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型肝炎是比较常见的肝病,超声检查肝脏结构对明确诊断有很大帮助,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胆囊的超声声像图改变更早更明显,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1 资料与方法15 2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人 ,男 113例 ,女 3 9例 ,年龄18~ 79岁 ,病程 2~ 12年。肝炎后肝硬化的诊断符合 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且排除了在诊断肝硬化前就已患有胆系疾患的患者。多数病人有乏力、腹胀、不规则的低热 ,部分有右上腹不适或肝区痛。代偿期肝硬化 3 0例 ,失代偿期肝硬化 12 2例 ,黄疸 78例 ,腹水 5 8例 ,伴有呕血或黑便 3 3例 ,全部患者均有ALT升高。都进行了空腹肝胆脾B超检查。表 1 胆囊壁改变在Child分级中的发生率 (n )胆囊壁改变A级 (32例 )B级 (74例 )C级 (46例 )胆囊壁粗糙 3 1 6 1 1胆…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急性黄疸型肝炎时胆囊形态改变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对98例临床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的胆囊在急性期和治愈期进行了超声观察和肝功能检查.结果:本组98例,胆囊壁有改变者95例,占总数的96.94%.声像图以胆囊变化为主,表现为胆囊壁增厚,胆囊腔缩小,肝功能恢复正常后胆囊恢复正常或透声性明显好转.结论:胆囊壁改变是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一种肝外表现,超声观察胆囊壁改变对急性黄疸型肝炎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肠道细菌、肠源性内毒素与慢性肝炎病情程度之间的关系。作者对健康对照者、慢性肝炎患者和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肠道微生态状况、血浆内毒素水平进行研究 ,旨在为慢性肝炎重症化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和对策。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随机抽取 1 998年 3月~1 999年 3月在我院和杭州市第六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 1 9例(其中男 1 7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37.3岁 ) ,慢性肝炎患者 30例 (其中男 2 9例 ,女 1例 ;平均年龄 35 .3岁 )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确诊为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 ,诊断标准符合 1 995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肝炎早期胆囊壁改变声像图及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B超分析88例肝炎早期胆囊壁改变的不同声像图。结果 32例肝脏增大,56例肝脏大、小形态正常,13例脾脏增大,3例少量腹水。结论 肝炎早期肝脏增大不明显,胆囊最早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用B超观察早期肝炎患者胆囊壁的变化,为临床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7.
重型肝炎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病势凶险,并发症较多,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应早期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才能纠正由于肝坏死所导致危及生命的病理生理改变。现就我科3年来诊治30例重型肝炎患者的体会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高胆固醇作用下胆囊运动功能改变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黄海东  魏经国 《医学争鸣》1999,20(6):523-527
目的:研究高胆固醇(Ch)作用下胆囊成石前兔胆囊的功能及其超微结构病理基础,根据其在结石形成前胆囊功能改变及病理组织学特征,探讨胆囊保护胆道内环境稳定的屏障作用.方法:高Ch饲养2wk(实验Ⅰ组)、4wk(实验Ⅱ组)和8wk(实验Ⅱ组,成石组)制作实验性兔高Ch血症模型,实验组与正常兔进行B超测定胆囊的排空功能、胆囊静水压测定、胆囊胆汁Ch定量分析及超微结构病理对照。结果:实验Ⅰ组、Ⅱ组与对照组比  相似文献   

9.
亚急性重型肝炎病理炎症分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建春  刀文彬 《北京医学》1989,11(4):199-200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32岁。因乏力,皮肤巩膜黄染1个月,加重10余日,于2 0 0 3年8月13日入院。既往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史3年,间断服用他巴唑治疗,病情不稳定。入院查体:T 36 9℃、P 10 5次/min、R 2 0次/min、BP 12 0 / 90mmHg ;急性病容、消瘦体型,神志清,皮肤巩膜重度黄染,无肝掌及蜘蛛痣,双侧眼球突出,甲状腺Ⅱ度肿大,未闻及血管杂音,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浮肿。实验室检查:肝功ALT 12 6 2 1u/L、AST 6 5 5 2u/L、TBiL 32 9 6 μmol/L、DBiL190 2 μmol/L ,rGT 139u/L ,AlP 2 6 2 2u/L ,血常规正常,FT3 2 1 2mmol/L ,…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患者胆囊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肝硬化时胆囊病理和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对26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胆囊超声研究。结果胆囊病理性改变者56.15%,其中有胆囊结石28.08%,胆囊壁增厚22.69%,胆囊肿大占3.08%,胆囊萎缩占2.30%,胆囊结石84.93%发生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惠者,84.93%的胆结石病例伴有脾功能亢进。胆囊收缩功能异常者68.85%,其中合并胆囊病理性改变81.56%,单纯胆囊收缩功能减退占18.44%。结论肝硬化并发胆囊病理改变发生率超过56.15%,胆囊收缩功能减退为68.85%,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2.
结合病理学改变探讨重弄肝炎的分类及时限划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从病理角度探讨我国现行的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的时限划分是否能与国际接轨,以及急性重型肝炎是否存在病理亚型。方法:对比国内外有关资料,对北京地坛医院48例亚急性重型肝炎的肝穿刺病理切片作重点观察。结果:从时间上看,我国的急性重症肝炎(<10d)与亚急性重症肝炎的急性期(10d-30d)分别相当于国外急性肝衰竭中的超急性及暴发性亚型;如将我国亚急性重症肝炎中的急性期归入急性重症肝炎,则不论时限划分还是病理变化均与国际一致。急性重型肝炎的主要病变为肝细胞的急性广泛坏死(大块、亚大块或桥接坏死),坏死>2/3者,多不能存活;如坏死≤1/2,存活肝细胞虽有变性,经及时治疗,再生迅速,多数可望修复,年轻者预后尤佳。结论:我国重型肝炎的病变规律与国际上一致,不难接轨;急性重型肝炎不存在水肿亚型,其坏死范围的大小直接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3.
采用日本东亚SysmexF 80 0型血细胞自动计数仪检测了 1 50例肝炎后肝硬化、1 50例重型肝炎、1 1 4例急性黄疸型肝炎、1 0 7例慢性活动型肝炎和 50例健康成人的血小板功能 4项指标 :血小板计数 (BP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 (PCT)和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结果显示 :肝炎后肝硬化组和重型肝炎组患者的BPC和PCT值均显著降低 (P <0 .0 5或P <0 .0 1 ) ,特别是 2组中的死亡与明显出血者降低更显著 (P <0 .0 5或P <0 .0 1 )。提示血小板的 4项指标除间接反映血小板的功能外 ,对评估病毒性肝炎的严重程度、出血倾向有重要的辅助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胆囊超声改变的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肝炎肝硬化患者胆囊彩色B超声像图变化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对 139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及 4 2例非肝炎体检者进行胆囊超声检查。结果 :慢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组与非肝炎对照组彩色B超胆囊异常率比较均差异显著 (P <0 .0 1)。重型肝炎、肝硬化组与慢性肝炎组之间胆囊异常率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P <0 .0 5 )。结论 :慢性肝病患者胆囊异常与胆囊本身炎症无关。胆囊声像图的改变对判断肝脏实质性病变的严重程度及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重型肝炎患者存在普遍的营养不良及营养供给不足的现象,向患者提供合理的饮食和营养.对促进肝细胞的修复、改善肝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药物疗效和缩短疗程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从重型肝炎患者能量、蛋白质、糖类、脂肪等各种营养物质的合理供给量方面综述营养支持治疗进行。  相似文献   

16.
大黄治疗重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覃雪英 《右江医学》2010,38(1):86-88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offici—h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其药性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之功效。现代药理学业已证实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临床用途广泛。近年来大黄在重型肝炎治疗中备受临床关注,现就其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血浆置换对重型肝炎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对重型肝炎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人选的82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及治疗组(常规治疗+血浆置换),对比两组的疗效及肝肾功能各项观察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8%,明显高于对照组34.1%,且治疗后两组ALT、BUN、TBIL、门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血浆置换对重型肝炎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肝肾功能.从而促进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郁丽亚 《中外医疗》2008,27(23):139-139
目的 将凝血常规指标对重型肝病的诊断、病情监测、预后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收集临床确诊的急性肝炎组(AH)42例,慢性肝炎组(CII)58例,重型肝炎组(CSH)44例,健康对照组(N)19例,进行凝血功能检查.结果 CSII组的PT、PA、V、VII、VIII和APTT水平与正常组、AH和CH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重型肝炎患者PA与V相关性最高.结论 PT、PA、APTT、V、VII水平不仅对CSH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也是重型肝炎(CSH)与正常组.轻度肝病组(AH、HC、LC代偿)之间较理想的鉴别指标.  相似文献   

19.
肿瘤坏死因子在重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TNF α在肝炎发病中的作用及重症肝炎患者血清内毒素水平与TNF α活性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不同临床类型的肝炎患者 84人 ,正常对照组 18人 ,比较各型患者血清TNF α活性 ,并就血清内毒素水平与TNF α活性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 TNF α活性水平在各组间总的差别有显著性 (F =2 1.53,P <0 .0 1) ,呈现出重症肝炎 >CH(重 ) >CH(中 ) >CH(轻 ) >肝硬化 >AH ;且重症肝炎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 (P均 <0 .0 1) ,其它各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慢性乙肝 (重度 )合并G- 杆菌感染者和TNF α活性与内毒素水平呈正相关 (r =0 .9111,P >0 .0 5)。结论 TNF α可能参与了重症肝炎的发生 ,内毒素通过刺激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大量TNF α促进肝细胞的坏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胆囊运动功能及其与糖尿病程之间的关系。方法 :糖尿病患者 36例 ,分为 A组 (病程大于 5年 ) 18例 ,B组 (病程 5年以下 ) 18例 ,及 C组 (对照组 ) 2 0例。 B超测定空腹和脂肪餐后胆囊容量 ,计算胆囊排空指数 ,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空腹和餐后胆囊容量 ,A组 (2 0 .6 7± 5.6 9ml和 11.6 1± 4 .93ml)与对照组 (17.0 3± 3.2 2和 6 .6 1± 2 .15ml)比较 ,P<0 .0 2和 P<0 .0 0 1。B组 (19.96± 4 .96 ml和 8.56± 2 .77ml)与对照组比较 ,P<0 .0 5和 P<0 .0 2。 A,B两组间比较无差异 ,P>0 .0 5。胆囊排空指数 (gallbladder ejection fraction,GBEF) ,A组 (4 5%± 10 .0 8% )与对照组 (6 1.72 %±7.75% )比较 ,P<0 .0 0 1。 B组 (57.37%± 7.15% )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 A,B两组间比较 P<0 .0 0 1)。结论 :糖尿病患者胆囊容量增加 ,GBEF降低 ,尤以病程超过 5年组明显。胆囊运动功能障碍的程度与糖尿病病程呈正相关 ,自主神经病变可能为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