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缺血预处理减轻在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30只日本雄性大耳兔,随机等分为2组。缺血预处理先采用左肺门阻断10min,开放再灌注15min的肺血预处理,然后阻断左肺门60min,开放再灌注60min,对照组未采用预处理。结果示在再灌注后60min,预处理组血中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动脉氧分压及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罗对照组明显增加,而平均肺动脉压和肺组织的丙二醛含量及肺泡损伤较对照组明显减低。提示缺血预处理能减轻在体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缺血预处理 (IP)对离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 建立离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18只S -D大鼠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6只。①对照组 (CON) :持续平衡灌注 60min ;②缺血再灌注组 (IR) :平衡 3 0min后 ,给予缺血 45min和再灌注 3 0min ;③缺血预处理组 (IP) :平衡 10min后 ,先给予连续 2次 5min缺血、5min再灌注的预处理 ,再行缺血 45min和再灌注 3 0min。测定缺血前和再灌注末灌注液中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白细胞数量 ,测定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 (MPO)活性、湿 /干重比 (W /D)。结果 与CON组和缺血前相比 ,IR导致再灌末MDA含量、TNF -α含量、MPO活性和W/D均明显升高 (P <0 .0 5) ,而SOD活性则显著下降 (P <0 .0 5)。缺血预处理能明显减少再灌后MDA、MPO和W/D的增加 ,提高SOD的活性 (P <0 .0 5) ,但对TNF -α则无明显的影响 (P >0 .0 5)。结论 缺血预处理能明显抑制离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在肺内的聚集 ,抑制炎性反应 ,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3.
观察16只大白兔心脏缺血预处理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组肺泡内白细胞浸润减少,血氧分压在再灌注60min内明显高于对照组、肺含水量低于对照组(P〈0.01)。表明兔心缺血预处理能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大鼠整体低氧预处理(WHPC)对在体肺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重复低氧5次建立大鼠WHPC模型,用无创微血管夹夹闭左肺门缺血45 min后松开,再灌注180 min,复制肺I/R模型.设立假手术(Sham)组、I/R组和WHPC +I/R组,每组SD大鼠10只.光镜下观察各组肺组织形态学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肺组织细胞色素C的表达,TUNEL法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并用非放射性荧光底物法检测肺组织蛋白激酶C(PKC)活性.结果 与Sham组比较,I/R组肺组织出现明显损伤性形态学变化,肺组织细胞色素C表达及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增高(P<0.01);与I/R组比较,WHPC+I/R组形态学变化明显改善,肺组织细胞色素C表达及细胞凋亡指数均降低(P<0.05).WHPC+I/R组肺组织PKC活性比Sham组和I/R组明显增高.结论 WHPC可减少肺组织细胞色素C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对肺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可能与WHPC上调PKC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张郁林  黄烨  周波  杨卫东  聂军  李奎  万沛 《现代医学》2011,39(4):498-501
缺血预处理是机体一种内源性保护机制。近年来研究发现,肺缺血预处理能减轻后继的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其相关机制目前尚不能完全阐明,作者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30 只日本雄性大耳兔,随机等分为2 组。缺血预处理组先采用左肺门阻断10 min ,开放再灌注15 min 的肺缺血预处理,然后阻断左肺门60 min ,开放再灌注60 min ,对照组未采用预处理。结果示在再灌注后60 min ,预处理组血中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动脉氧分压及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而平均肺动脉压和肺组织的丙二醛含量及肺泡损伤较对照组明显减低。提示缺血预处理能减轻在体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7.
缺血预处理对在体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采用在体兔肺缺血再灌注模型,评价缺血预自理对60min缺血60min再灌注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预处理组较对照组的氧合功能好。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损伤和肺超微结构的损伤较对照组轻微,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亦较高。表明缺血预自理对在休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SOD在缺血预处理保护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dismutase ,SOD)在缺血预处理保护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大鼠部分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检测缺血预处理组 (IP组 )、缺血再灌注组 (I/R组 )及对照组 (C组 )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aninetransaminase,ALT) ,门冬氨酸转氨酶 (aspartatetransaminase ,AST)及乳酸脱氢酶 (lactatedehydrogenase ,LDH)水平与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 ,测定其肝脏组织SOD水平的变化并与单纯缺血预处理组 (OIP组 )大鼠进行比较。结果 :IP组的肝脏损害虽较C组重 ,但明显较I/R组轻 ,其 3种血清生化酶均显著低于I/R组 ;OIP组肝组织的SOD水平 (2 14 .95± 2 4 .38)NU/mgprotein均显著高于IP组 (172 .4 3± 15 .2 3)、I/R组 (16 4 .0 3± 30 .0 8)与C组 (16 7.0 3± 2 7.6 0 )NU/mgprotein (P <0 .0 1)。结论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与激活肝组织中的SOD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肝硬化大鼠模型,测定肝脏缺血预处理组与对照组血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及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SH-PX)及ATP含量。结果 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缺因再灌注后AST、ALT、LDH升高较少,MDA含量较低,SOD、GSH-PX含量较高,ATP储量较高。结论 缺血预处理能有效减轻肝硬化大鼠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肠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ntes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group,IIR)诱发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210~260g,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Sham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IR组)、肠缺血预处理组(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组)和锌原卟啉(zinc protoporphyrin,ZnPP)+肠缺血预处理组(ZnPP组)。通过结扎/放松肠系膜上动脉的方法建立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结束后,检测肺组织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的活性、肺组织湿干重比、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变化,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结构变化。结果与IIR组比较,IPC组肺组织HO-1活性增强,肺组织湿干重比、MDA含量和细胞因子TNF-α和IL-6水平降低,SOD活性增加,肺组织损伤较轻(P〈0.01),ZnPP组HO-1活性降低,肺组织湿干重比、MDA含量和细胞因子TNF-α和IL-6水平增加,肺组织损伤较重(P〈0.05或0.01),SOD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PC组比较,ZnPP组肺组织HO-1活性降低,肺组织湿干重比、MDA含量和细胞因子TNF-α和IL-6水平增加,SOD活性降低,肺组织损伤较重(P〈0.01)。结论缺血预处理对肠缺血再灌注诱发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是通过诱导HO-1活性增加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与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ung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LIR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24只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6);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schemic reperfusion,I/R,n=6); IPC组(n=6);IPC+OMT组(n=6).测定各组开胸后0 min,缺血后40 min,再灌注后80 min、120 min、160 min各时点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湿干重比(W/D)、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热休克蛋白90α(heat shock protein 90α, Hsp90α)表达及160 min时肺病理改变.结果 各组开胸后0 min 、缺血后40 min时 SOD、MD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 80 min后,I/R组W/D、AI值高于IPC、IPC+OMT组(P<0.05,P<0.01),SOD、Hsp90α表达低于IPC、IPC+OMT组(P<0.05,P<0.01).IPC+OMT组与IPC 组比较,MDA、W/D、AI低于IPC组(P<0.05);SOD、Hsp90α表达持续上调(P<0.05).IPC组和IPC+OMT组肺病理改变较I/R组明显减轻.结论 IPC与OMT诱导肺组织SOD和Hsp90α的高表达,减少MDA的生成,抗氧化损伤,抑制细胞凋亡,对减轻LIRI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硫酸腺嘌呤预处理对大鼠心肌IRI心律失常及血液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心肌IRI模型。将32只Wister雄性大鼠随机配对分为A、B、C、D组,观测各组动物的心律失常发生率、ASI和血清SoD活性及MDA含量作为评价硫酸腺嘌呤预处理效应的指标。结果与I/R组相比,D组具有C组同样的效应,均能显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和ASI,能提高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硫酸腺嘌呤预处理对心肌IRI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缺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在大鼠肝脏持续60min缺血及30min再灌注之前,先进行5,10,15min的缺血及等长时间的再灌注。于再灌注30min完成时取标本测定肝功能、抗氧化酶、脂质过氧化物及形态学研究。结果持续60min缺血及30min再灌注后,肝功能明显受损,抗氧化酶活力显著下降,肝组织大片坏死;5min的缺血预处理能明显改善肝功能、提高抗氧化酶活力,减少肝细胞坏死;10min效果次之;15min反而加重肝脏损害。结论5min的缺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它可能为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刺五加苷预适应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刺五加苷预适应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明确相应量效关系.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各6只.对照组(C组)为单纯缺血再灌注组,P1、P2、P3、P4组给予不同剂量浓度(30 mg/kg、40 mg/kg、60 mg/kg和80 mg/kg)刺五加苷预适应.采用Langendorffl离体心脏灌流模型,各组均平衡灌流15 min后全心停灌25 min,再灌注30 min.P1、P2、P3、P4组在缺血再灌注前分别用含相应浓度刺五加苷的K-H灌注液灌注10 min.记录各组心功能和冠脉流量的动态变化,并对再灌注期间的心律失常进行评分.结果 平衡末5组大鼠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舒张压(LV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o/dt max)、左室舒张末压最大下降速率(-do/dt max)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30 min后,5组LVDP、+do/dt max、-do/dt max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2、P3组与C组LVDP、+dp/dt maxx、-do/dt max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组大鼠再灌注后各时点(5、10、15、20、30 min)冠脉流量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2、P3组与C组各时点冠脉流量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组大鼠心律失常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2、P3组与C组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刺五加苷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能产生预适应样保护作用--改善心功能、增加冠脉流量和抗心律失常.刺五加苷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呈量效关系,其中40 mg/kg和60 mg/kg优于30 mg/kg和80 mg/kg.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方法 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18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心肌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缺血预处理组及假手术组,每组6只.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各组大鼠的血清和心肌组织中一氧化氮(NO)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大鼠的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 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血清NO水平为(46±11)μmol/L,心肌缺血再灌注组为(66±18)μmol/L,心肌缺血预处理组为(45±11)μmol/L,心肌缺血再灌注组的血清NO水平与假手术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心肌缺血预处理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大鼠心肌组织NO水平为(21.4±5.3)μmol/mgprot,心肌缺血再灌注组为(30.2±3.3)μmol/mgprot,心肌缺血预处理组为(25.6±2.9)μmol/mgprot,心肌缺血再灌注组的心肌组织NO水平与假手术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心肌缺血预处理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大鼠心肌组织中MMP-2阳性细胞百分比为(30.4±2.2)%,心肌缺血再灌注组为(44.2±6.3)%,心肌缺血预处理组为(25.2±4.5)%,心肌缺血再灌注组与假手术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心肌缺血预处理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缺血预处理可通过减少NO生成和MMP-2表达,降低糖尿病大鼠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TLR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变化,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研究其意义。方法:将36只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预处理组(CIP组n=12)、缺血再灌注组(I/R组n=12)和假手术组(Sham组n=12);I/R组采用线栓法阻断大脑中动脉(MCAO)2h建立模型,CIP组先给予MCAO阻断10 min,再灌注72 h后给予与I/R组相同的处理,假手术组仅分离血管。均于术后1d取材检测脑梗死体积、用 Zea Longa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评分以及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法测定TLR4和TNF-α 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后1 d各组大鼠比较,CIP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明显低于I/R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CIP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I/R组,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LR4、TNF-α mRNA在CIP组与I/R组的表达明显高于Sham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二者在CIP组的表达明显低于I/R组(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能改善由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功能障碍,可能通过下调促炎因子的表达来减轻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实验旨在讨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理,观察药物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在体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结扎兔冠状动脉前降支,缺血20 min再灌注30 min.将健康家兔30只随机分为三组:Ⅰ组为对照组(SC);Ⅱ组为腺苷预处理组(Adopc);Ⅲ组为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组(NEPC).观察指标包括:①心功能各参数;②心律失常发生;③血肌酸激酶(CK);④心肌超微结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再灌注期间Ⅱ、Ⅲ组左室最大压力变化速率(±dp/dtmax)较Ⅰ组有显著改善(P<0.05).Ⅱ、Ⅲ组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Ⅰ组均明显降低(P<0.05).再灌注血肌酸激酶Ⅱ、Ⅲ组明显低于Ⅰ组(P<0.05).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善Ⅱ、Ⅲ组优于Ⅰ组.结论:本实验研究表明,药物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他们是通过激发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而发挥其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整体低氧预处理(HPC)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保护效应。方法:重复低氧5次,建立大鼠HPC模型,用无创微血管夹夹闭左侧肺门45min,1h后松开再灌注180min建立肺I/R模型;设立假手术组、肺I/R组、HPC+肺I/R组,HE染色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称重计算各组肺湿重与干重比值,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肺组织内细胞色素C的表达,TUNEL法检测肺细胞凋亡。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肺I/R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肺组织湿/干重比、肺组织细胞色素C表达及凋亡指数显著增高(P〈0.05);与肺I/R组比较,HPC+肺I/R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改善,其余各检测指标均降低(P〈0.05)。结论:大鼠整体低氧预处理可减少肺组织细胞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抑制细胞凋亡从而保护肺I/R损伤。  相似文献   

20.
探讨止血带下肢体的缺血预处理对减轻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实验分对照组、短时间缺血预处理组和地塞米松预处理组,各组兔分别于松止血带前、松止血带后 10、20、40、60 min取腓肠肌测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发现:对照组与预处理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提示,在长时间应用止血带前进行短时间缺血预处理和地塞米松预处理可减轻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