帝内经》指出,"寒因寒用,热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唐代医家王冰注释为"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与"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或"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正治法相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如果过量使用抗生素,或清热解毒的寒凉药,都会使患者出现或腹泻,或咳嗽,或久咳不愈症状。这是因为一味地使用凉药,遏制了局部的气机通畅和正常肺气的宣发,邪气反而闭而不出的缘故。如果加上荆芥、苏梗等辛温发散药,可有效避免和解决一些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中药平性的内涵。方法:结合一药两性及对高学敏主编的七版《中药学》教材中的平性药物,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现平性药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寒热两性,或寒多或热多,或寒热相差无几;②温性或凉性,偏性不大;③无寒热之性。结论:平性是指药物作用于人体后对人体寒热变化无影响作用的特性。平性药物以适应面广,寒热虚实均可选用为其特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指南》2005,(6):104-105
风为六气之一,其性为善行而数变之阳邪;湿亦为六气之一,其性属重浊有质之阴邪。所谓六气者,乃天地间之风、寒、暑、湿、躁、火六气,其气各随时令盛衰,若遇人体虚弱,正气不足之时,亦各会侵入致病,也有两气三气结合侵入人体致病者,不胜枚举,尤其风湿二气之合病,更比比皆是,即今所说之各种风湿痛、风湿关节炎、风湿筋骨肌肉、神经痛、风湿心脏病、痛风等,莫不与风湿有关,盖此二气侵入人体,互相结合为患,风邪易走窜,湿邪易滞者,均能妨碍气血之运行,而致病痛。  相似文献   

10.
董幼祺教授认为小儿多汗可分为生理性多汗和病理性多汗,有虚、实、寒、热之分,既可单独为证,又可随病证发生。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分为肺脾气虚、营卫不和、气阴不足、阴虚火旺、脾胃积热,临床应在"生理之汗不必治,虚证之汗当调治,随病而汗者当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分清虚实寒热,以健脾益气、调和营卫、益气养阴、滋阴降火、清热导滞等治法辨证治之,同时可酌加收涩、止汗药物,以助止汗之力。并附典型案例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广泛应用寒、热二字来描述病因、病性、病机,很少用寒、热来描述治法,譬如“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等未见。文中亦少用“邪”字来描述病因。在文中,寒热有时未取其本义,而是代指邪气,代言致病因素,有时热意反为寒,有时寒意反为热,这不能仅用《内经》、《难经》理论去理解,还要结合上下文及方药来推断。了解这一点,有利于我们学习和研究《伤寒论》原文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乡村医药》2006,13(1):70-71
乳痈乳痈,常见于产后哺乳期,尤以初产妇为多见。中医认为由于肝气郁结,阳明经瘀热壅滞,或乳儿口热,致使乳汁凝滞而发病。也有因寒凝气滞而发病者。古人对乳痈的病因、发病经过、症状、以及预后有详尽之描述。如隋·巢氏《诸病源候论》中云:“足阳明之经脉,有从缺盆下于乳者,劳伤血气,其脉虚,腠理虚寒,客于经络,寒搏于血,则血涩不通,其血又归之,气积不散,故结聚成痈。痈气不宣,与血相搏,则  相似文献   

13.
甘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及根茎。味甘,性平。能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除其自身的功效之外,在中药方剂中应用,有调和诸药的作用。《本草纲目》云:“甘草……,其性能缓急,而又协和诸药,使之不争,故热药得之缓其热,寒药得之缓其寒,寒热相杂者,用之得其平。”  相似文献   

14.
有<神农本草经>中指出: "药有酸苦甘辛成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中药"四气"更准确地说应是"四性",其中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相似文献   

15.
浮萍原称"水萍"。"水萍,其体轻浮,其性清燥,能祛湿热之药也。热气郁于皮肤则作痒,味辛而气清寒,故能散皮肤之湿热也。寒能除热,燥能除湿,故下水气。酒性温热,而萍之质不沉于水,其气味辛寒,轻清而散,故能胜酒。血热则须发焦枯而易堕,凉血则营气情而须发自长矣"。此段话出自于《本草经疏》。许多专家对浮萍的药用历史进行了  相似文献   

16.
正知母是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性味苦、寒,归肺、胃、肾经,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的功效。但因其性寒质润,有滑肠作用,故脾虚便溏者忌用。《本草纲目》曰:"肾苦燥,宜食辛以润之;肺苦逆,宜食苦以泻之。知母之辛苦寒凉,下则润肾燥而滋阴,上则清肺金泻火,乃二经气分药也。"临床上,知母可以治疗以下疾病:  相似文献   

17.
酒鸡汤是自拟处方。药物组成 :黄酒 5 0 0 0g ,肥鸡 1只 (雌雄均可 ) ,川牛膝、木瓜、薄荷各 10g。功能 :温经散寒 ,利湿 ,疏风通络。主治 :风、寒、湿三痹。该方依据痹证的病因、病机及病性而设 ,经过多年验证而成。痹证 ,痹者闭塞不通之意 ,是指气血受阻所致的一类证候。与人类生活地域、气候、工作职业及起居失宜有关。痹证有寒热两类 ,其病因、病机各有不同 ,由六淫之邪侵袭人体 ,变化多端。如风邪入侵 ,邪扰营卫失调 ,气血运行不畅 ,筋脉失养 ;感受寒邪 ,寒凝经脉不通则痛 ;久居湿地或雨淋 ,湿邪入侵 ,湿阻络脉 ,关节不利 ;感受风热之邪携湿热化 ,灼伤营血 ,营运受阻滞于关节。《内经》灵枢篇指出 :“真气去 ,邪气独留”。真气者 ,先天之气、水谷之气、自然界清气三者合而为元气 ,亦称真气。气虚之故皆因劳欲过度、情志内伤或饮食不节损伤正气 ,卫表不固外邪侵而所致。本方主要治疗风、寒、湿三痹。三者互为因果 ,重于风者名为风痹 ;重于寒者名为寒痹 ;重于湿者名为湿痹。其证状各有不同特点 ,但治法不外乎疏风散寒、利湿、活血通络。方中黄酒甘温大补脾胃 ,温经散寒。鸡可大补营养。酒鸡相合以助后天之...  相似文献   

18.
刘毅  王允  唐坤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5):2362-2363
药性有寒热温凉之不同,称为四性㈦。四性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称为四气,此之“气”在古代做为哲学概念,非指一般意义上的“香臭之气”.而是对自然界的普遍规雒和特性进行的表述。后来“气”逐渐衍化为气味之义,至宋代寇宗爽为了避免与药物的香臭之气相混淆.主张将药物之四气改称为四性。他在《本草衍义》中提出:“凡称气者,即是香臭之气,其寒热温凉则是药之性,故不论称“四气”,还是称“四性”,含义皆同,都是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四性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从本质而言。  相似文献   

19.
寒咳?热咳? 民间有个说法,如果晚上咳嗽多,那是寒咳;若是白天多,那就是热咳;也有说,痰稠者属于热咳,痰稀者则属寒咳等。  相似文献   

20.
祖国医学认为呕吐乃是胃气上逆所致。是急腹症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常致影响中药的内服,并可能造成酸硷平衡紊乱,故对呕吐者应寻找病因,鉴别性质,准确辨证,给予处理。一、辨证与观察(一)辨虚实寒热:凡声物具盛者多为实,声微物清者多为虚,有物声轻者多为脾胃虚弱,食积所致,吐物酸苦者多为肝心火盛,吐物酸腐者多为宿食不化。吐物清稀无味为寒,吐出粪臭者为热结腑实或肠结。吐物为粘腻者属中焦痰饮,吐血者多为肝气上逆犯胃,胃络破损的结果,朝食暮吐者为反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