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孙利芳 《中外医疗》2010,29(7):109-110
目的探讨期待疗法对治疗前置胎盘的可行性,避免孕妇避免诱发宫缩,提高新生儿的成活率。方法对分娩的前置胎盘[经B超检查和(或)剖宫产术中证实]患者90例,将其中62例中入院时前置胎盘阴道大出血、自发子宫收缩强烈、孕足月及孕妇及家属要求而行刮宫产终止妊娠共30例作为对照组 其余60例作为观察组(均知情同意)进行期待疗法,选择合适时机终止妊娠。比较2组患者在分娩孕周、产前产后出血量、产褥感染、围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病死率、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方面上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前出血比较无差异(P〉0.05) 但观察组比对照组产后出血少、孕周延长、产褥感染少、新生儿体质最增加、Apgar评分改善、RDS下降(P〈0.05)。结论在严密监测下通过期待疗法治疗前置胎盘能在确保母婴安全的前提下延长孕周,增加新生儿体重,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其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周俊娥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2):199-200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期待疗法临床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2003年6月~2010年6月住我院分娩的前置胎盘患者120例,因阴道大出血、自发子宫收缩强烈、孕足月于入院24h终止妊娠45例作为对照组;其余实施期待疗法75例作为观察组。结果75例观察组期待疗法时间3~15d,平均(8.97±3.15)d,两组前置胎盘患者比较产前出血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母体产后出血少、产褥感染比例低;新生儿体质量重、Apgar评分高、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及死亡少(P〈0.05)。结论对前置胎盘患者实施期待疗法可以改善妊娠结局,实施过程应该注意:实施前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争取理解并配合,防止医疗纠纷;胎儿成熟度的判断是期待疗法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前置胎盘期待疗法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对近两年来笔者所在医院住院分娩的前置胎盘期待疗法病例59例实施的综合护理干预与2年前护理方法作比较.结果 干预组产后出血少、孕周延长、产褥感染少、新生儿体量增加、Apger改善、RDS下降,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前置胎盘的发生,加强前置胎盘的护理,是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赵佳  莫璟娟 《吉林医学》2012,33(24):5295
目的:观察期待疗法用于前置胎盘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前置胎盘患者78例(经B超检查/剖宫产手术证实),进行期待疗法,选择适当的时机终止妊娠,观察孕妇产前、产后的出血量、产褥感染、新生儿体质、新生儿的死亡率等方面的特征。结果:78例前置胎盘患者中,孕周<35周终止妊娠患者21例,孕周≥35周终止妊娠患者54例。胎儿因早产及窒息死亡3例,其他的患者婴儿75例成活。结论:在严密监测下通过期待疗法治疗前置胎盘能在确保母婴安全的前提下延长孕周,增加新生儿体重,降低围生儿病死率,该疗法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期待疗法对延长产妇孕周,提高胎儿存活率的效果。方法:17例前置胎盘孕妇在严密监护下进行期待治疗。结果:前置胎盘的孕妇经期待治疗产后出血少,成功延长孕周有效提高围生儿的存活率。结论:期待治疗前置胎盘的孕妇在严密监护下,能在确保母婴安全的前提下延长孕周,改善存活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前置胎盘期待治疗的可行性观察及注意事项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世贞 《当代医学》2009,15(33):35-36
目的观察前置胎盘药物期待疗法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可行性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50例前置胎盘期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治疗最短3d,最长15d,终止妊娠时平均孕35.2周,平均延长1.6周;产后出血平均486.3ml,无产褥;新生儿体质量平均297Kg、Apgar评分平均8.8、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BDS)3例、死亡1例。结论期待治疗前置胎盘延长孕龄、改善存活儿的预后、降低围生儿死率,具有可行性。但临床应用中应注意:掌握前置胎盘期待疗法指征;实施前必须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取得患者的同意后积极配合治疗;正确判断胎儿成熟度、选择合适的剖官产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黄丽秋 《当代医学》2011,17(29):118-119
目的观察探讨前置胎盘孕妇的临床护理方法,总结其护理效果与体会。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0年3月80例前置胎盘的孕妇,均采取期待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和对照组(一般护理),各40例,观察对比两组分娩结局及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在产前后出血、孕周、产褥感染、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率及满意度调查结果方面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在期待疗法中的前置胎盘孕妇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对改善其分娩结局,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与死亡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前置胎盘期待疗法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可行性及注意事项.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前置胎盘30例应用硫酸镁或舒喘灵抑制宫缩、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预防感染等期待治疗.结果 终止妊娠时平均孕周延长1.9周,产后出血平均320.3 ml,产褥感染1例;新生儿体重平均3.12 kg,Apgar评分平均8.9,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死亡1例.2例部分低置胎盘转为正常获得自然分娩.结论 前置胎盘期待治疗具有可行性,实施中应注意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严密监测下进行,胎儿成熟应考虑终止妊娠.期待治疗过程中出现胎儿窘迫征象、孕妇反复发生大量出血甚至休克者,应随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前置胎盘患者采取期待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至2012年我院一共接收了98例前置胎盘患者,因为各类因素导致了其中46例终妊娠,将其纳入对照组中,剩余的患者作为研究组,采取期待疗法来对比分析,根据两组患者的分娩时间、出血量、新生儿情况等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产前出血情况没有太大的差异,分娩时间对比,研究组比对照组要长一些;研究组出血情况和新生儿情况比对照组好一些。结论:前置胎盘患者接受期待疗法获得了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延长孕周以及提升新生儿质量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宫内窘迫的情况比较少。  相似文献   

10.
钟娘英  彭秋菊 《吉林医学》2011,(16):3225-3227
目的:观察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的临床处理对围生结局的影响,探讨期待疗法的可行性。方法:将收治的PPROM患者1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A组及B组,观察组实施相同期待疗法,比较三组孕妇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三组孕妇的产褥感染、产后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新生儿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新生儿预后最差;观察组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孕30~34+6周胎膜早破实施期待疗法能改善围生儿结局。治疗过程严密观察,选择合适分娩时机及方式能获得良好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1.
林伟斯  林锦治 《中外医疗》2012,31(29):64+66-64,66
目的分析前置胎盘类型和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以2010年3月—2012年3月该院收治的300例前置胎盘孕妇为研究对象,依据产前超声检查结果,按类型将300例产妇分为3组:部分性前置胎盘组100例、边缘性前置胎盘组100例和完全性前置胎盘组100例,并对3组的母亲妊娠结局包括产科危险因素、围生儿结局进行比较。结果与其他两组比较,完全性前置胎盘组的剖宫产比例较高(P〈0.05),且孕次高于部分性前置胎盘组(P〈0.05);完全性前置胎盘组在产前产后出血、产前产后输血以及胎盘粘连比例均高于部分性前置胎盘组和边缘性前置胎盘组(P〈0.05);完全性前置胎盘组和部分性前置胎盘组孕妇在早产、接受抑制宫缩治疗以及胎盘植入发生方面比例高于边缘性前置胎盘组(P〈0.05);将3组在围生儿转新生儿、足月儿出生体重以及围生儿窒息方面两两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类型会影响妊娠结局,研究结果表明,完全性前置胎盘是前置胎盘类型中的一个高危亚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并探讨循证护理在前置胎盘期待疗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前置胎盘的孕妇共6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孕妇在期待疗法治疗期间应用循证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孕妇则采用常规性的护理方式。将两组孕妇的新生儿状况以及妊娠结局等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采用循证护理方式,其产前产后出血、孕周、新生儿体重以及Apgar评分与对照组产妇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前置胎盘的产妇在期待疗法中行循证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地降低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改善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类型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前置胎盘孕妇的临床资料,按胎盘位置分为重度组和轻度组,对两组临床表现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1重度组初次产前出血孕周及终止妊娠孕周明显少于轻度组(P0.05)。2两组产前出血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剖宫产率以及产前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3重度组早产率明显高于轻度组,其新生儿体重明显低于轻度组(P0.05)。但新生儿窒息率及围产儿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4有产前出血的前置胎盘病例其早期诊断孕周、终止妊娠孕周明显小于无产前出血病者(P0.05)。结论前置胎盘类型和临床表现、产前出血情况与妊娠结局有较大的差异,需在期待治疗中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对症治疗和护理,以尽量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认识。方法选择2007年6月至2013年9月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收治的650例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1例根据曾行剖宫产术及产前经腹部彩超检查诊断为凶险型前置胎盘,纳入凶险型组,其余619例普通型前置胎盘患者纳入普通型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年龄、孕周、距前次妊娠时间、孕次)、手术情况(胎盘植入、产后出血、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新生儿结局(早产儿、新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死亡)。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孕周、距离前次妊娠时间、孕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胎盘植入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术中平均出血量、子宫切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发生率、新生儿体质量、围产儿死亡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7分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对孕产妇威胁大,需要谨慎处理。  相似文献   

15.
中央性前置胎盘是妊娠后期一种十分严重的并发症。一般医院均采用比较消极的期待疗法。我院 1991年 1月~2 0 0 0年 12月对部分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实施了一种比较积极的期待疗法——宫颈环扎术配合期待疗法宫颈环扎术疗法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减少了产前出血 ,延长了孕周 ,降低了围产儿死亡率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中央性前置胎盘 40例患者随机分成 2组 :2 0例期待疗法配合宫颈环扎术治疗为综合治疗组 ,2 0例单纯用期待疗法为对照组。对照组年龄为 2 3~ 38岁 ,平均 30岁 ,发生产前首次出血的时间为孕 2 5~ 35周。综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的诊断、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9年5月我们收治的33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产妇均治愈出院.期待疗法19例平均延长胎龄15.5 d;3例经阴道分娩,1例死产;30例剖宫产术中3例急诊手术,27例择期手术,术中至术后2 h出血量170~1900 ml,合并产后出血者11例,出血原因为胎盘粘连7例,胎盘植入4例;4例经宫腔填塞止血,1例切除子宫.出生体重<2000 g者4例,2000~2500 g者13例,新生儿窒息(1 min Apgar评分≤7分)4例(12.1%),围生儿死亡3例(9.1%).结论 孕妇存在前置胎盘高危因素者,应做好孕期检查,及早诊断和治疗,适时期待治疗及终止妊娠,做好产后出血及早产儿抢救,以提高围生儿的存活率,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7.
何湘焕  奚必忠  郭群 《上海医学》2000,23(6):381-383
前置胎盘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常导致妊娠晚期出血、早产、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为此 ,我们将我院 1988年~ 1997年间收治分娩的 48例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通过对患有中央性前置胎盘的孕妇早期系统管理 ,以减少孕妇产前出血量、延长孕周、提高围生儿的生存能力。 48例中有 38例于孕 2 4~ 2 8周经B超明确诊断并进行临产系统监控 ,而另 10例因未作产前检查或于产前未明确诊断等原因 ,于孕 2 8~ 32周因无痛性出血来院后经B超或手术确诊。两组治疗经过不同 ,治疗结果也不同。现将两组治疗情况总结如下一、一…  相似文献   

18.
刁俊春  干宁 《安徽医学》2014,(4):499-501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及临床危害,提高对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认识及处理。方法选取92例前置胎盘患者,其中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患者16例(研究组),非瘢痕子宫前置胎盘76例(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前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患者年龄≥35岁、孕产次≥3次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初次出血孕周〈34周及产前出血次数/〉2次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凶险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即剖宫产率、胎盘植入、产后出血、子宫切除的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围生儿结局影响不大,仅新生儿早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严重的并发症,而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易并发胎盘植入,产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临床多表现凶险,产前需做好抢救准备,积极控制产后出血是治疗成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前置胎盘是产科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常导致严重产前、产后出血,处理不当可威胁母儿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因此早期积极的治疗,可延长胎龄、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减少产妇出血量。我们对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在传统期待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宫颈环扎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的前置胎盘孕妇围手术期情况.方法 选取90例经我院2012年3月-2015年6月确诊为前置胎盘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照前置胎盘类型分为完全性前置胎盘组、部分性前置胎盘组、边缘性前置胎盘组,每组均30例,比较孕妇在围手术期的出血、输血等出血情况,胎盘植入、胎盘粘连、产褥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及分娩孕周.结果 完全性前置胎盘围手术期出血量、输血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边缘性前置胎盘产前出血量明显最少(P<0.05),产后出血量介于两组之间,与部分性前置胎盘差异显著(P<0.05);完全性前置胎盘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3.3%,明显高于部分性前置胎盘(30.0%)、边缘性前置胎盘(20.0%),差异显著;完全性前置胎盘孕妇提前分娩(<36周)发生率为73.3%,明显高于部分性前置胎盘(33.3%)、边缘性前置胎盘(10.0%),差异显著(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类型的前置胎盘对母体均造成损害,其中完全性前置胎盘临床症状明显差于部分性前置胎盘、边缘性前置胎盘,且孕周显著短于其他两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