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索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与醇沉工艺对乙肝宁复方水提液的影响规律。方法:以干膏得率、药液澄明度、糖类及3种有效成分含量,浸膏吸湿率为评价指标,对上述2种纯化工艺进行对比考察。结果:2种纯化工艺的干膏得率相近;絮凝澄清工艺浸膏水溶液澄明度及其糖类、芍药苷的转移率均高于醇沉工艺,但其丹酚酸B和丹皮酚转移率均低于醇沉工艺。絮凝澄清工艺浸膏的吸湿性低于醇沉工艺浸膏。结论:为进一步研究中药浸膏固体制剂吸湿性机制与合理选择适宜纯化工艺用于中药制剂生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李静  桂卉  颜红  严航  夏新华 《中成药》2012,34(12):2429-2431
目的探索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与醇沉工艺对乙肝宁中糖类成分及其吸湿性的影响规律。方法以吸湿性,干燥时间,固形物保留率,总糖含有量,果糖含有量作为评价指标,考察上述两种工艺。结果通过絮凝工艺和醇沉工艺的比较,壳聚糖絮凝工艺的吸湿性明显低于醇沉工艺,并且该工艺果糖含有量、总糖含有量、固形物保留率、干燥时间均优于醇沉工艺。结论壳聚糖絮凝澄清法可以降低乙肝宁浸膏的吸湿性,同时能够更好地保留糖类的含有量,为中药浸膏防潮技术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与醇沉工艺对党参水提液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以党参炔苷含量、浸膏得率及HPLC指纹图谱各组分的相对表观含量作为评价指标,考察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与醇沉工艺2种纯化工艺对党参水提液的影响。结果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处理的党参水提液其浸膏得率明显高于醇沉工艺,且对极性较强组分的保留效果显著优于醇沉工艺;醇沉工艺对党参炔苷保留量稍高于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且对极性较弱组分的保留效果较好。结论上述2种工艺对党参水提液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存在一定的规律,可为党参及其他中药水提液纯化工艺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乙肝宁颗粒絮凝澄清工艺与醇沉工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选壳聚糖天然澄清剂用于乙肝宁颗粒的最佳絮凝工艺条件,改进乙肝宁颗粒的纯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药液浓度、药液pH、壳聚糖加入量三个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并比较了絮凝工艺与醇沉工艺对固形物与芍药苷的保留率、蛋白质与鞣质去除效果、薄层色谱等的影响.结果:药液浓度对絮凝效果有显著性影响;絮凝澄清工艺优于醇沉工艺.结论:壳聚糖絮凝工艺替代醇沉工艺用于乙肝宁颗粒的纯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中成药》2016,(6)
目的优选杜仲叶水提液的除杂工艺。方法采用高速离心法、醇沉法、壳聚糖絮凝沉淀法、ZTC絮凝沉淀法、壳聚糖絮凝澄清-高速离心法、ZTC絮凝澄清-高速离心法对杜仲叶水提液进行澄清处理,筛选出适宜的澄清方法。以绿原酸保留率、鞣质和蛋白质去除率以及药液澄明度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澄清工艺。结果最佳澄清方法是壳聚糖絮凝澄清-高速离心法,该方法处理后提取液有效成分保留率为89.5%,蛋白质和鞣质去除率为分别为54.4%和57.5%,澄明度和稳定性良好。结论壳聚糖絮凝澄清-高速离心法可作为杜仲叶水提取液的最佳澄清工艺,其稳定可行,而且有效成分损失少。  相似文献   

6.
考察壳聚糖絮凝工艺用于知柏八味口服液的澄清效果以及替代乙醇沉淀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药液浓度、药液pH值、壳聚糖加入量三个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并比较壳聚糖絮凝工艺与醇沉工艺对小檗碱含量和浸膏得率的影响。结果:药液浓度对絮凝效果有显著性影响;醇沉工艺与壳聚糖絮凝工艺相比,小檗碱保留率较高;而浸膏得率后者高于前者;综合评价指标,两种工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壳聚糖絮凝工艺可替代醇沉工艺用于知柏八味口服液的澄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知柏八味颗粒的澄清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知柏八味颗粒的澄清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壳聚糖加入量、药液pH值和药液浓度三个基本因素的影响,探讨醇沉工艺和壳聚糖絮凝工艺对于浸膏得率和小檗碱含量的影响。结果:壳聚糖絮凝工艺与醇沉工艺相比,浸膏得率更高,小檗碱保留率更低,且药液浓度对于絮凝效果的影响较为明显,但两种澄清工艺总体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醇沉工艺和壳聚糖絮凝工艺作用相当,均可作为知柏八味颗粒的澄清工艺。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精制工艺对葛根水提液的影响.方法:采用醇沉、离心-20 nm陶瓷膜微滤、壳聚糖絮凝澄清3种工艺对葛根水提液进行精制,测定精制后水提液中的指标成分,考察3种精制工艺葛根素保留率、总黄酮保留率、除杂率.结果:葛根水提液经醇沉、离心-20 am陶瓷膜微滤、壳聚糖絮凝澄清3种工艺处理后其葛根素的保留率分别为79.4%、91.5%、92.8%;总黄酮的保留率分别为71.9%、94.7%、92.7%;固形物除杂率分别为42.7%、36.9%、30.6%.结论:离心-20 nm陶瓷膜微滤、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优于醇沉工艺,其中离心-20 nm陶瓷膜微滤具有简化工艺、缩短操作时间的优点,可作为葛根水提液最佳精制工艺.  相似文献   

9.
孙姣  秦莉  李桂水  康勇 《中草药》2013,44(2):174-179
目的 探索小儿咳喘灵原药提取液高效絮凝除杂工艺,更好地去除杂质,保留有效成分,提高药液的澄清度及其稳定性.方法 采用壳聚糖对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原药提取液进行絮凝处理,以有效成分绿原酸保留率、鞣质和蛋白质的去除率及药液浊度作为主要衡量指标,考察絮凝剂用量、絮凝温度、搅拌速度及搅拌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以期得到适宜的絮凝工艺条件.结果 确定了壳聚糖絮凝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原药提取液的最佳絮凝工艺为药液温度30℃,加入壳聚糖0.75 g/L,先在搅拌桨叶片顶端线速度为1.31 m/s的条件下快速搅拌120 s,再在0.26 m/s的速度下搅拌15 min,絮凝后的药液在分离因数为1430条件下离心20 min,此时绿原酸的保留率为94.6%,鞣质和蛋白质的去除率分别为44.7%和 51.6%,药液浊度为1.1NTU.药液静置存放90 d后浊度仅为3.5 NTU,稳定性突出.与醇沉法相比,壳聚糖对于小儿咳喘灵原药提取液的絮凝除杂效果良好,有效成分绿原酸及多糖的保留率分别提高了6.3%和25.8%,鞣质去除率提高21.6%,药液的浊度仅是醇沉浊度的1/4,放置3个月药液浊度的上升幅度仅为醇沉法的1/5.结论 絮凝法可以用于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原药液的净化除杂工艺.  相似文献   

10.
丹参水提液的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优选丹参水提液纯化工艺.方法 以丹参提取液的浊度、鞣质以及有效成分的量为指标,优选两种絮凝澄清剂的用量和絮凝搅拌速度,筛选出较佳参数;对比研究醇水沉淀、絮凝结合乙醇沉淀、絮凝结合膜过滤3种纯化方法 .结果 使用壳聚糖进行絮凝澄清处理后的丹参水提液上清液浊度低于用ZTC1+1Ⅱ型絮凝剂处理后的浊度,并能够更好地减轻膜污染程度;壳聚糖结合膜过滤法对丹参水提液的有效成分保留率较高,收膏率相对较高,浊度和鞣质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 壳聚糖作为丹参水提液絮凝澄剂效果优于ZTC1+1Ⅱ型絮凝剂,壳聚糖结合膜过滤法纯化丹参水提液的综合评价指标优于其他两种方法 .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壳聚糖絮凝沉降法对葛根芩连汤中黄酮及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方法:以葛根素、黄芩苷、盐酸小檗碱、浸膏率作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药液浓缩程度、壳聚糖用量、pH对壳聚糖絮凝沉降法精制葛根芩连汤中黄酮和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并与乙醇沉淀法、离心沉降法及滤过法进行比较。结果:壳聚糖絮凝沉淀法的最佳条件为药液质量浓度0.78 g.mL-1,壳聚糖加入量10%、药液pH 6,与不同沉淀方法比较,壳聚糖的沉淀效果最佳。结论:壳聚糖可有效保留药液中有效成分,降低浸膏率,同时改变药液中成分的组成比例,因此选用此方法时需慎重。  相似文献   

12.
膜分离法和醇沉法对清消口服液的纯化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膜分离法和醇沉法对清消口服液的纯化效果。方法:采用HPLC测定黄芩苷含量,流动相甲醇(A)-0.05%磷酸水(B)梯度洗脱(0~10 min,30%A;10~30 min,30%~50%A;30~45 min,50%~80%A),检测波长280 nm,考察膜分离样品及醇沉样品中出膏量、黄芩苷含量及保留量的差异。结果:膜分离样品和醇沉样品中黄芩苷保留率分别为92.01%,72.79%,出膏量分别为4.14,2.48 g。结论:膜分离法对有效组分黄芩苷的保留率较醇沉法高,但后者在除杂方面较前者好,样品外观在观察期内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壳聚糖絮凝沉降法对蒽醌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壳聚糖絮凝沉降法对蒽醌类成分的影响。方法:选择大黄为研究对象,采用壳聚糖沉降法处理大黄水提液,以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质量分数和浸膏率为指标,选取药液质量浓度、壳聚糖加入量、药液pH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壳聚糖絮凝沉降工艺;并与乙醇沉淀法比较。结果:优选的壳聚糖絮凝沉降工艺为药液质量浓度0.1 g.mL-1,壳聚糖加入量10%,药液pH 6。壳聚糖沉淀法和乙醇沉淀法均能较好地使水提液沉淀,但两者均会造成蒽醌类成分的损失,前者在降低浸膏率、保留有效成分方面优于后者。2种沉淀法纯化后,药液中蒽醌类成分与未纯化药液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壳聚糖絮凝沉降法对蒽醌类成分影响较乙醇沉淀法小,可用于含蒽醌类成分中药的沉淀,但是否适合于大生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茵黄护肝颗粒水提液的除杂工艺.方法:以绿原酸保留率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自然沉降法、醇沉法、离心法、不同澄清剂除杂法等工艺对茵黄护肝颗粒水提液进行除杂.结果:离心法为最佳除杂工艺.结论:优选的除杂工艺稳定、可行,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骨痹颗粒浸膏粉体吸湿性特征及其改性机制,为中药固体制剂制备过程的关键工艺技术改进提供依据。方法以骨痹颗粒浸膏粉体为模型药物,将水提原液、水提醇沉中间体和含有不同表面活性剂的水提醇沉中间体经喷雾干燥得到浸膏粉体,采用粉末流动性测试和电镜扫描等多维检测技术分析表征上述浸膏粉体的微观制剂学性质;采用不同表面活性剂对水提醇沉中间体进行吸湿性改性研究,进而引入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分析改性后浸膏粉体吸收水分子的含量、相态、分布及结构信息;探索骨痹颗粒浸膏粉体的吸湿性改性机制。结果浸膏粉体喷雾干燥过程中,加入聚乙二醇1000、泊洛沙姆188和月桂醇硫酸镁等表面活性剂可改善粉体的吸湿性。经低场核磁分析可知,上述表面活性剂通过与亲水基结合或与空气中的自由水结合,使得粉体吸湿性降低。结论加入表面活性剂对于骨痹颗粒浸膏粉体的吸湿性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改性机制与水的结合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16.
正交试验优选蜂病康合剂壳聚糖纯化工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壳聚糖澄清剂用于蜂病康提取液的纯化工艺.方法:以纯化后药液中黄芩苷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絮凝澄清条件,并与传统醇沉工艺比较.结果:正交优选工艺优于醇沉工艺,最佳絮凝澄清条件为水提液浓缩到1∶8,壳聚糖用量15%,温度50℃.结论:壳聚糖澄清剂可用于蜂病康合剂的精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优选薯莨中鞣质的纯化工艺条件。 方法: 以鞣质含量和保留率为指标,采用静态吸附法考察不同大孔树脂的吸附、洗脱性能,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对薯莨中鞣质的纯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 结果: 选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其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为上样量以每克树脂儿茶素不超过17.25 mg为宜,加3 BV水洗除杂,用1.5 BV 40%乙醇以0.5 BV·h-1洗脱,收集洗脱液,鞣质保留率82.02%,鞣质纯度64.39%。 结论: 优选的纯化工艺合理、稳定可行,可为薯莨中鞣质的工业化纯化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本院制剂胆胰宁合剂澄清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以黄芩苷含量、澄清度及干膏率为评价指标,对醇沉法、调pH醇沉法、ZTC絮凝法、壳聚糖絮凝法和离心法进行研究,筛选出适宜的澄清方法;并对药液的pH值、醇沉浓度、醇沉温度进行考察,优化胆胰宁合剂澄清工艺。结果适宜的澄清方法是调pH醇沉法,优化的澄清工艺为:药液调pH值至6,醇沉浓度60%,醇沉温度60℃。结论调pH醇沉法能有效除去杂质,保留有效成分,操作简便,可作为胆胰宁合剂的澄清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