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析8字缝合法在手部伸肌腱断裂中的应用以及患者修复后早期功能锻炼方法.方法 以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所收治的60例手部伸肌腱断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采取的治疗方式均为8字缝合手术治疗,并且在术后,本院护理人员均对其采取相关的早期功能锻炼措施及指导.结果 60例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和修复后早期功能护理锻炼之后,其术后伤势恢复时间缩短,患者患指功能恢复的时间也有所减短.结论 对于手部伸肌腱断裂患者来说,采取一定的手术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但除了手术治疗以外,修复后对患指早期功能锻炼同样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正>肌腱瘢痕形成是手部肌腱断裂修复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诊断明确后需尽早再次手术。近年来,通过对术后屈肌腱瘢痕形成的声像图改变、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粘连情况的观察,结合病理改变,总结出瘢痕形成的一些特征,并对其程度进行分级,将其分为轻度、重度瘢痕形成。这种方法快速直观、诊断及时并简便无创,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普理灵缝线缝合配合功能锻炼预防手屈肌腱断裂术后肌腱粘连的临床价值探讨。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收治的200例手屈肌腱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102例与对照组98例,观察组患者手屈肌腱断裂术中应用普理灵缝线缝合,术后配合功能锻炼,对照组患者手屈肌腱断裂术中应用普通外伤缝合线缝合,术后功能训练同观察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粘连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屈肌腱断裂术中应用普理灵缝线缝合,术后配合功能锻炼,肌腱粘连发生率显著降低,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两种手指屈肌腱损伤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不同时间段内随机选取肌腱切割及电锯伤病人。对照组共32例48指,采用改良2束轴心kessler法缝合,周边间断或连续缝合,术后即行被动手指功能锻炼。实验组共28例37指,采用4束轴心cruciate法缝合,周边croos-sitch法缝合,术后即刻行手指主动伸屈锻炼。两组均四周后渐行手指阻抗伸屈锻炼。结果:术后经3~12个月随访,按国际手外科肌腱疗效评定法(TAM)实验组优:22例29指,良:3例5指,可:2例2指,差1例1指。无断裂病人。优良率92.9%。对照组优:20例28指,良:7例10指可:3例6指差:3例4指两例2指行松解术。优良率:79.2%。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4束轴心cruciate法加周边croos-sitch缝合法具有操作简便,抗张强度高,可满足术后手指早期主动无抗伸屈锻炼的要求,手指功能恢复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技术早期修复Ⅰ型锤状指畸形的疗效.方法 对30例Ⅰ型锤状指畸形在放大 3~4倍的手术显微镜下实施手术,显露伸指肌腱,用1枚直径1.0 mm克氏针固定远侧指间关节(DIP)于10°~15°过伸位,在无张力的情况下,用7/0无损伤线做间断水平褥式缝合,使近侧伸肌腱末端与远侧肌腱断端靠拢.术后用支具保持DIP过伸、近侧指间关节(PIP)屈曲位,4周去除支具,6周拔出克氏针,指导患者逐步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按 Dargan功能评定法:优21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3%,均一期愈合,无皮肤坏死发生,无明显肿胀、疼痛等,畸形矫正并DIP活动改善.结论 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局部创伤小,组织辨别清晰,断端吻合精准,能最大程度恢复肌腱的解剖形态,有利于肌腱血运的建立,促进愈合,减少缝合处的异物和对局部的刺激,防止皮肤坏死,减轻术后粘连和远节背侧肿胀程度等,是治疗Ⅰ型锤状指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手部深度烧伤早期手术及功能锻炼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部深度烧伤后常遗留畸形致手的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甚至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早期封闭创面和功能锻炼对其日后功能恢复至关重要。我科近3年来对手部深度烧伤患者采取早期切削痂大张中厚皮移植术,术后及时进行功能康复锻炼,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早期主动活动对屈指肌腱修复术后手功能恢复的影响,寻找屈指肌腱修复术后有效的方法。方法:本组23例,39指行肌腱修复术的病人,指导其术后早期进行患指的主动屈伸活动,并防止修复肌腱再次断裂。结果:本组无1例需二期肌腱松解术者。按TAM测定法评定疗效,优26指(66.6%),良12指(30.8%),可1指(2.6%)。优良率97.4%。结论:屈指肌腱修复术后早期主动活动可保证肌腱充分滑动,有效防止肌腱粘连,对手功能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我们发展起来的用于对单个蛋白分子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分子分布和相互作用进行监测的系列显微测定技术。本系列技术包括一显微激光动态散射技术系统,一快速多道显微分光光度分析系统,一宽场(明场)显微光切片系统,一综合了激光剪技术、激光镊技术以及微管操控技术的细胞显微操控与细胞微环境形成技术系统,一基于细胞微环境技术的激光共焦拉曼散射显微扫描测定与成像技术系统,一单细胞凝胶电泳图像分析技术系统,以及一快速荧光成像动态监测系统。不但可测定细胞与分子的结构参数:包括细胞内及细胞膜上分子的化学结构、浓度、其流体力学半径与在细胞内的分布状态;蛋白分子与细胞的三维立体结构形态、大小、形状、表面曲率和形状规化因子。还可测定有关功能参数包括细胞内分子的扩散传输系数;蛋白的功能变化;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分子的携氧能力;细胞膜的变形能力、附着能力、张力、粘弹性与刚性;细胞分化、细胞增殖、细胞DNA含量及DNA损伤的定量定位侧定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运动对屈肌腱伴尺神经损伤修复术后手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屈肌腱伴尺神经损伤患者,术后4周时两组患者均开始主被动活动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第8天开始进行早期康复运动。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手部功能恢复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复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χ~2=1.943,P<0.05);采用早期康复运动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χ~2=5.473,P<0.05)。结论在屈肌腱伴尺神经损伤修复术后引入早期康复运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手部功能与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成逐年上升势态,已升至为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一位肿瘤。乳腺癌根治术时与肩关节、肩胛骨运动相关的肌肉以及其供养的血管、神经被切断或切除,使其受到一些破坏性侵袭,术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患侧上肢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防止患侧上肢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功能锻炼方法.两组均在术后90d及辅助化疗结束后测量患侧上肢功能,比较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患侧上肢肿胀,对照组18例(36%),试验组7例(14%);肩关节活动受限,对照组20例(40%),试验组12例(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采用早期功能锻炼的方法,可有效防止患侧上肢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3.
《临床医药实践》2017,(5):394-396
目的:探讨早期被动功能锻炼对四肢骨折患者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12月确诊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100例,依据干预方法分为被动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功能锻炼干预,被动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被动功能锻炼干预,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生活质量,随访6个月,统计分析所有患者肘关节、尺桡关节、膝关节的活动度及干预前、干预后1、3、6个月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被动组肘关节、尺桡关节、膝关节的活动度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被动组干预后1、3、6个月的ADL得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被动功能锻炼干预可有效改善四肢骨折患者关节活动度,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显微外科技术一期修复手部皮肤及肌腱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11例手部皮肤及肌腱缺损病患作为研究对象,行显微外科技术一期修复,并对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研究11例病患经过了显微外科技术一期修复之后,效果较好:手部移植皮瓣成活率100.00%,皮肤的覆盖区比较平整、质地较柔软,而皮肤的颜色也与正常的手部皮肤相近,皮肤的温觉、痛觉及触觉等恢复良好;供区创面的植皮一期均成活,血液运输良好,并未发生皮肤青紫及畏寒;此外,11例病患全部随访,时间3个月至4年不等,并用TAM评分,11例病患良8例,可3例。结论对于手部皮肤及肌腱缺损病患而言,临床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一期修复治疗,能获得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乳腺癌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我国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患者上肢功能均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促进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8月对7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患侧上肢功能锻炼和护理,获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简易康复治疗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3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抽签法分为参照组(n=65,应用常规康复治疗)和干预组(n=65,应用简易康复治疗技术),比较两组康复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组治疗后偏瘫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简易康复治疗技术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选择并在临床中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应用显微根管技术治疗牙髓病变,探究其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参与本研究的212例患者均是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治疗牙髓病变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根管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显微根管治疗方法,术后通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患牙医治成功率及根管填充情况得出显微根管技术的临床疗效,并作出安全性评价。结果对照组患者0级疼痛人数59例小于实验组96例,且下降指数20.99%远小于实验组3.30%;对照组患者的患牙医治有效率为81.36%,远低于实验组患牙医治有效率54.92%,实验组的根管恰填率、欠填数、超填数分别为85.59%、9、8,对照组分别为54.92%、26、29,两组比较差异性较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治疗技术相比,显微根管技术的患牙医治成功率、恰填率较大,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妊娠期及产后早期序贯进行盆底功能锻炼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行规范产前检查并正常阴道分娩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锻炼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的健康宣教,锻炼组产妇于妊娠28周起行盆底肌肉锻炼,并于产后6周行盆底功能检查,同时予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疗效观察指标包括盆底肌力、ICI-Q-SF评分、性生活质量。结果锻炼组产妇产前、产后6周及产后半年的肌张力高于对照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妇产后6周及半年的性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及产后早期序贯的盆底功能锻炼能有效促进盆底功能恢复,减轻妊娠及分娩对盆底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骨骼与关节是维持人体运动姿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的支架和运动杠杆,肌肉是运动的动力。当其功能受损时,将会给人的日常生活活动甚至生命带来影响在对骨骼与关节疾病患者的护理中,护士应积极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参与。不仅要注意疾病本身的治疗和护理,更需须要重视疾病的康复与预防,使患者最大限度的恢复健康。1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显微超声技术用于老年患者根管治疗护理配合方法及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根管治疗的103例老年患者,分析其治疗及护理要点。结果患者治疗时间为(35.26±5.83)min,经X线片显示全部为恰充,且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均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在显微超声技术用于老年患者根管治疗的过程中,护士与医师有效的配合,能够显著提高该治疗效果,保证该治疗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